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创新措施

2022-11-25 22:51马克银
新课程 2022年27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家长

马克银

(银川滨河新区景城第一中学,宁夏 银川)

在之前的一段时间,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初中教师认为学校就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地方。但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下,广大同仁普遍认识到教育工作不能仅限于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能,还要让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使学生能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让知识技能成为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为国家社会创造价值的工具。因此,在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初中德育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要充分利用初中这一重要的学生成长阶段为学生今后的身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要求

在新的时代,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首先是学科德育方面。无论是语文、数学、英语等被视为“主科”的学科,还是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所谓的“副科”,都应积极寻找教学工作与德育之间的结合点,重新制订教育目标,创新教育内容的应用,形成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意味着所有教师都要参与到初中德育工作中来,都要挖掘学科教育的潜力,提升学科教育的价值,让初中生时刻沉浸在德育的氛围中。这与过去的初中德育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其次,要积极组织各种德育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形成学校独特的德育特色,贯彻德育理念,满足社会各界对初中生德育质量的期待。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德育进行,体现出德育的作用。如教师管理层面,要不断提升教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学生管理方面,要摒弃过去简单粗暴的管理方法,让学生对学校制度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遵守学校制度,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其他诸如校园文化的建设等,都被纳入了初中德育工作的范畴中。

二、初中德育工作取得的成效

自全社会对初中生德育愈加重视以来,我国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效。不仅国家出台了各项政策和标准,教材在不断更新,学校和教师也在针对自身开展持续的德育研究与实践。如在课程和教材方面,以往的思想品德类转化为现在的“道德与法治”,思政内容更加贴合当今的实际情况,而且照顾到了初中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案例更多,学生理解起来更加便利。针对新的教材和内容,很多教师创新了学习评价的方式,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学生的实践,而不只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以及在考试中的答题表现。

在教育形式方面,初中德育工作与以往相比同样出现了很大的不同。首先,由于各个学科都要参与德育工作,而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教学方法,所以德育方法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不仅德育不再只依赖“道德与法治”等单一的课程,而且正在逐渐摒弃那种课堂讲解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状态。教师开始普遍尝试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考与实践,让学生将自己在德育中的收获应用到更大的范围,并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各种困惑并加以针对性的解决。以上情况都使我国的初中德育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三、初中德育工作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效果不足

在取得以上成效的同时,教育工作者不能盲目乐观。我国的初中德育工作发展并不均衡,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同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虽然趋势喜人,但部分学校和教师的初中德育效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这其中有教育理念更新不及时的影响,也有教育工作的软硬条件受到限制等因素,还有的教师在取得了与以往相比更好的德育效果后就停滞不前,没有认识到时代仍然在发展,初中生的特点和需求还在变化。如果不能尽快实现自我理念的更新并保持与时俱进,那么德育效果不足的问题必将长期存在。

如上文提到的德育活动,有些学校和教师虽然在积极组织此类活动,但形式、内容和意义都比较肤浅,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从中得到的收获也非常有限。如有的教师一到母亲节就组织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文艺节目表达对母亲的爱,实际上就是演唱一些表现亲情的歌曲,表演一些从其他地方看到的节目,至于学生与母亲的实际关系如何,学生内心深处真正的表达需求和想要解决的问题则很少在考虑范围之内。这种德育工作的效果可想而知,在继续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的必要。

(二)教师素养欠缺

困扰我国初中德育工作质量提升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师素养上的欠缺。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相比德育,教师普遍更重视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要接受中考的检验,教师更是要把自己和学生的主要精力都引导且集中于知识的学习上。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初中教师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有关德育的问题,缺少德育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如一名初中地理教师,虽然教学内容中有关我国的部分都可以作为德育资源,但教师并不知道如何应用,或者应用起来过于死板,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对于此类问题,必须通过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来解决,包括教师的德育观念、德育方法以及对当代初中生特点的认识,都要及时地更新换代并接受事实的检验。但是,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并不意味着教学工作不用再承受中考的压力,很多学校和教师囿于日常教育工作的繁忙,能够花费在德育及相关培训上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再加上思想上缺少重视的情况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所以教师德育专业素养方面的提升较为滞后,长期无法满足实际德育工作的需求。以上两方面主要问题需要通过多管齐下的创新措施加以应对。

四、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创新措施

(一)完善德育观念

由以上论述可知,目前仍有不少初中教师尚未形成起正确的德育观念。观念上的落后与偏差,必然造成具体方法手段上的失误,或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乃至造成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抵触与反感。所以,教师应该首先完善德育观念。对学生文化课的成绩固然要重视,但也要注意到良好的道德品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应用知识参与实践。在这方面除了要依靠教师自己的研究和学习,学校也要提供必要的支持,要鼓励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的探索。

