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下的农业环保技术应用研究

2022-12-02 13:04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害虫农作物

王 巍

湖北尚元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湖北十堰 442000

当今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生态环保工作进入深化阶段,各地区农业均力求向生态农业转型,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深化,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然而,现阶段,大部分地区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资源浪费、使用不科学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态农业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随着高新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环保技术逐渐兴起,大大提高了农作物抗害能力,减少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推动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次,生态农业本身具有节能性的特点,注重生态效益发展,无形中带动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益。但要注意,因生态农业属于现代化农业和传统农业的结合体,为此,对新型技术的应用十分必要。

1 生态农业概念

生态农业主要以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由现代技术、传统技术与系统工程相结合而形成[1]。生态农业是一种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运用自然条件和社会资源,实现新的生产农业模式,其在发展中继承了传统农业生产的优势,且具有现代生产技术效率高、便利性强的优点。

2 生态农业的技术优势

首先,在实际工作中,需对各环节的工作预先做好设计,确保资源合理开发、环保技术合理运用,进而推进生态农业良好发展,实现环境保护[2]。其

3 生态农业技术

3.1 电子杀虫技术

我国以往传统农业生产中,一般利用化学药剂方式进行杀虫,此方式虽然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但缺点明显,会导致化学药剂残留,降低农产品质量,还会影响当地土壤和周边环境。而电子杀虫技术是一项清洁型抗虫害技术,主要通过害虫趋光性、趋波性等特点灭杀害虫。使用电子杀虫技术,不仅没有药物残留,还对土壤和周围环境没有任何污染。例如,蛾类害虫,可利用其趋光性,采用电子杀虫技术于夜间进行杀虫。设置光谱杀灭设施,在夜间利用害虫趋光性,将蛾子引至光源附近聚集,通过释放微小电压迅速将蛾类害虫杀灭。另外,也可释放蛾子可以接受的气味吸引它们,待引聚集后一举杀灭。

电子杀虫技术的运用,可减少害虫数量,抑制害虫繁殖,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对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电子杀虫技术应用成本相对较低,可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害虫数量的减少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也会有所降低,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使农民经济效益最大化。

3.2 种子磁化处理技术

种子磁化处理技术主要是对种子进行处理。播种前,需利用磁场对种子进行磁化处理,以此提高种子生存能力和抗害能力。种子磁化处理技术的运用,能够使农作物根系更发达,强化农作物各种功能,促进农作物健康成长。例如,增强农作物新陈代谢功能,提高农作物呼吸能力,使农作物生长得更加旺盛。经磁化处理的种子,可提高其发芽率和发芽速度,因种子根系十分发达,所以养分吸收能力较强,可使农作物茎和叶生长得更粗壮,从而使农作物具备较高的抗害能力和抗倒伏能力,为农作物产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农作物在充足的养分供应和高效的光合作用下,生长出来的果实更加饱满,科学应用种子磁化处理技术可以提高果实成熟度,增大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作物质量,并且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对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作用重大。

3.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包含2种方式:一是利用害虫天敌进行预防控制,二是采用生物药剂防控技术[3]。

3.3.1 害虫天敌 此方法主要是向农田中引入害虫天敌,利用天敌实现虫害的防治。例如,在稻田中引入赤眼蜂,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螟、钻蛀性稻螟等害虫具有有效的防控作用。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稻田中引入15万只/hm2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率可超出55%,对钻蛀性稻螟卵的寄生率可超出61%,具有显著的防控效果。

3.3.2 生物药剂防控技术 该技术可对农作物的不同病虫害采取不同的生物药剂,进行防控。例如,对于三化螟害虫的防控,可以在田间设置诱捕器,然后在其中添加适当的性诱剂,对雄性三化螟进行诱杀,减少稻田中三化螟产卵量。该技术既具有虫害防控效果,又不会污染农产品和周围环境。

3.4 防病促生技术

连接地面和电极线,构成自动循环空间电场环境。优势如下:(1)可以不间断地持续运转,且在运行期间可产生大量的臭氧和化合物,从而起到虫害预防效果,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2)空间电场环境可推动有益物质向地表运动,不仅可以消灭病虫害,还可以切断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3)空间电场环境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切断空气中病毒传播路径,防止空气中病毒快速传播和扩大病虫害面积[4]。

应用防病促生技术,可优化农作物生长环境,提高空气质量,为农作物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有效进行虫害防控。另外,还能净化空气环境,减少空气中病毒传播,清除异味,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效果,加快农作物生长速度,提高农作物产量。

3.5 化肥农药减量应用技术

首先,充分利用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在现实田间作业中,可借助粉碎机粉碎田中农作物秸秆,然后通过翻耕整地将碎秸秆埋入地中,从而充当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其次,合理选用良种,加强田间管理,减少化肥农药用量,降低土壤环境污染。最后,充分利用生物治虫、治病技术,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保护农作物正常生长,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农业环境[5]。

