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姆”式传播:昭君形象经典化建构路径再探析

2022-12-06 06:59张芹都春屏
关键词:米姆和亲王昭君

张芹, 都春屏

(1. 三峡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2. 三峡大学 期刊社, 湖北 宜昌 443002)

米姆,也译为“Memes”“拟子”“模因”“谜米”,是英国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1976)一书中提出的。他借鉴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知识,认为米姆是人类文化进化的基因,“一个‘思想拟子’或许可以定为:可以从某个人的头脑传到另一个人的头脑的事物”[1]247。文化米姆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经由所谓模仿的过程而发生,将一些思想或意图代代相传,人类文化的传承因此保持了稳定并推陈出新。道金斯之后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审视出米姆更多的特质。如心理学视角下,米姆是一种记忆的单位,承载着思想之间的竞争;信息学视角下,米姆是一种信息单位,通过不断复制,将信息传递并存储于大脑,并由此带来文化的发展。值得指出的是,米姆式传播更多地体现了参与者的主动性加工、创造并赋予文化意义的过程,是情感沟通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心态的投射。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化景观,昭君和亲不仅见于正史记载,而且在民间拥有众多的读者,无论是精英文人还是村野大众都持续、热情地参与书写、增色,大量的诗歌、书画、戏剧、歌舞、传说等不断被创作、被改写、被传播。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广为流传的过程,就是昭君文化演变为一个参与范围最广、持续关注时间最长的强势米姆的过程。米姆式传播,让昭君形象日渐经典化,昭君文化越来越受关注。

一、昭君文化米姆建构路径

昭君文化米姆的生成,是全社会参与交流、讨论昭君和亲这一政治事件的过程,承载着多维度的意义和情感。昭君文化米姆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生昭君文化米姆的创生。原生米姆是指最大限度保留了信息的原貌内容的米姆。官方史书上的记载创生了昭君文化的原生米姆。史书对汉元帝时期昭君和亲的记载不多,主要有《汉书·元帝纪》《汉书·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传》等,史料简单,从政治事件的角度记录了昭君和亲、福德百姓的事实。“竟宁元年(公元前33)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郅支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并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2]元帝纪297“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呼韩邪立二十八年,建始二年死。”“呼韩邪死,雕陶莫皋立,为复株累若鞮单于。……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长女云须卜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2]匈奴传3806平民女子王嫱以待诏掖庭身份赐给匈奴单于呼韩邪,成为宁胡阏氏,生一子。呼韩邪死后,再嫁继子复株累单于,生二女。

史书上简约的记载,很容易让人们对昭君远嫁后的生活充满好奇与想象:王昭君在荒烟大漠恶劣的生活环境中会不会孤单寂寞思乡不已?王昭君如何忍受在单于死后嫁给非亲生儿子的屈辱?普通民众对于昭君远嫁充满了怜悯与同情,而这种心理诉求使得昭君和亲的民间歌谣、故事、传说得以稳定地存在,而且能够越来越深入中国的文化环境之中,昭君文化米姆也由此正式拉开了传播的序幕。

第二阶段,动态昭君文化米姆的传播。动态米姆是指通过添加或衍生等方式完成了二次传播的信息和内容。动态昭君文化米姆的构建主要来自民间口耳相传的歌谣、故事、传说等。从最初的简单歌谣到后期情节曲折的传说故事,从昭君故里兴山地区抒发感情的五句子等民歌到各地蕴含教化的变文、宝卷说唱,百姓的参与热情让昭君出塞故事在民间不断增色、持久传唱。大多数民间文本都表达了对昭君人生境遇的悲悯,如在兴山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部分五句子歌谣(《王昭君叹四季》《昭君去和番》等),以昭君自述的形式唱出远嫁胡地后浓烈的思乡之情。在这种情感基色上,部分变文与宝卷,又添加了娱乐教化元素,让昭君的民间形象变得更加多元起来。如金张掖民间宝卷中加入神话元素,描述了这样一个情节[3]:昭君被迫远嫁匈奴的路上遇到一只猛虎,她宁愿“今死在,虎口里,倒也干净。己不得,虎前来,一口吞吃;这一死,全名节,落人尊敬。”昭君保全贞洁的精神感动了土地神,于是救下昭君。民间传说《骆驼峰和梳子洞》中,昭君曾在单于建议下带着三件礼物(一件貂皮衣服、一头骆驼和一把金梳子)从胡地回乡省亲造福人民。相同主题的民间传说还有《错子花》《糜子和昭君蛇》《昭君粉》等,在这些民间故事中昭君成为具有超能力,可以帮助塞外人民、家乡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民族之花。

