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美育动力机制研究—— 以H大学为例

2022-11-26 07:55蒋可鸣张业茂
科学咨询 2022年5期
关键词:社团美育机制

蒋可鸣,张业茂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 430079)

美育是培植、陶冶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发展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的简称。美育伴随着人类的审美活动和艺术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学校系统的产生和演进,以艺术教育为特点的美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美育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体现了党对美育工作的重视。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在于培养学生感受和理解现实美、艺术美的能力,并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同时培养学生广泛而健康的鉴赏美的情趣,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养成美化环境以及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1]。高校是学校美育活动工作的主要阵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高校美育的改革发展是当代党的美育工作的重要体现。因此,对于大学生美育动力机制的研究,是对高校美育理论的支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党的美育理论体系。

一、美育教育工作现状

(一)美育教育战略地位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美育工作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把学校美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2]。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是毛泽东同志对于新中国教育指出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美育关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乎社会意识、社会风气,关乎广大青年学生“本质力量”的发挥和素质禀赋的养成。美育工作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审美趣味,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本质特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一流的教育[3]。新时代的美育工作,需要提高政治站位,审视成绩与不足,明确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推进学校美育工作建设步入新阶段[4]。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新时代美育工作要从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四个维度进一步强调美育的价值功能。明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并确定了主要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学校美育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2]。

(二)省内外同类项目研究状况

以大学生美育工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资料主要集中在各种学术期刊,以定性研究为主,研究者多为高校美育工作者及教师,在结合当前美育形势或作者学校实际的基础上,从一个视角或侧面论述大学生美育工作。新时代对于美育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近年来对大学生美育工作的研究在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上升,对全面深入地研究大学生美育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1.大学生美育状况,这部分文献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调研大学生美育现状,分析由于多种原因大学生美育依然十分薄弱,需要加强美育建设,并提出若干建议;(2)调研国外大学生美育工作,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改进国内美育教育重心或模式;(3)调研大学生美育观念和大学生美育课程开设情况,对大学生美育课程体系设计提出构想。

2.大学生美育理论丰富多样,杨林提到马克思美学中的感觉理论;刘翔华认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对大学生美育有指导意义;王成圆认为大学生美育需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傅琴认为美育与德育需协同发展等。对于大学生美育来说,不管以何种理论作为指导,都应充分意识到美育的意识形态特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立多样化内容的具体课程,发挥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作用,形成大学生美育构建特色。

二、美育动力机制

机制,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吴伟士(1869—1962)所应用的术语。认为人的活动有两方面:一是驱力,二是机制。机制是位于原因和结果、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连接机构;内驱力激发机制产生,机制是内驱力得以满足的方式,机制经多次发动之后可以转化为内驱力[5]。动力机制则是指一个系统中各种动力因素的结构功能、作用方式以及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方式、作用形式和所遵守的规则的总和[6]。

美育动力机制,即是在学校美育中的两个主要要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模型。这两个要素一是学生本体,学生本体是美育动力机制的内生机制,学生自身对于美育的需求和期望是动力机制的原动力;另一个主要要素是学校美育的形式,是美育动力机制的运行机制,受到学生对于美育需求的影响。学生对于学校美育的积极程度和意见反映着其对于学校美育的观点,而能否吸纳结合学生对于美育的观点,是学校能否进行有效美育并提升美育效果的重要考量。

大学生是学校美育的对象和主要受众,也是美育教育的天然考察者。在一般的美育课程中,美育教师是讲解者,学生是学习者。在美育课程的实践环节和美育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美育的对象也是美育的参与者。在文艺社团的各项活动中,学生则是活动的主导者。因此,在学生有主动参与美育的意愿时,大学生美育有多种途径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美育活动中,这是美育动力机制能够成立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美育的形式是学校美育的媒介,高校开展各式各样的美育课程及美育实践。美育课程及美育实践是否有令学生满意或感兴趣的质量,是否符合学生对于美育教育的期望,影响着学生对于美育教育的态度和后续对于参与美育教育的积极程度。

因此,美育动力机制可以描述为:学校美育由学生本体和学校美育形式组成,学生是美育的对象,美育形式是美育的媒介。美育动力机制,是这两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影响和交流的总和。通过满足学生的美育意愿,学校美育形式对学生本体进行美育,学生本体对美育提出需求并参与其中,进而影响美育的开展和后续发展。这是美育动力机制运转的基本模型。

美育动力机制中还有两个次要要素,即学校对于美育教育的保障和外部环境的支持。这两个要素的存在不直接影响学生本体对于学校美育的态度与评价,但这些要素的缺失会从基础上动摇美育教育的运转。

三、高校美育状况——以H大学为例

(一)H大学美育教育概况

H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百年老校,历来重视美育工作和艺术学科的发展,近年来大力推动美育学科建设、全面开展美学素质教育。H大学面向全校师生开设美育课程,以美育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审美素质、发展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为目标,提升师生对美育的了解和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的全面认知。

H大学在2020年颁布《H大学关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美育教育的实施办法(试行)》,该文件中提出,自2020级起,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和美育实践课程。公共艺术教育采用修读通识教育课程或艺术类课程的方式进行。美育实践教育课程则是指经学校美育实践教育中心认定的包括音乐舞蹈类、美术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他类型的竞赛、展演等美育实践活动。

(二)针对H大学学生的美育动力机制问卷的结果描述

为考察H大学的美育动力机制,对该大学本科生进行若干次问卷调研。主要考察的内容包括学生对于美育的了解程度、参与程度和对学校美育提出的要求和建议等。问卷调研共三次,每次参与人次在280人左右,涵盖的学生来自15个学院,包括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参与问卷的学生男女比例为男生占30%,女生占70%。

