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治疗老年四肢骨折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2-11-24 19:32刘建成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人民医院辽宁盘锦124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8期
关键词:螺钉四肢钢板

刘建成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人民医院 (辽宁 盘锦 124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老年四肢骨折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四肢骨折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内固定技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的耗时、平均住院天数、四肢骨折愈合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应激程度指标、总有效率、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的耗时、平均住院天数、四肢骨折愈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应激程度指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对四肢骨折的治疗作用确切,可减轻对患者的应激,并缩短手术的时间,加速骨折的愈合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四肢骨折是骨科诊疗中发病率较高的骨折类型。患者可由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因素诱发。患者可能伴有四肢单发骨折或复合性骨折,需要通过手术及时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维持患者肢体正常功能,但由于手术类型不同,手术损伤和预后也有一定差异[1]。本研究选择本院四肢骨折患者共70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内固定技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的耗时、平均住院天数、四肢骨折愈合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应激程度指标、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了微创手术治疗老年四肢骨折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四肢骨折患者共7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62~79岁,平均(68.55±2.66)岁。上肢骨折有12例,下肢骨折有23例。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61~80岁,平均(75.12±2.78)岁。上肢骨折有14例,下肢骨折有21例。两组统计学比较显示P>0.05。本研究经伦理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内固定技术治疗,在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后,根据术前X射线检查结果确定手术位置后,切开切口,逐层剥离皮下筋膜和骨膜,暴露骨折段后,清理骨折断骨和周围血肿软组织。然后进行牵引复位,用克氏针固定骨折。骨折复位效果经X射线证实后,行钢板复位,止血冲洗切口后缝合切口。

观察组采取微创锁定钢板治疗。术前对患肢进行石膏外固定治疗,防止软组织损伤加重。如果患者局部肿胀不是很严重,骨折时间较短,要及时进行急诊手术;如果患者伴有多发伤,肿胀严重,要对症治疗,再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进行手术。所有切口均在患者近端或远端皮肤,切口长度2~3cm,用骨膜器械去除骨膜,分离软组织后可见软组织隧道。在骨面上,以骨皮隧道桥为基础,放置钢板,观察钢板放置情况,确保放置合理准确[2]。然后将螺钉分别置入远、近端切口,检查患者骨折复位情况。复位满意后,在远端小切口放置单枚皮质锁定螺钉。使用的螺钉数量约为2~4枚,然后缝合伤口。手术结束后进行抗生素治疗,避免和减少感染问题的发生,同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锻炼,使其尽快康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的耗时、平均住院天数、四肢骨折愈合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应激程度指标、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

1.4 疗效标准

显效:骨折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有效:骨折基本愈合,肢体功能存在一定的障碍;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排除无效率计算总有效率[2]。

1.5 统计学分析

在SPSS21.0软件中,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的耗时、平均住院天数、四肢骨折愈合的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的耗时、平均住院天数、四肢骨折愈合的时间分别为(66.45±2.12)min、(8.21±1.01)d、(6.45±1.01)个月短于对照组的(79.21±2.24)min、(16.21±2.91)d、(8.12±2.18)个月,P<0.05。

2.2 治疗前后应激程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应激程度指标比较,P>0.05,而治疗后两组应激程度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而观察组应激程度指标血清皮质醇(54.96±6.78)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4.45±8.21)μg/L,去甲肾上腺素(54.55±6.35)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6.31±9.32)μg/L,P<0.05。

2.3 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33例)高于对照组的74.29%(26例),P<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1例出现感染,低于对照组的7例(3例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和2例肢体僵硬)。

3.讨论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四肢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作为四肢骨折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可以通过牵引复位内固定来有效治疗,近年来,随着各种医疗技术的发展,四肢骨折的手术技术也有了明显的发展,特别是微创手术类型在临床上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3]。经外固定支架治疗后,愈合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可使患者在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并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减少长期卧床、超关节固定带来的各种并发症。总之,治疗四肢骨折的微创手术必须有良好的手术器械和良好的闭合复位技术。

随着微创理论的完善和计算机技术在骨科机械中的应用,微创手术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骨科创伤的治疗。临床上,肱骨踝上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等类型较多。骨折通常会影响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且病情容易引发各种不良事件,因此临床强调对患者进行及时复位治疗,以确保骨折的恢复和良好的预后。以往临床常选择常规切开复位,虽然此手术能达到一定的复位效果,但手术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创伤,术中出血不易控制,患者容易感染,术后恢复延迟[4]。骨不连、关节僵硬的概率高,影响患者的预后。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微创手术相继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微创手术是一种内环境稳定性好于现行标

准手术方式的手术,具有切口小、全身反应轻、瘢痕愈合少、心理效果好等特点。肢体骨折微创治疗应遵循的原则是:间接复位保护局部软组织附着,不以牺牲骨折血流量为代价强行解剖复位粉碎性骨折块,用弹性相容性好的内固定器械稳定固定,减少物体与骨骼的接触面,在强固定条件下不要求骨折一期愈合。手术的核心是通过准确定位,减少对人体组织创伤和生理功能的干扰,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达到最佳稳定的内环境。传统钢板固定疗法无法在普通钢板钉之间形成锁定结构,只能借助骨面与钢板之间的摩擦固定患者骨折端,固定效果较差。同时,钢板固定时需要压迫骨面,容易增加局部骨缺血性坏死的概率,放置钢板时需要剥离患者骨膜及附近软组织。一旦治疗不及时或不准确,容易造成医源性损伤,影响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出现了一种新技术——微创锁定钢板疗法,它能充分发挥锁定钢板和螺钉的良好锁线效果和稳定角度,增强骨折治疗的稳定性,提高固定效果。同时,该方法不会影响患者骨折相关组织的血供损伤。