例如,学校应改变对教师教育效果的评价方式和内容,加大德育在其中的比例,而且要同时关注过程与结果,不能只追求德育的形式。通过这种途径提升教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使教师有意愿将必要的时间精力分配到德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中。作为教师,则要在学校的支持与引导下,积极开展各种德育领域的校本教研活动,加强与广大同仁的沟通交流,利用现在发达的互联网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与实践知识,扭转自身观念,并通过切身的实践体会不断巩固对德育工作的新认识。

(二)建设德育文化

文化氛围对个体有微妙的影响。德育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在目前的情况下,师生双方要实现在德育工作中的共同成长。师生双方的这种成长都属于认知方面的成长,而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要让德育或道德成为其认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在一定环境下的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环境及其文化氛围是认知形成必不可少的要素,同时又是文化互动的载体。所以,教师要积极营造有充分德育色彩的班级文化氛围,学校则要全面营造相应的文化氛围,使师生双方能时刻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脚踏实地地实现进步发展。

在营造文化氛围时,学校和教师要注意因地制宜,要与学生的特点、学校的特色、班级的特征相结合。如有些学校历来在体育运动方面的表现比较优秀,有着浓厚的体育文化,那么在建设新的德育文化时应将学校的传统利用起来,从体育运动的角度强调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如宣传我国在体育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体育课堂及各种体育活动中强调集体观念和体育道德,再将其影响向其他学科领域渗透。这样不仅能提升德育文化建设的效率,学生也更容易融入其中,尽快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三)日常德育渗透

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日常德育渗透是最直接的德育手段,对学生有着直接且长远的影响。正如上文所说,目前的初中德育工作应该全员参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要在各自的工作中开展对学生的德育。而且教师之间要保持理念和行动的一致,使得日常德育渗透能更系统化,学生道德品质的成长更为稳固。必要时,应组织由教师普遍参与的研讨会或座谈会,确定一段时间内的德育计划,各教师再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制订子计划,明确德育的内容和形式。还有教师日常的言行举止等,都要考虑在内,都应在德育方面向学生施加积极影响。

例如,对初中班主任来说,必须从人格平等的角度与学生相处,绝不能因为所谓的“师道尊严”就在学生面前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对于各种班级事务不能强制命令学生去进行,而是要亲自参与进去,让学生认识到所有人都要为班级出力。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要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理念,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集体活动中,班主任要公平公正,给予所有学生展示自身风采的机会,不能因为个人好恶或者片面地“为了班集体的利益”而剥夺学生参与的可能。

(四)开展德育实践

这里所说的“开展德育实践”,主要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带领和鼓励学生在各种具体行动中运用德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让高尚的道德品质不仅停留在学生的脑海中,还能渗入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小到平时同学之间的礼貌相处,大到生活中遇到某些突发事件后的正确思考与处理,都是实践的一部分,都应该被作为开展德育实践的好机会。对于一些德育主题的学校或班级活动,应创新形式和内容,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创建实践场景,构造实践空间,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及相应的实践能力。

仍以上文提到的母亲节活动为例。此类节日是很好的德育实践资源,应该利用起来,关键是利用的方法。在母亲节之前的一段时间,班主任就应通过主题班会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意识到过些天就是母亲节,要让学生充分吐露自己的心声,说一说自己切实存在的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母亲为自己做过什么,正处于青春期的自己与母亲相处时面临着哪些困扰,等等。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应经常抽出时间组织师生互动,不断明确学生的想法,提升学生的表达愿望,最后与学生共同决定集体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并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行动中。

(五)家校德育合作

刚刚提到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德育实践的成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其实,日常生活本来就是德育的广阔平台,在初中德育方面应形成密切的家校合作,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等不同的环境下都能受到德育的渗透。在这方面,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同样需要具备较高的德育专业素养,要充分了解学生家长及家庭情况,在面对不同家长时要采取差异化的沟通方式,以引起家长对德育及该领域家校合作的重视,提高家长在德育方面的家庭教育水平,积极开展家校联动并帮助学生和家长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例如,教师在教给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采用正确方法与家长沟通交流,合理争取自主权的同时,也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向家长通报德育工作的形式、内容和目的,要求家长在与学生沟通时采用正确的方法,与学校和教师相互配合。对于部分在家庭教育方面较为忽视的家长,如忙于工作,时间精力不济,教师应与家长共同寻找解决办法,以便学生和家长双方拓展家庭沟通的途径,在一些具体细节上提醒家长注意,请家长及时反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整体情况。

总的来说,初中德育工作对初中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对此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要站在时代的角度去思考德育问题,立足现实,提升质量,与学生在德育的道路上携手进步。只要大家能在重视的基础上不断进取,做好相应的研究与实践,得到学校和家长的普遍支持,最终一定能开辟出初中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公民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家长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小学大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