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的田园诗歌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作品分析

2022-11-24 08:53厚香寰王瑗瑗
黄河之声 2022年12期
关键词:织体大调调性

厚香寰 / 王瑗瑗

一、作曲家与创作背景介绍

(一)贝多芬生平介绍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是古典主义时期最著名的德国作曲家之一,他出生于德国波恩,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人物之一,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占据较高的地位。他在备受耳疾折磨的同时以他的坚定的意志力和对音乐的信念成就了他不平凡的音乐人生,此外,他的作品恢宏大气的特点,达到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顶峰,也预示着浪漫主义时期的到来。

(二)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的创作背景

《黎明》被创作于1804年,是贝多芬创作成熟时期的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这部作品是献给冯——华尔斯坦伯爵的,因此也被称为《华尔斯坦奏鸣曲》,运用了三乐章的奏鸣套曲结构形式。贝多芬的音乐才华得到了华尔斯坦的关注和喜爱,因此贝多芬受到了华尔斯坦较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成了贝多芬从低谷到辉煌道路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为了感谢华尔斯坦,贝多芬创作了《黎明》这部作品献给他。这部作品体现了贝多芬对人生、社会、生活的思考和他强大的内心及精神力量,流露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抒发了他与命运抗衡,在希望中复苏的真实情感。

(三)曲式特点

在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中,作曲家将自然界中蓬勃生机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整个乐章充满着欢乐活泼的氛围,速度为有生气的快板(Allegro),C大调,是由呈示部(1-82)、展开部(83-158)、再现部(159-251)和尾声(252-304)组成的奏鸣曲式。该作品具体的曲式结构和调性发展在将下文中进行介绍。

二、作品分析

(一)呈示部

呈示部是由主部、连接部、副部和结束部四个部分组成的,其中1-13小节为主部,由两个非方正乐句组成的非方正乐段;14-34小节为连接部,单乐段结构;35-74小节为副部,由三个部分组成;75-82小节为结束部,是由两个方正乐句组成的方正乐段。主部为有生气的快板,4/4拍,以跳音节奏型为主,运用由弱到强的演奏力度,并结合贝多芬充满激情与戏剧性的特点可以看出主部的主题特点是活泼、激昂、有动力的,体现出了大自然的神秘气息。

从旋律发展来看,主部旋律在开始处运用了两个小节的和声音程跳进进行引入,体现出作曲家跃跃欲试想要通过突破黑暗走向光明的音响特点,随后通过运用附点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绘成”旋律,并以级进进行为主进行发展,同时倚音的加入使主部旋律更加活泼、欢快。1-4小节为第一乐句,5-13小节为第二乐句,第二乐句前四小节是对第一乐句的下行二度模进发展,第9小节后的旋律是对第二乐句扩大发展的部分,以十六分音符为主,运用了长连线的手法进行发展。连接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体现在第16-17小节和第20-22小节处继承了主部第3-4小节和第7-9小节的旋律材料。其次,连接部中出现了大量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使旋律的发展更具有递进和推动作用。最后,在第31-34小节处以八分跳音的节奏型结束,以此来更巧妙地向副部过渡。副部的主题特点和主部形成较大对比,该部分连贯圆滑,以带连线的二分、四分柱式和弦和级进进行为主,中间声部得到更好的填充,音响饱满,可以看出副部主题特点是如歌的、优美的。副部由三个部分组成,第35-41小节为第一部分,第42-61小节为第二部分,第62-74为第三部分。第一部分的旋律以柱式和弦为主,在其中穿插运用了少量的音程,丰富了音响色彩,以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主,运用了连线的演奏手法,使乐句在纵向音响饱满的同时也使横向旋律具有歌唱性和流畅性。第二部分以带长连线的三连音为主,级进与跳进结合同步进行,旋律声部在52-53小节处由高声部转移到低声部,经过这两个小节的发展后,高声部与低声部共同演奏旋律,呈现出“复调化”风格的特点并持续四个小节。第三部分旋律仍保持十六分分解和弦的形式继续发展,在此基础上第61-32小节处加入了螺旋式级进上行的发展来推动音乐。结束部是由4+4的方正乐句组成的方正乐段,旋律在继承十六分音符为主发展特点的同时运用二分音符对内声部进行填充,丰富了旋律声部的音响色彩。

