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2-11-30 03:43刘友友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0期
关键词:螺旋支气管边缘

刘友友,孙 伟,高 亮,李 平,王 冠(通信作者)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山东 枣庄 277500)

研究数据显示[1],早期周围型小肺癌发病率不断增加,是临床中一种十分常见的肺癌,主要是指肿瘤直径均在2 cm以下的一种肺癌,该疾病具有难以发现、病情进展快等特点。随着环境污染不断加重,该疾病发生率不断增高,容易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导致家庭和社会负担加重。同时该疾病在临床已经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对于该类疾病早期明确诊断十分重要,能够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而使患者获得早期治疗。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CT诊断在临床广泛应用,取得显著效果,能将小肺癌检出率显著提高,有效改善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2-3]。本文目的在于探究多层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疑似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6.21±2.65)岁。纳入标准:①经过手术病理组织学确诊以及肺穿刺活检证实;②患者均无明显禁忌证情况,均同意实施影像学检查;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及伴有精神异常者。

1.2 方法

采用本院提供的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美国GE公司),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在患者进行平静呼吸时需要屏气进行连续扫描,从患者肺尖直至肺底进行扫描,参数设置:电流80 mA,管电压120 kV,间距8 mm,层厚8 mm;对患者自身软组织重建应用薄层靶进行扫描,管电流约90 mAs,管电压120 kV,间距1 mm,层厚1 mm,对患者实施多平面重建方式,再开展全胸容积扫描相关方式,对比剂主要给予患者应用碘海醇,应用剂量在80 mL左右,对患者实施高压注射,速率3 mL/s,注射后15 s、120 s、300 s实施扫描。

1.3 观察指标

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效能、病灶位置、病灶内部情况、病灶边缘情况、病灶周围相关情况以及动态增强CT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效能

10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早期周围型小肺癌95例,非早期周围型小肺癌5例。多层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为97.89%(93/95),特异度为100.00%(5/5),漏诊率为2.11%(2/95),误诊率为0.00%。见表1。

表1 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 单位:例

2.2 分析病灶位置

在95例患者中,左肺上叶患者有21例,左肺下叶有24例,右肺上叶有27例,右中叶有3例,右下叶有20例,见表2。

表2 病灶位置分析

2.3 分析病灶内部情况

在95例患者中,病灶内部情况以毛玻璃样密度小泡征、细支气管征最为常见,见表3。

表3 病灶内部情况

2.4 分析病灶边缘情况

病灶边缘主要以分叶深最为常见,见表4。

表4 病灶边缘情况

2.5 分析病灶周围征象

病灶周围征象以线影最为常见。见表5、图1、图2。

表5 病灶周围征象

图1 病灶边缘凹凸不平

图2 病灶边缘细短毛刺样改变

2.6 动态增强CT表现

在95例患者中,存在病灶均匀强化患者28例(29.47%);另外存在不均匀强化患者67例(70.53%),其中部分患者磨玻璃结节增强后,CT值也呈现增加情况,而其他情况未出现明显增加,患者自身病灶密度缓慢升高。

3 讨论

16排螺旋CT在临床广泛应用,该方式在早期周围型小肺癌诊断过程中具有多种优势,例如扫描速度十分快,能对呼吸运动伪影进行消除,能够在任何层数进行重建,对于病灶内部的相关结构进行准确显示[4]。早期周围型小肺癌容易侵犯人体的肺部,导致肺小叶形成肿块或者结节,采用16排螺旋CT诊断方式,不仅能对患者肺癌病变部位、形态、大小进行明确,还能对患者结节自身的数量、大小、具体情况以及部位进行明确,对于临床治疗十分的重要[5]。相关研究结果显示[6],CT在肿瘤和患者肺交界处能发现浅分叶和深分叶,主要是由于疾病的病理基础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第一种是患者肿瘤边缘部位存在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不一致情况,而第二种则是肺组织存在间隔,进入患者的支气管分叶和肿瘤血管,从患者自身肿瘤内部生长造成的凹陷,导致分叶情况发生,同时另一种常见表现是毛刺征,可以分成两种,例如短毛刺和长毛刺,长毛刺数目均不等,而短毛刺以癌细胞侵袭导致肺间质内出血为主。另外肺癌内部结构以患者无明显钙化斑为主,是由于肺癌残留在患者正常的支气管、正常肺组织内浸润生长,和肺泡含气囊腔存在密切相关性。医学研究显示,若小泡征存在结节情况,则可以提示为恶性,若在诊断过程中,存在多个小泡聚集形成蜂窝状,则可以判定为细支气管腺癌。另外比较常见的一种还包括细支气管充气征,以扩张细支气管影较为常见,常发生在细支气管肺泡癌以及癌性实变中[7-8]。

肺癌组织的不同细胞具有分化程度不一及生长速度不同的特点,此外,当患者支气管进入其结缔组织、肿瘤细胞及肿瘤组织周围血管内,对患者肺部周围组织的生长造成影响,经影像学检查中可见患者的肿瘤组织出现窝陷症状,从而表现出分叶征。在影像学检查中可见患者支气管充气征为细条状,且直径在1 mm以上的空气密度影,部分患者则表现为小泡状影,在进行连续CT检查时可见,细支气管充气征在临床上常用于诊断支气管肺泡癌及腺癌。肺癌增强CT扫描在临床广泛应用,在对于定性诊断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在病灶内增强CT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增强后发生明显强化,第二种是增强后扫描时间延长,而第三种是增强后发生轻微强化情况,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9],周围型肺癌以不均匀强化作为主要表现,所占比为较高,均匀强化所占比较低,而明显强化征象以单一、均匀、丰富的筛孔状血管网作为表现,患者肿瘤内无坏死相关情况,可以提示是腺癌。不均匀强化以患者血管分布、大小不一致作为特点,以鳞癌较为常见。而斑点状强化以迂曲血管作为特点,以周围型肺癌较为常见[10]。同时在实施鉴别诊断方面,需要和以下几种类型进行鉴别,第一种为结核球,该种疾病以边缘光整作为表现,少数患者为浅分叶、多数患者为分叶,在增强后无明细情况;第二种则是单发转移瘤,以边缘光整作为主要表现,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病史进行明确;第三种则是一种球性肺炎,以患者病灶边缘作为鉴别点,该疾病病灶边缘以边缘模糊、圆球样作为特点;第四种则是机化性肺炎,以不规则形或三角形作为主要特点,患者的胸膜存在明显增厚等相关情况,同时患者增强后存在强化[11]。同时本次研究在进行筛选过程中,对于以下几点还需要重视:若在诊断过程中胸片存在微小病灶,同时患者年龄较高,需要对患者实施CT检查;若患者X线平片结果为阴性、痰液培养为阳性患者,也需要采用CT检查,若X线片上存在微小病灶,需要给予患者采取CT薄层扫描,对患者病变情况进行了解,为了减少漏诊和误诊等情况,在进行平扫的过程中,若无法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需要采取增强扫描,从而获取较多信息,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实施穿刺活检,虽然常规CT检查能对小结节和弥漫性病变进行检查,但是对于患者病灶内发生假钙化情况难以影响判断,该种情况下需要对患者实施薄层螺旋增强CT扫描[12]。研究结果显示,在95例患者中,存在病灶均匀强化患者28例、另外存在不均匀强化患者67例,其中部分患者磨玻璃结节增强后,CT值也呈现增高情况,而其他情况未出现明显增加,患者自身病灶密度缓慢升高。

综上所述,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过程中实施多层螺旋CT技术,能对于疾病早期鉴别诊断,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猜你喜欢
螺旋支气管边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奇妙的螺旋
在边缘寻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