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精神涵养“四有”大学生的理路探赜

2022-11-24 19:56朱崴浩郑育琛
关键词:四有劳动者劳动

朱崴浩,郑育琛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1]历史实践表明,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强大精神纽带,同时也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有力精神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高度概括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2]的新时代劳动精神,这是涵养当下“四有”大学生的宝贵精神资源。要传承弘扬好新时代劳动精神,理应将其渗入大学生血液、融入头脑、浸入心扉,使之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道德的“四有”大学生,引导学生把个体的“小我”融入到国家发展伟大事业的“大我”中,从而以劳动进取、拼搏奋进的行动自觉不断彰显和释放大学生的强大势能,这对于助推中国之治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民族复兴之梦迈出更坚实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劳动精神“何以”涵养“四有”大学生

新时代劳动精神具有丰沛的精神意蕴,以精神引领的作用为大学生“明方向”,以价值导向的作用为大学生“固根基”,以先进示范的作用为大学生“树榜样”,以创新转化的作用为大学生“涵文化”,以此更好推动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1. 精神引领:为大学生“明方向”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成就。新时代劳动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激励党与人民不畏艰苦、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纵观百年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长河,广大党员干部与劳动群众正是在劳动精神引领下,心怀“崇劳、爱劳、勤劳”的精神理念,在逐梦复兴的进程中,用头脑中的智慧与汗水铸就了“劳动光荣、劳动幸福、劳动伟大”的精神风貌,以辛勤劳动的毅力、顽强拼搏的勇气创造了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打赢疫情斗争的辉煌成就。站在新的时代方位,劳动精神所蕴含的丰富时代内涵,推动着广大劳动者不断探寻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实践方式,促使其把自身精神追求与价值理念融入到劳动实践,在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的同时,丰满大学生的劳动人格,涵养劳动情怀,推动大学生在多元价值引领时代下自觉抵制懒惰、浮躁、功利、混日子的不良精神风向,为减少方向迷失,明确前进道路,实现行稳致远提供了行动指南。

2. 价值导向:为大学生“固根基”

价值观是个体对自身的价值定义,体现了个体自身所持有的信仰、态度与行为。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主力军与动力源,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塑造的黄金时期,其所具有的价值观状况对未来社会发展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高等教育中,高校承担着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神圣使命,把“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置于首要之位。而新时代劳动精神作为当下劳动实践的价值引领之一,传递着“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这一价值导向,彰显了劳动者的自觉能动性与自我实现性,催动着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统一。它所蕴含的丰富价值理念,如“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构了历史”“劳动收获幸福”等,生动诠释了劳动实践的价值意义和对生命的价值真谛。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正是契合了高校育人的使命所需,通过以劳育人的方式,为涵养“四有”大学生提供了行动的价值准则、可参考的价值目标。这些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导向,纠正其认知偏差,为抵御“勤不能快速致富”“体力劳动卑微”等错误价值思想的滋生和蔓延,免受价值观念扭曲,提供了精神支撑与价值引领。

3. 先进示范:为大学生“树榜样”

新时代劳动精神是推动劳动实践者社会化发展的精神之源,是杰出劳动者所彰显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根与魂”,对广大工人阶级与劳动群众具有激励示范与榜样引领的作用。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作为普通劳动者中的杰出代表,是新时代劳动精神人格化的典范表现。以劳动精神为核心衍生出的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义的生动体现,彰显了社会上普通劳动者于平凡中造就伟大的劳动情怀。改革开放以来,在劳动精神这一“旗帜”的引领下,我国各行业涌现出的一批杰出劳动者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勤于劳动、善于创造、勇于奋斗”的鲜明品格,他们在各自领域发挥着榜样引领的作用,带动着社会群体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精神风向。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练的结晶,新时代劳动精神既有着对老一辈劳动者执着专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劳动品格的继承与发展,也有对新时代中华民族新文明与新风尚的弘扬与创新,这为引领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先进示范,有利于指引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对自身的合理定位,推动实现社会化程度提升,最终塑造为自身、他人以及社会认同的杰出劳动者。

