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科学化论析

2022-11-25 06:14许睿杰
教育评论 2022年9期
关键词:客体科学化信仰

●许睿杰 杨 希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在客观、深入、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其产生坚信不疑的思想态度,并在行动实践中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人格内外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状态发生了变化。现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以下简称“信仰教育”)方法已经日益无法满足当下人们思想出现的新问题、新困惑,导致新时代的信仰教育出现低效、弱化乃至缺位,限制了信仰教育的有效性发挥,阻碍了信仰教育在新时代的科学化发展。因此,对信仰教育方法领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新时代信仰教育的科学路径,能够推进信仰教育在新时代更加有效地开展,推动信仰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完善,开拓新时代信仰教育的崭新视野。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科学化的必要性

所谓方法,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1]信仰教育方法就是为了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信仰而采取的各种方式。在新时代,为了信仰教育的开展能够更加深入进行、落到实处,亟须创新信仰教育方法。“科学”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和不断发展着的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及其客观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化”表示转变成某种状态。科学化就是转变成带有科学性的状态,使事物发展呈现体系化。信仰教育方法科学化,就是把信仰教育方法转变成科学的状态,就是要求基于实践,运用科学的理论,根据信仰教育客体思维的动态发展,抓住不同时期客体思维的特点,揭示和运用信仰教育的规律,使信仰教育方法呈现体系化和科学化,不断提高信仰教育有效性,以更好促进信仰教育目的的实现。

首先,信仰教育方法科学化有助于实现新时代信仰教育的本质要求。所谓信仰教育,其本质要求是帮助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树立起科学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2]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是共产党人安家立命的根本,又是信仰教育持久有效开展的本质要求。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发展时期,信仰教育始终穿插于思想教育、理论宣传、政策普及等方面,却未能形成一个内容完整、方法完善的教育体系。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思潮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很难形成统一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许多人的思想在受到环境的影响后可能会陷入相对主义、怀疑主义之中,不能坚定理想信念,理性地处理思想的困惑。新时代的人们愈加需要一种精神定力、一种科学信仰支撑。新时代的信仰教育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帮助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树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新时代对信仰教育的期待和需要,也是新时代信仰教育的本质要求。因此,信仰教育方法的科学化,有助于推进新时代信仰教育走向深入,实现其本质要求。

其次,信仰教育方法科学化有助于破解信仰教育发展困境。信仰教育的现有方法在新时代的具体施用中会出现一些使用不当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信仰教育的发展困境,需要信仰教育方法的科学化予以破解。当前信仰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教育主体困境。现有的信仰教育任务主要由高校思政课教师及各地讲师团成员承担,信仰教育客体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及党政领导干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和重要环节,信仰教育同样应达到主体与客体双向互动,因此何以让信仰教育的接受者成为新的主体之困境亟待进一步解决。二是教育方法困境。现有的信仰教育方法主要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方法,无论是高校思政课课堂还是各地会议现场,教育者都是面向几十人、上百人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这样的“漫灌”式教育方法已经逐渐不适应新时代人们对信仰的需求,也无法针对客体不同的信仰问题开展“精准”式教育。三是教育内容困境。革命战争年代的信仰教育主要通过报刊、标语等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探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表达,凝聚全国人民抗击内敌外患的坚定决心。到了和平发展年代,信仰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坚定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抵御各种外来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新时代的信仰教育内容需要在过去信仰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持续创新,构建符合新时代的信仰教育内容体系。四是教育客体困境。当前人们的信仰问题已经逐渐从过去的“信仰缺位”过渡到了“信而不坚”“信而不行”,现有的信仰教育方法集中关注的是如何树立科学信仰的问题,未能很好关照到如何坚定信仰、践行信仰。面对信仰教育的困境,需要通过更新信仰教育方法,实现信仰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对客体发展困境予以破解。

最后,信仰教育方法科学化有助于提升信仰教育有效性。信仰教育的现有方法在当下进行具体施用时,往往会出现低效、无效等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信仰教育现有方法主要关注从世界、国家等宏观层面开展叙事,讲求信仰教育应然目标的“高线”,从而对个人微观层面的信仰需求关怀不足,不能满足个人需要的实然“底线”[3],这必然会影响当前开展信仰教育的成效。另一方面,现有的信仰教育方法未能很好地关注当下多元文化形态和社会思潮对新时代信仰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当前多元的文化和多种的思潮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历史虚无主义、后现代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使得人们的思想变得复杂多样,给新时代的信仰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现有的信仰教育方法仍以传统的媒体宣传、课堂灌输为主,不能很好地抵御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渗透,也不能对信仰教育效果进行有效性评价。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科学化的可能性

