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课外积累本 提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2022-11-25 05:49段秀梅
新课程 2022年25期
关键词:课外高中生课外阅读

段秀梅

(宁县第四中学,甘肃 庆阳)

一、对高中语文课外积累本探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体系中的实践应用,教师着力探究高中生高效获取信息与积累知识的可行性方法,主动引领高中生进行积极阅读、主动思考、自觉悦纳,为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庞大、内容繁多、外延深远的生命塑造工程,因而需要高中生养成兼收并蓄、坚持积累的好习惯,才能够为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基础性信息支持,同时为提高考试成绩做好铺垫。因此,高中语文教师纷纷开展课外积累本活动,培养高中生时刻进行信息积累的好习惯,在点滴积累之中获得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发展态势。通过这两年来对高中语文课外积累本的推广、实施、探究,我收获颇多。

二、关于高中语文课外积累本的简单介绍

课外积累本是指高中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积极践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自觉将课外阅读过程中见到的好词、好句、好灵感记录下来,将自己过去不曾知道的高价值的信息进行有效积累,以此形成高质量的具有自己特色的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高中生每天都要学习知识与日常交往,因此每天都会进行大量信息交流、思想沟通与情感传递,自然就会出现一定数量的信息积累与信息覆盖。因此,课外积累本恰好能够将高中生接触不久、记忆较浅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呈现,帮助高中生再次进行信息积累与记忆强化,从而使高中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助力高中生核心素养发展。尤其是进入高三之后,语文课外积累本发挥的作用更大,积累的方向更明确。

三、高中语文课外积累本与核心素养提升的契合性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自我解读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是指高中生应该具备充足的识字量与阅读量,拥有较强的识读能力、理解能力、拓展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等主体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品位、思想意识、道德水准、品质觉悟以及情操。因此,语文核心素养要求高中生成为内外兼修、品学兼优的复合型优秀人才,拥有丰富的知识、睿智的思维、广阔的视野、高雅的志趣、先进的思想、高尚的品德、奉献的精神等主体素养,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对家乡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优秀人才。

(二)课外积累本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契合性

由上可知,语文核心素养为高中生制定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目标,因而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长期成长规划,需要高中生积累点滴、循序渐进、逐步递升。高中生可以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常用词语、名言警句、经典成语、人生格言、青春誓言以及豪情壮语等,因而能够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长期保存下来,随时可以查看、阅读、理解与提升。因此,课外积累本能够成为高中生进行文学鉴赏、思想进步、道德提升、品质优化、情操陶冶的心灵驿站,时时刻刻为高中生输送精神食粮与人文滋养,它能够成为高中生自主学习、主动积累、厚积薄发的有力抓手,从而夯实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每一步。

(三)课外积累本与高中生主体能力的契合性

高中生的身体发育已经接近成熟,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大力支持而拥有非常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处理能力及表述能力,因而能够将自己初次接触到的文本信息、语音信息以及视频信息进行有效处理、整合与记录。因此,高中生完全有能力开展课外积累本活动,能够借助课外积累本活动进行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记录、信息重温与信息深化,能够借助课外积累本活动获得更多、更好的自主学习信息,达到提升认知效果的目的。

课外积累本活动还能够帮助高中生慢慢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高中生将自己的阅读收获、认知灵感、思维浪花、自由畅想记录下来,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坚持每天积累的习惯。而且,课外积累本活动还是帮助高中生克服信息覆盖的有效方式,通过主体复读一一将遗忘的信息“唤醒”,能够高效地帮助高中生重新获得大量的认知信息。

四、开展课外积累本活动的教学价值

首先,开展课外积累本活动能够推动高中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及友好交流,让主体认知能力较强的高中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帮助高中生逐渐养成课外阅读、主体认知、擅长积累、精于思考的好习惯。这些好习惯都是惠及高中生一生发展的良好素养,能够建构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础。

其次,开展课外积累本活动能够为教师的语文教学、课堂活动、教学计划、课外探究等明确设计内容与指出实施方向,突出语文教学课外活动的针对性、策略性与实效性。因此,开展课外积累本活动能够提升语文课外学习活动的实操性、主体性与探究性,引导高中生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最后,开展课外积累本活动能够推动高中生更快、更好地进行课外自主学习活动,为高中生建构一个方法有效、活动具体、主体实践的认知环境与成长阶梯,切实将科学育人观应用于语文课外探究活动中,实现高中生成长环境的优化。因此,开展课外积累本活动有助于高中生成为认知主人,助力核心素养发展。