从伴奏织体上来看,主部的伴奏织体以双音跳进为主,八分音符贯穿整个部分。连接部的伴奏织体以分解和弦为主,节奏型以十六分音符为主,单音与双音交替进行,在31-34小节处运用八度跳音的手法过渡到副部。副部的第一部分伴奏织体运用音程与和弦交替进行的手法。第二部分同样以音程与和弦以及少量的单音为主进行发展,起到衬托旋律声部的作用,在第58-61小节运用了半分解和弦的手法,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与上方旋律声部同步发展。第三部分的前半部分以分解和弦和以柱式和弦为主,后半部分以单音进行为主,最后以两小节的颤音结束。结束部以带连线的二分柱式和弦为主要的伴奏织体,更加突出了旋律的流动性。

从调性和声上来看,主调调性从C大调转到c小调,非统一调性,在第13小节处开放终止于c小调的属音。连接部调性回到C大调,在23小节处转至其近关系调e小调后转至E大调上,非统一调性,开放于E大调的Ⅷ级,具有向副部Ⅰ级归属的音响特点。副部在E大调上继续发展,统一调性,收拢终止于该调的主和弦。结束部回到C大调的关系小调a小调上继续发展,统一调性,开放于该调的Ⅷ级上,加强了对展开部主音的倾向。

(二)展开部

展开部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引入(82-91小节)、展开中心(92-143小节)和准备再现(144-158小节),其中展开中心由两段材料构成,第92-112小节为第一展开材料、第113-143小节为第二展开材料。展开中心Ⅰ是对呈示部主部材料的展开发展;展开材料Ⅱ是对呈示部副部材料的展开发展。

从旋律发展来看,引入部分以带连线的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交替进行,且运用了少量的跳音,使音乐连贯优美的同时也表达出活泼欢乐的特点,演奏力度上强弱交替,制造出紧张的气氛,为音乐即将进入展开中心起到铺垫作用。展开中心Ⅰ延续了主部主题的特点,采用主部主题的双音跳进进入的手法,是对主部主题的变化模进,在第97-122小节处是对主部材料的进一步展开,节奏型由原来的X·XX X0 0|XX︵XXXX X 0变为XXX X XXXX X并持续该节奏型到展开中心Ⅰ结束,该节奏型的加入使音乐变得更加清脆、活跃,通过对主题动机的多次重复,强调主题的形象,使人印象深刻,建立准确的听觉效应。在后半部分只加入了少量的二分音符的使用,从中可以看出每个小节前两拍与后两拍的音域跨度较大,对比十分明显,犹如两个人在对话的场景。展开中心Ⅱ的材料是对呈示部副部材料的展开发展,主要体现在副部材料第二部分的三连音的使用上。展开中心Ⅱ使用了大量的三连音,同时加入了少量的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与三连音协同发展,运用了长连线的演奏技法使音乐更加流畅、连贯,具有歌唱性。在准备再现部分中,144-148小节的旋律运用上方声部和下方声部交替进行的手法发展,也映射出呈示部主部与副部旋律的影子,较多跳音的运用使旋律更加具有动力性,体现出音乐紧张、急促的特点。

从伴奏织体上来看,引入部分采用复调化的发展手法,单音、音程与和弦三者并用,级进为主,跳进为辅,与上方旋律声部配合呈现出“合唱化”的风格特点。在展开中心Ⅰ中,第92-97小节的节奏型与呈示部主部的节奏型相同,都是运用双音跳音伴奏织体,第98-112小节使用分解和弦的伴奏织体。展开中心Ⅱ的伴奏织体运用了副部中三连音节奏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柱式和弦与之配合使用,使伴奏织体更加多样化,三连音具有动力性特点,能更有力地推动音乐向再现部发展。准备再现部分的伴奏织体以十六分音符为主,上下级进进行发展,将情绪继续向前推进,为即将到来的再现部做准备。

