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库切小说创作文本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

2022-11-23 05:18陈京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库切伦理思想露西

卓 玲 陈京明

(萍乡学院 江西萍乡 337000)

一、库切小说中所蕴含的作者自然生态伦理思想

所谓自然生态伦理思想主要是指作者库切通过其小说内容所表达的人与整个自然生态关系的观点,即人类在面对整个自然生态应该持有怎么样的思想理念和行为规范。库切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南非后殖民作家,在其作品中历来关注的就是有关社会。包括整个自然界各存在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存在于后殖民社会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社会中各群体关系之间普遍存在的主体与他者或者中心与边缘的关系问题。在库切的观念中,他对任何形式包装下的主体对他者的压迫,或者中心对边缘的压迫都是持批判态度的。因此,库切的自然生态伦理思想与当下的主流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吻合的,即强调整个生态圈各个生态主体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去中心的关系,是一种所有成员之间相互依存、多元共生、彼此平等的关系,即库切所持的自然生态伦理观是一种整体主义自然生态伦理观。在此观念的指导下,包括人类中心主义在内的一切形式的中心主义都将受到批判[1]。

在库切所有小说中,首先就整体主义自然生态观指引下对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生态观展开讨论,并对其进行批判的小说是库切于2004年发表的小说《动物的生命》。就像该小说的名称一样,作者在这部小说中,借小说主人公伊丽莎白·卡斯特洛之口,对以动物为代表的自然界各种形式的生命价值进行直接维护,强调自然界各种生命和人的生命一样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动物和人一样,都有一个活生生的灵魂,生命是丰满、具体的存在,具有活生生的知觉,而抽象的思考与推理并非必要。因此,在这里,库切在倡导和维护以动物为代表的各自然主体与人类同等生命价值的同时,也进一步挖掘和批判了导致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理论历史根源,即在小说第一章,库切借卡斯特洛之口批判的西方自柏拉图以来,到西方理性之父笛卡尔时代已经发展成熟并开始走向极端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性主义观点认为,首先,只有人类具备理性,而其他所有物种并不具备理性能力,因此人类比其他任何物种都要高一等。其次,人类的理性天然地赋予人类无限的权力和能力,即人类能够利用理性来征服人类之外的一切事物,包括整个自然界。此外,在小说第一章《哲学家与动物》中,库切借卡斯特洛之口,进一步对传统理性模式下人们,包括一些动物权利保护者处理人与动物关系的种种方式的批评,并以美国著名诗人休斯的诗作《美洲虎》作为例子,提出用“同情的想象”的方式来取代处理人与动物关系的基于西方传统理性主义逻辑的模式。这种同情的想象也就是一种心理学上的所谓“共情愉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在处理人与动物等自然主体关系中非理性因素的运用,即在处理人与动物关系时,人应该把自我的情感投射到动物身上“我们能触到动物的感受,并且我们体验的始终是面前的具体的动物个体,而不是任何抽象的东西。从而能够做到设身处地去体验动物的感受,真正触摸到动物的内在灵魂。因此,这种模式所考验的是人在面对自然主体之时的移情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其最终摈弃的是人类的传统理性傲慢,以及人类自我中心主义[2]。

二、小说中所蕴含的作者的社会生态伦理思想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自然秩序象征道德秩序,有如罗素所言,“自然是功能的总和,其中每一个事物根据自身目的发挥功能。超出自己的自然功能就是自以为是,这会导致无序。在自然界和社会中都和谐一致地实现每一个事物处于其自然位置的自然属性,才是正当的。在自然的有限的范围内,不同的生命的形式和环境之间相互积极作用就组成Cosmos,也就是作为有限的和谐整体的宇宙。”因此,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社会生态是自然生态进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一定自然生态秩序在社会层面的表述;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生态秩序必然影响自然生态秩序,如社会生态的无序必然最终导致自然生态的无序。因此,库切在其小说作品除了关注自然生态秩序并表达自己所秉持的自然生态伦理思想外,还通过其小说书写,表达其一贯秉持的理想的社会生态伦理思想,即社会中各成员或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多元共生、和谐共存的,而非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模式。

