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慎生平研究综述

2022-12-06 02:49朱晓雪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孝廉许慎后汉书

罗 丹,朱晓雪

(华侨大学 文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许慎将前代汉字分类整理,著成《说文解字》,让中国文化之根得以保留。关于许慎,仅《后汉书·儒林传》有八十余字的记载:“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卒于家。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赐布四十匹”便是他一生心血的回馈。因此,在认识《说文解字》的不朽价值时,对于许慎本人的研究也广泛展开。本文将近现代对许慎生平的研究比对梳理、总结分析,以供大家深入认识许慎,并促进许慎文化研究与发展。

一、许慎的故里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云:“曾曾小子,祖自炎神。缙云相黄,共承高辛,大岳佐夏,吕叔作藩,稗侯于许,世作遗灵。自彼徂召,宅此汝濒。”由许慎的自述来看,“许氏”是国姓,后国灭,许慎先祖分散于召陵,而召陵地处汝河沿岸,所以他称“宅此汝濒”。唐代林宝所著的《元和姓纂》[1]中也提到“姜姓炎帝,四岳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后为楚所灭,子孙分散,以国为氏。”由此可见,许慎说“以国为姓”有理可据。关于许慎故里,各方都赞同许慎是汝南召陵人,但是具体在汝南召陵的哪个位置,各家观点略有差异,主要有“召陵万岁里说”和“召陵郋里说”两种观点。

(一)召陵万岁里说

“召陵万岁里说”最早由清代的段玉裁提出,洪笃仁、顿嵩元等人赞同这个观点。

段玉裁根据许慎之子许冲在《上〈说文解字〉表》中曾自称为“召陵万岁里公乘”。于是在“自彼徂召”下注曰:“谓自许往迁汝南召陵县也……汉时召陵有万岁里,许氏所居也。又有郋里,见于许书”。又在“郋,汝南召陵里”下注曰:“郋者,召陵里名。召陵又有万岁里;许慎,万岁里人也”。由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地位,历代学者都认为许慎是万岁里人,但张汝鲤[2]对段玉裁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公乘”是许冲的爵名,出任做官,不一定在自己家乡。

洪笃仁[3]也认为许慎是万岁里人。他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首先是许冲《上〈说文解字〉表》称“召陵万岁里”,召陵有郋里,又有万岁里,许慎是万岁里人。其次是清人张星鉴亲自调查过,他在《许祭酒墓徵文》中说:“郾城县东三十五里有召陵城,汉儒许祭酒墓在焉。”最后是从字音方面分析,《说文解字》所引的方言,汝南颇多,而且字音分辨细致,同许慎的籍贯大有关系。例如九上卪部:“卸,舍车解马也。从卪止午。读若汝南人写书之写。”“卸”,典籍亦作“写”。《礼记·曲礼上》:“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后汉书·皇甫规传》:“旋车完封,写之权门。”许慎正是用最熟悉的家乡话来分辨。《说文解字》所载的形声字,也表现有许慎家乡汝南话的字音。如《说文解字》角部的“觶”字,有异文作“觗”。这个异文所从的声旁与许慎的家乡话有关,是汝颍之间的方言。《考工记·梓人》:“一献而三酬,则一豆矣。”下贾公彦疏引郑玄云:“觶字角旁氏(今本误作“友”),汝颍之间师读所作。”但我们认为郋里与万岁里都属于汝南召陵,两地区方言是否有很大区别暂未有详细论述。因此,凭字音认为许慎为万岁里人的论证并不充分。

顿嵩元[4-6]也是根据许冲的《上〈说文解字〉表》中“召陵万岁里公乘草莽臣冲”,推测许慎为万岁里人。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公乘”为武功封爵的第八级,这一级“得乘公家之车”。武功封爵是商鞅所创,以赏军功,共十二等。武功爵与旧有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不同,以前封爵均有封土,而武功封爵,只有爵名,并无封土。马非百在《秦集史》中认为,爵者无土可私,至多只能统兵。可见万岁里不是许冲封地,而是许冲籍贯。在封建社会里,凡是称“草莽之臣”者,皆指在家未出仕。例如《礼记·仕相见礼》:“在野曰草莽之臣。”

