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探析

2022-11-26 07:55李荣罗凤
科学咨询 2022年5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专业课程研究生

李荣,罗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重庆 400016)

课程思政简而言之就是在课程这一主载体上将融入的思政做为主概念,目的是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大格局育人形式,把所学的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有机结合、同向而行,从而能够达到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思想价值”统一结合起来,简而言之即高校所学的课程都要发挥思政教育作用[1]。2010年我国学位委员会通过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的设立,其目的是培养出临床与科研、教学能力并重的高层次、应用型护理人才,这就促使护理研究生的教育与临床一线工作的现实需求相互衔接[2]。本文对什么是课程思政,以及其将课程思政融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意义、模式和现状进行总结,发现目前的不足,提出对未来的展望,为将课程思政更好融入护理研究生课程体系中提供参考。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与发展

课程思政既不是在教学的基础上再增设某一门课,也不是再补充某一项活动,其实质仅是一种“课程观念”,是通过在日常的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中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从而培养出能力和思想并重的复合型、应用型护理人才。2014年,上海市通过教育综合改革,逐步形成了课程思政理念,并选取了国内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推出了大国方略等一系列带有中国特色的课程,这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3]。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会议上提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的意义简而言之就是要造就出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符合时代的人才以及为谁培养人等实质性问题。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环节,教育要全面化,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对高校人才实现全程、全方位的培养,努力开创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4]。至此课程思政的概念得以明确,课程思政的发展得以推动,许多高校将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放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至关重要的位置,并取得了卓越的教学成果和成绩。2018年,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在各地高校进行推广,高校对于思政的探讨和人才培养方法增多,学术界对课程思政的探究和讨论也与日俱增[5]。2020年,教育部门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详细阐述了课程思政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同时也指明了不同专业课程思政的建立方法和方向,并做出了国家层面的整体设计和全方位的部署。课程思政在全国各地高校全面推广,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建设也日臻完善。课程思政并不是单独的一门思想课程,而是将专业知识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充分提取并使用,课程思政强调的是在专业基础上的有机自然地融入,是对原有的概念进行价值再造[6]。

二、课程思政融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意义

护理是医疗卫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护士作为未来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关系到与医生和患者的关系,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很多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询问如果以后没有从事本专业,打算做什么工作?通常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不知道”或者是表示自己还“没想法”,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上处于迷茫状态。要想解决这一现象,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想法有思考,单纯地仅仅凭借几门思政课程来处理现状是难以解决的。课程思政是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考虑的,在“大思政”的前提下,将思政理论课、人文素养课、专业课融为一体,人文素养课和专业课要与思政课齐头并进,协同育人。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结合,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方向有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职业价值产生正确的取向,理解护理工作的伟大意义,从而对该专业有更大的学习热情,未来能更好地走向临床,服务病人,实现个人价值。

学校作为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行地,应当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护理学科作为一门融合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由于其不仅涵盖了自然科学也包括了社会人文的特殊性,因此在医学学科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中,导师作为第一位思政教育传播者,在传授医学专业理论与临床技能的同时,也更要重视学生思政思想的树立与发展。通过学校教师和临床带教老师把思政德育融入平时的专业教学过程,在提高高校人才课堂兴趣和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塑造了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培养出临床与科研、教学能力并重的高层次、应用型护理人才。