千年昭君民间的连续书写,承载了太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彰显了中华民族祈求民族团结的夙愿,体现了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心理,表达了人们对昭君和亲的看法和态度。平民女王昭君别乡去国,舍己和亲的故事在不断的自我复制中存活下来,并在稳定中不断流变,从“秀外慧中的昭君”“多愁善感的昭君”“忠贞不渝的昭君”进化为“日渐神化的昭君”,流变为一个成功的文化米姆。

第三阶段,成熟昭君文化米姆不断衍生。文人们借助不同的文学样式对动态昭君文化米姆进行技巧纯熟地模仿、改写、甚至颠覆性地再创造,最终生成了成熟昭君文化米姆。西汉末年,学者焦循作《焦氏易林》收录了当时民间流传的一些有关昭君的歌谣。自此,上层文人也加入了昭君文化米姆的书写,尤其是当这些歌谣被朝廷音乐机构乐府进行演唱后,引起越来越多的上层文人的创作兴趣。最著名的两个乐府诗题《王昭君》和《昭君怨》,吸引了众多文人进行同题创作。北宋时期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收入汉代至唐代诗人昭君诗作共53首,其中《王昭君》有29首。

古代昭君题材文学作品数量很多,涵盖诗歌、小说、戏曲、散文等多种体裁,内容丰富繁多。据初步统计,历代歌咏王昭君的诗词超过1000首;戏剧约50种;小说约20种[4]。这些作品包含了不同时期创作者对王昭君不同的认识与评价,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总体上说,文人笔下的昭君形象在稳定中不断创新,经历了从“和亲使者”的正剧形象(西汉)到“怜远嫁”的悲剧形象(魏晋后)再到成为“民族友好使者”的正剧形象的过程。其中,汉代葛洪小说《西京杂记》、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郭沫若和曹禺的同名话剧《王昭君》成为昭君形象转变过程中的重要的代表作品。

小说《西京杂记》中第一次添加了画工毛延寿索贿的线索,并详细描写了汉元帝、王昭君和毛延寿三人间的矛盾冲突。这一改变对后世王昭君故事影响深远。它不仅拓展“昭君出塞”的文人题咏的深度,而且将怀才不遇的文人悲怨与奸恶、忠善等道德拷问联系在一起,让昭君出塞和亲成为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文学题材。

马致远的《破幽梦孤雁汉宫秋》(也称《汉宫秋》),将和亲背景改为胡强汉弱,昭君出塞和亲是一出有情人被迫分离的爱情悲剧,折射出文人墨客们对奸佞当道的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之后,以昭君出塞为蓝本的各类文学作品情节更加丰富起来。

当代,郭沫若和曹禺的同名话剧《王昭君》又赋予了王昭君五四时代精神,王昭君成为一个叛逆、独立、敢于为自己命运抗争的具备时代精神的新女性。

并不是每一个米姆都能复制成功,只有那些具备长存性、生殖力和拷贝的忠实度[1]245的米姆才能具有更高的存活价值。长存性,也称为长寿性、长效性,是指“米姆”的散播能力,能够满足长时间的传播;生殖力,也称为多产性,是指“米姆”的受欢迎程度,可以产出足以支撑其传播的衍生产品,如不同类型的文本、图画、视频等;拷贝的忠实度,也被称为保真性,是指“米姆”的内涵无损传递。毫无疑问,昭君文化米姆是一个强势的好米姆。从西汉到当代,两年多年来,昭君文化米姆构成了一种共同的文化语言,在与其他众多米姆相互竞争中,获得广大人民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诗歌、散文、戏剧、绘画、说书等艺术形式讴歌题咏昭君故事,代代不绝,并最终超越了民族甚至超越了国界,让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不只在中国,而且在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广为流传。

二、昭君文化米姆的传播策略

米姆是如何传播的?西方学者们的看法不一。布罗迪认为米姆的流行程度是可以变化的,而不流行的弱势米姆想要变为流行的强势米姆有三种策略:重复、认知失谐和木马计[5]。

1.重复策略

重复是米姆传递中可以复制的基础。作为历史上发生的真实事件,昭君出塞和亲以《汉书》《后汉书》《西京杂记》三书为源头不断发展演变。然而,无论昭君故事在文学艺术领域如何流变、阐释,“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怀抱琵琶与葬于青冢的王昭君形象已经成为昭君文化米姆的固定组成部分,承载了特定的情感内涵,共同推进王昭君故事不断向前发展。

