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气象灾害对畜牧业的影响及气象服务保障研究

2022-11-25 03:42鲁岩岩
黑龙江粮食 2022年2期
关键词:牲畜畜牧业暴雨

□ 鲁岩岩

(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

随着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全球气候变化整体呈变暖趋势,各类灾害性天气现象的出现愈来愈频繁,给畜牧业的正常生产带来影响。当前,畜牧业气象灾害已经成为气象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锡林浩特隶属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处内蒙古中部,地处115°18′~117°06′E,43°02′~44°52′N之间;境内地势北边低南部高,北边区域属于平原,南边区域属于低山丘陵,气候为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降水量309mm,无霜期144d,年平均温度0~3℃,天气较为凉爽。草原种类较多,畜牧业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锡林浩特市畜牧业生产结构逐步完善,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各类有效措施,强化畜牧业产业的改革创新,推动锡林浩特畜牧业朝着现代化、高效、高质量方向发展。在锡林河流域、白银库伦牧场、白音锡勒牧场大力培育优质肉牛产业带,加强黄牛品种的改良,促进西门塔尔良种肉牛核心群的规范扩繁建设;此外,还强化娟珊牛、安格斯等特色规模养殖场,建设优质肉牛养殖基地;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种养示范基地建设,构建从繁育养殖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优质良种肉牛全产业链。目前,锡林浩特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畜牧业成为当地农户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与此同时,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锡林浩特干旱、暴雨洪涝、雪灾、风沙等各类灾害性天气发生越来越频发,对锡林浩特畜牧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而,本文通过探究锡林浩特主要气象灾害对该区域畜牧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气象服务保障建议,以促进锡林浩特畜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锡林浩特主要气象灾害对畜牧业的影响

(一)干旱对畜牧业的影响

锡林浩特降水季节分配不够均匀,并且蒸发量较大,故当地时常会发生干旱灾害,尤其是春旱、夏旱出现几率很高,给畜牧业带来较大危害。春季属于牧草返青的重要阶段,假如出现春旱,往往不利于牧草的顺利返青,还会对畜牧业产业饲草饲料的正常供给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夏季属于牧草发育非常旺盛的时期,这个时候需水量相对大。夏旱出现的时候还会夹杂着高温灾害,不但没有办法满足牧草发育耗费的水分,还会造成畜禽机体散热越来越快、抵抗性能大幅降低,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牲畜流产的状况。例如2016年6月上旬至8月上旬,锡林郭勒盟气温偏高,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右旗等大多数地区降水偏少,墒情下滑,受灾草场占草场总面积的82.5%。由于连续干旱,原部分大口井和筒井已出现干涸现象,其余大口井出水量也有不同程度降低,地上水补充不充分,地下水位下降十分显著,给农牧业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旱情涉及9个旗县市的50个苏木(乡镇)353个嘎查(村),39506户123929人不同程度受灾,受灾草牧场面积1124万公顷;39750人和161万头(只)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因旱死亡牲畜总数为14898头只。2018年4月至6月,内蒙古多地高温少雨,因为干旱灾害的影响,内蒙古中西部牧草产量减少较多。和近10年相同时间段牧草产量进行比较而言,锡林浩特市附近牧草的产量减少超过五成,锡林郭勒盟以西的大多数牧区产量减少超过三成。

(二)暴雨洪涝对畜牧业的影响

暴雨作为一种汛期时常出现的气象灾害,不但会带来特别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因暴雨而产生山体滑坡、洪涝以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畜牧业的正常开展带来不良影响。锡林浩特暴雨天气一般发生于5~9月,暴雨天气出现的时候会造成牲畜棚圈被大水淹没,使牲畜遭遇降水冲击,从而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此外,在暴雨天气发生之后,特别是洪涝灾害发生之后,牲畜棚舍大量受损,部分病菌会滋生蔓延,使得畜禽患病几率较大。例如2008年6月26日夜晚,锡林浩特市出现一次暴雨天气过程,此次暴雨天气导致当地朝克乌拉苏木、毛登牧场以及白音锡勒牧场出现洪涝灾害,因灾致死两人。

(三)雪灾对畜牧业的影响

雪灾还称为白灾,是因持续降雪天气导致一些地区积雪成灾的状况。雪灾对牧区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导致很多的牲畜死亡,这是牧民最忌惮的自然灾害之一。牲群是牧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大批牲畜死亡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会使牧民倾家荡产,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牧民伤亡。锡林浩特暴风雪天气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主要天气类型是强降温、强降雪等天气。暴风雪天气一般只持续一天时间,然而假如降雪量太大,降雪频次高便会导致大量积雪,从而形成雪灾。尤其是冬季暴风雪发生频率特别高,大风天气会导致积雪在蒙古包、牲畜棚舍等区域的堆积,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大雪封门封路,假如牧草储备不充分,会造成牲畜直接饿死。若暴风雪天气出现在春季,则会形成冷雨湿雪灾害,因为这个时候正好是羊羔集中生产以及羊群剪羊毛的时节,牧群为了抵御寒冷的冬天已经消耗极大的体力,抗冻能力特别弱。假如牲畜皮毛被打湿,会导造成畜患病风险大幅提升,体弱的牲畜还会被冻死,对畜牧业经济造成十分严重的冲击。例如1977年锡林郭勒盟发生了一次特大雪灾,灾情最严重的当属锡林浩特市,全市近40万头牲畜大量死亡,只存活7万头,给牧民造成特别大的经济损失。又如2015年入冬以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先后出现六次雨雪、大风天气,境内积雪覆盖面积超过90%,该盟平均降雪量21mm,锡林浩特市、镶黄旗、阿巴嘎旗等地积雪深度超过10cm,此次降雪天气导致受灾的农牧民24万人,280万头牲畜受到伤害,600多处棚圈以及温室受损。

