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创IP推动高校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2-11-24 20:59刘少渝福建中医药大学团委福州350122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团学内涵式团组织

★ 刘少渝(福建中医药大学团委 福州 350122)

高校不仅是人才培养塑造的主要阵地,更是共青团改革的重要前沿,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力量,需要切实提高政治性、保持先进性和群众性。如今,高校学生基本为“90后”和“00后”,他们都是追求个性化的互联网原住民,传统的团校学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青年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成长需求。因此,学校共青团组织在深入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深化原团校学习品牌和项目的同时,要不断推动工作方式和内容创新的发展,进一步做好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IP是知识(财产)所有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如今的内涵已被延展为“可供多维度开发的文化产业产品”。文创IP作为其中一个类别,既具有文化创意思维,又吸收了创造智慧,同时还具备了可开发和运用价值的知识产权作品。

当今,越来越多的高校都推出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创IP,通过将高校团学组织推崇的文化、精神、理念等赋予当下热门的文创IP之中,青年学生通过对校园文创IP的认识和内化,将其所蕴含的内容提取、吸收并内化,进而增强对共青团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借力高校文创IP推动高校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

1 新时代推动高校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意义

团学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但也面临时代变革的新挑战,同样对团学工作综合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通过有效地提升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进而有效地发挥共青团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生力军的作用。

1.1 扩大团组织覆盖面,充分发挥团组织育人功能 大学生也是高文化、高素质、高水平的群体,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面对新时代,如何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如何深入研究学生活动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入科学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提高学生活动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团组织的育人作用,扩大团组织的影响面,俨然已成为高校团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内涵式发展,即发展结构模式当中所包含的类型之一,是将事物内部的因素用作于其发展的动力与资源。这种发展模式对高校来说,就是重视学校文化及学校理念、教师素质、教育科研、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水平等各个方面发展建设的工作思路。高校团学工作的内涵式发展是团组织管理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将其引入学生工作中,对于提高团学工作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团组织对学生组织的引领指导作用,增加了学生组织活动的内涵,在学生组织活动的指导与带动中,同时实现了对学生组织的思想启发与政治指导,其育人作用可以得到全面发挥,扩大团组织的影响面。

1.2 创新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曾针对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学生组织工作要客观认识形势的变化,科学应对时代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主动谋求创新科学发展的思路,要在深化思想引领、拓展培养方式、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学生服务、加强队伍建设等多方位全面推动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加强高校团学组织建设,推动高校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做好团学工作优化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青年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及自我认知评价与调控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激励学生主动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进国家民族的事业中,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然而,传统的高校团学工作模式和内容已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与时俱进,深入学生群体,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新颖丰富的活动做好高校团学工作,创新团学工作思想与方法,提高学生对团学工作的关注程度,促进团学工作有效开展[1]。

2 新时代高校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的历史机遇

2.1 新时代高校团学工作的现状 团学组织在高校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工作的具体呈现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青年学生对党组织、团组织以及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的认知。高校团组织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总要求,致力于推动高校共青团改革发展,不断增强学校共青团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服务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高校团组织积极主动融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服务青年、引领青年方面取得突出进展。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当前部分高校团学组织工作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存在活动老套、内容陈旧的现象。主要原因包括工作理念停滞不前,各级团学组织推陈出新意愿不强,活动架构和形式同质化严重,活动开展未能较好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引领力不强,未能将高校文化巧妙地融入到团学活动中,难以契合新时代青年学子的个性化和求新化特点。

2.2 创新团学工作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共青团工作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共青团改革工作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就共青团改革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亲自为推进共青团改革把脉搏、指方向、定方针、提任务。因此,高校团学工作要始终将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的精神内涵作为“主旋律”,紧紧把握《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着力提高团学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扩大有效覆盖面,推动共青团更加知青年、懂青年、爱青年,不断增强共青团的使命感与责任担当,运用“青言青语”对话新时代青年学生。因此,必须多角度去挖掘新的突破点,创新高校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切实推动“三全育人”提质增效。当代青年学生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下,多元文化的各种创新理念不断改变着人们的价值导向。在这种社会环境氛围下,高校团学工作更应不断的进行开拓与创新,去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2]。

2.3 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的优势 团学工作的内涵式发展在学生、校园文化及团组织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高校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是团组织工作进行过程中建设组织思想深度发展的过程,是在团组织实践工作中长期累积而形成的独特而又内化的思想精神与文化特质。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既要从团组织外部去积极寻求发展建设的机遇,也要从内部深度挖掘发展的驱动因素,通过不断打造和健全团组织的内涵化发展建设从而实现团组织工作的内涵式发展,此为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的内在动力[3-4]。对团组织自身而言,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更有利于高校培养出知识文化、政治素养可靠的人才,为中国共产党储备好助手和后备军;对学生而言,团学工作的内涵式发展对学生的发展存在着积极的影响与促进作用,体现在协作和管理能力,服务奉献精神,集体意识,大局意识等多方面;对校园文化而言,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亦是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精神面貌连接的桥梁,可以让学生以更好的面貌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参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5]。

3 新时代文创IP助推高校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的创新路径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多次明确提出要采取青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帮助青年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用历史的眼光启示自己,用伟大的目标感召自己,用光明的未来激励自己。随着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青年学生的生活、学习已与其紧密融合。应用文创IP在线上线下等多场景、跨领域多样呈现,已逐渐成为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高等院校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作为团学工作的“主旋律”,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团学工作的特点以及自身院校的文化特点,积极打造独特内涵的文创IP,助力高校团学工作的趋势已逐渐显现。探索高校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的创新路径可以在融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合高校自身特色、融合新媒体平台及“IP+IP”四个方面下功夫,做好“3合1+”。

