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探究

2022-12-05 13:57郭庆秋
山西青年 2022年22期
关键词:双师技能职业

郭庆秋

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3

一、百万扩招的政策背景及重大意义

(一)百万扩招的政策背景

2018年,中央针对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稳中有忧局势,首次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的应对策略,国家针对“六稳”之首的“稳就业”出台了系列政策,对稳就业有着突出贡献的职业教育被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随之,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高职扩招100万,并明确指出“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统称为社会生源考生)报考”,同年3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时再次提出:“希望学校不光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还要通过完善考试招生办法,多招收一些退役军人、失业人员和农民工。”[1];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对高职进行扩招,提出“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2];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三次连续提出扩招,明确表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目标。”[3]短短几年时间里,国家陆续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等国家层面的系列政策,为各地落实扩招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百万扩招的重大意义

百万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局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将高职教育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机遇。

1.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

2018年我国毛入学率为48.1%,2019年达到51.6%,2020年为54.4%——至2019年实行扩招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超过了50%,根据国际惯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百万扩招提高了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推动了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进程,开创了新的历史篇章。

2.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百万扩招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多元化的生源结构也使得学校面临“怎么教育”“如何管理”等系列问题,倒逼着高职院校去思考、去探索,去改革发展。高职院校为了完成扩招指标,为了确保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深化“三教”改革、要强化校企合作,要探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融合等,不断挖掘职业教育的特点、凸显职业教育的优势。

3.保障新兴产业人才供给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常态,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在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出现,在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高职扩招,增加了职业教育的规模,使得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输出增加,保障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另外,广大的退伍军人、新型农民工、失业人员等可以重返学校进行知识、技能的提升,推动了这部分人群体素质的提高,减少了失业的风险。据调查,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的一线新增人员里,70%以上的员工来自职业院校,说明职业院校为新兴产业人才供给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4.促就业保民生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在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专业人才结构、提供人才供给、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稳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可见,高职教育对于促就业、保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百万扩招不止增加了传统生源上大学的比例,还增加了退役军人、农民工、失业人员、新型农民等社会生源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他们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百万扩招让更多的有志青年成长成才,找到自己的就业岗位,对于促进就业保障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百万扩招“三教”改革的内涵

百万扩招在给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高职教育带来诸多亟待解决的挑战和问题,引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而“三教”改革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法宝。

“三教”改革主要是针对“教师、教材、教法”进行的改革,是为了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在百万扩招背景下,深化“三教”改革就是要做到:一是教师改革方面,不仅要提升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还要注重思政育人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能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二是教材改革方面,要注重打破原有的教材内容逻辑,以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为基础,重新构造教材,开发新型的活页式教材或工作手册式教材;三是教法改革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岗位任务,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的提升,积极创新,大力推动模块化教学、项目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运用。

三、百万扩招背景下“三教”改革的探究

(一)锻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1.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选拔、锻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促进高职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有一支高质量的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师——即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指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建设100家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100个国家级企业实践基地”[5]。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不足40%,且扩招学生很多都渴望获得比较强的技能训练,打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这就需要更多的“双师型”教师。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具体开展实践:

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育。学校应制定长期有效的培育机制,分阶段、多途径培育,鼓励教师结合专业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优化“双师型”教师的补充机制。学校在新聘教师的时候,对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可以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和年龄限制,拓宽引进的渠道;另外,在外聘教师选聘时,注意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大师、能工巧匠,承担课程授课尤其是实训指导[6]。

2.创新教师培训机制

可以聘请企业、行业的领军人物、大师名师,带领学校的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培育模式:专业带头人,可以通过企业挂职、校企合作等,破解技术难题,研发新产品、新技能、新技术;骨干教师,可以通过横向课题等的研究,提升服务产业的能力;青年教师,可以通过师带徒、参观实习、跟岗实践等方式,提升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双师”素质和技能。

3.打造“多方位”教师能手

扩招后的学生,普遍存在思政意识淡薄、思政理论缺乏的情况,提升教师德育意识和能力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近年来,我国教育也在强调,各阶段的思政教育,注重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注意将国史党史、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通过典故、案例等方式,润物无声地引入课堂,潜移默化加强德育。学校可以通过比赛、示范交流等打造教学标兵[7]。

扩招后,学生对技能的需求更加明确。学校可以多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参与“1+X”证书的试点工作,通过“1+X”的证书的考试,逐步参与证书标准制定、开发课程、开发平台等,提升教师培训的能力,打造一批培训“大师”。

扩招后教学的内容都在开始基于岗位需求去重构,可以鼓励教师围绕企业岗位、新工艺、新技术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将研究转化为教学成果、教学资源,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融通,打造一批研究“能手”[8]。

(二)建设新型优质教材

1.充分分析,打造新型、优质教材

扩招后学生的需求多元化,在教材的选用上,标准多样化,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情特点,例如年龄、学习基础、从业经历、职业愿景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及时掌握学生的需求,打造新型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另外,结合学生毕业后岗位工作需求,强化岗位技能,也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增加岗位技能,也可以增加“1+X”证书培训内容,融入教材,实现教材内容与行业、岗位技能的同频共振。

2.建设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通过信息化平台的运用,可以建设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大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集自主学习、专业学习、考证培训等多功能一体的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三)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

1.重设人才培养方案

扩招后学生结构多元化,有传统的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也有退伍军人、新型农民工、失业人员等社会生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经历不一样,学习需求也不一样。对于退役的军人来说,进校的需求就是获得学历提升和一定的职业技能,能够重新融入社会;对于农民工来说,进校的需求更多是获得更高的学历和技能证书,以后获取更好的待遇;对于新型农民来讲,希望通过学习现代农业专业化生产、劳务、经营、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而失业人员,希望获得社会需求的知识、技术,更能重新获得工作岗位。需求不一样,人才培养方案也理应不同,有所差异,教育部也提出了相关要求“贯彻实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针对应届与非应届、就业与未就业、不同年龄段等生源多样化特点,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以,学校应该根据扩招的专业,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生的特点、需求,分层分类培养学生,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

2.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分为四个模块,即“通识教育+素质教育+专业学习+专业拓展”四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学习课程都是统一设定的,而扩招后,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同,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弹性和灵活性,尤其是在专业学习和专业拓展模块,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特点和需求,通过“专业+方向”的模式,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分方向培养,满足学生不同的技能需求[9]。

3.创新多元的教学方法

一是深化校企合作,从教室教学向企业课堂、工厂课堂教学拓展。在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下,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开设企业课堂、工厂课堂,将学校的教室迁移到企业、工厂,充分利用企业、工厂的技术、设备,结合岗位技术,开发课程内容,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目标。

二是创新传统教学方法。扩招后学生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甚至一些学生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托一定的岗位,采取行动导学、项目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岗位专项训练,真真切切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还可以结合线下、线上教学方法的特点,实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通过课前,线上自学,满足学生不同学习特点、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课中结合岗位工作任务,答疑辅导,内化知识;课后练习,完成知识的迁移。

猜你喜欢
双师技能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职业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拼技能,享丰收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