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2022-11-23 13:50
中国农业会计 2022年5期
关键词:企事业电算化会计工作

胡 伟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出现代替了传统的会计手工记账、算账、报账工作,有效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将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从繁杂、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够准确记录会计工作过程,避免了会计人员记录和誊抄账目内容出现人为错误的可能性,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和应用,对会计领域的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出现和应用,为整个会计领域带来了重要影响,从工作人员、工作方式、数据路径上都发生了变化。

(一)会计人员从单一人才转向综合人才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前,会计人员属于单一人才,专注于企事业单位的账目、会计数据等工作;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后,会计人员除了要掌握财务工作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正确应用电算化系统开展会计工作;当电算化系统代替大部分人工事务后,会计人员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参与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充分利用财务会计知识和经验价值,为领导层制定决策当好参谋。由此可见,在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后,会计人员逐步从单一人才转向了财务、计算机、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二)简化会计数据处理路径

传统的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对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非常繁琐,不仅要记录和整理纸质单据,还要在银行窗口进行转账等操作,归来后将各种纸质单据汇总成报表,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数据错误,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都不可忽视。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后,会计人员只需在系统中预先设置业务、科目,使用时在对应的业务和科目中输入金额,即可自动进行账目核算和记录,在网上银行进行转账等会计操作,也可以作为电算化系统记录的凭证,自动生成业务数据。有了电算化系统辅助,会计人员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就会得到明显缓解。

(三)会计监督管理工作模式变革

随着电算化技术应用,会计工作和会计数据开始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会计监督管理工作模式也需要跟随这种变革进行优化,将监督管理对象从手工账簿转向计算机数据和软件文档。会计监督管理工作的变化,不仅降低了监督工作压力,还促使事后管理向事中监管转变,有效提升了会计监督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会计电算化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这个时间段对于一门技术或学科来讲还稍嫌短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成熟,尚有很多可挖掘之处。首先,我国会计电算化在软件开发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市面上的电算化软件更多关注会计核算功能的优化,却忽视了电算化软件与会计制度的匹配度,忽视了跟随会计制度更新进行优化,导致电算化软件存在业务、科目繁多,操作复杂且冗余,出具的核算结果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从当下电算化软件开发来看,其更多是被企业和会计人员视作代替手工操作的工具,电算化软件的作用和价值被自身发展水平所限,尚未发挥出来。其次,电算化系统在数据安全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手工记账中数据的篡改会留下明显痕迹不同,电算化软件若被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攻破,进行数据篡改、删除,是不容易被发现的,这也使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受到质疑。第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为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方向发展提供了便利,但电算化系统本身却未能满足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需求,对会计数据系统化、条理化分析处理能力尚显不足。

三、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实践中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对电算化软件开发

近年来,我国不定期进行财务政策、会计制度上的优化,对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提出新要求,不断促进会计数据更加真实有效。软件开发企业应顺应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软件功能的开发和优化,简化会计软件的业务、科目类别,简化会计软件的操作流程,尽可能弥补电算化软件以往版本的漏洞和不足,满足会计工作需求。电算化软件开发企业,不能仅仅将产品定位在减轻会计人员工作压力的工具上,而应直面会计领域实际,促使软件向数据分析规划、助力管理会计工作等方面发展,提高电算化软件的功能。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利用四级科目代码,可对会计数据进行深度核算,且一键式自动汇总数据出具各种会计报表,有效提高了会计人员工作效率。

(二)提高电算化数据安全性

电算化软件应具备对会计数据、资料进行即时备份的功能,以应对数据丢失或被篡改的风险,为会计人员提供对比数据的机会和渠道;电算化软件应强化不同级别的权限管理,为应用电算化软件的企事业单位提供对会计数据分级保密的功能,降低会计数据丢失的风险。除了在软件方面优化外,应用软件的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做好相应的人员权限管理,对不同级别的会计人员登录账户设置权限,最大限度保证电算化系统数据安全,防止内部会计人员对数据进行篡改。同时,应用电算化软件的企事业单位还应加强自身网络防护,减少被从外部攻破的可能,保证单位会计数据安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事业单位应对内部局域网和外部互联网进行物理隔绝,以一台计算机进行企事业单位内部电算化系统、台账操作,以另一台计算机进行网上银行支付等互联网操作,避免财务会计所用的计算机被来源不明的木马等病毒影响,保证电算化系统和数据安全。

(三)重视对会计信息系统性分析

在电算化系统逐渐实现普及后,越来越多的会计人员将从繁杂的会计工作中解脱出来逐渐向管理会计方向转变。但电算化系统还停留在会计数据核算、会计报表制作的层次,不能对管理会计提供帮助。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更需要应用大数据技术、数据分析软件,来对电算化软件核算得出的数据进行系统性、条理化分析,借助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为单位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电算化软件根据会计人员输入的数据,可编制出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常见会计报表,但管理会计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深度挖掘会计报表中的数据内涵,提高会计数据的真实度和准确性,对领导层决策提供支持。

(四)加强会计人员培养

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为会计人员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企事业单位应借此机会加强对人员的培养,提高会计队伍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会计人员培训内容不仅包括最新会计制度、财务政策及最新版本电算化系统功能应用等,还应包括计算机维护、会计数据备份和维护、大数据分析软件应用等,应组织骨干会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项目部门进行学习和考察,促使会计人员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培养更优质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以高速公路成本管理项目为例,会计人员可应用电算化系统纳入无形资产、产权、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并借助系统软件功能进行要素价值评估,扩大公路项目管理核算的范围,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效率。在公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会计人员可借助电算化系统来对所辖各公路工程的资金使用进行线上汇总和自动核算,对工程资金垫付、回收、维护资金拨用等进行全面内部管理,提高公路项目资金利用率,充分发挥电算化系统的价值。但要达到以上会计管理目标,企事业单位需要为会计人员开放了解业务和项目部分工作的渠道,向着管理会计方向培养人才,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力。

四、结语

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会计电算化系统作为信息技术与会计领域的融合产物,应跟随信息技术发展而发展。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发展应遵循有关部门会计制度和财务政策的要求,在加大核算力度的同时进行功能和操作流程简化。应用电算化系统的企事业单位,一方面应从数据安全、权限管理方面提高对会计数据的保护程度;另一方面应从人才培养方面入手,促使财务会计向综合性人才、管理会计方向发展,为企事业单位发展助力。会计电算化系统不应停留在工具层面上,要跟随会计的发展和数据处理需求而发展,这才是会计电算化的未来方向。

猜你喜欢
企事业电算化会计工作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分析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在校生勤工助学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
探究创新战略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新时期事业单位开展政工工作的思路分析
新时期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对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的研究
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方案公布新配置轿车禁超18万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