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老年教育社区化实施路径研究

2022-11-23 05:18陈海燕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社区化老年人社区

陈海燕

(成都锦城学院 四川成都 61173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始着力构建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体系,老年教育事业也在这两个体系的构建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逐步加快,老年人群体的数量开始逐年增加,老年教育在实践中面临如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等方面的困境,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老年教育满意度、参与度,做好老年教育的科学规划,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各自的优势,运用互联网新兴技术打造高质量的老年教育课程,扩大老年教育资金的来源,利用好基层社区优质平台,提升老年教育发展水平,有效地满足老年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为构建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体系,打造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1]。

一、老年教育社区化的内涵

老年教育社区化是指以社区为载体,将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进行全方位融合的教育模式,实现两者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最终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老年教育社区化是老年教育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老年群体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基层社区组织充分解决好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是解决社区教育发展问题的重要环节。

二、互联网背景下老年教育社区化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老年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在实际运行中的全方位融合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共赢,尤其是对构建学习型社区、推广老年教育活动、充分满足老年教育需求以及互联网+老年教育的新型模式等方面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基础。

1.利于学习型社区构建

老年人是社区教育学习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做好老年教育工作,是我国构建全民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体系的关键环节。通过社区优质的平台开展老年教育相关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老年人群的参与度,做好社区的老年教育工作为推动形成学习型社区乃至学习型社会也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2.利于老年教育普及与推广

社区教育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在社区教育的受众和参与人群中,老年人群占了较大比重。我们可以通过将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的融合,充分利用社区的宣传渠道以及对社区居民号召力,吸引社区内老年人积极参与到老年教育学习活动中,充分利用社区的优质平台,加强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的全方位合作,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热情。同时,社区老年教育的开展对老年学习人群提供了学习便捷条件,有利于促进老年教育活动在社区的全面普及和推广,扩大老年教育覆盖人群[2]。

3.利于公共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有很多的共同性,老年群体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参与者,我们要充分利用两者之间存在的共性特点。通过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效融合,有利于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无论是教育硬件资源如网络、设备等,还是教育软件资源如师资、课程等都可以实现共同开发,共同使用,最终实现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的双丰收目标。避免了公共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能够做到公共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最终实现不断满足老年群体的教育需求和提高参与老年教育活动人群的满意度。

4.利于互联网+老年教育模式全面落地

互联网新兴教育技术的发展,对老年教育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基层社区在数字化社区的建设方面,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部分地方已经开始建立了互联网社区大学,社区教育本身拥有较好的信息技术资源支撑。老年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可以通过互联网+社区教育有效融合,积极推进线上老年教育课堂等新兴教育模式。基层社区通过对互联网+老年教育的推广与带动作用,更加有利于互联网+老年教育的全面落地和深入推进,为老年教育积极融入互联网技术的变革起到了全方位的引领作用[3]。

二、互联网背景下老年教育社区化面临的困境

1.老年教育社区化管理机制不健全

老年教育社区化管理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面临着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由于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分属于不同部门管辖,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经常开展协同工作,社区教育以及老年教育开展形式和内容以及教育的受众和需求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同,这就为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带来机制上的障碍。老年教育在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很多时候都是设置临时性的部门来进行管理,大多未建立专门性的社区基层老年教育管理机构。缺乏清晰的职责界定划分,容易出现管理的真空地带以及“政出多门”的管理失控现象,导致老年教育社区化在管理中出现效率低下和水平提升困难等问题。

2.社区老年教育投入不足

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老年人群体数量逐渐增加,老年人对学习的需求也开始增加,但由于这种学习需求存在多样化的特征,如城镇社区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与农村社区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就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对老年教育资源的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开始加大对老年教育的投入,但投入的增长与现实需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经费来源单一,仅仅依靠政府主管部门行政拨款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部分地方实际运行中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在部分学习项目活动开展时,还需要老年参与者自己支付一定的费用,由于需要自行付费导致了部分老年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受到影响,自费活动的项目降低了他们参与老年教育活动的热情[4]。

3.社区老年教育专业化人才匮乏

人才是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当前,我国老年教育整体师资水平匮乏,除了专门的老年大学有专职的师资配备外,基层社区老年教育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实际中,绝大部分的老年教育师资来自社区招募的志愿者,志愿者的加入一定程度上为推动老年教育社区化水平提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面临基层社区老年教育师资匮乏方面缓解了燃眉之急。但由于志愿者大多为兼职,兼职志愿者来自不同的行业和岗位,他们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这就导致了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学效果难以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由于经费因素的影响,专业化的老年教育工作人员收入得不到强有力的保障,社区基层高素质老年教育人才匮乏。