3.6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技术

一季作物收获后,将田间废弃地农膜用人工或机械进行农膜捡拾,去除杂质晾干后打捆就近交售至农膜回收点供企业循环使用,以减少残膜对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下一茬作物能正常生长。

4 农业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对策

4.1 大力宣传生态农业技术

在发展生态农业进程中,有关人员可通过各项模式加强农业环保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例如,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积极引进太阳能技术,使用无公害农药预防害虫等,以上均属环保技术的应用。在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时,也需加强农民资源利用意识,即将养殖、加工和销售等模式有机结合,进而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生态农业种植效益,推动未来生态农业稳步发展[6]。

4.2 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管理体系

生态农业管理是一项长远性、持续性工作,其自身涉及的工程量较大,牵涉各方面因素,关系着人类的生存环境[7]。因此,各环节工序都十分重要。生态农业的管理将受到既定政策、制度和科技发展的制约,严重影响生态农业管理工作效果。针对以上问题,相应的部门需构建合理、完善的生态农业管理体系,合理运用各种生态能源,保证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3 树立环境保护理念

现阶段,在一些土地中种植桉树,给生态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人们不应只注重桉树给生态农业所带来的优势,还应考虑其对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在生态农业发展中,有关人员可合理运用农业生产资源,确保整体生产环境均满足环保要求,以促进生态化发展。相关部门还需大力宣传环保理念,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参与相关工作[7]。

4.4 充分运用环保技术

4.4.1 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是最直接、有效的环境保护技术,通过向土壤中添加氧化剂,这些氧化剂将在特定时间后,可分解土壤中的重金属或其他可氧化物质,从而实现对土壤改良的效果。4.4.2 植物液提取 据有关研究证明,有些植物拥有自我修复能力,因此,可对这类植物剥皮和锯切,以提取植物液体,实现植物液体的二次开发和利用。如果植物液体可以制成特殊的植物香料、电子产品的绝缘材料、绘画和建筑使用的涂料等,可借助植物天生自我修复能力所提取的植物液,为人类生产生活增添色彩。此种方式不仅不会污染生态环境,还可以服务于人类[8]。

4.4.3 微生物 微生物治理技术具有可行性,其通过微生物本身特性,对特定物质进行清理。微生物环保技术主要用于改良大面积受损的环境。此修复方式最大优势就是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且作用范围较大。

4.5 加大生态农业环保技术推广力度

目前,农业环保技术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使用水平较低,要想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农业系统,并获得理想效果,需多方协作。环保技术是实验室的产物,同时也需大力推广。经过实践证明,可在农业实际生产中发挥环境保护作用的技术,以此扩展环保范围,使农业种植者积极使用农业环保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9]。

例如,对于部分乡村地区,相关部门可针对性地组织下乡推广活动,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前沿节水灌溉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农户环境保护意识。此外,当地政府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发布有关环保信息,以及养殖、种植过程中应主要的细节,让农民不用出门就能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为深入开展农业环境保护技术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农业环保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实用性,让农户切身感受到农业环保技术带来的效益,加强农业环保技术的应用,推进生态农业的进步与发展。

4.6 加强生态农业管理

生态农业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广泛、内容复杂、时间长。首先,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创新思想及技术水平,同时还要制定科学、规范、完善的制度,从而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保证生态农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其次,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因此,有关工作人员可二次利用生态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既能起到环保的理念,又能减少农副产品的使用量,使生态农业发展上升到新的高度。

最后,在实现技术生态化发展的同时,还应注重农村环境生态化,可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

(1)加强农村技术设施投入,加快整体建设进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加大环保的推广力度,鼓励农民多使用一些自然资源,进而起到环境保护的效果。

(3)定期组织生态环境保护宣讲活动,提高农民自身环保意识,使其积极自愿参与到生态农业发展中。

(4)减少土壤污染。土壤是宝贵的生产要素,为确保土壤健康使用,减少土壤污染,应制定完善的防御体系,并严格按照生态种植要求,合理开展施肥和有效除虫工作,促进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发展。若需要应用农药,必须严格根据国家剂量标准,避免农药使用过度,对土壤造成污染。此外,要加大土壤周围环境保护力度,实施垃圾分类,将生产与生活垃圾分离,为生态农业创造高质量物料资源。

(5)强化环保意识。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注意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环境的保护。在环境保护中,应发挥各种农业生产资源、周边环境正面效应,落实环保理念,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让更多人意识到环保对生态农业发展的作用,使人们全身心投入到环保事业中。

(6)高效利用水资源。良好的水资源环境能确保生态农业健康长远发展。水资源珍贵而稀少,在生态种植中,水资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自然资源,要通过新的灌溉方式,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取得更好的灌溉效果,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10]。

5 结束语

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通常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和化肥等防治病虫害和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些均会对土壤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影响农产品质量。基于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视程度,积极引进农业环保技术,严格遵循既定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不断创新农业环保技术,健全生态农业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切实落实,扩大对生态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范围,让更多的农民了解环保技术,掌握环保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而实现生态农业技术的创新,从而推动生态农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害虫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害虫的克星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寓言二则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