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

2022-11-25 03:58王雪艳
新课程 2022年31期
关键词:古诗词中职传统

王雪艳

(文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 陇南)

文化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我国的历史悠久,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塑造了独有的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当代年轻人的传统文化意识越发的薄弱,这样的局势对青少年发展和民族进步都是十分不利的。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尤其是教材当中的一些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中职语文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古诗词教学当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一、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教材当中涉及的古诗词有很多。古诗词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古诗文的鉴赏教学,不仅可以提升中职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促进中职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古诗词学习在中职语文教学当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古诗词的学习能够开阔中职生的心智,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强烈的好奇,在此过程中引入传统文化教学就可以实现古诗词学习和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在此过程中,中职生不仅可以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还能够体会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风土人情,领略中华五千年文明所具有的魅力。古诗词表达的情感十分丰富,有忧国忧民的愁绪,还有思乡心切的情感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这些情感会引发中职生的共鸣,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有利于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

二、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一)古诗词教学方式落后

古诗词教学存在的弊病有很多,其中教师教学方式的落后占主要原因。很多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古诗词教学中十分注重字词句的讲解,通常情况下都是逐字逐句地翻译文章,为学生讲解中心思想,让学生熟悉其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这些内容学习起来极为枯燥,单靠教师说教式的理论教学很难吸引中职生的注意。“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很多时候学生并不了解文章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甚至无法顺畅地翻译文章,就要先学会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

(二)对语文学科重视程度不足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普通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差异,中职学校重在培养技术型人才,这就导致学生和教师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十分看重,他们普遍认为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才能够实现中职教育的目标。新时期,社会发展所需的不再是单纯的技能型人才,更多的是需要文化与技能并重的全能型应用人才,然而部分中职学校并未认识到这一变化,对文化科目的教学安排课时不足。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由于成绩不理想等原因选择了中职学校,这部分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十分薄弱,对文化课的学习有着严重的抗拒心理,甚至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进入中职学校之后就可以不用学习文化课,对中职学校的技术学习和日常生活充满期待,唯独对语文学习比较抗拒,再加上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选择的古诗词教学内容过于单一,这些都影响了中职古诗词的教学和传统文化的融入。

(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死记硬背是中职生学习古诗词最主要的方法,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背诵任务,但这样的学习模式与学生的心理特征极为不符,长期的背诵记忆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受记忆曲线规律的影响,学生很难形成长期的记忆,机械性的学习导致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到古诗词的音韵美和形式美,更体会不到古诗文塑造的独特意境,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匮乏。由于古诗词的创作年代较为久远,中职生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不需要古诗词,古诗词表达的意思晦涩难懂,在实际生活中毫无用处,因此,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了解古诗词,探寻古诗词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三、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材当中有很多古诗词,这些古诗词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十分丰富,有归隐田园的安逸、怀才不遇的悲苦、故人之间的思念等,这些古诗词的语言经过作者的精心雕琢,有一定的文化深度和思想精髓。中职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需要挖掘教材内容当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并在此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使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例如,《观沧海》一诗,曹操在这首诗当中主要描绘了自己登临碣石后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沧海之景,同时也写出了自己渴望一统中原的豪情壮志。这首诗的语言激昂有力,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中职生体会曹操表达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用优秀传统文化来感染学生。在学习《天净沙·秋思》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着重分析散曲当中的意象,帮助学生了解马致远漂泊在外对家乡的思念。乡愁可以说是古诗词中一个永不衰败的话题,很多乡愁诗当中用到的意象值得人深思,同时这类诗歌表达的对故友之思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中职语文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深挖思乡怀友诗背后的意义,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学生的血脉当中。在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当中融入传统文化,一般情况下可以表现在古诗词的思想情感上,此外诗歌所采取的表现手法等也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在价值审美上的另一种体现。寓情于景、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方式就可以看作古诗词独有的审美文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象。意象可以说是古诗词当中常用的一种元素,意象隐含着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体会昏鸦、夕阳、老树这些意象的含义,感受古诗词当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进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带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积极拓展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古诗词的数量十分庞大,种类也十分繁多,中职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只是一小部分,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还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让学生通过对比来感悟古诗词的深刻内涵,帮助学生感悟不同表达手法的差异,让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特征。例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学习,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一些与思念有关的诗歌,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以此进行对比,帮助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扩展和延伸,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对朋友之思的表达。在学习《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来帮助学生感悟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台湾诗人余光中笔下的《乡愁》在现代诗当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师可以引入《乡愁》进行拓展教学,帮助学生分析古诗词和现代诗之间的差异,发现现代诗对古诗词当中文化的传承,进而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古诗词中彰显得淋漓尽致,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合理利用语文教材,有所取舍,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促进中职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在融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加强古诗词意境、音韵的理解教学,在丰富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科学设计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

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并不是随意地讲解就可以完成,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分析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选择一些适合中职生发展所需的传统文化,在合适的环节中融入传统文化。情境导入和创作背景的介绍以及诗词的朗诵等都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导入较为有效的方式,教师需要根据诗歌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此外,在传统文化的导入过程中要有轻重缓急之分,突出重点内容,这样的教学才会清晰、明确。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还需要讲求一定的方法,教师采取的方式要符合古诗词的特殊性。还需要激发中职生的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联想到传统文化。古诗词十分看重平仄对照和押韵,韵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古诗词的音乐美。古诗词需要通过诵读的方式来进行感悟和体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诵读法,让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体会古诗词的独特魅力。古诗词的语言十分简练,表达的含义却极为深刻。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思想情感和重点意象的讲解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悟古诗词隐含的文化元素和情感思想,进而体会作者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东西。中职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探究古诗词背后隐含的传统文化,分析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价值。由于古诗词表达的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感和局限性,在渗透的过程中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优秀的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中职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十分丰富,其在古诗词上展现得最为突出,教师需要合理地利用语文教材,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其中,培养学生的素养和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促进学生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古诗词中职传统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我爱古诗词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