3.1 IP融合优秀文化资源,呈现传统文化魅力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延续的重要精神标识,在当今社会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为此,在打造高校文创IP时,应突出文化特色,融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把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坚持“文化为本,创意为用”的创作原则,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文创IP进行融合,化作团学工作、德育教育的强大力量,持续激发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培养并提升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高校既是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点主要场所,也是继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首要阵地。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亦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应该引领学生学习内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展创新研究,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组织引导与思想浸润相结合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学习文化精髓,传承传统文化内涵,形成深厚的文化积累,在学生的思想中打上文化烙印,形成受用一生的价值观念。发展和打磨数千年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具有坚实的基础与深厚的底基,古往今来一直深刻影响着民族的思维及行为模式,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总体基调,也是民族文化自信最根本最基础的源泉。文化自信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团学工作中应被给予更多的重视与关注。运用文创IP为传播载体,宣传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营造向上向善的文化氛围,使青年学生充分感受共青团组织的魅力之所在。

3.2 IP融合高校自身特色,凸显校园文化底蕴 团学组织具有增强中国共产党在高校领导地位的政治意义,当前高校团学工作多为“一心双环”模式,即以高校团委为核心,学生会为内环,社团等学生组织为外环,对团学工作进行协同优化。强化团学组织的思想政治引领功能,有助于确保高等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一所大学的精神文明与这所大学的产生、发展的时代、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历史、师生的共同心理状态相关联,同时也有民族精神、国家情怀、社会发展趋势与人文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文化中应该体现出民族的、科学的、文化的、开放的、创新的品质,应该保持鲜明的民族特征和独立的品格。将校园文化生动鲜活地传播给学生,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将校园文化渗透融合于文创IP中,有利于凸显校园文化的精神底蕴。

3.3 IP融合新媒体平台,加强团学工作引导作用 信息社会中,运营媒介的多样化、普及化,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娱乐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尤其是随着互联网与生产生活的深度交融,网络俨然已经成为青年学生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符合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和求变的需求。高校应立足于自身的校园文化特色,为学生提供更具特色化、本地化的内容及文化氛围。在知识碎片化的当今时代,学生每天都会面对海量的碎片化知识及单调大众的文化内容,因此缺乏了学习阅读的主动性与欲望,学校应该筛选打造出富有内涵和吸引力的文化资源,让学生生活在充满特色和韵味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文化教育。除此之外,还可找出体现学生生活,承载学生记忆的场所,如聚焦运动场、图书馆、寝室、教学楼等地方结合现实生活,如此一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新媒体及相关产品的打开率和好奇心,同时可以走近学生、了解学生,让学生在共鸣中接纳并读取校园文化,在和谐共同进步的氛围中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

在新媒体时代,往往受众群体是广大的,学校来说,受众群体便是网民群体,这些学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深受他们喜爱的故事、节目对IP融入新媒体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创新地将校园文创IP与新媒体平台相互融合,加强团学工作的引导作用,引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将思想政治理论通过文创IP生动诠释,借助“五位一体”新媒体形式宣传推广,打造出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新模式,避免枯燥难懂的理论说教方式,塑造更易被人印记、没有距离感的文化传播形象,同时还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推动团学活动由线下转为线上,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校团委在线推出《河洛医道》,以河洛为代表的动漫形象,最终战胜上古疫兽的系列故事,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对于战疫情的必胜决心。虽学生无法返校线下参与团学活动,但学校通过河洛文创IP在新媒体平台进行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推送,既丰富了学生的闲暇时光,又传授了相关的医学知识,从学生反响来看,IP融合新媒体取得了取得良好效果。

3.4 “IP+IP”为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IP可以是一个故事、一种形象、一件物品,不变的是它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以《查令十字街84号》和《北京遇上西雅图2——不二情书》的充分结合,一部热映电影捧红一本文艺图书,两个优质的IP相互碰撞在一起,如同璀璨绚烂的火花,让人看到了“IP+IP”广阔的前景,就此来看“IP+IP”已然呈现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合作双赢。高校的文化理念加上形象的IP,运用技术手段将其组合,最终呈现出一部部精彩的作品,使得读者的热情得以激发,促使他们想要主动探求接下来的内容,将其再结合落地到高校团学工作中,这样的案例也给了高校文创IP如何突破不同的学生群体,扩大影响力和辐射面以启迪。以福建中医药大学的IP河洛、咚咚为例,将其与团中央的IP团团进行联合组队,以IP形象矩阵为依托,创作了中医药新媒体科普文化产品《团团健康小课堂》,通过固定栏目的形式在团中央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连续推送,两年多来共连续推出100余期,平均点击率超过十万。将当下大学生所关注和追捧的热门IP与高校文创IP进行深度融入融合,同时在前期创作阶段就加以策划,为助推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4 结论

伴随着文创IP的不断涌现,近年来,一些高校通过借力文创IP助力团学工作也已取得初步成效。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愿意用文创IP来表达“个性”的大背景下,高校团学工作在于如何通过对文创IP赋能,来寻求创新和变化,提升吸引力、针对性、实效性,增强青年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推动“三全育人”落实落地,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推动高校团学工作内涵式发展的意蕴之所在。

猜你喜欢
团学内涵式团组织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新时代基层团组织工作的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团组织建设现存问题分析与对策探究
关于高职院校团学干部队伍建设路径探索
浅析如何加强高校团学组织的凝聚力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外延式”与“内涵式”
浅析综合类高校音乐艺术管理的“内涵式”发展
高校创新性团学干部培养探索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团学组织建设创新性思考
试论高校内部审计如何促进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