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同富裕总体概念的理论思考*

2022-11-24 00:53马纯红
理论视野 2022年7期
关键词:总体共同富裕矛盾

■马纯红

【提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指明了新时代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路径。从矛盾运动的角度深入阐述共同富裕总体概念,必须把握共同富裕作为长远目标追求的过程性;从历史主体的角度深入理解共同富裕总体概念,必须把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全民性;从科学实践的角度深入运用共同富裕总体概念,必须久久为功,梯次推动,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明确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1]总体概念这一重大论断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的结合上,指明了共同富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对新时代“为何强调共同富裕”“如何促进共同富裕”“怎样推动共同富裕”作出了根本性、方向性的透彻阐明,具有深刻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本文从矛盾运动、历史主体和科学实践的维度出发,对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总体概念这一重要论述进行理论阐释和实践把握。

一、共同富裕总体概念是基于对矛盾运动发展规律的把握

总体概念到底是什么?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2]从推动历史发展的矛盾运动规律而言,共同富裕是一个我们奋力追求的长远目标,但又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矛盾的运动和发展。因此,追求和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忽略过程性,要把握总体中的阶段性,总体概念这一论断的提出,是“总体”这一概念在历史维度上的体现,内蕴着“阶段”这一关键词,强调了中国共同富裕的进阶过程,是基于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对共同富裕总体目标的阶段性、过程性的理性思考。

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看似对立的矛盾关系,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有的两极对立,都以对立的两极的相互作用为条件。”[3]事物的矛盾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4],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质出发,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又具有特殊性和相对性;既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又在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不同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因此,认清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认识论前提。总体概念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和把握也是立基于此。

之所以提出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是因为追求与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需要上百年乃至更为长期、更为困难和更为艰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矛盾不断运动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运动特点和发展特征,产生了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运动发展的结果则是阶段性问题表征的异质,进而带来解决矛盾的不同阶段性目标和阶段性方案。概言之,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就要认识不同历史阶段的共同富裕在矛盾领域的表现形式,提出针对性实现方式;质言之,就是共同富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实现形式;简言之,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对于共同富裕总体目标实现的过程性和阶段性,中国共产党人是有清醒认识的。对于每一历史阶段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矛盾运动的特点及其解决方案,中国共产党人更是有着清晰的行动逻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通过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基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所面临的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各项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社会条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勾画出先富、共富的战略构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为共同富裕打下了日益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生产力不断提升的体制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一主要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也同时架构了新时代人民追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上以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等重大决策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在政治建设上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提供共同富裕的制度支撑,在文化建设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筑牢共同富裕的自信自觉,在社会建设上以织密民生福祉保障网补齐共同富裕的短板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以“美丽中国”提升共同富裕的追求层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非简单的并列与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支撑的整体,打出了追求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组合拳”,为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各项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指明了更加清晰的主攻方向。可以说,随着经济社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变迁,人民生活水平从“求温饱”发展为“求环保”,从“谋生计”升华为“谋发展”,新时代人民对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共同富裕的追求与实现均充满了新期待和新追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追求与实现共同富裕新期待和新追求的庄严回应,我们也迎来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阶段。

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四个历史阶段可以看出,共同富裕是具体历史的,而并非抽象不变的;实现共同富裕无法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从追求“独立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富裕的追求形成了前后衔接、不断推进的阶段性过程。在追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矛盾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出现,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矛盾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不断解决旧矛盾的过程中,新矛盾也不断出现,新旧矛盾的不断运动、发展和变化,使共同富裕的追求过程呈现阶段性的发展特征。即是说,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受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上和不同历史时期中的社会主要矛盾的直接影响、决定和制约。因此,习近平提出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正是基于对矛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和深刻把握。当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发生变化时,我们需要立足于新的矛盾运动特点,深入发掘和科学提出现阶段共同富裕的具体目标、基本要求和实现方式,唯其如此,共同富裕才能扎实推动,才能在已有的基础上持续推动。

二、共同富裕总体概念彰显全民性这一本质属性

总体概念到底应该怎么看?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5]这一论断说明,我们的共同富裕是充分体现历史主体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能割裂看待,要把握总体中的全面性。“全体人民”,深刻指出了共同富裕的人民属性,是“总体”这一概念在价值维度上的体现,内蕴着“全民”这一关键词,明确了共同富裕的本质追求,彰显出共同富裕的全民性,即全民共富、全民共创、全民共享。

人与历史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根基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6]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类面前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7]。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8]在中国的共同富裕进程中,全体人民就是主体,既是共同富裕实践的价值指向主体,即实践为了人民;又是共同富裕的实践主体、创造实践成果的主体,即实践依靠人民;还是享受共同富裕实践成果的主体,即实践成果由人民共享。共同富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核心就必须是为了全体人民,方法就必然是依靠全体人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9],“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10]。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坚持全民导向,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彰显了共同富裕的价值定位和发展取向。

其一,在实现范围上,强调全民覆盖。共同富裕的“共”与“同”强调,共同富裕之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不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的富裕。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实现共同富裕全民覆盖,既要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又要抓住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这个难点和关键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12],鲜明彰显了我们党在追求共同富裕之路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圭臬,“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共同富裕的发展取向形成了很好的呼应”[13]。需要重点把握的是,实现共同富裕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党中央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统筹谋划,强力推进。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又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解决了贫困群众基本民生需求,历史性地解决了中国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之路,谱写了共同富裕全民覆盖的新篇章。