4. 创新转化:为大学生“涵文化”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永葆繁荣昌盛,不仅仅在于精神力量的指引,还在于精神背后所潜藏的深厚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深沉至极的精神追求,是新时代劳动精神最为深厚的历史滋养和思想文化基础,“愚公移山”“舜耕历山”等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我国工人阶级与广大劳动群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信仰者与弘扬者,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自觉推动了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的深入结合,形成了既具有传统劳动特质又体现鲜明时代特征的新时代劳动精神。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要阵地,通过强化对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培育,厚植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脚踏实地、勤劳奋进、笃行实干的劳动文化在学生间的相互传扬,并激励大学生以勤奋努力、付出劳动的方式,将镌刻在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中的生动实践,推动实现知识输入向生产力输出的创新转变,完成从“学有所获”到“学有所用”的内涵式转化。

二、新时代劳动精神“以何”涵养“四有”大学生

新时代劳动精神作为劳动人民伟大实践淬炼凝结而成的精神结晶,以其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内涵不断涵养“四有”大学生,激励他们“用心、用情、用力”接好时代交予的接力棒,在实现复兴梦的征途中勇于进取,争当先锋。

1. 以“热爱劳动”的价值信念涵养有理想的大学生

“热爱”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情感表现,是人对某种事物的单纯向往,并为之而心甘情愿付出的状态。热爱劳动反映了劳动者对劳动的积极心理趋向与强烈的情感认同,是众多劳动者造就奇迹的共有特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到,“全社会都要热爱劳动……以好逸恶劳为耻”[1]。究其本质来说,只有建立在热爱劳动的基础上,劳动者才能够最大化发挥出自身智慧才能,激发内在劳动潜质,在深入投入中提升劳动效率,最终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与喜悦之情。倘若劳动者没有形成对劳动由内向外的热爱之情,久而久之,劳动便会异化为束缚劳动者发展的“枷锁”,那么人在劳动过程中则无法体会到劳动带来的美好与幸福,而是会感到悲痛与不幸。正如马克思所说,“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3],劳动因此会变成使人反感与厌恶的事情了。进一步说,只有葆有对劳动热爱的坚定信念,弘扬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才能积极自觉地投身劳动,实现由“被动式劳动”向“主动式劳动”的转变;才会内心由衷地享受劳动,实现由“劳动无感”向“劳动热枕”的转变;才会满怀感恩地珍惜劳动,实现由“注重个人利益实现”向“注重个体价值实现”的转变。

身处两个百年之际的历史交汇点上,广大青年学生要树立崇高理想,并以此为奋斗目标,在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体悟热爱劳动带来的源源动力,感受热爱劳动带来的独有乐趣,“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1],以爱干、想干、肯干的思想与情感推动自我塑造、自我建构、自我成就向更高层次、更全方位舒展绽放。

2. 以“崇尚劳动”的价值取向涵养有担当的大学生

崇尚劳动反映了社会个体对劳动本质的认识以及对劳动所持有的态度,即个体自身真正认识到劳动对个人、社会与国家的重要作用,并自里而外表现出对劳动的肯定与赞美,是对“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4]的价值体认。崇尚劳动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优良传统,只要在劳动实践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自然容易成为众人所讴歌赞颂的对象与敬重仰慕的英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政治格言以及《诗经》等文学作品,均折射出了国家以劳动人民作为固本培元主体的重要思想,以及对劳动的尊重、认可与褒扬。劳动作为一种光荣高尚的行为,无论个人能力与劳动形式如何,只要能够在特定社会环境背景下,立足自身工作岗位,恪尽职守、砥砺深耕,这种行为便值得被尊重与推崇。抗疫斗争的全面胜利,正是无数劳动者夜以继日奋斗付出的结果,他们无惧危险、不计报酬,在用劳动战胜病毒的实际行动中彰显了新时代劳动者的高度责任与使命担当。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不管时代方位如何变化,国家与社会面临的内外条件如何发展,崇尚劳动始终应是永不过时的主题,要始终关注劳动者在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中的主力军作用。

现如今,要进行新时代伟大斗争、助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需要青年一代挺身而出,展现社会主义新人的担当作为。故而,大学生要肩负起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神圣使命,把责任担在肩头,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意识,以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心无旁骛,知重负重、履责于行,在投身党和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实现新作为。

