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启蒙教育视角下非遗传承与研学活动的融合路径研究

2022-12-03 19:42江丽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专学校福州研学

江丽容

(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福建福州 350101)

近代教育家黄炎培认为“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盖教育云者,固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也”[1],充分有力地说明职业性是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从国家层面推动的关乎国家文化发展大计、 旅游市场繁荣的战略性举措。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006年,为进一步促进福州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福州工艺美术技术学校与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整合。文旅融合,强强携手,为非遗文化与研学活动开发融合的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该文以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发展为例,积极探索职业启蒙教育视角下,职业院校实现非遗传承与研学活动融合的路径。

1 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启蒙教育的可行性

1.1 有利于立德树人,培养工匠精神

职业启蒙教育是响应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的号召,发挥学校软硬件资源优势,融入研学活动,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启蒙教育的结合。让传统手工艺与非遗文化走入中小学校园、走入周边社区,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资源面向基础教育开放,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1.2 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是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基因。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被遗忘,不能有“断层”之虞。研学活动能够激发孩子们对非遗文化“基于理解的热爱”,进而传承、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是时代对新一代的要求,启蒙教育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们坚定文化自信。

1.3 有利于完善“研学服务与旅行”专业建设

2021年国家教育部出台的新专业目录要求职业院校增设“研学服务与旅行”专业。通过职业启蒙教育,开展“非遗”研学活动,推动“非遗”和旅游相融合,有利于职业院校探索、积累与总结非遗文化传承的经验,对于非遗研学课程大纲出台和研学活动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1.4 打造非遗研学品牌,培养专业文旅人才

通过研学活动,传播非遗文化,打造学校非遗研学品牌,有利于职业院校根据市场需求改变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将地方非遗文化渗透到旅游专业课程教学,培养适应旅游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2 实施非遗职业启蒙教育的研学活动目标

“非遗职业启蒙”研学活动以培养中小学生的非遗文化兴趣与学习能力, 提升他们的综合职业素养为活动的总目标。它并不要求学生获得多少具体的非遗文化的知识, 而是在体验为主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完成中小学的早期职业启蒙教育,在总目标下,可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为三个维度(见图1)。

2.1 维度一:知识与技能

尽管非遗文化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学生们教育的主要目标, 但是在研学活动中挖掘主题与非遗文化与内容适合中小学生理解的知识点,结合非遗讲解叙述、参观学习、体验实践等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们对非遗文化知识留下初步的印象。

2.2 维度二:过程与方法

2.2.1 动手能力

学生们在做中学、学中做中培养动手能力,是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技能, 有利于促进学生们的其他能力发展, 体验式活动能够使学生学习非遗作品的制作,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学会技艺技巧,培养专心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合作能力

研学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团队的合作, 在开展项目活动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们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 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从而提升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2.2.3 表达能力

开展“非遗听我说”“非遗作品路演”活动,让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2.4 创新能力

在创设情境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们创新意识与能力,使其形成积极探索、孜孜以求的心态。利用非遗文创制作、 非遗作品展等活动充分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在研学制作中大胆创新。

2.3 维度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3.1 非遗文化的喜爱

非遗研学活动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就是让学生在研学活动中主动了解与探索身边的非遗文化,逐渐感受非遗的魅力并弘扬传统文化。

2.3.2 职业生涯的规划

通过研学活动渗透职业启蒙意识,帮学生了解社会的分工,寻找一个职业的目标。帮他们树立更好的人生目标,才能够在竞争的社会中立足,享受美好的人生。

3 非遗传承与研学活动融合的实施途径

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基本采用三条路径: 一是通过协同治理为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提供硬件保障;二是课程教育以项目体验学习来实现普职融通,在职业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文化自信及对自身未来职业的思考,构建职业启蒙教育研学内容支撑系统;三是开放的信息化资源学习,构建基于职业启蒙的研学延伸平台。

3.1 协同治理:强化“顶层主导、校内协同、内外互动”

3.1.1 职业学校与中小学合作建立职业启蒙实践基地

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2019年开始先后与福州仓山区第二中心小学“苏岚名师工作室”、福州市乌山小学共建了启蒙教育实践基地,此后,还联合周边的闽侯荆溪港头小学共同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2021年,学校在非遗艺术节期间与高新区14所学校签订了美育战略职业启蒙研学合作协议,在与各中小学共建共搭平台的活动中,将职业启蒙教育继续不断深化与发展,在每一所学校引入一种非遗传承技艺,让非遗在更多校园“生根发芽”。

3.1.2 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示范基地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非遗职业启蒙研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纳入学校十四五规划和省级双高校及双高专业群建设。建立了一套责任清晰、科学规范、保障到位的基地管理机制,项目纳入学校社会服务范畴。2021年成功向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该基地是指在福州市地域范围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为主要职能,从事传习、展示、培训、交流的机构、活动场所和空间。以非遗传承示范基地为中心,当地中小学将职业启蒙教育、美育教育、劳动教育统筹考虑,制定学校整体方案,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落实安全责任和应急预案。

3.1.3 组建学习型、专业型教育团队,提升教育项目的整体水平

目前,我校在现有的教师专业团队中挑选一些学习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研究潜力大的教育教师,对人员按照其优势能力进行岗位重新划分, 成立了文旅融合发展中心。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该方式为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了机会,做到人尽其才,分类培养。教育团队的岗位职责一般分三类:讲解团队、教育项目策划和实施、 宣传(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讲解组、教育组、宣传组三方联动,提升整体教育效果。