(二)召陵郋里说

张汝鲤不同意以上观点,他从以下六个方面论证许慎为召陵郋里人。第一是目前还不知万岁里在何处,但郋里却有记载:在汉代召陵故城西三公里外有一村,今名许庄。翻阅相关资料得知其村原称“郋许”,也就是汉代召陵郋里。第二是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郋”字只指“里名”,其他相关经典文献中无记载,除此之外,认识“郋”字者只有许慎的同乡人,许慎将其收入《说文解字》中加以说解,即隐晦表达此处为他的故乡。对此,顿嵩元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若说许慎给“郋”作了注,就说他是郋里人,也有些牵强。“郋”是单字,又是地名的专有名词,许慎可以为它作注,“万岁”是两字,则无法作注。况且许慎为单字标注出里名的还有“兀”,例如“茂陵有兀桑里”。第三是根据汝水流向,许慎“宅此汝濒”的自述与汉时郋里相一致。第四是《河南通志》《郾城县志》《汉太尉南阁祭酒许慎祠墓宜复奉祀生议》都记载许庄村东有许慎墓,村西有其子冲墓,村后又有许慎故祠。第五是当地政府与群众也公认此地为许慎的故里。在清代时,当地的县官就曾聘任许姓英才,负责与许慎有关的祭祀与赞礼。第六是唐朝李阳冰也曾提出许慎为郋里人的主张,徐锴也认同。

严可均在《许君事迹考》也有相关说法:“邑部:`郋,汝南召陵里。小徐引李阳冰云:`即许君所居之里。阳冰语未审所出,或万岁即郋矣。”[7]231

从以上可以看出,各家都根据许冲《上〈说文解字〉表》《说文解字》等文献资料以及万岁里、郋里两个历史地区来考察许慎故里。从历史地区来说可信度并不高,因为随着历史地理的变化,区域的改变是常有之事。据许冲“召陵万岁里公乘草莽臣冲”认同许慎为万岁里人。“公乘”实际为民爵之一,是古代中央为集中权力管理民众而设置的各级官吏。作为履行国家徭役的吏民,需要编制户口以保证国家能够掌控这些人力资源,因为掌控了人力就掌控了物力,即由人力而生产的财富。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入关后首先就是接收户口档案,相关文献有:“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这里的“籍”,即登记吏民户口的簿册[8]。作为“草莽之臣”的许冲,其“爵位”应该也是从其户籍出发,即“万岁里”,那么许慎是万岁里人。

二、许慎的出生时间

对于许慎具体的出生时间,有很多看法与争议,推测为从东汉初到汉章帝之间(见表1)。

表1 许慎出生时间推测表

洪亮吉认为许慎生于东汉初。他根据许冲的《上〈说文解字〉表》:“《古文孝经》者,孝昭帝时鲁国三老所献,建武时给事中议郎卫宏所校,皆口传,官无具说。”认为许慎学《孝经》,得卫宏口授,当生于东汉之初(公元28年),但谢文学[9]、顿嵩元都因对“卫宏”的称呼而反驳道:“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其师贾逵,皆云:贾侍中,而从未直呼其名。而对卫宏,则不然,是直呼其名,而从未称其官职。由此可见,此种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周式一[10]从《说文解字》初稿完成之时,推论许慎于光武帝建光十六年(公元40年)出生。许慎于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进东观讲经,后经过三年的博览群书,开始著《说文解字》,周式一认为许慎时年当在四十五至五十岁间,姑且定为四十八岁,之后经条目的搜集、说解、编排,于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写成初稿,由此确定许慎生于公元40年。周式一并没有对许慎为何于四十五至五十岁开始写《说文解字》提出有力的证据,因此,此说仍待考。