其二,在实现方式上,强调全民共创。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4]。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物质财富的创造,社会发展的推进,必须依靠人的主体性发挥。从劳动本质出发,全体人民在追求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既是受益者又是贡献者。践行奋斗拼搏精神,增强全体人民致富本领,倡导和鼓励勤劳致富、创新致富,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中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规定。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15],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16]。人民群众是创造共同富裕、创造幸福的主体,14亿中国人民是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力量,共同富裕不会从天而降,更不会自动到来,必须奋斗致富、勤劳致富,避免“内卷”“躺平”[17]。

其三,在实现目标上,强调全民共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意味着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习近平指出:“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18]全民共享表明我们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一部分人,而是全体人民的,这是“全面”这一关键词的内在意蕴和实质规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共同富裕的新顶层设计,强调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9],要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明确指出共同富裕的共享主体是全体人民,追求与实现共同富裕就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能够共享富裕实践成果,是新的历史阶段基于新的现实特征对“先富”与“共富”实现方式的再认识,是对唯物史观人民主体性的再把握和再升华。基于全民共享的角度科学理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要认识到这不是强调均等富裕,换言之,是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之间做好有机统一,不是重此轻彼,更不是顾此失彼,而是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意义上的全民共享和共同富裕。

三、共同富裕总体概念最终贯穿于科学实践之中

总体概念到底应该怎么实践?习近平指出,14亿人都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21]。人群上的非同步、程度上的非均等、时间上的有先有后,就是揭示了共同富裕逐步实现的差序性特征。“久久为功”“有高有低”“有先有后”,深刻指出了共同富裕的实践属性,是“总体”这一概念在实践维度上的体现,内蕴着“实践”这一关键词,明晰了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亦即,随着共同富裕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变化,我们的共同富裕实践是一个总体性的、科学性的实践过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可能全社会齐步走,要辩证地看待和把握。共同富裕总体概念既是理念,更是实践,其实现方式也必然随着对于共同富裕认识与实践的深化而不断深入,这是认识与实践从思维科学进入行为科学的必然认知,也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从科学实践的实现速度来看,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要把握总体概念在时间上的实践呈现。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实现共同富裕更是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目标要求。这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共同富裕实践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有着清晰的认识和预判,共同富裕科学实践的内在规定性说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能要求“一日建成罗马”,而必须经过长期的不懈的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久久为功”这一论断,以科学的态度展现了共同富裕实现的差序性特征,必须遵循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进程,只有“逐步”追求才能最终实现。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有坚定的前行时间表,又要有客观现实的前行路线图。

从科学实践的实现程度来看,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要把握总体概念在差异上的实践表达。尽管追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全民共富,一个也不能落下,但现实实践中则存在区域和人群的实质差异。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程度高,某一地域的“富裕”在另一地域可能就是“相对富裕”甚至是“相对不富裕”,因此不能分成城市一块、农村一块,或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一块,各提各的指标,而要从全局上来看。现实基础决定了各地区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一个程度,缩小各方面差距需要的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也必须循序渐进,而不是将共同富裕看成同步富裕。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指出,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22]。

从科学实践的实现效度来看,共同富裕不可整齐划一,要把握总体概念在梯次上的实践要求。作为一个社会公平的范畴,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全体社会成员在财富占有上的绝对平均。如果共同富裕变成了平均发展,整齐划一,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就有可能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习近平强调,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23]。共同富裕不能搞“平均主义”,不可能做到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事实上,承认了共同富裕程度和效度上的差别,才能调动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才能为高层次的富裕提供示范;如富裕没有差别,就会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也就没有人民群众追求更富裕生活的积极性,就不会有全体人民更高层次的普遍富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24],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人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有高有低”“有先有后”这一论断表明,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非同时态、非同步的过程,而是一个“总体”上承认差异、承认差序、承认梯次的过程,是程度、时间、步骤、区域差序上的梯次推进,是一个在动态、实践意义上的总体概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共同富裕总体概念,是我们党对共同富裕理念与实践的不断深化和升华,这一概念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光辉,是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核心概念。概言之,一方面,认识和理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总体概念,要从三个维度来把握。其一,总体概念是基于对矛盾运动发展规律的把握。这体现在共同富裕的具体目标、基本要求和实现方式的选择上,坚持立足于矛盾运动特点,要把握好“阶段”这一关键词。其二,总体概念彰显全民性这一本质属性。这体现在追求共同富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始终坚持共同富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握好“全民”这一关键词。其三,总体概念最终贯穿于科学实践之中。这既体现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践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内在规定性上,也体现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践在实现程度、时间、步骤、区域上的差序性特征上,要把握好“实践”这一关键词。另一方面,把握和落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总体概念,具有双重现实价值。从国内而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所在,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总体概念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从合规律性视角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与探索,是对矛盾运动发展规律的现实回应和科学实践辩证思维的深刻把握。从合目的性视角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与探索,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彰显出唯物史观的叙事方式,是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要坚持的正确价值观和发展观。从国际而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百年不懈奋斗,实现了独立,摆脱了贫困,迎来了富强,进行了共同富裕从独立温饱、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到扎实推动的阶梯式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总体概念的提出,使中国走出了一条区别于西方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这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希望走出自己的共同富裕之路、现代化之路的国家而言,能提供一种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注释

[1][2][5][17][21][22][23][24]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54页。

[4]《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1页。

[6][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第295页。

[8]《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8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87页。

[10][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8页;第158页。

[1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5页。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66页。

[13]李佃来:《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现实导向、理论资源与思想原则》,《求索》2021年第5期。

[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

[16]《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2014—2018)》,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3页。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00页。

[1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2页。

[20]《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731页。

猜你喜欢
总体共同富裕矛盾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矛盾的我
爱的矛盾 外一首
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原则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图解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