三、课程思政融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模式

目前课程思政融入护理专业主要是以将思政内容融入护理学专业课程为主,如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冯蓉[7]等人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凝练课程育人目标、提炼思政元素、挖掘思政素材、探索多元融入路径将思政内容融入妇科护理学课程,采用典型事迹融入、热点讨论、PBL教学法、情境体验、床边见习和社会实践等模式将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结合。任柳[8]等人将思政内容与基础护理学专业课程结合,运用视频融合或案例融合、专题嵌入、热点分享、情景体验、文字分享、经典诵读等模式,让同学们在理论课堂和技能操作中都能感受到思政内容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深入与落实。褚婕[9]等人将使用将课程思政与“四环五步教学法”应用于护理临床教学中,即在各个环节和各个步骤中见缝插针融入思政内容,以教学方法为大框架,以思政内容为填充,将课程思政与临床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由此课程思政与护理专业结合不仅仅体现在理论知识的结合,在临床实践中也有所体现,且模式多样。但是这种结合主要运用于高职和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中,运用于研究生课程体系较少,这可能与我国护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发展起步较晚,系统性的课程体系建设尚在摸索中有关,未来将思政内容与高校护理专业课程相结合,探讨出更易被接受的结合模式将是新的研究方向。

四、课程思政融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现状与不足

从课程思政的提出到推行,课程思政融入护理专业的研究日新月异,课程思政逐渐与高校护理所学专业课程相结合,其中融入研究最多是基础护理[10]。但是目前对于课程思政融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研究少,研究发现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对课程思政模式的理解模糊,多数护理研究生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概念混为一谈。但是思政理念的“融”入可以提升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认同感,实现自我超越[11]。

随着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临床工作中护士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工具人”,而是守护患者健康的多重角色扮演者,但是每一种角色的背后需要的是专业知识的高度支撑和专业技能的高度熟练,由于只强调对护士的技能要求,这就间接性导致了护理这一学科逐渐偏向了学科教育,而忽视了不可缺少的人文教育,从而致使学生对思政元素一知半解,对学生课程思政价值观的引领出现错误导向。我国目前处于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慢性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传统社会对护士认可度较低,报考护理专业的人数少,导致护士数量缺口大,临床护理工作负担重,导致护士的时间和精力主要关注患者病情,忽略了人文关怀;护理研究生作为护理专业的高层次人次,拥有更加丰富的理论和经验以及更强的科研能力,其学历优势在面临就业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繁重的临床工作及敏感的护患关系,导致护理研究生不愿留在临床工作,更多倾向选择从事高职院校的护理教学工作,临床中高学历人才流失率较高。

但是护士作为临床工作的主干力量,临床始终是其最重要的主战场,其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救死扶伤,因此培养护理研究生对护理专业及护理工作的正确认知,开展以南丁格尔精神为主题的思政教育,使其认识到护理不只是为了减轻患者痛苦的工作,更是可以从中获取成就感的伟大职业。目前课程思政主要与护理本科结合紧密,马孟伟[12]等人使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最终构建出了本科护理专业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并根据指标体系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从而为评价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工具。但是目前还没有系统的评价体系应用于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中,主要与课程思政运用于研究生课程的相关研究较少有关。

五、课程思政融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展望

护理研究生多为青年,其价值观没有完全成熟,导师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学院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让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扎根于护理研究生的心里,让其在完成护理学的四个任务:促进健康、维持健康、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基础上,重视人文关怀,让南丁格尔精神植根于每位护理研究生的心中,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让高层次人才走向基层,走向患者,更好解决基层医疗问题,服务于基层劳苦大众,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真正实现全民健康。

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健康保卫战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白衣逆行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舍小家,为大家”、爱国爱党、爱岗敬业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在当下,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下去,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护理人员作为抗疫工作中的主要力量,发挥了弥足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我们中国医务工作者敢于面对、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职责精神;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自然的科学精神;患难与共、和衷共济的大国精神,这是新时代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应该高校中广为传播,引导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目前的课程中,应结合实例广泛宣传学习抗疫精神。

抗疫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号召下,应该将“抗疫精神”充分融入护理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穷思竭虑提高改革成效,达到育人目标,从而为社会培养有灵魂、肯思考、有担当、肯奉献的白衣天使为健康中国的发展保驾护航[13]。

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既要学习如何搞科研,又要走向临床学习临床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致其研究生期间学业任务较重,因此摸索出方便省时的课程思政模式,与南丁格尔精神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内容,将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专业课程研究生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