顿嵩元、耿鹏坤[11]推测许慎生于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顿嵩元在《许慎生平事迹考辨》中是依据后汉举孝廉限制年龄的史实而确定的。许冲《上〈说文解字〉表》云:“臣父,故太尉南阁祭酒慎,本从逵受古学。”又云:“先帝诏侍中骑都尉贾逵修理旧文。”这说明许慎曾任太尉南阁祭酒,并在贾逵奉诏“修理旧文”时,“从逵受古学”。其根据是《后汉书·贾逵传》:“(建初)八年,乃诏诸儒各选高才生,受《左传》《谷梁春秋》《古文尚书》……”又《章帝纪》:“(八年)令群儒选高才生,受学《左传》《谷梁春秋》《古文尚书》……”再据《说文解字·叙》中提到的经书恰与建初八年(公元83年)贾逵受诏所教授诸经相同,这说明许慎入京任太尉南阁祭酒“从逵受古学”,应是于贾逵建初八年奉诏“修理旧文”之时。西汉末入京任职三府,需在举孝廉之后,由此,许慎入京任太尉南阁祭酒,从贾逵受古学,也应在举孝廉之后。东汉举孝廉有严格的年龄要求: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前,举孝廉以“年少能报国者”为多,樊鯈曾向汉明帝谏言要着眼于“耆宿大贤”,从此,举孝廉限制在三十岁。汉和帝年间,崔瑗曾对此有不同看法。《渊鉴类函·孝廉》引《崔氏家传》云:“臣闻孝廉皆限年三十,乃得察举,恐失贤才之士也。”《顺帝纪》中又提到“令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许慎于建初八年(公元83年)入京之前举孝廉,正是崔瑗所说的“孝廉皆限年三十,乃得察举”之时。既如此,那么建初八年,许慎的年龄,则不小于三十岁。以此推算,许慎生于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耿鹏坤的推测理由与顿嵩元相同。

宋人洪适和诸可宝认为许慎生于汉光武帝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洪适在《隶释》中提到许慎生于光武帝建武三十一年。诸可宝[7]239-243在《许君疑年录》中,根据许冲《上〈说文解字〉表》,认为许冲此时三十岁,而“三十而娶”是汉代风俗。例如《礼记·曲礼上》:“三十而壮,有室。”按照次年生子的说法,许慎此时应该是大于六十岁,因此,许慎生于建武三十一年。但这一说法被顿嵩元、耿鹏坤、谢文学反驳,认为汉代也有不按规定行使的例子。例如《后汉书·班昭传》:“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而且次年生子的推测也是毫无根据,并且许冲也不一定就是许慎的长子。因此洪适和诸可宝的这种说法可信度不高。

陶方琦[7]235-238认为许慎生于公元58年,宋举成[12]认为生于公元58年之后,严可均则把时间限定在公元58年至公元70年之间。陶方琦在《许君年表》中根据许慎师友贾逵、马融的生平以及许慎从贾逵受古学、与马融共同校书东观的事件推测许慎生于明帝初年(公元58年),但耿鹏坤和顿嵩元则认为六十岁以上仍然在太学中学习的例子不在少数。例如《灵帝纪》:“熹平五年(公元176年)试太学生年六十以上百余人。”因此根据师友的年龄推算也不可全信。张同标[13]18-19则将《后汉书》中提到许慎“少博学经籍”与师从贾逵相结合,推测许慎应生于公元67年。前人称二十岁为成年,成年后不能说“少”,所以“少博学经籍”中的“少”应是在二十岁之前。许慎并非出身贵族之家,古时候以简帛为书,得之至难,所以即使天资聪颖,也很难在“少”时因此而成名,所以许慎“博学经籍”应该是在师从贾逵后的三四年。据此逆推公元83年时许慎十六岁,从而可知许慎出生时间为永平十年(公元67年),正与张震泽[14]11《许慎年谱》的推定一致。谢文学也提到许慎(公元58年出生)与马融(公元79年出生),相差了二十一岁,两人若为忘年交,似不合理。因此,谢文学从汉制出发,以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太学来推测,然而许慎未入太学,他是以“高材生”被群儒推选,他的年岁应该比太学生大,定为十七岁较合理,因此许慎应该是生于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与马融相差十一岁较为合理,但这也仅是一个约数。宋举成认为贾逵生于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三十年),许慎从贾逵受学时已在洛阳,其年纪应该是不超过三十岁,所以他认为许慎生于汉明帝永平初年(公元58年)以后。严铁桥在《许君事迹考》中提到,《说文解字》诞生于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从已知的贾逵生年以及许慎和贾逵的关系推算,许慎应该是生于明帝永平年间,即公元58年至公元70年之间,但谢文学认为时间范围宜再缩小一些,顿嵩元也认为严铁桥的说法无确凿依据。

