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东省内高职院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的意义、难点和解决思路

2022-11-25 19:40唐劭杰
科学咨询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双线晋升党务

唐劭杰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1]。要确保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关键政策是否落实到位,而政策落实的根本在人。在高职院校中,党务干部是实现党对高职院校全面领导的重点之一,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因此,配齐配强党务干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就目前而言,笔者认为,广东省内高职院校对党务干部,特别是管理岗位(以下简称管理岗)上的党务干部的激励并不充分,特别体现在职务、职称晋升上。

一、高职院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现状及研究重点

调研显示,广东省内各高职院校在专职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专职组织员等党务干部岗位上实现了“双线”晋升。但这些岗位在高职院校的岗位设置中均为专业技术岗位(以下简称专技岗)。由于高校岗位设置的特殊性,专技岗原本就可以进行“双线”晋升。换言之,对于原来无法实现“双线”晋升的管理岗党务干部,仍无法实现“双线”晋升。

由于专技岗党务干部已实现“双线”晋升,因此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未能实现“双线”晋升的管理岗党务干部上。下文出现的党务干部表述,均指广东省内高职院校管理岗党务干部。

二、实现高职院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的意义

在与广东省内高职院校的党务干部进行访谈时发现,绝大多数党务干部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

(一)工作压力大并造成家庭压力大

由于高职院校人员编制大多向专技岗倾斜,管理岗人员不多,导致党务干部较少。此外,相比高职院校其他岗位上的工作,党建工作突发、临时任务多,政治性和强制性更强,紧急程度高。因此,高校党务工作呈现出节奏紧、任务急、工作重、事繁杂等特点。由于高职院校上级主管部门与高职院校放假形式不一样(高职院校上级主管部门采取年休假制度,而高职院校采取寒暑假制度),致使高职院校党务干部在放假过程中,仍需处理相当多的行政、党建工作,基本是处于全年无休的状态。在调研中,不少年轻的党务干部都存在家庭问题,主要原因是正常休假时间较少、加班时间较多,侵占了其陪伴个人家庭成员的时间,导致家人的不理解和埋怨。家庭问题最终会导致其归属和爱的正常需要难以满足,使其强烈地感到孤独,感到遭受抛弃、遭受拒绝,举目无亲[2],致使其感到沮丧,产生职业倦怠。

(二)职务晋升难

广东省内高职院校的行政级别一般为副厅级。因此,高职院校管理岗一般分为以下7级:副厅级(正校级)、正处级(副校级)、副处级(中层正职)、正科级(中层副职)、副科级(校内科长)、科员、办事员。以广东省某女子高职院校为例,其教职员工数逾400人,学校中层及以上管理岗有32个(2个厅级岗位,4个正处级岗位,16个副处级岗位,10个正科级岗位),约占全校教职工人数的8%;该校正高三级(专业技术三级)至中级一级(专业技术八级)的岗位共148个(在管理岗与专技岗的横向对比中,专业技术九级岗位介于正科级与副科级管理岗之间,专业技术八级岗位完全对应正科级管理岗),约占全校教职工人数的37%。且由于专技岗人员如符合条件,可以竞聘相应管理岗,而管理岗人员无法竞聘专技岗。所以,党务干部在岗位晋升上更难,更加容易触碰到“职业天花板”。

(三)工资待遇上的不平衡感

在薪酬待遇上,同薪级的副高一级至二级岗位待遇比副处级高;副高三级岗位待遇比副处级略低,但与中级一级岗位一样,比正科级高;中级二级至三级岗位虽然低于正科级,但均高于副科级;初级一级岗位(硕士研究生入职直接聘至初级一级岗位)待遇高于科员、初级二级岗位待遇等于科员的结论[3]。受制于“职业天花板”,大多数党务干部终其一生都在副科级岗位上,而大部分专技岗人员在退休前可以达到中级一级岗位。且专业技术人员只要获得副高职称,有副高级岗位空余,可无条件直接聘至副高三级岗位,远比党务干部晋升至副处级岗位的可能性大。但从对高职院校的贡献、日常的付出上来比较,党务干部并不少于专技岗人员,且管理人员承担的行政风险一般比专技岗人员承担的教学、技术保障等风险更高(财会岗位等专业技术人员除外),这就使党务干部对薪酬福利产生不平衡感。在激励研究中,将对薪酬的不满区分薪酬过低和薪酬待遇不公两种情况研究显示,后者是造成不满的更重要原因[4]。这种不满一般情况下不会明显暴露出来,但在没有公平的政策进行疏导的情况下,很容易加深党务干部的职业倦怠。

(四)专业认同感不高

党务干部专业认同感低主要由于社会对党建工作专业性的不认同,主要体现在社会和人事主管部门对“政工师”资格定位的不明朗。这在2017年以前,党务干部还可以通过申报研究员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获得专业认同。但在2017年后,国家先后出台了《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广东省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了“评聘结合”的要求。《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要求申报人应当为本单位在职的专业技术人才[5],彻底断绝了党务干部获得专业认同的渠道。

(五)转岗困难

在广东省内高职院校,一般是专技岗转岗至管理岗较为容易,反之则比较困难。其原因主要有3点:一是专技岗风险比管理岗低,但收益比管理岗高。二是专业技术等级一般只升不降,而管理岗每4年要进行一次换届,如在换届中无法获得更高职位或保住现等级岗位,就要面临降级降薪的巨大风险。三是管理岗转岗至专技岗的沉没成本太大。即使管理岗人员能顺利转岗至专技岗,由于管理岗不能评职称,所以转岗人员只能聘至专业技术十三级(相当于管理岗办事员),花费大量的时间从头开始进行职称晋升。而且,高职院校一般不会允许管理人员转岗至专技岗,除非这类管理人员非常优秀,且至少达到副科级。巨大的沉没成本将遏制管理人员转岗的念头。因此,党务干部几乎一辈子都只能在管理岗上。在调研时,有党务干部坦言,自己常会感受到被束缚、控制和剥削。