信仰教育方法的科学化是推动信仰教育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使信仰教育方法科学化成为可能,亟须从信仰教育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相关跨学科的致思理路中寻找支撑信仰教育方法科学化成为可能的重要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思想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信仰教育虽无其名,但一直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多个文本和场合都谈到了“树立信仰”“改变信仰”。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在德国的迅速发展》中提到:“共产主义事业仍在迅速进展……到处我都看到,从我上次访问以来,我们的思想又占据了一些阵地,并且每天都在占领更多的阵地。到处我都碰到一些新近改变信仰的人,他们都在无比热情地讨论和传播共产主义思想。”[4]恩格斯在此的论述为“改变信仰”,可以说自那时起,已经有了信仰教育,并且在不断影响人们的思想、改变人们的信仰。毛泽东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5]可见,信仰教育并非传统的信仰传播,而是通过对历史、对人生进行正确解释,让人信服,从而使其成为指导人生发展的方针。任何一种信仰,特别是作为体系的信仰,都有一种救世情怀,都具有一种救世度人的使命感。[6]信仰教育不是单纯为了帮助主客体树立起一种信仰,而是为了让所有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致力于全人类的解放。与宗教信仰不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以科学理性为基础,以改造外部世界为己任的信仰。其信仰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信仰者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新时代信仰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应着力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发掘资源,以经典文献中的论述为抓手,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的理想结合起来,做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者。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

在中国古代,人们的信仰有对图腾的信仰、对神灵的信仰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经典文本中逐渐形成了“天命”“民本”“心说”的信仰结构。[7]一是“天命”。孔子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8]孔子指出的“天命”在这里并非指神的旨意,而应该理解为人内心的至高目标。古代信仰体系中的“天命”既包含影响人行为的外部力量,也包含人的后天努力取得成功的内在因素。二是“民本”。“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9]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0]可见,古代的信仰结构中的“民本”已经反映了价值取向,即在很大程度上以广大百姓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三是“心说”。“心说”是最高境界,是人内心的自我修炼。孔子说:“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11]这些论述,体现了中国传统信仰体系中“良心”的重要性。中国人常说做人做事应“对得起良心”,体现的正是中国人自古对“良心”的信仰。古代中国还尤为重视仪式礼仪,信仰和仪式通常是紧密联系的,仪式礼仪可以传递信仰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仪式资源,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封禅大典还是个人层面的婚丧嫁娶,都是运用仪式进行信仰教育的好载体。深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和传统仪式资源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可以使得中国传统的信仰文化成为支撑信仰教育方法科学化的有效资源,通过援古证今,为信仰教育提供实践经验和思想滋养。

中国共产党从革命战争年代走来,一百多年的坎坷征程凝聚了众多红色革命文化和精神谱系,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信仰教育的宝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信仰教育不仅仅要通过“讲道理、硬灌输”的方法,还需要结合真实故事感动人、激励人。一方面,收集好英雄人物资源。在信仰教育方法中应用真实的英雄人物,增强对客体的情感共鸣,特别是将革命信仰的殉道者作为学习的对象,学习他们树立、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程,以及用自己的行动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光辉事迹。另一方面,开发红色教育基地。我国有很多革命老区,拥有着很多红色教育基地,在推进信仰教育方法科学化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红色教育基地资源,把教育空间由过去的课堂换到革命纪念地,用实地情境开展信仰教育,使客体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红色革命文化。

(三)相关跨学科的致思理路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信仰教育的方法应从不同学科中借鉴新思想、新技术,以提高信仰教育的实效性。一是对计算机技术的借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方法是教育者运用信息论的观点,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看作是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和处理而实现其有目的性运动的一种教育方法。”[12]这里所说的信息方法,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相比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采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更加依赖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也更加准确地反映最大多数主客体的真实思想和实际需求。该方法同样适用于信仰教育,利用信息技术掌握客体最迫切的信仰需求,能够精准地对客体开展信仰教育。二是对艺术学科的借鉴。优秀的音乐、美术作品,往往能成为一种信仰的象征。诞生于战争年代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作品能够经久不衰,任何时候唱起都能令人动容、给人力量。这种力量,便是信仰的力量,而此类歌曲也成为革命信仰的象征。如常见的长江、黄河、高山等画作,展现的既是中国风景之美,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厚重、生生不息的体现。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有这样一幕:五星红旗由一群儿童传递到来自56个民族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手中,再经过不断的传递,最后由国旗护卫队升起国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许多观众情不自禁热泪盈眶,这便是对红旗作为信仰象征的最好证明。因此,新时代开展信仰教育的方法要向多学科借鉴,通过形式不同的教育方法提高客体对信仰的认可度和接受力。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科学化何以实现