五、课外积累本是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基石

对高中生而言,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非常缓慢的主体发展过程,因而需要高中生利用课外积累本在阅读过程中按部就班地进行信息积累。

(一)课外积累本的内容定位

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及近年来高考考纲中的具体要求去考量、设计与实施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积极培育高中生的阅读兴趣、认知热情与探究动机,借助高中生的生命活力与能动作用有效拓宽其阅读视野。而且,教师还要立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高中生精心选择课外阅读素材,科学引导高中生好好阅读、快乐成长,借助高雅、理性、优质的文本信息有效充实高中生的精神世界,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人文资源切实提升高中生的文化品位,借助丰富多彩、优质高效的课外读物美化高中生的成长环境。

因此,课外积累本的基本内容界定为:文史知识、人文教化、人生顿悟、故事梗概、名言警句、经典词语等内容,高中生还要关注时事政治、新闻,体现时代精神的人物和事件等,从而培养他们的时代担当和责任,以此丰富与夯实高中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为高中生的兼收并蓄、厚积薄发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与视野辅助。由此可见,课外积累本能够成为高中生以课外阅读为平台支持的活动记录、内容记录、心得记录、读写拓展以及基础巩固等,对高中生的信息积累、知识诠释、视野拓宽、能力训练以及素质发展意义重大,能够成为高中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历史范畴,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总是围绕着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这个中心。忧国忧民总是围绕着国家的统一、安宁、稳定、发展为主题。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孕育了许多具有爱国精神的民族伟人。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基本源泉,也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二)课外积累本的积累方法

课外积累本是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自主涉猎的活动记录形式,因而需要教师深度考量课外积累本的使用方法,助力高中生的课外阅读以及核心素养发展。

1.博览群书,拓宽视野

课外阅读活动是高中生广泛涉猎、博览群书、自主获取、拓宽视野的良好途径,能够帮助高中生阅读到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帮助高中生积累下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信息,为高中生核心素养的科学发展积累足够多的文学信息。因此,高中生应在博览群书中拓宽视野,积累下丰富多彩的高价值人文滋养。

例如,《三字经》虽是高中生在孩提时代就已经学习过的启蒙书籍,然而内容全面、博大精深的《三字经》仍旧值得高中生细细品读,继续深度探究其中为人处世的道理以及社交礼仪准则。《三字经》的素材内容不仅非常全面,而且选材非常典型,其核心内容涉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仁、义、礼、智、信、孝”等传统理念。因此,高中生能够在阅读《三字经》中再次积累下为人之道、为友之道、为子之道、为善之道、为爱之道,更能够积累与深度理解《三字经》中的经典历史故事及其人生哲理,助力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切实提升。

2.随时积累,提纲挈领

高中生不仅要博览群书、拓宽视野,还要多积累,主动将课外读物中的经典语言、文学精髓、艺术精华等重要信息记录下来,提纲挈领地将核心内容一一记录在案,形成高质量的课外积累。因此,高中生要积极参与课外阅读,随时记录重要信息,以此为基础形成高质量的课外积累,夯实核心素养的信息基础。

例如,《论语》是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探究对象,而且辞约义富的《论语》还具有大量的先进理念,值得高中生细细品味、深度考量。因此,高中生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要随时积累一些高质量的重要信息,如“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名句。高中生还能够记录下一些儒家思想,如“仁”“礼”与“中庸”等三维理念,分别涉及伦理道德区域、社会交往区域、认识方法区域等三大模块,能够直接影响到高中生的现实生活与人际交往。因此,高中生能够在《论语》中积累下大量关于政治、社会、伦理、道德、思想与教育等多区域的宝贵信息,助力核心素养发展。