1.小说中对无序社会生态的揭露与批判

库切在其众多小说中,首先是通过揭露各种无序的社会生态现象,即对存在于社会主体间各种形式的支配与被支配,或者压迫与反压迫关系模式的揭示与批判,来表达其所秉持的各社会主体间平等和谐关系的社会生态伦理思想的。而这些不同形式的压迫与反压迫关系在其小说中主要表现为存在于不同种族之间,如传统白人种族与黑人或有色人种之间,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以及不同性别之间。

在库切最为著名的代表性小说《耻》中,南非白人主人公卢里身为南非一所大学教授,是南非种族隔离政策废除后白人阶层以及上层社会人士代表。虽然身处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但其仍然保有南非传统白人的优越感,并利用其大学教授的身份对其学生梅娜丽进行引诱、压迫。结果可想而知,由于在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传统白人的地位已经在社会中被边缘化,因此其行为必然导致大学及其社会对其最为严重的惩罚,即他被开除教职,被迫离开学校,逃奔其住于南非乡下的女儿露西处。而同为南非白人的他的女儿露西,其境况同样不容乐观,因为今日南非已不同昔日,白人势力已经日薄西山,而黑人的势头如日中天。身为白人的女儿,在乡下的生活必须处处小心谨慎,并且要主动与周围黑人群体邻居建立并保持好良好的关系。与其同时,身为其父的卢里,一个白人,曾经的这个国家的统治阶层,不但保护不了她,而且还自己被殴打受伤,差点丢了性命,而且即使去报警也多半无济于事。此为,作者还有意无意地表露,整个事件的主导者就是女儿露西雇佣来帮忙为其干农活的黑人邻居佩特鲁斯。佩特鲁斯已经拥有自己的土地,他虽受雇与露西,那也只是因为自己恰巧还有部分时间和精力愿意出售给露西,而且到最后,他为了占有露西所拥有的土地,还迫使露西成为其第三位妻子。因此,凡此种种,都显露在传统殖民逻辑影响下,在同一社会中所存在的不同种族或阶层之间压迫与被压迫,支配与被支配的无序性社会生态关系。像这样的反社会生态的或者无序社会生态现象在库切的其它小说也同样的描写与批判[3]。

2.对有序社会生态的追求

库切在小说中不但重点揭露一切的反社会生态或无序社会生态的现象,并以此进一步揭露和批判造成当下无序社会生态的那种基于主体性原则之上的现代西方传统理性思想根源。在这种主客二元对立理性思想根源影响下,任何社会主体都会潜意识地以维护自我主体性为行动前提,即总是习惯性把其他个体看成需要被支配、被排斥、或被引导的“客体”或“他者”。它所造就的必然是一种各主体之间不平衡的压迫性关系,而非平等的,彼此包容的、多元的、和谐的关系。因此,要化解当下社会生态困境,就必须扫除这种二元对立西方传统思想理性根源对人们思想影响,即使大家能够超越这种思维模式对大家思想意识的束缚,做到既不从纯主体出发,又不从纯客体出发来处理社会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从一种主体间性的角度出发来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而只有这样,一个彼此平等多元的、和谐互助的有序社会生态才能够最终形成。而纵观库切小说,作者正式从这一角度出发来达成其对一个有序社会生态的诉求的。