(四)风沙对畜牧业的影响

大风、沙尘天气会造成牲畜受惊,还会因为能见度太低而导致牧群迷失方向,造成牲畜冻伤、冻死或牲畜惊群乱跑、摔死摔伤。与此同时,大风的破坏力度非常大,还会造成牲畜棚舍一定的损坏。锡林浩特大风、沙尘灾害性天气发生概率较高,特别是春季大风、沙尘天气常常同时发生,使得草场沙化,从而给畜牧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例如2006年4月10日,因为地面蒙古气旋的作用,锡林浩特市等西部区域发生了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有些棚舍直接倒塌。

二、气象服务保障措施

(一)加强气候监测以及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

气候预警信息在畜牧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锡林浩特气象局应不断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特别是要结合锡林浩特各个乡镇的气候状况以及畜牧业生产实际,着重做好短期预报以及中长期天气预报分析、研究工作,不断提升锡林浩特干旱、暴雨洪涝、雪灾、风沙等气象灾害预报预测水平。此外,应借助农牧区小气候监测站、遥感技术、现代化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强化畜牧业生产各个时期的气象要素监测,还要构建沙尘暴灾害信息共享系统以及气象灾害决策指挥网络体系,从而共同打造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以及辅助决策系统,确保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高质量运行。要全方位掌控整个畜牧业生产期间所碰到的气象灾情等相关信息,不断提升锡林浩特气象灾害监测能力与预报预警水平,为科学应对气象灾害、确保畜牧业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二)积极开展畜牧业生产直通式气象服务

锡林浩特气象局应该依据农业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对当地农牧区灾害性天气的特征以及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工作现状进行科学剖析,参照现代畜牧业气象服务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直通式畜牧业气象服务模式。通过LED显示屏、电视、手机短信、广播、抖音、微信、今日头条、快手等传播方式即将滚动传播畜牧业气象信息。此外,要密切加强气象部门和畜牧业部门的沟通合作,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时常对畜牧业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社、畜牧业产品生产企业等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资料进行认真收集,建立全面的重点气象为畜牧业服务对象信息库,从而更高效地开展直通式畜牧业生产气象服务,有效防灾减灾,不断提高气象为畜牧业服务能力,推动锡林浩特畜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和应急机制

锡林浩特气象、畜牧业等有关部门需要加强沟通合作,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负责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相关职能权限,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优势,针对气象灾害形势加强联合会商工作,共同推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建设。构建信息报告机制。各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要实施信息共享体系,指定专门的人员收集以及上报畜牧业灾害信息。要对信息从获取、报送、分析到发布各个流程、格式等进行规范,应急部门和有关责任人必须严格依据流程报送相关信息,上报信息的内容应涉及到气象灾害出现的时间、影响区域、影响情况、采取的应对措施、工作进展等相关资料。在预报有重大天气过程时,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领导干部带班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值班制度,确保灾情信息畅通,处置及时。各部门在进行会商时,气象部门主要分享锡林浩特实时天气特点及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并对未来天气进行分析预测,其他单位应针对气象灾害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形成多部门联合会商材料,为政府部门研究制定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和应急决策部署提供指导依据。

(四)采取针对性灾害防御措施

针对干旱灾害,要加强造林种草力度,涵养水源,并且要做好水源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科学调度水库资源,同时还应严密监测天气,适时实施人工增雨抗旱作业,增加水库蓄水,对干旱灾情进行有效缓解。针对暴雨洪涝灾害,锡林浩特气象局工作人员要密切监测汛期情况,提升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的精准性;牧民需要第一时间收听天气预报信息,选择可靠的应对暴雨洪涝灾害的策略。针对雪灾,牧民要对气象预报广播进行认真收听。对于牲畜过冬以及春秋季转场而言,暴风雪预报服务十分关键,需要增设牧区区域测站或强化畜牧生产气象的专业服务,落实天气预报预警工作,为畜牧业生产户提供可靠的气候信息。与此同时,畜牧生产部门以及牧民自身也需通过电视、LED显示屏、广播、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各类方式获取预报信息,事先做好各项防灾救灾准备。在降雪天气来临之前,牧民们一定要加固牲畜棚舍,做好防冻工作,避免动物被冻死;草料要准备充分,避免因为降雪太久导致动物挨饿受冻;相关部门要做好除雪的准备,一旦道路出现积雪,要及时的清理。针对风沙灾害,气象部门需要及时发布大风、沙尘灾害预警,并且应向农牧民提供大风、沙尘天气防御指南,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指导农牧民在大风、沙尘天气来临前及时关闭牲畜棚圈,并且进行加固,加强饲草料储备,加大防灾、减灾饲草料储备力度,有效应对大风、沙尘等灾害性天气对畜牧生产的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锡林浩特干旱、暴雨洪涝、雪灾、大风、沙尘等灾害性天气经常给该区域畜牧业带来特别严重的危害,给牧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些气象灾害,需要结合锡林浩特畜牧业发展以及灾害性天气具体情况,不断强化农牧区小气候监测站的建设,提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大力实施畜牧业直通式气象服务;锡林浩特气象、畜牧业等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沟通合作,建立和完善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和应急机制,并且指导牧民采取可靠的措施防御极端天气,尽可能降低气象灾害给锡林浩特畜牧业带来的危害,促进锡林浩特畜牧业的持续、健康以及安全发展。

猜你喜欢
牲畜畜牧业暴雨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80年未遇暴雨”袭首尔
碳中和目标下畜牧业低碳发展路径
暴雨突袭
对加强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思考
暴雨袭击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
冬季牲畜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猛兽的委屈
为什么给牲畜喂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