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策略

2022-11-24 13:53
新课程 2022年33期
关键词:中华法治道德

李 银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二小学,甘肃 白银)

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沉淀出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不仅蕴含着大量的人生哲理,同样承载着数千年来的人文精神。小学阶段教育是学生人文素养、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通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浸润和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在无形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因而,如何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实现对学生道德、精神、人文及文化的熏陶,需要当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着重展开研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分析

(一)丰富学生的情感,健全学生的人格

新课程标准强调,当代学生既要具备丰富的才学,同时需具备细腻、理性的人文情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融入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思想层面受到感染、熏陶,在课程中实现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让其情感更加丰富、细腻,进而实现身心的多重发展。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之下,更能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体会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品格,从而为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基。

(二)丰富教育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既要实现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灌输,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又要实现对学生思想、精神上的熏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内容和篇幅大多停留在一些概念性知识上,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下,多种丰富的教育资源涌入课堂,道德与法治教师既可以加入一些关于民俗、雕刻、国画内容的讲解,也可以添加一些古代的人物事迹,进而有效丰富课堂内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树立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发展理念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形成较强的文化自觉与坚定信念,在今后能够以更加坚定的态度去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从而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形成正确的观念。

(四)坚持立德树品,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众多教育元素,例如,中秋节中有“合家团聚”的元素,清明节有“拜祖扫墓”的元素,教师可通过这些教育元素的挖掘,传承传统文化中隐含的内涵,让小学生受到精神、行为层面的熏陶,在传统文化的引领下进行个性化、全面化成长。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又是实现对学生立德树品的前提。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可以在无形中完成价值观的塑造,实现综合发展,为今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发挥教育的本质功能,实现文化传承

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阔,仅靠单节课是无法实现传承与弘扬的,这就需要道德与法治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把握其精髓,实现薪火相传,进而有效承担起自身的教育传承责任。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面临的困境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首先需要教师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能够自觉地渗透传统文化。然而,由于道德与法治一度被认为是“副课”,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未与时俱进,更加注重知识的传递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在课程中没有深度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没有形成正确的教育意识。在教师自身素养方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也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就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较为有限,缺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研究,对传统文化如何有效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概念和体系,最终严重影响到传统文化的育人效果。从内在因素来讲,传统文化教育缺乏成效,主要表现在“非专业性”,即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即使有意识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讲解,也多表现为浅尝辄止、一带而过,深度、广度严重不足。另外,也有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理解、认知方面的缺失,即将传统文化教育片面地理解为活动内容,只是作为丰富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资源,或者将其作为激发学生听课兴趣的一种介质,将其理解为课程服务或者辅助作用,而不是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和价值观念的塑造。对传统文化教育理解上的偏差,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狭义或者窄化的理解。此外,还有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缺乏有效地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不知如何组织和讲解,无法正确运用故事性教学、体验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浸润,以致学生体验感不足,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寥寥。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教师是课程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和引导者,为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融入、渗透,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提高对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视程度,不能“顾此失彼”,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也要在无形中进行传统文化元素的导入。其次,教师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与素养也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与质量。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不能局限于对课程知识的掌握,而是要积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业余时间阅读传统文化书籍,开阔眼界,在教学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具备一定的教材全局观,明确在哪个章节、哪个单元、哪个时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上,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采取多元化技巧和策略,积极运用故事性教学、体验式教学、信息化教学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利用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去探索、认知传统文化,体会其魅力,感知其精神,让学生能够真正从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获得启发、感悟。