小说《耻》中,露西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白人女性,但尽管如此,露西却主动放弃优质的城市生活,去往农村生活,去与整个大自然融为一体,因此,露西的这一对农村本原生态的回归行为本身就喻指了作者字这里所要表达的思想,即人类文明糟蹋下的无序社会生态只有通过回归自然生态,或者借助自然生态的力量,才能够达到治愈的目的,从而使其回归到一个良性的生态秩序。所以,这里露西放弃城市生活回归大自然,以及小说中主人公卢里因被大学开除后逃奔乡下女儿处,都可以首先解读为小说中人物为了逃避现代理性压迫下反社会生态的城市生活,以个人积极的态度应对社会生态变化,以追求有序社会生态的过程,即对平等互助的,多元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的追求。当露西刚到农村之后,也确实过上了这种理想的生活,她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并与黑人邻居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每日生活简单而愉悦。然而任何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都不是一件如此简单的事情,尤其在充满各种种族歧视的后种族隔离社会南非。即使在偏远的农村,也不能幸免受昔日殖民逻辑遗毒的影响,即那种非仇即恨的,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想模式的影响,最后甚至愿意彻底放弃自我的尊严而答应成为佩特鲁斯的第三个妻子,并相信爱的力量,决定生下腹中所孕育的孩子。所有这一切都表明,露西通过放弃自我尊严,放弃自我对主体性优势地位的幻想,来超越那种非仇即恨的二元对立传统理性思维模式,通过爱和宽容来化解民族之间的一切仇恨,从而走出各个社会主体之间,各个民族之间,以及各个阶层之间相互压迫的社会困境,以最终达成一个各个主体之间和谐相处的良性社会生态[4]。

三、小说中所蕴含的作者的精神生态伦理思想

精神生态是指一个人内心良好健康的精神状态。一方面,一个人的精神生态的好坏与一个人的所处的社会生态以及自然生态的好坏息息相关,即好的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可以使处于该社会及自然环境中的人的精神生态得以改良。反之,一个群体的好的精神生态也会进一步促进好的社会生态以及自然生态的形成;另外,不管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如何,人作为个体,在自我精神生态的改良上也具有相当的个体主动性,即与一个人在自我精神追求上的主观努力息息相关。因此,在库切小说中,不同人物展现出了不同的对良好精神生态的追求历程[5]。

在小说《耻》中,主人公卢里作为南非白人后裔,尽管身处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但其内心仍然保有作为昔日南非白人才具有的主体性优越感,因此当面对变革后的南非,其在心理上突然感到无所适从,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困境以及身份认同危机之中。为了进一步寻找自我心灵上的归属,他选择离开城市,逃奔他位于农村生活的女儿露西处。根据整体主义生态观点“回归自然,就是重新返回生态整体之中,重新确认人类在自然整体中正确的位置、恢复和重建与自然整体以及整体中的各个其他组成部分的和谐、稳定、生死与共的密切关系。因此,回归自然,相比较与生活在无序社会生态的城市开普敦,是更有利于其自我精神生态的改良的。因为回归自然就意味着回归人类良心,即回归人类善良的天性。可是事与愿违,来到农村,卢里并没有得到应有精神的慰藉。然而,喜从悲来,正是在遭受了这一连串的精神与肉体打击自后,卢里才深刻体会到了黑人对白人的刻骨仇恨,才开始觉醒,进而重新审视白人在南非所创造的历史神话,以及作为白人及其后代内心的罪恶,最后毅然决然开始抛弃旧的世界、旧的自我,并开始认识自我,并关注他者,从而重新获得一个自由的、良好的、健康的个人精神生态。

结语

作者库切通过其小说创作表达了他所持的自然界各主体间相互依存,多元共生的环境整体主义生态伦理观,其中包括其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个人精神生态三方面的具体的伦理思想,即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中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与个自然主体之间相互依存、多元共生、彼此平等的关系自然生态;社会中各成员或各阶层之间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多元共生,和谐共存的,而非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模式的社会生态;以及具有清醒个体意识,并具有超脱自我,关注他者能力的,良好的、健康的个人精神生态。这三者生态系统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小说创作文本也进一步揭露了造成整个生态系统无序的思想根源,即西方那种基于主体性原则之上的现代理性传统。因此,库切小说,既用直描的手段呈现了各种形式的现代性生态危机,也同时从思想根源上找到了解决甚至根治当下所有生态危机,包括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以及个人精神生态危机的方法。这也将为当下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解决各种形式的生态危机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库切伦理思想露西
库切《耻》中的空间政治书写
复魅与拯救:库切“耶稣三部曲”的现代性危机和后世俗希望
有苦难言
有“情”之士的无“情”之作:库切的卡鲁情怀与文学生产
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追溯
库切的“值得”和“不值得”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不一样的爸爸》
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
一部探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