综上可以发现,对于许慎的出生时间,目前已有说法大多是根据汉制、许慎的儿子及师友互证而推测的,因此,期待有新的文献来进一步对许慎出生时间进行深入研究。

三、许慎的任职经历

曾世竹[15]从许冲《上〈说文解字〉表》中提到许慎“少博学经籍”得知,许慎在二十岁左右就博览五经。今文经作为汉代的官学,这是每个学生必学的,许慎也不例外,而许慎的古文经则是师从贾逵。从“五经无双许叔重”这个评价便可知许慎对今文经和古文经的精通,无疑为其走上仕途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任郡功曹

陶方琦认为许慎任郡功曹时二十岁,诸可宝则认为是十八岁。两人的依据都是《说文解字·叙》:“尉律,学僮十七以上始试……八体试之。”洪笃仁也根据《说文解字·叙》中的“《尉律》学僮年十七以上始试,讽籒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得出许慎为郡功曹在十七岁之上。

朱绍侯[16]提出许慎为郡功曹为二十岁以后。他认为按照汉学制,八岁入学,十七岁以上开始人才选拔考试,这段时间是没有问题的。朱绍侯认为十七岁以后出任县令,没有几年的经历当不上郡功曹,所以许慎为郡功曹的时间在二十岁以后。

顿嵩元也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许慎任郡功曹在陶方琦、诸可宝所认定的年龄之后。他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与朱绍侯说法类似,十七岁能背《五经》、书八体、应试,只能任郡县下级官吏,如能十七岁后为吏,也不会一举为郡功曹。第二,《汉官仪》:“功曹、督邮,部之极位。”《后汉书集解·许劭传》注中提到许劭“仕郡功曹,抗忠举义、进善黝恶,正机执衡,允齐风俗,所称如龙之升,所贬如坠于渊,清论风行,所吹草假,为众所服。”由此可见汉代对郡功曹要求很高,许慎在弱冠之年,很难胜任该职位。第三,《汝南先贤传》中说许慎“奉上以笃义,率下以恭宽。”这是评价许慎任职郡功曹时的情况。因此,许慎严肃认真,思想成熟,非弱冠之年所具有。第四,后汉楼望二十六岁才任郡功曹,也可以作为旁证。

由此可见,人们推测许慎做郡功曹的时间大多是根据汉代的法律规定以及个人猜想而确定,但许慎历经多朝,不同朝代的官律大多有差,关于许慎任郡功曹的具体时间还要推敲。

(二)被推举为孝廉

关于许慎被推举为孝廉的时间,研究者都是根据汉代举孝廉的制度而推测的,争论点在于许慎是否在三十岁时被推举为孝廉。

诸可宝引用后汉胡广二十七岁举孝廉为证,认为许慎被推举为孝廉在建初五年(公元80年),此时许慎二十六岁。顿嵩元提到和帝年间崔瑗上书对“年三十”提出异议,由此认为举孝廉不限于三十岁,而胡广举孝廉便在崔瑗上书之后,所以诸可宝用胡广为例可信度不高。

陶方琦引用《后汉书·顺帝纪》中的“初令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其有茂才异行,若颜渊、子奇,不拘年齿。”进一步肯定“汉初不限年齿”,所以许慎于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被举为孝廉,时年三十三岁。但东汉初举孝廉对年龄有要求,而这一要求与顺帝时期不同。顿嵩元因为陶方琦不知两者差别,所以不赞同陶方琦的观点。