从调性和声上来看,引入部分由C大调进入,经发展后转为F大调,并开放终止于F大调的D7,展开中心Ⅰ的调性发展为g-c-f-F,并开放终止于F大调的D7。展开中心Ⅱ的调性发展为C-F-♭B-♭E-♭A-b-e-G,开放终止于G大调的D7,准备再现由G大调转回C大调,收拢于该调的主和弦。整体来看贝多芬在创作该作品时运用大量的转调手法来增加音乐色彩,使音乐更加多样性,此外还遵循近关系转调原则,使音乐更加顺畅、自然地向新调过渡。在和声上加入了大量的重属、离调和弦的使用,加强了音乐的不稳定性和紧张度。

(三)再现部

再现部是对呈示部的变化再现,其主部旋律是对呈示部主部旋律的原样再现,连接部与呈示部连接部相似,再现部的连线并没有直接采用呈示部连接部的材料,而是在173-175小节处加入了三小节的变化连接,在这里通过运用左右手交替进行演奏的手法来推动音乐的发展。

在调性和声上来看,主部的调性发展经历了C-F-♭A-♭b,较多的转调使音响色彩更加丰富,最终收拢终止于♭b调的主和弦。连接部由C大调进入后转到a小调,并开放终止于Ⅷ级,加强了对副部的倾向性和归属感。副部由A大调进入后调性回归至主调C大调,并收拢于C大调的主和弦。结束部调性游离至f小调后转回C大调,在结束处运用K46-D7-T的和声进行,并收拢于C大调的主和弦。和声上加入了大量的色彩和弦,例如:连续的♭Ⅳ和弦、那不勒斯六和弦、♭Ⅲ级和弦等,使音响色彩更加丰富。

(四)尾声

该作品的尾声长达57小节,具有第二展开部的特点,第245-251小节是对展开部引入部分材料的展开运用;第251-273小节是对主部材料的展开运用,在保持主部动机继续发展的同时还加入了大量的八度音程的旋律发展手法,较多的十六分音符级进迂回向上发展,推动音乐不断发展。伴奏织体上,在保持原有动机的同时还加入了带短连线的四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级进下行的伴奏织体,使其与上方旋律声部形成呼应,增加了乐曲的紧张度。第274-285小节为本曲的华彩乐段部分,该部分加入十六分音符与三连音的使用,表现出作曲家高超的演奏水平和技巧。第286-297小节是对副部材料的展开发展,是对第35-42小节的扩大发展,298-304小节是对主题的回顾,再一次进行点题。在301小节进行了音阶级进下行的发展,使用了柱式和弦跳音演奏手法结束全曲,使音乐具有归属感。在调性上,音乐进一步发展,调性经过C-f-♭D-C的发展最终在C大调上完满终止。

结 语

清新的田园诗歌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是一首宏伟庄严的奏鸣曲,其旋律优美、生动、活泼,曲式结构清晰、调性多变,通过大量的转调手法使作品更加多样化,丰富的和声也展现出作品的色彩性,伴奏织体与旋律的配合恰到好处,强弱对比鲜明,将戏剧性的情节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了贝多芬在低谷中苏醒,从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强烈的精神力量。笔者从作曲技术角度对该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将贝多芬的创作技法进行了总结归纳,此外,这首作品结构庞大,不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美学角度都有极大的探索空间,值得我们继续研究与思考,更好地从中体会和了解贝多芬的创作思想和音乐形象,同时,我们也要学习贝多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对音乐的极大热爱与追求。■

猜你喜欢
织体大调调性
调性的结构力场、意义表征与听觉感性先验问题——以贝多芬《合唱幻想曲》为例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G大调随想曲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谈“调性”
钢琴伴奏织体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
钢琴曲《乌苏里船歌》的民族性解读
谈音乐中色彩性的应用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