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2-12-07 09:46孙思尚王与嫣陈益丹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乳突针刀后遗症

孙思尚 曾 聪 王与嫣 陈益丹

1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医院 浙江杭州310013

周围性面瘫是由于面神经受病毒感染或炎症影响而引起面神经水肿、脱髓鞘病变及轴突变性所致[1],常以单侧面部口角歪斜、闭眼不全、额纹消失为主要症状,可伴有耳后疼痛,听力异常,味觉减退或消失[2]。其发病原因常与季节变化、受凉、劳累及情绪因素有关[3]。按病情发展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三个阶段[4]。周围性面瘫不仅影响患者容貌,还会对面部功能产生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针刀起源于古代九针,由朱汉章教授结合现代外科医学发展而来,通过对软组织进行切割、剥离、松解等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6]。近年来临床上应用针刀治疗周围性面瘫获得较好的疗效,笔者总结整理针刀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相关文献,现将相关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 急性期:松解茎乳突周围组织,减轻面神经卡压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与茎乳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有关,病理变化主要为面神经水肿、缺血、受压等炎性反应[7]。陈松等[8]以茎乳突尖和下颌骨后缘水平连线的中点作为针刀进针点,在茎乳突后缘行纵切疏通,配合药物、针灸、推拿治疗,治疗后患者面肌肌电信号及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卢胜春等[9]在患侧茎乳突前、后缘用针刀纵行切割及沿患侧面神经走行疏通松解,治疗后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以上研究说明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用针刀松解茎乳突孔周围组织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松解茎乳突处面神经管下口周围组织来减轻面神经水肿所受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性反应,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2 恢复期: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促进面部功能的恢复

周围性面瘫恢复期阶段,由于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代谢障碍,从而影响受损神经和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恢复期治疗主要以改善局部循环和组织供氧,促进面神经和面肌功能的恢复为主[10],针刀治疗具有改善局部病灶能量供应缺乏的作用[11]。徐晓倩等[12]在患侧口腔黏膜上行针刀切割手法放出少量血液,配合针灸、穴位注射、药物、面部按摩等方法均取得良好疗效。喻积强等[13]用针刀沿患侧面神经干走行剥离松解,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痊愈,疗效肯定。彭杰等[14]沿患侧面神经走行寻找麻痛点,用针刀做疏通松解手法,配合对松解点按摩治疗,多数患者面部功能恢复。李丽琼等[15]沿患侧面神经及肌肉血管走行方向进针做小幅度摆动,配合面部功能锻炼、针刺及中药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以上研究说明在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用针刀沿面部神经筋膜组织走行做切割松解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加快局部血流和代谢循环,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

3 后遗症期:松解疏通结节粘连,恢复动态平衡

由于面神经损伤严重、早期失治误治等,病程迁延达3个月以上仍未能痊愈者,已进入周围性面瘫后遗症阶段[16]。面瘫后遗症期会伴有面肌无力、面肌联带运动、面肌痉挛等症状[17]。朱汉章教授认为组织损伤后会进行自我修复,当组织修复不能达到完全复原时,会形成粘连、瘢痕、挛缩、堵塞等病理因素,造成组织器官动态平衡失调[18]。针刀可以破坏疾病的病理构架,恢复组织结构的动态平衡[19]。章军等[20]根据患者的症状,沿面神经分支寻找硬结、肌筋膜触痛点,用小针刀行铲剥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痊愈。张华洋[21]沿面部肌肉走行行剥离、松解手法,配合药物、高压氧治疗,疗效明显。王楼珍[22]在面部和颈部寻摸结节及压痛等异常点,行剥离、铲切手法,配合颈面部刮痧治疗,患者H-B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提高。唐峰等[23,24]在颈面部神经、肌肉走行上的僵硬、条索部位行针刀剥离松解,配合闪罐、颈部手法整复均取得较好的疗效。马占魁[25]在患者枕下窝中点、枕大神经出口点、枕大窝点、C1/2和C2/3棘间点、第二颈椎棘突侧缘点行针刀松解治疗,配合颈椎手法复位,患者经治疗后痊愈。以上研究说明在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用针刀沿颈、面部神经及肌肉走行,在粘连、结节等异常点处行松解疏通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解除粘连卡压,恢复面部神经、肌肉组织的条理和弹性,改善颈椎力学平衡,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善椎动脉对面神经颅内段的供血等,促进面部功能动态平衡的恢复[26-28]。

4 小结与展望

针刀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可靠,在急性期时即可干预治疗。作用机制主要为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水肿、解除神经卡压、疏通松解粘连。针刀治疗操作快捷,治疗用时短,且所需治疗次数较少。针刀与其他疗法联合应用,可发挥综合治疗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目前缺少对针刀治疗周围性面瘫在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疗效差异性的研究,未来应加强研究针刀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期。目前研究多采用面神经功能分级(H-B)量表和临床表现为观察指标,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缺乏客观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在以后的研究中,可引入肌电图(EMG)检测、磁共振成像(MRI)、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等客观指标,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针刀治疗操作安全性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及主观判断,未来可研究如何应用现代技术如肌骨超声进行精确定位的针刀操作,提高针刀治疗准确性和安全性。针刀治疗周围性面瘫是有前途的一种治疗方法,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提供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合适、规范的治疗策略。

猜你喜欢
乳突针刀后遗症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乳突线边沿细节的观察与识别
乳突导静脉管的HR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