洪笃仁从应劭的《汉官仪》、范晔的《后汉书·百官志五》中汉代官吏的任职制度,认为许慎举孝廉必然在做郡功曹之后。

朱绍侯根据《汝南先贤传》以及东汉崔瑗提出的“孝廉皆年限三十乃得察举”,认为许慎在三十岁时被举为孝廉顺理成章。

(三)任太尉南阁祭酒

肖丹[17]根据《上〈说文解字〉表》认为许慎除了任地方官,还在朝廷内任职,并且《说文解字》部首目录中就有“汉太尉南阁祭酒许慎记”,说明许慎曾任太尉南阁祭酒一职。

洪笃仁根据汉代官制以及卫宏的《汉旧仪》认为许慎做祭酒是在举孝廉之后。

诸可宝以胡广二十七岁被举为孝廉的时间类推,认为许慎应于章帝建初五年(公元80年)做祭酒;朱竹君考证《说文解字·叙》,认为许慎任祭酒的时间为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顿嵩元认可朱竹君的说法,认为从贾逵受诏讲书以及章帝下诏选高才生受学都在章帝建初八年,因为许慎博学,当选毫无异议,所以许慎应是章帝建初八年任太尉南阁祭酒一职,并且师从贾逵学习古文经学。

陶方琦据“汉初举孝廉不限年齿”认为许慎于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举孝廉即辟公府为太尉南阁祭酒。”严可均则根据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许慎从贾逵受学,在其《许君事迹考》中提到“安帝永元初年(公元107年)许慎任太尉南阁祭酒已十余年矣”,往前推许慎任职的时间为公元96年。

除此之外,耿鹏坤还提到,许慎任祭酒后,因少博学经籍,且从贾逵学习古文经,此时又有同道者切磋,许慎从此时开始著书,据《说文解字·叙》:“粤在永元困顿……演赞其志,次列微词。”得知许慎于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草成《说文解字》。

(四)校书东观,教小黄门

耿鹏坤因为许冲《上〈说文解字〉表》中的“慎以前受诏校书东观”认定许慎曾有校书东观的经历,并且也有史料证明。《后汉书·安帝纪》:“四年……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后汉书·邓太后纪》:“乃博选诸儒刘珍等,及博士议部,四府椽史五千人,诣东观仇校传记……”朱绍侯还提出许慎正是参与此事,故结识马融,受到马融的推崇,因而校书东观,教小黄门合情合理。除此之外,顿嵩元、洪笃仁、肖丹等都赞同此说法。

(五)再迁,除洨长

关于洨长一职,目前存在一定争议,争议点在于洨长和太尉南阁祭酒哪一职为许慎的最终官职。

曾世竹、顿嵩元和洪笃仁认为,许慎最终官为洨长的主要依据是《许慎本传》中提到“为郡功曹,再迁,除洨长”。曾世竹从文字训诂来论证,《上〈说文解字〉表》中有“故太尉南阁祭酒”,“故”的意思是“前任”,而《许慎本传》中的“再迁”是指职位升高。据汉代官制,洨长的官职大于太尉南阁祭酒。顿嵩元认为从《许慎本传》中有“洨长”一词,由于许慎才能出众,被选为洨长理所应当,他同曾世竹看法一致,东汉太尉的官职低于令长,所以有“再迁”,但这最后一职,许慎却称病未就任。洪笃仁认为就是免去许慎太尉府祭酒的旧职,而任命许慎为洨县县长的新职,只不过未曾上任,而称“故太尉南阁祭酒”。

赞同许慎最后的官职为“太尉南阁祭酒”的主要原因是许冲的《上〈说文解字〉书》上只说“臣父故太尉南阁祭酒慎”却不言“再迁,除洨长”,段玉裁则依据此,注释为“凡史之‘故’……皆谓最后官职。”钱大昕也在《许慎传漏略》中推算太尉南阁祭酒为许慎最终的官职。

四、许慎的卒年、卒地

许慎晚年回归乡里,潜心著书,著书完成后,便在家乡授业解惑。顿嵩元提到《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载:“桓帝时,郡人尹珍,自以生于荒裔,不知礼仪,乃从汝南许慎、应奉受经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查《后汉书》人物传记,可知长寿的有六十八人,其中七十岁以上的有六十二人。如郭弘九十五岁,李询九十六岁,吴枯九十八岁,伏恭九十岁,赵岐九十四岁,许敬“年且百岁,犹居相位”,因此,顿嵩元认为许慎高寿才有机会传道授业。

