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杜氏肌营养不良症一例报道

2022-11-26 19:39唐莲芳林义临米弘瑛
云南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肌萎缩肌酸激酶外显子

毕 凯,唐莲芳,林义临,米弘瑛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儿科,云南 昆明 650100)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也称假性肥大型肌肉萎缩症[1],是一种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为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有报道少部分病例是由基因突变而来,预后极差。DMD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抗肌萎缩蛋白缺乏,进而出现肌膜损伤、肌酸激酶外渗、钙离子内流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继而肌纤维坏死、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交替发生,破坏肌纤维的完整及功能,导致肌无力和肌萎缩,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并出现肌肉假性肥大的典型体征。该病起病隐匿,女性多为携带者,男性多于3~5岁起病,由于婴幼儿期常无典型的临床表现,不易引起患儿家长及医务人员重视,易导致误诊及漏诊。部分DMD患者在新生儿期出现肌酸激酶的显著升高,可协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新生儿期 DMD 患儿,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帮助儿科临床医师对本病的再认识,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G1P1,足月,出生体重3330 g,无缺氧、窒息史,因“发热半天”入院。查体未见异常。无家族史及传染病接触史。首次血生化示:肌酸肌酶(Creatine Kinase,CK)31455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786.6 U/L,ALT 67 U/L,AST 242 U/L。予对症治疗5天,复查肌酶:CK 9649 U/L,CK-MB 257.9 U/L,ALT 44 U/L,AST 84 U/L。生后第8天再次复查肌酶:CK 9475 U/L,CK-MB 342.1 U/L,ALT 51 U/L,AST 111 U/L,甲状腺功能、血糖、动脉血气、血乳酸、血氨均未见异常,心脏彩超示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入院后多次肌酶谱检查均异常增高,经对症治疗后下降不明显,考虑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可能。与家属沟通后,采取患儿末梢血干血片,采用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方法行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结果检出DMD(NM 004006.2)基因49~54号外显子缺失,故诊断为DMD。因患儿母亲拒绝,故未能进一步完善父母及患儿的全外显子基因检测。

2 讨论

DMD是由位于X染色体p21.2 区上的编码抗肌萎缩蛋白的 DMD 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的神经肌肉疾病[1,2],其基因包含79个外显子,全长2.2Mb,编码信息量大,遗传学上易发生突变。DMD基因的变异以外显子缺失/重复为主[3]。抗肌萎缩蛋白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及心肌中,当抗肌萎缩蛋白生成减少时,DMD患者的肌肉纤维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逐渐出现肌萎缩和肌无力、腓肠肌假性肥大、鸭步、Growers征阳性、宽步步履等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进行性加重,后期死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危重并发症[3,4]。该病一般男性多见,女性多为携带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男性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5 000-1/6000,有症状的女性携带者约为 1/10000-1/45000[5]。在我国,DMD患者无明显的地域特征[3]。

本病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早期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新生儿较易漏诊误诊。血清肌酸激酶(CK)作为临床最常使用的筛查DMD的血清学指标,在起病早期可增高达正常值的数十甚至数百倍,有助于DMD的早期诊断[6,7]。由于该病在新生儿期无临床表现,目前主张若筛查指标CK结果异常,经治疗后仍明显升高者,尤其是当临床发现患儿血清肌酶异常升高而又未出现症状时,需尽早行基因检测,有助于DMD的早期诊断。患病儿童最初2年可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易摔倒等,多于幼儿期、学龄前期开始出现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及站立、行走、爬楼困难,逐年加重,后续发展为跑、跳、坐位站立及爬楼梯困难,至10余岁时患儿开始丧失独立行走能力,疾病后期常死于呼吸衰竭或心脏并发症。本例患儿因发热入院,入院后查血生化发现肌酶异常升高,予对症处理,多次复查肌酶均异常升高,在排除肝病、心肌疾病等疾病后,进一步做基因检测,检出DMD(NM 004006.2)基因49-54号外显子缺失,故 DMD 诊断明确。该患儿目前处于新生儿期,后期需长期门诊随访,及时进行早期干预。

本病目前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多学科的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是能够减缓 DMD患者肌力和运动功能衰退的药物,但需患者长期用药,存在多种药物不良反应[7]。随着对DMD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的深入认识,基因替代疗法、外显子跳跃法、基因编辑疗法、干细胞疗法尚在深入研究中,将来可能在DMD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4,8]。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期发现CK明显升高,须详细询问家族史,及早进行患儿及父母基因检测,可帮助早期诊断。

猜你喜欢
肌萎缩肌酸激酶外显子
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检测的评价
肌肉萎缩真有那么可怕吗
Adventurer on the wheels轮椅上的华丽冒险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首儿所关爱脊髓性肌萎缩症儿童
探讨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心肌酶、cTnT、CRP水平的变化
1例脑梗死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病例分析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人类组成型和可变外显子的密码子偏性及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