(二)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培育学生的精神品格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既包括了很多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也涉及很多能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提前了解课本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切入点,并以此为基础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的教学时,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尊重、宽容他人,教师可以在其中适当添加一些传统文化内容,如以《论语》中的“不学礼,无以立”告诫学生道德礼仪的重要性;也可以结合《三字经》的部分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礼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掌握为人处世的原则、方法,无形中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三)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涵盖范围广泛,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传统文化学习的“门槛”比较高,不论是在字词的积累还是思想层面,学生都比较难以理解。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想办法消除这一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然后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接,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障碍。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团团圆圆过中秋”时,为让学生了解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内涵,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如以“嫦娥奔月”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讨论过中秋节的时候有哪些文化风俗,有哪些有关中秋节的人物事迹和故事等。提到这类生活内容,学生的积极性会显著提升,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也将高涨。同样,为让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课堂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生受到熏陶。例如,在讲解完“中秋节”之后,教师也可以延伸到“春节”中,给学生讲解春节的起源、发展等,如利用多媒体展示一部动画,通过动画帮助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上长着触角,常年居住在海底,每到除夕……学生通常会被动画故事深深地吸引。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在无形中帮助其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仍然需要发挥指导者和引领者的作用,要为学生推荐有关传统文化的报纸、音乐、电影、书籍等,避免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走弯路”。

(四)注重情境教学,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悟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语言、文字、动画和音乐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特殊的教学场景,让环境唤醒学生的感知力,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实现高效教学的教学方式。为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结合情境教学,将传统文化习俗融入特定场景中,让学生触景生情,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悟。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将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等因素考虑进来,对真实的场景进行模拟,让学生在教师构建的虚拟化场景中获得情感体验。如在“团团圆圆过中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中秋赏月”的情境,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中展现一幅“月圆中秋”的图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活动,在情境中自由交流、共赏圆月,聊聊自己家乡的中秋习俗等。为增强情境的真实性,教师也可以给每个小组一盒月饼,让学生真正走进中秋佳节,在课堂中体验到中秋节浓厚的文化氛围。

(五)积极开展课外传统活动,拓展教育阵地

为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除了要利用课程资源教学外,还要积极组织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课外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近距离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其精神。如教师可定期组织、参观、考察名人故居活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各个地方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文化、名人故居等,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单独抽出一节课,以这些地方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带领学生寻找附近有关屈原的资源,近距离实现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感知;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博物馆是历史的缩影,学生能够在博物馆中直观、深刻地感知传统艺术文化。教师可要求学生将其中记忆深刻的片断记录下来,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人文的理解,弘扬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产生文化归属感。

(六)注重文化比较,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培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为让学生在文化方面树立强大的自信,教师可以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进行对比,通过分析、比较,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及自豪感。例如,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程中要经常融入一些道家、儒家先进的思想,让学生意识我国先贤对宇宙、自然、人文的思考,讲解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从而让学生产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优越感。我国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蕴含了众多当时领先于西方的先进发明,如火药、指南针等,道德与法治教师同样要加大这些内容的导入,让学生意识到我国在历史、哲学、科学领域中优于西方的思想、方法,从而树立文化自信,深度发挥传统文化对学生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的塑造功能。

(七)渗透国学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国学文化蕴含了广博的人文精神,通过国学文化的渗透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可以使学生养成“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精神品格,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以礼待人”,在学习中“尊师重道”,无形中塑造其人生观、价值观,真正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同样可以以课程为载体,适时加入一些《弟子规》《千家诗》等传统国学文化的内容,对其中的典故进行深入的讲解,可以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也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如在五年级下册“弘扬优秀家风”的教学中,为保障学生深度体验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优良家风,教师可以以《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中的典故为案例,教导学生学会传承。在此过程中,教师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在其中加入一些趣味性图片、视频或者动画内容,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思考、想象空间,而不是使用文字堆积的方法,确保学生可以立体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及魅力。

四、总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崇高的人文精神,无论是传统文化中的节日风俗,还是优秀的传统艺术,都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和践行的。就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来看,其不仅是塑造学生价值观的基石,还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精神素养的有效路径。作为新时代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功利化”教育观念,要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教育过程中积极组织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课堂活动,以教材为载体,有效实现对学生的育人育德。

猜你喜欢
中华法治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