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途径

2022-11-25 22:5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教师应思政高职

袁 芳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 湖南娄底 417009)

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高职院校通过思政理论课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比较传统,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在新时代,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教育形势,也体现不出课堂思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课程思政应用于高职语文教学时,教师除了需要革新教学理念外,还应合理地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为了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以便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课程思政教育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要求

课程思政教育能够渗透在多种学科中,和多科课程建立对接关系,提升教学价值,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合理地利用课堂教学,使专科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相互融合,这一理论早在2016 年高校思政会议中便已提出。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有效性,难以将新型的教学理念渗透在教学中,也就难以提高教学效率。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是新时代教育所倡导的。结合其内涵与本质而言,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站在高职院校的角度,应积极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育人价值,分析教学不足之处,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便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基于此,语文教师要将教学和课程思政相衔接,令学生置身于一个优质的学习氛围中,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1]。

二、思政课程在高职语文教学发挥的作用

(一)提高培养学生人格的效率

在社会中经常发生高素质人才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这和他们人格的缺失有关,正因如此,教育机构不仅要注重教学效率,还应培养学生人格,使得他们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力军。因此,促进学生人格发展是非常关键的,甚至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在信息化社会,各种先进科技层出不穷,高职院校要深化语文教学,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这就体现出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为学生后期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激发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的兴趣

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于一言堂教学模式,所以开展思政教学时,他们非常重视理论教学,这种教学氛围是比较枯燥的,难以保证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而且教学内容体现不出生活化特征。久而久之,就会令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也就无法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高职语文教师在重视理论课程和文学鉴赏的同时,还应将教学与课程思政建立对接关系,在教学中融入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内容,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的学习更加高效。每个学生学习情况都存在差异性,高职语文教师要进行系统的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对策,以期感动学生心灵,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对语文课堂产生期待感,并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语文课内教学资源是有限的,高职语文教师应将目光放在课外文学作品上,比如涉及著名历史人物或者文学人物的经典文学,将资源引入课堂中,让学生感受他们的智慧。如果高职语文教师能够合理运用这些素材,既可以保证教育效果,还能让学生对语文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此外,这方面教学还促使学生建立历史观,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璀璨,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在高职文学作品中不仅有励志文章,而且有丰富的名言警句,以及大量的名人名作。对此,高职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些内容的教育作用,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了解学生学习规律,从而令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适当的引导很重要,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伟大人物,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以他们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理想,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让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具有知难而进的可贵精神,从而充分体现出课程思政的教学意义[2]。

三、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语文教育的关键路径

(一)融入职业发展意识

在上文中提及高中语文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时需要重视哲学思想的渗透,除此之外,其实还需要对职业意识的衔接引起重视,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与求职相关的知识。因此,高职教师应具有职业意识,让学生积累求职经验,掌握求职技巧,还要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为学生后期的实习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规划未来,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大展身手。

比如,教师在讲解外研职教版大学语文第二版《新时代的中国工人许振超》时,通过阅读文章,让人意识到振超精神的可贵,学习他勇于创新与只争朝夕的精神,通过他的事迹证明,做人应公正无私,勇于争第一,要有奉献精神,各行各业应与时俱进。许振超之所以成为时代的先锋,源于他身上有很多难能可贵的精神,比如他爱岗敬业、热爱国家、勇于探索、不怕困难,拥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以成为国家脊梁为自豪,是群众的楷模,更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典范。作为社会建设储备军,高职院校学生应有如同许振超般的豪迈志气,以“振超效率”为工作动力,时时鞭策并鼓舞自己。学生踏入社会后也应如许振超般干一行、爱一行,乐于团结他人,共同取得进步。许振超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与他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密切相关,他善于鼓舞人心,增加企业的正能量。正因为许振超以企业为家,以企业兴旺为己任,最终获得了所有人的认可。教师在讲解这节课程时,应融入职业发展意识,灵活地表达主题思想,从而令学生对文章有更好的理解。教师还要注重课程的延伸,在教学中融入其他励志故事,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发展观念,使得学生意识到无论工作或是学习都应稳扎稳打,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耍小聪明,令他们步入就业岗位后能够有效率地完成本职工作,被领导予以重任,获得每个行业的认可[3]。

(二)将爱国思想融入高职语文教学

部分学生吃不了学习的苦,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比较消极,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高职语文教师应渗透爱国思想,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职责便是学习,这样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责任感,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怀。阅读文章时融入个人感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英雄事件,以起到榜样的作用。再或者教师可以列举文学伟人,在实际教学中融入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找到学习的目标,这会令他们的学习更加自律。