高中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不仅要博览群书,还要随时记录,更要及时复读,重新唤醒课外积累本上的现有信息,使课外积累本上的信息处于“激活状态”。因此,高中生还要注意及时复读、激活信息,为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促进高中生核心素养大发展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也帮助自身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高中生已经积累下用意深远、纡徐含蓄的《论语》一些信息,由于时间较长、内容较多而慢慢遗忘,因而可以利用早自习将课外积累本拿出来,重新温习一下自己阅读《论语》时做的“积累”或“笔记”。这样,温习一遍后,所有信息基本就会被激活,《论语》中的重要信息就会再次“烂熟于胸”,等待使用。而且,高中生还可以根据《论语》内容拓展“孔子弟子”的一些信息,如较为性情的子路、文雅的颜回、灵秀的子贡、睿智的曾皙等,实现个人积累信息的有效拓展。课外积累本就像一个微型数据库等待着高中生随时查询,及时帮助高中生唤醒记忆、复习巩固、更新知识。

(三)课外积累本的使用方法

高中生不仅要确定课外积累本的具体内容、积累方法,还要在学以致用中身体力行,将积累下的“死知识”转变成高中生的“活信息”,提升核心素养。

1.在自主学习中使用

课外积累本上的信息只有始终处于“被使用状态”,才会一直处于“激活状态”,才会真正体现课外积累本的实效价值。因此,高中生可以在自主学习中使用课外积累本上的信息,使课外积累本成为高中生进行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得力助手与信息辅助,助力高中生的主体能力发展以及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6 课《鸿门宴》的自主学习中,高中生已经在课外阅读《三十六计》中得知“鸿门宴”一计,且知道“酒无好酒,宴无好宴”的潜台词。因此,高中生能够提前对课文内容有所预判、有所理解,自然能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有所准备、有所拓展,达到深度学习的良好状态,记忆效果也会更好。这样,高中生就会更好地掌握课文《鸿门宴》中的人物形象,如深谋远虑忠心护主的张良、宅心仁厚有勇无谋的项羽、城府厚重随机应变的刘邦、老谋深算忠心可嘉的范增等,自然能更好地掌握《鸿门宴》的内容。

2.在合作探究中使用

高中生不仅可以在自主学习中使用课外积累本的信息,还可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友好交流、互助成长中使用课外积累本信息,有效丰富与提升合作探究过程中的信息密度、信息广度与信息效度。这样,高中生就在高品质、高效率的合作探究中实现知识积累、能力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5 课《荆轲刺秦王》的合作探究中,“荆轲刺秦王”的英雄壮举素来被后人所传颂,高中生很容易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到关于荆轲的一些信息,因而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荆轲刺秦王》中的具体信息。高中生可以在合作探究中一起交流“展示樊於期人头的作用”“秦武阳角色的衬托作用”“易水送别的氛围渲染”“图穷匕见的巧妙布局”“舍生取义的英雄壮举”等。这样,高中生能够借助课外积累信息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度探究、优质交流、整合发展,自然能够取得更好的集体讨论效果,拓展对课文的认知。

3.在课外阅读中使用

高中生不仅可以在课内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使用课外积累本信息,还可以在课外阅读中使用,以此构建出信息循环获取的体系化模式,助力高中生主体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逐步提升。因此,高中生可以在课外阅读实现知识范畴的再拓展、再更新、再优化、再积累,使高中生课外阅读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例如,《三国演义》是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必选书籍,然而,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三国演义》能够衍生出很多历史典故,如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长坂坡之战、六出祁山等。高中生阅读完《三国演义》后,必然还会在其他书籍中遇到一些针对《三国演义》引经据典的具体例子,自然能够很好地理解作者引用中的隐含意思。因此,高中生阅读完《三国演义》,能够积累下大量的英雄人物与经典故事,能够为后续高质量地理解课外阅读内容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课外阅读活动是高中生进行信息获取、知识积累、视野拓宽以及能力培养必不可少的区间,也是高中生主体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空间。因此,课外阅读在高中生的主体认知、互助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而需要高中生利用课外积累本活动将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基础知识、文史常识、人文滋养以及文学精华等高价值、高质量的课外知识一一记录下来,助力高中生的能力发展与核心素养的提升。可见,教师积极倡导课外积累本,对培养高中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认知习惯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能够加速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推动高中生早日成为有知识、有视野、有思想、有品质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课外高中生课外阅读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美国高中生如何度过暑假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