根据问卷调研结果,可以得出初步结果和对美育改革的建议。如H大学本科生最感兴趣的美育课程集中于音乐(41%)、美术(18%)、影视(53%)三个领域;有接近70%的学生期待美育课程的学习;有65%的学生认为美育课程会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提升;学生对美育课程的主要期待是期望通过美育课程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和艺术技能(63%);有11%的学生没有听说过学校的文艺社团,27%的学生仅仅听说过一到两个,但有超过40%的学生对文艺社团很感兴趣。

基于以上问卷结果可以得出初步结果:第一,学生对于美育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的期待值很高,主要期望是通过美育课程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修养和艺术技能,但学生对于美育课程的了解程度并不高。第二,学生最感兴趣的领域是音乐、美术和影视,学生最喜欢的美育实践活动是音乐会和影展。第三,学生对于校内文艺社团的兴趣浓厚,但了解并不多。第四,学生对于校艺术团的活动参与程度并不高。而对于学校的美育课程和美育实践活动的建议方面,学生反映的主要意见有:1.希望增加课程的种类和社团活动,避免供不应求情况的出现;2.希望在各校区均开设美育课程;3.希望课程以了解为主,不要专业性过强;4.希望美育教育能够真正让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知识,避免形式化;5.社团活动不要圈地自娱,做到真正面向全校。

(三)基于问卷结果的美育动力机制解读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做出如下动力机制描述:

1.内生机制——学生参与意愿

从H大学学生主体来看,H大学的学生(以本科生为主)对于学校美育教育有着很好的参与意愿,超过七成的本科生对于美育课程有学习意愿,并期望通过美育课程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美育素养或学习艺术技能。良好的参与意愿是美育动力机制运转的原动力,只有当学生有参与美育的意愿之后,美育教育才能开展。

2.运行机制——美育形式

在美育形式上,H大学将公共艺术课和实践性质的艺术形式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了所有学生主体。第二种美育形式是美育实践教育课程,是指经学校美育实践教育中心认定的包括音乐舞蹈类、美术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他类型的竞赛、展演等美育实践活动。还有一种美育形式是校艺术团和各式各样的艺术类社团,社团一般自行宣传运转,并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艺术类活动。这三种美育模式是H大学学生参与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学习美育课程、参与美育实践教育,以及参与或出席文艺社团的活动接受学校美育。

3.美育重要场所——文艺社团

学校的文艺类社团是除开美育课程和美育实践教育之外,学生参与美育教育的另一主要方式。文艺类社团的种类多种多样,学生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和专长自由选择文艺社团。H大学的学生主体对于校内文艺社团有着优秀的参与意愿,但仍有接近三成的学生对文艺社团缺乏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同时,学生对于校艺术团的活动参与度不高,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仅有不到一半的学生参加过(作为演出参与者或观众)校艺术团的活动。

四、大学生美育动力机制改革建议

1.优化美育课程设置。当前的美育工作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美育教育,是结合红色文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美育。H大学是一所师范院校,在艺术教育学科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在新时代美育要求下,H大学的艺术类学院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做出一定改进。新时代美育课程必须通过课程教学实现课程目标,对教师的教学力、制度化质量监控和针对问题的持续改进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强化美育主阵地。文艺社团应成为学生体验美育的重要场所,充分利用校内学院资源,提升公众音乐会的质量。

3.多元化经费支持。在经费支持上,可以参考部分国内外高校的资助人系统,充分利用校友和社会资助。学校的音乐厅、剧院可以适当进行部分商业化探索,从成熟的公众音乐厅和剧院的运行模式中学习经验。

4.强化活动规划。美育活动要有规划,有季度的宣传活动,国内外的高校中均有已具有成熟的公众音乐会的对象可供借鉴。校内的公众音乐会有着类似公众音乐厅的运行机制:演出按季度进行,音乐会一般在演出前六个月预约完成,给演出者足够的练习和宣传准备时间;有专业的演出后勤团队,提升演出者的体验,从而达到提升演出质量的目的。通过演出服务社区,为社区以零票价或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提供有质量的音乐会活动。

5.开展美育公开课。围绕校内的美育实践活动和课程开展美育公开课。例如,可以围绕音乐会曲目或演出剧目开展美育活动,如讲座、曲目介绍、剧目科普等。美育的重要步骤是体验美育,而美育公开课的形式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对于美育的体验,因此对提升美育效果、达到美育教育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结束语

美育动力机制是在学校美育中的两个主要要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模型,这两个要素一是学生本体,是美育的对象,对学校美育有需求和期望;另一个主要要素是学校美育组织,该要素是美育的媒介,受到学生对于美育需求的影响。学生对于学校美育的态度、积极程度、意见反映着其对于学校美育的观点。而能否吸纳结合学生对于美育的观点,是学校能否进行有效美育并提升美育效果的重要考量。

基于美育动力机制,H大学的美育在美育的内生机制上,学生具有很好的参与意愿。在美育的运行机制上,以美育课程、美育实践、文艺社团三类形式为主体作为H大学的美育形式。当前的高校美育工作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美育教育,是结合红色文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美育。新时代美育课程必须通过课程教学实现课程目标,对教师的教学力,制度化的质量监控和针对问题的持续改进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文艺社团应成为学生体验美育的重要场所,在后续的美育教育改进中,充分利用校内学院资源,提升美育质量是大学美育教育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欢
社团美育机制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美育教师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