3. 以“辛勤劳动”的价值情怀涵养有本领的大学生

辛勤劳动指的是劳动者勤于劳动,并在劳动过程中不畏艰难、肯于吃苦的劳动状态。我们党和国家所追求的幸福生活美好向往,正是依靠着辛勤劳动的付出而逐步实现。“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5]辛勤劳动的过程本身就是创造幸福、感知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劳动者在这个过程中与劳动对象进行了信息能量的交换互动,既锻炼了智能与体能,收获物质上的满足;同时也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尊严,获得了精神上的丰富与愉悦。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实践中已经养成了无法离开劳动的行为习惯,辛勤劳动的优良品格已融入生命与生活中,内化为人们高尚的劳动情怀,成为推动历史进步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马克思所说:“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6]在马克思看来,辛勤的劳动创造铸成了现存社会世界的本体,奠定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深厚根基与鲜明底色。进一步说,人类历史归根到底就是人类追求自身解放与全面发展的活动与过程,而辛勤劳动作为人类高尚情怀的劳动体现,是实现这一追求与目的的根本途径与有效方式。

当下,站在新的时代节点上,逐梦复兴的伟大实践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难得的人生机缘与时代际遇,同时也对其综合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更严考验。大学生要传承与发扬辛苦劳作、勤于奋斗的优良作风,明了当下劳动形态的变化,适应与时俱进的劳动要求,将辛勤劳动的高尚情怀贯穿于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各方面,不辞辛劳,锐意进取,在推动美好生活蓝图落地生根的征途中练就铁肩膀与硬本领。

4. 以“诚实劳动”的价值追求涵养有道德的大学生

诚实劳动指的是劳动者恪守一定的原则与底线,在劳动过程中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劳动行为,体现了劳动者实事求是的劳动态度,以及内诚于心、外信于行的劳动品格。由于个体特殊性与社会需求的差别性,劳动方式存在着迴然差异,即使如此,没有人有理由否认某一种劳动的价值,而只承认另一种劳动的价值。在马克思看来,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价值。社会上的每个个体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身的劳动内容与劳动形式,只要能够秉持诚实劳动的态度与行为,使劳动造福于民、对社会有益,则该劳动理应为社会道德所推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1]。不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不经过踏实勤恳的劳动就想实现美好梦想的想法与行为,就像“水中泡沫”一般极易破灭。唯有将脑力、体力以诚实劳动的形式付诸于现实实践,既不驰于空想,偷懒耍滑;也不骛于虚声,投机钻营,才能在实现物质与精神“双丰收”的同时,享受到良心与人格的舒心与慰藉。

在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的社会语境下,广大青年学生要珍惜好、利用好“中国梦”这一展现自身人生价值的实践舞台,秉承“德才兼备、立德为先”的价值理念,在踏实笃行的点滴劳动中,把握好“诚信守法”的价值准则,加强对自身劳动品行的磨砺与考验;在真抓实干的务实劳动中,树牢“诚信做人”的价值底线,加强对自身道德人格的完善与修炼;在高度自觉的劳动践行中,“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7]。

三、“如何”用新时代劳动精神涵养“四有”大学生

青年一代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主体,要使得青年大学生在新时代劳动精神滋养中汲取丰厚营养,其可行的主要路径有注重教育引导,筑牢理想信念;加强实践养成,增强本领才干;注重制度保障,强化责任担当;加强舆论建设,培塑道德品行。

1. 注重教育引导,筑牢理想信念

“教育引导是一种能够通过知识传播而滋养时代新人高尚品质的对象性活动。”[8]要将新时代劳动精神有效融入教育引导中、培育“四有”大学生可从以下维度入手。

首先,拓宽教育引导的理论深度。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主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观的重要论述为依据,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式与习近平劳动思想的时代阐释有机结合,引导大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对人性中劳动建构的追问,打通理论认同向思想认同转变的“认知堵塞”。

其次,丰富教育引导的形式和载体。既要充分利用好高校里的宣传栏、校园广播、横幅标语等“固定式”传统载体,设立劳动精神宣传专区,将劳动元素融入到知识展示的形式中,守牢宣传教育的传统阵地;同时也要最大化发挥好网络等新兴载体的作用,以学生喜于关注、乐于接受为“风向标”,着力打造一批诸如《平凡》《坚守》等富有情感性、极具时代感,充分反映劳动价值观主旋律的文艺作品,不断增强大学生对劳动精神的理性认知与感性认同。

