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艾注射液研究进展

2022-11-26 15:07张红燕毕红玉
药品评价 2022年3期
关键词:皂苷黄芪注射液

张红燕,毕红玉

南昌市第一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8

康艾注射液是由黄芪、人参、苦参素经提取加工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处方中人参和黄芪均为常用的益气扶正药,研究表明,人参和黄芪均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浸润和转移作用,并能增强巨噬细胞和NK 细胞的吞噬、杀伤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放、化疗药物联用可防止白细胞下降[1-5]。苦参素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调节免疫和抗肿瘤等作用[6-8]。研究表明,康艾注射液具有扶正培本、益气固锐、养阴生津,对肿瘤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增强免疫等作用。本文主要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安全性等方面对康艾注射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药提供参考。

1 化学成分

近年来,对康艾注射液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较少,从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主要有皂苷类、黄酮类等。

1.1 皂苷类

康艾注射液中皂苷类成分主要分为人参皂苷类和其他皂苷类,其中常见的人参皂苷类有人参皂苷Rg1、Rg2、Re、Rf、Ra1、Ra2、Ra3、Rb1、Rb2、Rc、Rd[9]、Rb3、Rg4、Rg8及其同分异构体、越南参皂苷R11、越南参皂苷R13、Floaginsenoside B、三七皂苷M、三七皂苷R1[10];稀有人参皂苷有人参皂苷F4、20(S)-Rh1、20(R)-Rh1、20(S)-Rg3、20(R)-Rg3、Rk1、Rk3、Rh4、Rg5、Rg6[9]、F1、V 及其同分异构体[10];其他皂苷类成分有黄芪甲苷、环黄芪醇、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异黄芪皂苷Ⅰ、异黄芪皂苷Ⅱ、异黄芪皂苷Ⅳ[9]。

1.2 黄酮类

目前从康艾注射液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成分有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11];(3R)-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6aR,11aR)-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R)-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苷;(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吡喃葡萄糖苷;芒柄花苷[9];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吡喃葡萄糖苷[12]。

2 药理作用

2.1 免疫调节作用

李沅耕[13]研究康艾注射液分别对Raw 264.7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白细胞减少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和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影响、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康艾注射液能够增强Raw 264.7 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黏附能力,提高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ROS(活性氧)、NO(一氧化氮)水平,促进NF-κB 核异位;康艾注射液对环磷酰胺及X 射线诱导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均具有对抗作用;此外,康艾注射液还具有增强环磷酰胺诱导及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的作用。

陈涵斌等[14]采用二辛可酸法测超微蛋白含量,用生化方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琥珀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发现康艾注射液能够激活巨噬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

2.2 抗肿瘤作用

王红兵等[15]研究康艾注射液对乳腺癌组织中PI3k/akt(磷脂酰肌醇-3 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路和CD、NK 细胞的影响,将9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化疗,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化疗+康艾注射液。结果发现观察组在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有所提升,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在KPS 和体重变化的稳定率及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PI3K、pAKT、bcl 水平均下降,但bax水平则升高,此外,各时间节点的PI3K/AKT 信号通路标志性蛋白水平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康艾注射液通过介导PI3k/akt 通路,提高治疗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赵玲俊等[16]利用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康艾注射液对人类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发现经康艾注射液治疗48 h 后,人类乳腺癌细胞MDA-MB-435S、MDA-MB-231、SK-BR-3 以及HCC-1937 活性均明显减少,2 周后,人类乳腺癌细胞4 种细胞的细胞克隆数也明显减少,并能诱导细胞凋亡。康艾注射液可通过AMPK/mTOR 信号传导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马玉荣等[17]选择120例宫颈癌患者分组治疗,分析康艾注射液对子宫颈癌患者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发现基础治疗联用康艾注射液的患者与直接接受基础治疗相比:血浆中CD4+(辅助T 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及CD4+/CD8+较高,CD8+(抑制/细胞毒T 淋巴细胞)的百分率较低,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较则明显升高,血清SCC(鳞状细胞癌相关抗生素)、I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 片段)水平明显降低。结果表明,康艾注射液可通过降低血清SCC、IGF-2 及减少CYFRA21-1 水平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董蕙等[18]将112例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治疗,探讨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对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结果表明,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的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明显升高,而CD8+明显降低;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EA(癌胚抗原)及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显著降低。康艾注射液可通过减少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改善细胞免疫等途径提高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黄素培等[19]探讨康艾注射液对卵巢癌的作用,通过比较康艾注射液和苦参素注射液分别对卵巢癌HO-8910 细胞的抑制率及体外抑瘤作用,结果发现康艾注射液在体内转化过程具有显著的直接抑瘤作用。

韩秀琴、韩淑琴[20]研究康艾注射液对胃癌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康艾注射液对胃癌细胞SGC-7901 进行处理,利用MTT 法测定胃癌细胞SGC-7901 的增殖情况,Boyden chamber 侵袭小室测定癌细胞SGC-7901 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测定胃癌细胞SGC-7901 迁移能力。结果发现康艾注射液对胃癌细胞SGC-7901 的增殖、侵袭、迁移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均与浓度呈正相关。