在论证了信仰教育方法科学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后,可以从总结历史经验、强化人文关怀、推进方法创新等方面使信仰教育方法科学化得以实现。

(一)总结信仰教育方法的历史经验

信仰教育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四个阶段,不同阶段的信仰教育凝聚成了诸多信仰教育的方法。要使信仰教育方法行之有效,就需要总结不同时期信仰教育方法的经验,推进新时代信仰教育方法科学化进程。现有的信仰教育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类:其一,理论灌输法。灌输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有方法,同样适用于信仰教育中。革命战争年代的信仰教育通过讲课、报刊、书籍、标语等方式,给党员和广大群众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使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新时代,信仰教育同样使用灌输法在课堂、会议等场合向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其树立和坚定科学信仰。其二,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就是要树立先进典型,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表现来教育客体,为人们提供努力奋斗、树立科学信仰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说:“心有榜样,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13]榜样人物、英雄人物能够体现时代精神、代表历史的前进方向,利用榜样的力量,感召更多客体认可、信赖、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张思德、左权、刘胡兰等英雄,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雷锋、焦裕禄等榜样,都是信仰教育中实施榜样示范法的先进典型。同时,信仰教育的榜样示范法也体现在教育者以身垂范,如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实际行动为战士树立榜样,开展信仰教育。其三,情感交流法。信仰教育的过程并不是仅仅通过摆道理、灌输思想就能使人完全信服并且树立科学的信仰,以理服人的同时还需要做到以情动人,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产生情感的交流,让客体产生情感的共鸣。马克思高度评价过情感的作用:“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14]情感在信仰养成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信仰认知到信仰行为的“催化剂”。

(二)强化信仰教育方法的人文关怀

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本质上也是做“人”的工作。因此,信仰教育的过程应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人文关怀的理念。一方面,要在教育方法中体现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应保持人格、地位的平等,有助于实现主客体双向互动。新时代的人们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平等意识、自尊自强意识越来越强烈,过去的硬性灌输、榜样示范等方法愈发难以促进科学信仰的形成,甚至可能产生反效果。因此,信仰教育的方法中应贯彻平等的原则,通过与客体平等对话,拉进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增进情感交流,增强新时代信仰教育成效。另一方面,应在教育方法里彰显思想关怀。信仰教育方法中思想关怀的彰显能够充分关注到客体思想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思想关怀的彰显需要教育者在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在信仰教育的方法中结合谈话疗法、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客体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解惑答疑,克服客体产生的相关思想障碍,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操,为科学信仰的树立扫除思想上的阻碍,提供方法上的支持。需要运用社会学专业知识。通过开展社会调研、问卷分析等工作,了解客体的具体需要,掌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和思想困惑,从而对其进行精准疏解,支撑信仰教育方法科学化进程。

(三)推进信仰教育方法的创新升级

当前,信仰教育方法的发展环境面临着复杂多样的变化,对信仰教育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信仰教育的开展何以在新时代中保持其有效性?这就需要不断推进信仰教育方法的创新升级。首先,推进信仰教育方法创新需要融入层次化思维。信仰教育方法要实现科学化,分层次分类别对教育客体进行教育的方法就必不可少。邓小平指出: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15]过去开展信仰教育时,针对不同的客体采取的方法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教育方法千篇一律,不能体现教育客体的差异性。新时代的信仰教育,应当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教育客体提出不尽相同的信仰教育目标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育客体是青年和党政干部,信仰教育也是如此。在开展信仰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历层次的人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还要分清信仰教育的主要教育群体和次要教育群体,这是教育方法实现科学化的关键一步。其次,推进信仰教育由授课化走向情境化。我国有大量红色文化资源,课堂化、书本化的信仰教育已经日益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在新时代开展信仰教育时,需要将信仰教育场地推向红色文化场馆、革命纪念地等,使受教育者真切、直观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促使其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推进信仰教育由单向灌输走向主客体双向互动。信仰教育以培养人的思想为目的,要想成功进入客体的内心世界,就需要转换视角,由原来单一的理论灌输转为自下而上的个体接受视角,增加信仰教育的亲和力。要把信仰教育主体的主导性和客体的主体性相结合,不断推进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实现主客体良性互动。信仰教育要从“以人为本”原则出发,充分调动教育客体的能动性,促进教育客体的内化活动,提高信仰教育实效性,从而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客体科学化信仰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信仰的旗帜
信仰之光
浅议犯罪客体
论信仰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科学化的基本理论
“凡客体”之不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