最后,拓展教育引导的传播渠道。要在高校里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理想信念教育,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创新运营方式,依托如人民网等融媒体平台和易班、学习强国等常用APP以及微博、B站等网络介体,持续推送劳动主题相关的优质内容,切实提升教育引导的广度与实效度,促使“劳动美”的主流意识深深扎根于学生头脑,筑牢学生“以劳逐梦”的理想信念之基。

2. 加强实践养成,增强本领才干

逐梦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充满未知与挑战,大学生必须要勇于面对,不仅要有坚定信念,还应有能担大任的“铁肩膀”与硬本领。

首先,要读好“有字之书”,强化理论武装,不断增强引领劳动实践所需的专业知识本领。要将新时代劳动精神教育融入高校课程中,探索构建思政课、公共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相互融通的劳动育人体系,打造诸如“劳动哲学”“劳动社会学”等系列“劳动+”课程,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念的同时,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武装,只有理论上先“学懂、弄通”了,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做实”。

其次,要在社会这本“无字之书”中检验学习成效,练就硬实的工作本领。大学生要结合自身未来职业规划,充分发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9]的崇高精神,利用好高校提供的下乡实践、专业实习等契机,经常性参与生产劳动,在实干中发现问题、改进不足,进一步厘清自身定位,在奋楫笃行中增本领、厚才干。

最后,要在日常生活这一“生动课堂”中,锤炼自我革命本领。将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日常语言交流、行为交往的点滴中,深化隐形劳育,发挥日常生活这一场域的“锻造力”,强化学生自我审视与纠偏能力,培育勤于劳动的自觉意识与行为习惯,为成为社会发展所需、推动社会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3. 注重制度保障,强化责任担当

涵养“四有”大学生,培育具有高度责任感与勇于担当的青年一代,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有效保障。

首先,要加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是一个多向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互合作,共同发挥育人的协同效应。要注重家庭的基础教化功能,以良好的劳动家风浸染、熏陶大学生,使其养成爱好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要注重学校的教育主导作用,强化劳动教育主体意识,深化学生对劳动精神内涵的理解,培养其科学的劳动理念。要注重社会的资源协同作用,通过产教融合等方式,将社会的资源优势转变为推动学生劳动技能提升的外在驱动力。

其次,要加强劳动素养评价机制建设。既要注重劳动内容的类型结构、逻辑层次,同时也要考虑其时代特性与适合场域,注重将隐形的劳动素养评价具象化为肉眼可见的数量指标,强化评价机制的系统化、具体化与现实化,在考察评价中厚植大学生担当任事的劳动情怀。

最后,要加强劳动保障机制建设。针对大学生的相关劳动教育事宜,高校可以探索设立劳动教育委员会,强化对大学生劳动的教育培训、经费保障、安全管控、以及应急处置的研究与指导,解决劳动过程的“后顾之忧”,提升劳动积极性,使大学生在真抓实干中积极主动作为。

4.加强舆论建设,培塑道德品行

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行,夯实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厚实根基,造就社会所需的“四有”大学生,理应重视舆论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加强舆论建设。

首先,要重视主流意识的弘扬。通过高校媒介联动、教师思想教化等方式,紧抓重大主题、重要节日、重要活动等关键点位,大力倡导“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优良传统,倡导劳动幸福的价值指向,营造“崇劳爱劳”的良好风尚。

其次,要重视先进示范的宣传。通过开展常态化、定期式的事迹宣讲、主题报告、经验交流等活动,发扬朋辈示范效应,以劳动榜样的“向上”力量激励、鼓舞大学生锐意进取,同时发挥高校宣传媒介的独有优势,实现既有全面客观的理性报道,也有吸引学生“泪点、看点”的感性宣传,促使先进典型人物融入时下大学生的话语场域,提升正能量传播。

最后,要重视对负面舆论的引导。高校要加强与大学生的议题互动,强化沟通,针对少数学生对劳动精神的误解、贬低等错误思想与言论,做到及时激浊扬清,推动形成正面积极的舆论态势,于潜移默化中培塑大学生正直良好的劳动品行。

猜你喜欢
四有劳动者劳动
致敬劳动者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致敬最美劳动者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