农卫霞等[21]选取70例老年恶性淋巴瘤患者,观察康艾注射液治疗老年恶性淋巴瘤的作用,常规组给予利妥昔单抗结合CHOP,试验组给予常规组药物加用康艾注射液,按3 周1 疗程,治疗4 疗程。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的CYFRA21-1、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hs-CRP(超敏C-反应蛋白)、TS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水平均降低,且明显低于常规组。

2.3 保肝作用

黎鹏[9]利用人参皂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及苦参素配制成多种组合物,并采用MTT 法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稀有人参皂苷单体组合物和黄酮单体组合物能够明显抑制HePG2、MCF-7 肿瘤细胞的增殖,其中单体化合物紫檀烷苷和异黄烷苷对HePG2、MCF-7 肿瘤细胞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康艾注射液中主要抗肿瘤活性成分为稀有人参皂苷的组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组合物。

谢新梅等[22]将30 只大鼠随机分为康艾注射液干预组、单纯造模组和空白对照组,并利用0.01% DEN 溶液,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于造模21 周后将大鼠行麻醉致死,取出肝脏组织,观察形态,并做HE 染色和VG 特殊染色处理。结果表明,康艾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肝纤维化。

2.4 其他作用

魏明刚[23]选择6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研究康艾注射液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经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后患者的RBP(尿视黄醇结合蛋白)、β2-MG(β2-微球蛋白)、尿蛋白排泄及高敏C 反应蛋白等临床指标均有显著降低,还发现CCr(肌酐清除率)、BUN(血中尿素氮)、SCr(血清肌酐)等肾功能指标也呈现明显降低趋势。

李京华等[24]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研究康艾注射液对6 mv-X 射线治疗的患者骨髓抑制的影响。发现康艾注射液联合放疗期间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均有升高,表明康艾注射液能够降低放疗过程中骨髓抑制的程度。

高洋、王瑞[25]通过对实验小鼠灌胃不同浓度(高、中、低)的康艾注射液醇提物,研究其抗疲劳、常压耐缺氧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康艾注射液醇提物均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康艾注射液醇提物有提高常压耐缺氧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3 安全性研究

3.1 毒性研究

李昇刚等[26]利用大鼠、小鼠、豚鼠、实验兔对康艾注射液进行急性毒性研究,并建立了急性毒性评价系统。以原液和不同稀释倍数的药物浓度,0.1 mL/s 或延长给药时间的给药速度,0.5 mL/20 g·BW的给药浓度,经尾静脉注射给药,连续观察7 d,结果发现,小鼠会出现抽搐、四肢强直、排尿等现象,且均在1~3 min 内死亡。利用寇氏法测得小鼠LD50 为19.69 mL/kg·BW,约为人体最大给药剂量(1 mL/kg BW)的20 倍。此外,康艾注射液在大鼠、豚鼠、实验兔中的安全剂量为1 mL/kg·BW,为人体最大给药剂量的5 倍。由此可制定毒性检查控制标准,减少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3.2 细菌内毒素

朱爱民等[27]利用凝胶法建立了以30 倍稀释液及灵敏度为0.25 EU/mL 的鲎试剂检查康艾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并对24 批样品进行了评价,此法进一步提高了该产品的质量。

3.3 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梁晓美[28]观察康艾注射液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及果糖注射液配伍后配伍液外观、pH、不溶性微粒、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0~5 h 内配伍液无明显变化;pH 在配伍后略有降低,但无明显差异;不同直径的不溶性微粒比0 h 明显增多,特别是配置初期;紫外吸收光谱无明显变化。赖正熬[29]研究了康艾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不同放置时间及温度下的稳定性,0~4 h 内,5~20 ℃下配伍液的外观、吸光度、不溶性微粒无明显变化;而30~40 ℃条件下配伍液的外观、吸光度、不溶性微粒则出现显著变化。因此,康艾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可于20 ℃下稳定存放4 h。

4 小结

目前,对康艾注射液化学成分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人参皂类成分及黄酮类成分的研究,后期应全面研究其组成成分,进一步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康艾注射液现主要用于妇科肿瘤、消化系统肿瘤、肝癌、肺癌、恶性淋巴瘤等疾病的辅助治疗,为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应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应加大对康艾注射液的安全性及方法配伍方面的研究力度,重点关注配伍过程中产生的物理或化学反应及药效的影响,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猜你喜欢
皂苷黄芪注射液
黄芪“跑步鸡”带领乡村产业“跑”起来
三七总皂苷肠溶微丸的含量测定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纤维素酶法提取无患子皂苷的工艺优化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诺保思泰®阿加曲班注射液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黄芪枸杞茶补气血虚弱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黄芪是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