针对上述问题,实现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之一。通过实现“双线”晋升,能够明显抬高党务干部的“职业天花板”,同时能够消除工资待遇上的“不平衡感”,增进党务干部的专业认同感,给予党务干部以后从事其他岗位的机会,以此抵消工作琐碎繁忙而带来的疲惫感和因家庭矛盾而带来的部分负面情绪,提高党务干部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热情,提升其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此外,党务干部“双线”晋升可以提升党建岗位的吸引力,吸引更多思想先进、能力过硬的优秀人才投身党建事业,从而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党建水平,更加充分地发挥高职院校党建优势,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三、无法实现党务干部“双线”晋升的原因

(一)高职院校相关负责人对上级文件的片面解读

在调研广东省内高校时发现,各高校被调研者普遍认为,缺乏上级相关主管部门(如政府组织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的配套政策文件,是导致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无法在高职院校中落地实施的主因。被访者表示,高职院校负责职称评聘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明确指出,《规定》要求专技岗人员方可评聘职称。而党务干部属于管理岗人员,不符合评聘条件,因此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明显与违背现有制度法规,在政策层面上注定难以制定实施。

很难判定,高职院校相关负责人对党务干部“双线”晋升难以实施的解释是否存在着故意曲解和欺瞒的成分。但可以肯定,他们对政策的理解是极为片面的。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全省高校贯彻落实〈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要在2020年前要“落实基层党务干部岗位津贴、工作量核算、职务职级‘双线’晋升等待遇保障机制”,明确“基层专职党务工作者具有管理和教师双重身份,可以按照管理系列或者教师系列进行职称评审”。

高职院校负责职称评审的系列人员对政策的片面解读,才是阻碍实现党务干部“双线”晋升的“绊脚石”。

(二)高职院校领导层不认同党务干部所在岗位具有专业性

如果说高职院校相关负责人对上级文件的片面解读是阻碍实现党务干部“双线”晋升的“绊脚石”,那么高职院校领导层对党务干部所在岗位专业性的不认同,就是挡在实现党务干部“双线”晋升面前的“拦路虎”。在调研时,有个别被调研者指出,学校领导对党建工作专业性的不认同,是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无法制定施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一个岗位是否具有专业性,往往缺少过硬的评价体系,与上级主管部门给出的建议、领导的主观印象有很大关系。如人力资源岗位,即使有国家承认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作为支撑,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将其确定为专技岗,其原因主要是有两方面:一是广东省教育厅的人力资源岗位并非专技岗;二是学校相关领导认为,人力资源岗位的教职工从事的是事务性工作居多,专业性较弱,不应属于专技岗。转而观察党务干部,其政工师专业技术资格是得不到广东省人事主管部门承认的“黑证”,广东省教育厅等政府部门的党务干部岗位绝大多数也不是专技岗,其岗位定位也被默认为从事收发文、撰写报告总结、组织党建活动等事务性工作,专业性天然就被忽视。

另一方面,上述这种刻板印象,也会让高职院校领导层对实现党务干部“双线”晋升产生抗拒心理。在接到落实党务干部“双线”晋升的文件时,会刻意或不自觉地找理由拒绝贯彻执行。

四、实现高职院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的思路

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关注到党务干部“双线”晋升的问题。但相关研究还是以宏观层面较多,提出的解决思路也多为理论层面的,但很少有学者从实操的角度上,就某一地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所以,在高职院校的实践中,往往觉得其研究结果很有道理,但却难以实施。就实际操作层面而言,提高高职院校领导层的思想认识是关键,岗位设置是最简单的突破点。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提高高职院校领导层的思想认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6],说明党建工作具有专业性,党务干部既是管理人员,也是专业技术人员。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是党的要求,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高职院校领导层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党建工作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性,从政治上和学术上充分认识党建工作的专业性,充分肯定党务干部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

(二)以岗位设置为突破点,实现党务干部“双线”晋升

《意见》没有明确指出必须要实现党务干部“双线”晋升;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方案》虽然明确指出了高职院校必须在2020年前制定相关制度,实现党务干部“双线”晋升,但其毕竟不是省级人事部门发布的文件,在专业技术资格评聘的问题上“话语权”可能不强。因此,以此为依据实行党务干部“双线”晋升,虽然正当合法,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诸多困难。因此,要顺利实现党务干部“双线”晋升,还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突破口。

在前期调研时,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就如何评定哪些岗位是专技岗和高职院校设置专技岗的比例限制进行了解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鼓励高职院校减少设置管理岗的比例,将具有一定专业性的岗位设置为专技岗,在合理的情况下,专技岗设置比例可高于90%。因此,在调整管理岗和专技岗的占比后,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会有约占总岗位数10%左右的专技岗指标,可以提供给党务干部。

如将岗位设置作为突破口,从岗位设置之始,就将党务干部的工作岗位定位为专技岗,则阻碍党务干部“双线”晋升的难题都将迎刃而解,党务干部“双线”晋升也能在不与任何现行的规章制度相违背的情况下得以完全实现。

猜你喜欢
双线晋升党务
腐败潜伏期官员何以得到晋升:基于干部任用权的分析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要实行党务公开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名单
新时代党务公开要坚决去“三化”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协同“双线”式人才培养探索
北京街乡公务员职级晋升通道打通了
关注字感培养,“双线”并进识字
余华小说中的“双线”父亲情结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