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运用游戏教学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2022-11-25 22:51尹晨婷
新课程 2022年27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学法探究

尹晨婷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鱼龙初级中学,甘肃 陇南)

游戏教学法,是将教学意图与游戏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以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参与度、激活学生思维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其以快乐教育理念为基础,可以克服固定僵化教学模式、单一乏味课堂活动带来的弊端,让学生以积极的情感、饱满的情绪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助于提升教学实效性、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对游戏教学法的理解,以初中数学为研究焦点,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围绕具体教学案例,简要分析初中数学游戏教学法的实施意义,重点从趣味导入、活跃氛围、发散思维、自主探究、学习效果强化、全面和谐发展及知识巩固七大维度探究利用游戏教学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初中数学游戏教学法的运用价值

初中数学知识体系庞杂,相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融会了诸多抽象、笼统的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公式,所涉及的应用范围也明显拓展,学习难度较大,并且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学习及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以“满堂灌”形式为主,由教师全程把控学生的学习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制订目标、提出要求,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教学下被动地学习数学知识、练习数学技能,再加上初中数学知识难度较大,导致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信心,产生消极情绪[1]。

游戏教学法以游戏活动为基本的课堂组织形式,将联系生活、易于操作、渗透学习内容的数学游戏引入课堂之上,将抽象、庞杂的数学知识与游戏活动建构关联,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深度学习兴趣,有助于消除学生负面情绪与消极心理。不仅如此,游戏教学法契合初中生的兴趣取向、思维特点,注重游戏活动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丰富体验、动手实践与深入探究,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科学与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游戏中获得数学智慧的启迪,潜移默化地促成学生连贯性、敏锐性、发散性数学思维。除此之外,游戏教学法下,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师以游戏活动的组织巧妙、隐性地渗透教学意图,由学生独立自主地参与游戏以内化数学知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运用游戏教学法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游戏教学法的运用,并非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纯粹地堆砌数学游戏,而是要以教学目标、学情分析等为导向,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面向全体学生,指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为此,建议初中数学教师采取以下策略运用游戏教学法,继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巧用游戏教学法进行课堂趣味性导入

具有吸引力、启发性的课堂导入,是初中数学教学要点,也是游戏教学法与数学活动的契合点。教师要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特点、心理发展及素养提升需求,巧用游戏教学法进行课堂导入,在课堂的开端便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以此释放课堂活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参与度[2]。

以“实数”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入“孤独的”拓展性资源并开展“猜猜我是谁”游戏化课堂导入活动。教师首先以诗意盎然的语言介绍“我”:“我”是孤独的,躲在难看的根号下,我多么希望自己是9,这样只需要简单的运算便可以摆脱孤独的命运;我很难看到我的太阳,我与1、2如此接近,但却在无休无止的循环中难以到达1、2的彼岸……诗歌的引入、富有感染力的话语赋予课堂以诗意,学生结合“我”的信息猜测“我”是谁,“我”有何形式,“我”与2、9等有理数的区别,自然而然地认识到实数内“孤独”的无理数群体。不仅如此,此种融合拓展性资料的数学游戏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无理数的性质。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成功的趣味性导入可以发挥出游戏教学法的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内在动因,在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方向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让学生始终保持对数学的热爱并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中,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多维度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

(二)运用游戏教学法有效活跃课堂氛围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悦、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基础与情感支持。因此,在游戏教学法视域下,教师要运用数学游戏优化、改善课堂氛围,重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互、协作,让学生在游戏氛围的带动下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继而高效率达成学习目标。

以“等腰三角形”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创设“建筑师”游戏化教学情境,赋予学生“建筑师”的新身份,增强数学与实际应用间的相关性。同时,为学生提供等腰三角形模具、重锤等游戏活动材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何保证等腰三角形“房梁”水平安装。该游戏活动的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当学生合作后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思考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结合重锤与水平面垂直的特性先将重锤悬挂在固定高度,以重锤下连接的线作为等腰三角形“房梁”的垂线,再保持底边中点与垂足一致,便可以水平安装“房梁”。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精选的数学游戏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指向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游戏具有挑战性、探究性,当学生逐渐摸索出游戏方法后会获得成功感及满足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因。此外,游戏的可操作性较强,可以让学生动手、动脑继而全身心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可以综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借助游戏教学法发散学生的灵动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成学生灵活思维尤为重要。因此在运用游戏教学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时,教师要注重自身指导角色的转变,切忌以直接指导的方式揭示数学现象背后的原理、规则、知识与概念,而是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协助者、参与者与启发者,通过游戏活动的组织、开展激活学生兴趣,发散学生的灵动思维[3]。