“独抱琵琶”“马上琵琶”“边塞琵琶”,这些史书并未记载的昭君与琵琶的形象都常常出现在系列同题书画作品《明妃出塞图》或大量的咏昭君诗词中,并深入人心成为经典。如宋代王安石的咏昭君名作《明妃曲》:“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也自知。黄金挥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也。可怜青冢己宪没,尚有哀弦留至今。”诗中的王昭君,独自生活在胡地,只能每天弹奏琵琶抒发自己的哀怨思乡之情,却终是无人能解!琵琶,是胡地乐器之一,具有边地特色的琵琶曲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胡地的大漠冷月、悲风雁鸣、黄沙白草。琵琶当然成为昭君最佳的代言品,因为昭君弹奏琵琶不仅暗合她的心境,而且暗喻她所生活的环境十分凄凉。

“单于举葬之,胡中多白草,而此冢独青。”这是《琴操》中有关青冢的最早记载。最有名的当属唐代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将象征帝王所居宫殿的“紫台”与埋葬昭君的荒凉孤坟“青冢”相对,写尽昭君死后凄凉。同样史书不详,而后世文学作品却反复强调的昭君葬于青冢的传说,虽然自带一些传奇色彩(昭君墓草常青),但是这些超自然的现象与昭君传奇的人生际遇相呼应,寄托着文人墨客对风华绝代昭君的同情与共鸣,也蕴含着大众对于一个平民出身的弱女子孤身出塞、成就汉匈友好关系所作出的牺牲的感谢。

2.认知失谐策略

心理学认为,追求认知协调或和谐是人的本能。如果人际交往中,人们发现彼此信念、态度或行为等方面存在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感,费斯廷格把这称为“认知失谐”。米姆如果具备可以引起宿主认知失谐的因子的话,就会拥有激发大脑为了恢复认知协调不断进行信息加工、加深记忆的能力。

史料的简约记载,给昭君和亲故事留下了很多认知失谐的节点。比方说,和亲女子必定貌美聪慧,这是大多数中国民众的常识判断。那么,王昭君这么美好的一个女子为何入宫多年不被皇帝召见呢?所以,围绕这个节点,百姓与文人墨客们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想象与信息加工。其中,画工毛延寿索贿成为大多数人寻求认知和谐的最佳答案,也因此成为昭君文化米姆中对结果进行拷贝后生成的新信息之一。

此外,塞外匈奴自然环境恶劣,民俗民风野蛮。弱女子王昭君如何能在这荒凉蛮夷之地生活下去?匈奴呼韩邪单于会不会真心对待王昭君?王昭君死后能否返乡?等等。对这些不和谐节点的主动追寻的过程,不断生成包含着对昭君思念、对昭君美好品质等新信息的各种民间传说、文学文本、书画作品、音乐戏曲,等等。

如东汉蔡邕撰写的《琴操》对昭君和亲故事在情节内容上敷演出许多。《汉书》没有记载的昭君身世,《琴操》记为“齐国王襄女”。还有关于昭君和亲的初衷,也与《汉书》赐婚不同,写为昭君因怨久而自荐和亲。至于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再嫁复株累若鞮,《琴操》改为昭君不愿遵守胡俗,服毒自尽。

又如以民间传说《白鹤茶》,讲了昭君家乡远近闻名的佳品白鹤茶的由来。传说中一对白鹤被昭君倾城之色所迷恋,于是常常陪伴昭君读书、弹琴,与昭君成了好朋友。一日,雄白鹤被小猎人所杀,昭君助力雌白鹤复活了雄白鹤。这对白鹤为报恩,特意从家乡杭州为昭君衔来白鹤茶籽。

可以说,昭君和亲故事是人们在寻找认知和谐的过程中,通过形形色色信息的添加、改写、变异等深度加工,渐渐丰满并被理解与记忆,最终烙印进了民族集体记忆之中,成为强势米姆。

3.木马计策略

在米姆传播策略中的木马计,借用了希腊特洛伊木马神话传说,主要是指新米姆或者弱势米姆借助或依附于成功的强势米姆来传播自己,以增强其生命力。昭君文化米姆传播中的木马计主要表现在对帝妃爱情米姆的借用。

昭君故事植入帝妃爱情米姆的雏形与《后汉书·南匈奴传》的记载有关:“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稍后,葛洪《西京杂记》丰富了昭君故事的传奇性和文化底蕴:“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西京杂记》中的昭君故事既符合普通民众的欣赏趣味,又强烈契合了文人心态,因此获得了广泛的传播,成为“昭君出塞”故事发展演变的核心。直接影响了后世著名戏曲《汉宫秋》《和戎记》以及明清雪樵主人所撰的长篇小说《双凤奇缘》。