3.2 课程教育:注重“普职贯通、专业融入;体验主导、形式多样”

3.2.1 立足学校专业建设的特色,确定职业启蒙教育研学课程内容

舒伯认为:“职业启蒙教育是促进学生明确职业意向的最佳方式,将职业启蒙教育纳入学校‘运行课程’之中,又被认为是最佳手段。易言之,职业启蒙教育不是在学校‘运行课程’之外开发新的课程,而是把职业启蒙教育融入现有体系之中。”[2]学校拥有全国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餐饮职业教育优秀院校”“福建省工美专业紧缺性人才培养基地”等荣誉称号。在当前发展状况下,可以深挖校内非遗文化资源,深化教育主题和内容,在此基础上体现教育项目的创新性,以“工艺美术类非遗文化”“旅游专业类非遗文化”“学校工艺美术馆”“创新思维培养” 等为主题结合学校资源开展研学活动(见表1)。

3.2.2 开展多元化的职业启蒙教育活动,延伸教育的平台

(1)教育周宣传活动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每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周”进校园、进社区开展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家长近距离接触职业教育、非遗文化,形成良好的氛围。

(2)节假日体验活动

为进一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同学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可以利用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拗九节等节日,邀请烹饪专业师生带领学生们体验元宵、月饼、粽子、拗九粥的制作[3]。

(3)社团课程

以社团课、兴趣小组、讲座、体验课等形式,开展漆艺、寿山石雕、软木画、茶艺、中式烹调、礼仪等课程,丰富中小学生第二课堂。学校可以选派双师型的专业职业启蒙导师,每周固定时间开设社团课或在合作学校开设相关非遗专业实操课程,让孩子们直接接触传统工艺、感受非遗文化,从小培养动手实践能力,让其体验到满足自我需要的快乐,实现最为基础的自我价值的肯定,以及培养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情感。

3.3 开放:汇聚“精品课程资源、社会各种资源”

3.3.1 精品课程资源建设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0年省级职业教育信息化项目立项建设项目及已立项建设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闽教职成〔2021〕11 号),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非遗专业的漆艺漆画髤饰技艺、 餐饮服务与管理等课程已成功通过了省级精品课程验收,寿山石雕刻技艺、 二十四节气通过了省级职业教育第五批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评审。这些网上课程资源将向全社会开放,对传承传播非遗文化、辐射社会效应提供最有益的帮助[4]。

3.3.2 多维教育资源铺设

拓展校外实训基地资源,与社区、学校、非遗中心、文化馆等搭建平台,在活动策划实施、课程课件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弥补短板,最终形成合力。例如,我校于2022年与2月与晋安区非遗文化保护中心建立了“文旅融合文化传承”实践基地,为当地的学生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活动。

4 非遗职业启蒙教育的研学活动实践与创新

4.1 启蒙教育,传承非遗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越来越明显,使我们中华民族传之既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面积地面临被遗忘、 遭损坏乃至消失的严重威胁。因此,对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迫切。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是“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世代传承下去的最佳方式[5]。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小学的启蒙教育为切入点,具有现实的意义。

4.2 爱心之旅,助力孤残

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和福州市第二福利院搭建桥梁,在老师们的协同合作下,构建了系统课程,健全了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让院友们终能通过一种美的介质,实现自身价值。用爱心传递美育和非遗技艺,让这节爱心课堂,定格在时光里,定格在建党百年的历程中,照亮市二福利院院民们的美育之旅。

4.3 服务社会,提升内涵

在与中小学共同开展各种技能型、劳作型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用于服务社会,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将情感、价值观等德育内涵渗透到职业启蒙教育中,扩大社会影响,丰富其内涵。在仓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垃圾分类教育融入“漆趣课堂”,孩子们将鸡蛋壳等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创作出一幅幅造型别致的漆画作品,传统非遗漆艺与环保主题教育碰撞,打磨出了独特的校园文化[6]。

5 非遗职业启蒙教育的研学活动效果及影响

在非遗职业启蒙教育研学活动的实施下,2021年3月,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爱心之旅”职业启蒙教育志愿服务项目纳入了福州市委文明办发布的“福州市暖心志愿者服务项目”,此外,在与其他单位的合作过程中,该校还先后荣获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示范基地”“福州市中小学美育示范校”等荣誉。2021年7月,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与福州仓山区第二中心小学联合举办“百年辉煌童心匠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漆艺作品展,2022年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校园非遗艺术节“童心匠韵、非遗助残”漆艺作品展。一系列荣誉奖项的获得和活动的成功举办,昭示着我校非遗文化职业启蒙教育研学活动的效果,为职业启蒙教育视角下实施非遗传承与研学活动的融合提供了积极借鉴。

职业启蒙教育视角下,开展非遗传承与研学活动有助于职业院校拓宽发展思路,寻求新的发展途径。该文结合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发展现状对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启蒙教育的可行性、 研学活动的研学目标、 非遗传承与研学活动融合的实施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职业院校开展非遗传承与研学活动提供有益参考。

猜你喜欢
中专学校福州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新会计制度下中专学校预算会计管理机制分析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路径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研学之旅
寻味福州
“阳光体育运动”视域下中专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