四肢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其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微创手术是当前治疗四肢骨折的主要方法,它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加速骨折愈合。四肢骨折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车祸、跌落等;临床研究表明[5],固定措施是治疗四肢骨折的关键,好的固定措施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骨折康复。当前,因意外伤害和交通事故所致四肢骨折的患者日益增多。四肢骨折以局部疼痛、肿胀、挫伤为主要临床表现。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有许多优点:①解剖设计符合股骨近端和外侧锁定钢板的特点,不需进行预弯,螺纹头与钢板螺孔相对匹配。紧固螺钉后,可使钉板紧密结合,而不使螺钉松动,可改善内固定架的作用。②锁定钢板进行微创治疗时,应置入多枚螺钉,可提高骨质疏松症的固定效果,防止术后复位不全。③微创锁定钢板可将患者肌下骨膜外置入,充分暴露骨折端,同时不剥离骨膜,对患者软组织损伤少,基本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固定方法如内固定、外固定等不断涌现。过去,外科的核心任务是达到骨折端解剖复位和有效固定,而对于保护骨折端的软组织供血却缺乏关注。术中常采用大面积皮肤切口,软组织及骨膜大面积剥离,严重破坏骨折端软组织及骨膜血供。无法痊愈和治愈延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由于骨折治疗理念由AO转变为BO,人们认识到合理的复位技术,尽可能地保护骨折血供,强调有效的固定,而非坚固的内固定,实现合理的骨折生理固定十分重要。当前外科发展的方向是保证骨折治疗效果,尽可能避免手术创伤,尽量减少创伤性损伤,即骨折微创治疗。创伤愈合是指在微创手术中,伤口沿着最佳的状态愈合。四肢骨折采用经皮钢板内固定,这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微创治疗是为了保护骨折端的血供,减少二次手术造成的损伤。针对四肢骨折的解剖学特点,锁定钢板在术中不需要预先弯曲钢板,其改变传统的固定方式,增加骨板与骨之间的摩擦系数,将骨板与骨表面的压力减至最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骨膜及骨组织的血流,为骨折愈合提供更好的生物环境。微创锁定钢板和普通钢板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锁口板的螺纹孔是带螺纹的,可与锁口钉紧密结合,使得骨折块、螺钉、钢板完全锁定,其理想的螺钉固定角度更大,尤其适合老年骨质疏松合并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有良好的锚固力和拉力,避免了Ⅰ、Ⅱ型骨折螺钉的松动及复位丢失,可早期恢复运动功能。因此,锁定钢板的生物学特性是稳定的,所有骨折块均采用锁定螺钉和钢板加压,术前无需预弯钢板。手术后不需要外固定,因为骨折端血供损害小,没有肱骨头坏死、骨不连,可以做早期肩关节功能康复锻炼。

而在微创治疗的同时,积极的康复护理也十分重要。应热情接待患者,积极用有关的语言与患者交谈,做好术前的宣传教育工作,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制订护理计划,要鼓励四肢骨折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及麻醉方法、手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手术及麻醉的安全性、手术医师的技术可靠性、各种仪器的先进性能及同一病例的成功治愈,耐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及需求,竭尽全力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有一种安全感。术后可使用一些放松技术转移患者对切口疼痛的注意。护理人员对每个操作都要耐心细致,不能马虎。在术后,需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除各项检查外,还应密切观察血压、脉搏、意识等体征变化,并及时处理。为了预防呼吸道并发症,患者不能吸烟,应鼓励患者咳嗽及深呼吸。上肢活动时,可进行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

当患者翻身时,轻轻拍打背部,可使痰排出。痰粘可雾化吸入。应给予患者气垫床、海绵床垫或骶骨垫,以防褥疮,骨性手术时可填塞海绵圈。不能每2h翻身一次,要用50%的红花酒精按揉按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观察皮肤的变化,加强皮肤护理。为了预防尿路感染,应鼓励患者多喝水、排尿、清洗尿道,防止感染。为预防血栓形成,应适当应用血管扩张剂和抗血小板药物,以促进患者卧床休息,促进血液循环。术后为预防骨愈合延迟,患者可服用钙剂,摄取高钙食物,并补充适当的维生素D,以增加钙质吸收利用。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预防下肢肌肉萎缩;尽可能地屈膝或坐起,拉伸患肢的踝关节。此项运动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踝部与踝部粘连。术后第2天可进行膝盖按摩(除膝伤外),即推髌骨。循序渐进恢复正常活动。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的耗时、平均住院天数、四肢骨折愈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应激程度指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机体应激水平,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螺钉四肢钢板
加长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研究进展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跟踪导练(四)
SA—387Gr11C12钢板(6=88mm)厚压裂原因分析
骨折手术的钢板 可以不拆吗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