有关许慎去世的讨论,也和其出生一样,存在对时间和地点不同的看法。

(一)许慎卒年

据许慎的弟子及相关史料记载有以下说法:第一,宋举成认为许慎卒于121年左右。许冲在121年上书《说文解字》时许慎已病入膏肓,不便行动,才派儿子上书,献书不久即去世。许冲献书的时候许慎已经六十多岁,如果再推30年许慎才去世,有些说不过去,且史料中无任何这记载此段时间的活动,因此,许慎应卒于公元121年。周式一认同许慎卒于公元121年,但他是从《说文解字》中避讳帝名的条例进行分析的。许慎一生所经历的皇帝有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祜。其中殇帝仅两岁就夭亡,许慎在《五经异义》中曾说过,依古制,“幼小诸帝皆不庙祭而祭于陵”,不必避讳。因此除“隆”字有说解,“秀”“庄”“炟”“肇”“祜”都写作“上讳”。之后的少帝刘懿(继位八个月夭亡)、顺帝刘保(公元126—144年在位)、冲帝刘炳(继位五个月夭亡)、质帝刘缵(继位五个月夭亡)、桓帝刘志(公元147—167年在位)都有正常的说解,因此再联系许冲上书的仓促状态,许慎应卒于建光元年(公元121年)的冬天。第二,清代钱大昕《廿十四史考异》中提到因为许冲《上〈说文解字〉表》在121年提到许慎已经生病,当卒于安帝之末,也就是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谢文学认为,有病并不是非死不可,有病必死,为何隔了四年才卒?生病只是许慎推辞不去上任的托辞而已。第三,肖丹认为许慎应该是卒于公元150年。因为许慎大病后停止著书,但仍旧在家乡教书。第四,董希谦[18-19]也根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确定许慎卒于恒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以后,他认为许慎是一个长寿老人。陶方琦和诸可宝依据《后汉书》中有关尹珍的记载,分别在《许君年表》《许君疑年录》中认为许慎卒于汉恒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汉恒帝建和三年(公元149年)。洪笃仁根据洪适《隶释》中所载的《高彪碑》以及《后汉书·文苑传·高彪》,赞同陶方琦和诸可宝的说法。第五,谢文学通过尹珍从许慎应奉受图纬之事,判定许慎卒于恒帝元嘉二年(公元152年);严铁桥在《许君事迹考》中则提出“许慎卒于恒帝朝”;顿嵩元则认为许慎卒于“恒帝建和三年”(公元149年);姚孝遂认为许慎卒年应晚于贾逵,早于马融。

(二)许慎卒地

《河南通志》记载:“许慎墓在郾城县东三十五里召陵城下”,因此许慎应卒于召陵。清《郾城县记》:“黑许庄东有祭酒墓……庄西有公乘冲墓。”张汝鲤认为其卒于家,葬于家乡郋许,因为其他地方没有发现许慎墓,并且许冲《上〈说文解字〉表》中提到“今慎已病”,《后汉书·儒林传》:“卒于家。”由此可见,许慎最终卒于家乡。

许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为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学术成就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凡研究语言文字学、古文献学,都离不开《说文解字》,所以,对许慎及《说文解字》的研究,有助于促进许慎文化的建设和传播。目前,有关许慎的争议主要是其故里、生年和卒年三个方面,虽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由于留存至今的史料较少,以至目前尚无定论。现今河南漯河着力发展许慎文化,不仅在学界进行探讨,更让许慎文化走进日常生活中,让其真正活跃于当今社会。虽说目前推广许慎文化已经有一定成效,但许慎与《说文解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孝廉许慎后汉书
浅谈儒家思想对东汉立碑之风的影响
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对当今选拔的启示
许慎德
论白寿彝先生对范晔和《后汉书》的研究
浅析汉代察举制度
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的许慎文化研究
《后汉书》郭玉脉法校文
THE STONELIONS OF CHINA
游许慎文化园
王孝廉的第六种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