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开展“预测年龄”游戏活动:小明与爸爸的年龄之和超过50岁,爸爸与小明的年龄差超过22岁,现在已知小明爸爸的年龄为37岁,请你预测小明是否可以参加对12岁群体开放的运动项目?小明是否可以参加面向15岁群体开放的探险项目?学生结合自己的数学知识,会采取不同的游戏方法,如直接假设小明的年龄为12/15岁,再计算其与爸爸年龄之和、之差是否满足要求;或是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出小明的年龄范围,再对照项目的年龄限制以解决问题。当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请不同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年龄预测方法,请其他学生对比分析两种方法,体会到列一元一次不等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直观性与便捷性。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将思维指导、解法指导渗透至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中,学生从不同角度开创“玩法”,体现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在集体讨论与对比分析中,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四)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因

初中数学是一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且具有实践性、探究性特点的学科,重在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对自己终身有益、有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在面对不同问题时,可以从数学角度进行思考,发挥自身判断、推理、对比分析等综合思维能力对问题进行探究,进而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因,有利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以“有理数的乘方”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国王分米”游戏引入新知:一位聪明的大臣为国王发明了象棋,国王十分高兴并承诺要满足大臣的一个愿望。大臣提出在第一个格子中放一粒米,第二个格子中放2粒米,第三个格子中放4粒米,第四个格子中放8粒米,按照2n(n=0、1、2…)的规律在10个格子中放米,将20个格子内所有米赏给他。在故事讲述完后教师请学生分别扮演国王与大臣,自主绘制棋盘格以模拟放米过程,列出算式20+21+22+23+…+219,教师则帮助学生计算出大臣所获米粒的总数,即1048575粒米。此时教师抛出问题:“大家知道最后大臣得到了多少克大米吗?”学生此时已经对乘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教师顺势解惑:“按照100粒米1克计算,大臣获得了约10485.76克米。”学生惊讶于乘方的“力量”,对本节课知识产生浓厚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运用乘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建构乘方意义,使学生快速进入新知学习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因,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五)巧借游戏教学法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效

初中生取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成效依赖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但传统数学教学枯燥乏味、模式僵化、活动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之情,降低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参与度,进而导致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速度缓慢。为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运用游戏教学法,通过开展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数学游戏活动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效。

以“概率”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模拟商场促销场景的数学游戏活动:将教材内的例题转化为商场促销“广告”,将教室模拟为商场环境,结合商场的促销力度制作转盘,分别设置满100减20、减10、减5及谢谢惠顾区域,其中区域的面积由小到大依次递增。游戏准备完成后请学生上台转动转盘抽取相应的优惠奖励,请学生计算出获得不同优惠力度的概率;分析其中包含的数学智慧;对比转盘优惠与“全场打九五折”优惠,哪一个向顾客让利多?在趣味数学游戏及真实情境下,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概率计算方法,学会以概率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不仅可以达成“一课一得”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及质量,而且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效,使其学乐结合、学用结合。

(六)使用游戏教学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输数学知识、讲授数学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游戏教学法作为契合初中生认知发展规律、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并具有综合性特点的教学方法,可以体现出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可以结合对自身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判断有选择性地汲取、内化数学知识,习得数学技能,进而从整体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助于初中数学教学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为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有效使用游戏教学法,激活学生思维,发掘学生潜能。

以“方差”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开展“真人秀”游戏活动,在课前选出平均身高相等的两组男生,将教室模拟成舞台,请两组学生分别站在“舞台”上,其余学生注意观察“舞台”效果,分析为何平均身高相同的两组学生在“舞台效果”呈现上有如此大的差异,以此引出“方差”的概念,请学生结合教材内的案例、两组学生的身高数据等推导出方差的计算方法,根据“舞台”效果尝试着描述方差的意义、方差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等。此种游戏教学法将学生身高数据转化为生成性资源,以游戏活动为载体生动形象地呈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入认知方差意义,深度内化方差知识,并且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挖掘数学智慧,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且个性化发展。

(七)利用游戏教学法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

运用游戏教学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需要教师遵循教育基本规律,认识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意识到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采取游戏教学法,以趣味性与多样化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在认识到自身学习短板、薄弱点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发展。

如在“二次根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开展“趣味分类”游戏活动,在屏幕上呈现不同的式子,包括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请学生结合不同式子的概念、性质等对其进行分类,可以促成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方法构建数学知识模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复习巩固效率;再如“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快速抢答”游戏活动,请学生快速且以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间的关系、二次函数的图象知识等,并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表现做出评价。此种游戏活动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争先意识,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游戏化知识巩固显著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三、结论

游戏教学法是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有机整合,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改善教学方式。为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把握游戏教学法内涵及实施步骤的基础上,巧用游戏教学法进行趣味性的课堂导入,运用游戏教学法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借助游戏教学法发散学生灵动思维,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因,巧借游戏教学法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效,使用游戏教学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并利用游戏教学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从而通过游戏教学法的有效运用显著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学法探究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设问引导探究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