4.互联网+老年教育新型教育模式面临困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兴教育技术对教育行业飞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网络在线教育的发展,给老年教育全面普及推广提供了新的渠道。互联网新型学习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老年群体学习兴趣和效率,让老年人接触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但另一方面,新兴技术也给老年群体带来巨大学习挑战。比如,对在线老年教学课堂等需要使用的线上渠道或相关硬件工具不熟悉,从而严重阻碍了互联网+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对于相关新兴教育技术设备的投入不足,难以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5]。

5.教学内容未能做到与时俱进

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是提高老年群体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性的重要保证,而要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需要有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和开发资金来进行课程需求分析以及课程内容开发。由于社区老年教育现阶段还存在专业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等因素困扰,导致教学需求及时分析、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方面做得还不够深入,降低了老年人对社区老年教育的满意度以及老年人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积极性[6]。

三、互联网背景下老年教育社区化实施路径

1.建立科学的老年教育社区化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对于老年教育社区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基层老年教育工作中,应当建立归口的社区老年教育管理主管部门,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体,相关部门给予资源支持与协调,切实明确管理的主体责任和目标,做好老年教育科学的前瞻性规划和周边资源的集中协调,确保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充分融合,提高老年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同时,应当建立老年教育的分级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组织的管理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基层老年教育主管部门尤其是社区等部门的指导作用,建立明确的社区老年教育运行激励和考核机制,强化社区老年教育专业化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不断提升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质量和水平[7]。

2.发展社区互联网+老年教育教学模式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技术的革命性变革。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兴技术,开设老年教育相关社区网络在线课程,同时开设专门课程为社区老年人开展线上学习工具的使用提供辅导,提高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普及率,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提高老年人对教育课程与活动的满意度;利用好社区这一优质主体平台,建立专门的社区老年教育互联网学院,将优质的线下课程同时转移到线上开展教学,扩大老年教育课程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确保社区老年教学活动的便捷与高效,减少时间与空间对教学活动开展的影响;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实时了解老年人群体的学习需求和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通过线上教育和社区线下教育的协同发力,共同推动老年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3.扩大社区老年教育资金来源

资金是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却想要发展好老年教育事业属于空谈。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要建立专门的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资金计划,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专项的财政保障。另一方面我们要做好老年教育经费的开源与节流,在经费的开源方面,可以通过开发优质的课程吸引有支付能力的老年群体购买相关课程,把获取到的课程收益反哺到老年教育的新项目开发之中;同时,要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化机构、学习参与者共同分担老年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鼓励开展老年教育的社会捐赠活动,设立专门性的老年教育捐赠渠道。在经费的节流方面,我们要做到老年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精准使用,能够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关键之处,最大化地解决社区老年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痛点和难点。

4.采购优质社会化老年教育课程

老年群体对老年教育的满意度与教育课程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要保证老年教育课程与活动的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老年人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在面临社区老年教育师资不足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充分调动社会专业机构的力量,开展与专业社工机构、专业老年教育机构,如老年大学、高校养老教育等机构的深度合作,面向社会采购老年教育优质课程,把专业机构的高质量课程引进社区,让社区老年群体享受到专业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紧密结合社区老年人对老年教育的需求,让社区老年人代表参与到社会化课程的选购过程中,梳理优质的社会化课程供应商清单目录,建立科学的社会课程采购考核评估体系,强化老年教育课程采购的质量和实施过程监管,加强对社会化购买课程的满意度和培训效果的评估,通过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力量,让老年教育的课程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5.建立老年教育典型示范社区

老年教育社区化的运作模式属于在实践中创立的一种新型融合发展模式,目前还处在探索与实践的初期阶段,在实际的运行中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与教训,要充分重视先进地区老年教育成功经验的学习与推广。为了减少社区老年教育在实践中的试错成本,可以建立老年教育先行示范社区,打造老年教育的典型示范社区,为老年教育社区化提供示范参考,确保优秀经验的传承与共享,提高老年教育社区化的整体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社区化老年人社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社区大作战
基于社区化编码的网络协同开发模式分析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影像社区
诸城市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研究
创客空间社区化发展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