比如,教师在讲解外研职教版大学语文第二版第三单元《新时代的中国工人许振超》时,讲述了一位思想前卫、积极进取,充满正能量的工人。2 月4 日晚,北京冬奥会在鸟巢开幕,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的全国劳模许振超在72 岁的年纪成为国旗班的一员,他激动地表示,国旗是祖国的象征,能够参与国旗传递,他觉得特别光荣和骄傲!在他看来,各行各业的代表传递的不仅是国旗,更是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他见证了国家的发展与改革,并且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作中,许振超严于律己,公正无私而又乐于奉献,能以企业利益为重的工作者也必定是爱国的。正因为有一颗爱国之心,他立志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社会与祖国创造最大的价值。学生们通过了解许振超的事迹,不仅会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打动,更会敬佩他的爱国情怀。如此便成功塑造了一位时代的榜样,令学生们受到良好的熏陶。此外,教师还应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哲学思想。哲学是以人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人是哲学的永恒主题,哲学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态度,是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双重结合,哲学思想的最终目的在于让人们生活更加美好。所以高职语文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融入哲学思想,使得该思想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强化学生的理解。此外,这种教学模式还能加强各个学习的关联,为提高教学效率创造有利的条件。哲学是比较有难度的,需要教师围绕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使得学生对课程思政有更加透彻的理解,教师在拓展教学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鼓励学生站在哲学角度去思索语文问题。如此一来,既可以提高学生基础水平,还让学生哲学思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使得思政教育理解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此外,教师要锻炼学生分辨能力,以防学生学习效率受到课程学习的影响。

(三)合理地将语文教学与课程思政结合

高职语文教师要对专业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合理地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围绕教学现状与职业特征进行分析,将二者灵活地融合在一起,以进一步保证教学效率。教师还要分析二者的相似性与共有特征,将课程思政教育的作用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比如,教师在讲解外研职教版大学语文第二版第三单元《布利丹毛驴的选择》时,首先让学生切身感受布利丹毛驴的困境,使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人们会面对类似的选择,这就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生活选择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使学生的心态健康而又成熟,学会兼顾与取舍。作者梁小民由《拉封丹寓言》中布利丹毛驴不知怎样选择干草最终饿死的故事受到启发,认为人类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两难的选择。第五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从布利丹毛驴的选择来看,在生活中这种选择题随处可见,最为基本的是职业的选择,从政当官,虽有权力,但注定不能获得可观的财富;从文当学者,也很难创造优渥的生活条件;经商当企业家,虽有财富,却无权无势。每个人都会面临这“三捆干草”,各有利弊,然而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能选择一种职业。如果遇到选择题犹如布利丹毛驴一般,注定会一事无成。在第七自然段,涉及事业与家庭两难顾的难题,这就和布利丹毛驴的选择产生了出入,更多的是寻求一种平衡。教师要进行教学的延伸,让学生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自古忠孝难两全”等自主挑选话题,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阐述自己的想法。

(四)适当开展专题化教学

当今时代,教育改革步伐日益加快,教学模式逐渐多样化,在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语文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时,首先应对语文教学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尝试运用专题化教学模式,围绕语文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通过设计小专题的方式延伸教学内容,以达到综合教育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高职语文教师应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挑选有助于学生成长的课文,充分发挥专题化教学的作用,为提升教学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个别学生不善于和教师沟通,针对此现象,教师应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既可以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可以融入生活常见事物,使得学生养成发表个人意见的习惯。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如果学生理解错误,教师要进行纠正,保障每一分钟学习效率,使学生学习质量得到提高。教师还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身心愉悦,使他们注意力更加集中。高职院校应不断提高高职教师的综合素养。高职语文教师除了需要运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外,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效率。在此基础上,分析教学不足之处,合理调整教学方法,掌握学生学习规律,将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相互衔接,发挥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结合的作用。

结语

高职院校教师应了解课程思政的教育意义,将其和各学科进行有效的融合,以便提高教学效率。课程思政教学包含很多环节,性质比较复杂,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当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育的作用,使得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在一起。站在高校语文教师的角度,要分析传统教学理念的不足之处,总结教学潜在的问题,基于思政教育角度寻求解决措施,以体现出课程思政的教育价值。此外,语文教师要将教学和课程思政相衔接,令学生置身于一个优质的学习氛围中,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上述内容围绕课程思政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开展途径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教师带来思想上的启迪。

猜你喜欢
教师应思政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