马致远的《汉宫秋》进一步强化了帝妃爱情米姆,细腻深刻地描述了汉元帝与王昭君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爱情故事,令人向往叹惜。第三折中的著名曲目[驻马听]、[步步娇]和[雁儿落]等写尽了汉元帝为昭君出塞送行时的痛苦与无奈。而当昭君来到番汉交界处,取酒交祭,投江殉国时,她临死前道“汉朝皇帝,妾身今生已矣,尚待来生也”,这在彰显昭君令人敬佩的民族气节的同时,也表达出一个她对汉元帝超越生死的至深感情,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这场感人肺腑的帝妃爱情悲剧让读者深深体验到恋人之间无处不在的关爱与幸福,激发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对昭君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汉宫秋》之后的昭君戏大多继续沿袭可读性强,通俗易懂的帝妃爱情强势米姆。及至当代昭君影视作品中,这一传播策略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从1967年李翰祥导演的电影《王昭君》开始,到2005年的55集电视剧《昭君出塞》、2006年的30集电视剧《王昭君》,基本都延续了爱情主线。或者延续《汉宫秋》情节,写汉元帝与王昭君的儿女情长(《王昭君》1967),或者写王昭君与单于邂逅萌发真情(2005、2006版电视剧)。在这个情节的基础上,增删一些枝节,如昭君魂归、昭君身还、昭君思念汉帝等。

三、昭君文化米姆成为强势米姆的原因

昭君文化米姆的强势流行与其米姆的内容是否具有利他性、是否能够与宿主互利共生等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深刻的内涵

为什么在历史上众多和亲事件中,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能够盛传不衰?这与昭君文化米姆超越了时空的深刻内涵密不可分。

以和亲取代争战是中华民族关系史上长期存在的文化现象。和亲让政治关系亲属化,不仅可以减少战争,维护社会安宁,而且可以促进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与经济的交流,是解决民族、政权或国家之间矛盾的重要方法。“对于剥削阶级的诸侯、王公来说,结婚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室的利益,而绝不是个人的意愿”[6]。

与其他和亲事件相比,昭君出塞和亲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契合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对于“和合”理念的追求。儒家视野下的“和合”思想被认为是一种人格和社会的理想模式,其内涵为多样性及多样性的统一,是消弭各民族差异与冲突、强化融合、维护社会安定与进步的要素,是对以大一统为核心的“华夷同源”的认同和体现。而昭君出塞和亲化解了从战国时代以来一直纷争不断的汉匈两族矛盾,“正是由于呼韩邪单于真诚地请求和亲;汉元帝接受萧望之等人的建议,真诚地允许和亲;王昭君个人真诚地以献身精神请求出塞;汉匈人民真诚地拥护和亲,这才造成了昭君和亲的成功”[7]。昭君出塞后,汉匈边境有了长达近百年的安宁和谐。

不断强调放大“和合”思想,围绕昭君出塞积淀形成的昭君文化米姆因此具有了越来越强烈的利他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传播。昭君形象逐渐褪去悲怨个人不幸的“小我”,演化为始终把家国大义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缘知平国难,犹胜奉君身”(高璧《昭君曲》)的“大我”。充满爱国主义等诸多积极向上正能量因素的昭君文化米姆也因此更容易被宿主文化注意、理解、接受,并且最终同化,超越时空、长久入驻宿主的认知系统,生生不息,盛传不衰,演化为中国历史上最广受关注的一次和亲联姻政治事件。

2.多元化表达

两千多年来,昭君文化米姆不断复制、广泛传播,显示出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

如果说,是和平的使命,传奇的人生,曲折的经历赋予昭君文化米姆以丰富的内涵;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昭君文化米姆在表达上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兼容并蓄的特色。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吟咏昭君更多是歌颂她为民族团结、民族融合做出的贡献。在各种形式的昭君故事传唱着中,提倡各民族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互相合作尊重,倡导和谐、和美、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今天,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倡议时,昭君文化米姆中又增加了“世界和平”“开放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内涵。主流媒体的持续报道,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加入昭君文化研究的队伍,各类昭君艺术节等节庆活动的广泛开展,昭君村、昭君墓、昭君庙、昭君雕像、昭君博物院等文化景观在以兴山和呼和浩特为中心的多地兴建,各条昭君文化旅游路线的推出等等,无不证明了昭君文化米姆巨大的时代价值。

昭君文化米姆的动态、多元、创新等特点使得昭君文化的内涵可以跟随时代脚步不断丰富,其蕴含的爱国情怀、和谐理念不仅能够在中国本土文化的代际间纵向传递,而且能够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之间横向传递,让昭君文化米姆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米姆和亲王昭君
俄图-22首在叙赫梅米姆基地着陆
昭君戏中王昭君与刘文龙故事合流现象研究
浅论王昭君诗词中“怨”的艺术特征
从米姆视角看当今表情包的发展
邓国精
业余时代的视频生产:抖音米姆式视频的起因与共性探析
昭君出塞
试析十六国北朝和亲的特点
丝绸之路上的和亲
《汉宫秋》中王昭君的形象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