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贡献

2022-12-07 21:16徐万发赵娜娜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西藏地方领导集体班禅

徐万发,赵娜娜

(1.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2.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 陕西 咸阳 71208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自在自觉自信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后,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发展。在近现代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体现出了不同的特征,特别是某些历史阶段或某些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出现弱化现象。如,20世纪中期的西藏,由于帝国主义的挑唆、国内连年战乱,西藏地方分裂势力活动猖獗,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造成危害。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当机立断,开始把西藏引入现代革命和国家管理的模式中,采取和平解放西藏的政策,挫败了帝国主义与西藏地方分裂势力的图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了杰出贡献,也为以后西藏社会的民主改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推进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共同走向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定的历史基础。学界对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对西藏社会发展进步研究较少,所以,研究西藏和平解放时期①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做出的贡献具有重要学术和现实意义。

一、和平解放前西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面临的困境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世纪中叶,在帝国主义的挑唆下,西藏少数上层分裂势力违背历史发展规律,企图将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西藏部分上层出现明显的民族分离倾向,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困境和挑战。“20世纪40年代,英国趁中国正值全面抗日战争无暇顾及西藏之机,加紧了策动西藏地方政府上层反动分子谋求‘独立’的离心倾向,并制造了一系列分裂祖国的活动。1941年,以摄政达扎为首的亲英分裂分子把持了西藏的政教大权后,在英印驻藏代理人的分化利诱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倾向进一步凸显。”[1](P20)其主要表现:

(一)非法设立所谓西藏地方“外交局”

1942年7月6日,噶厦突然宣布成立专门处理涉外事务的“外交局”,并通知英印、尼泊尔政府,同时也通知国民党政府驻藏办事处长:“自本日起,一切事件请处长向该局接洽,勿直接与噶厦提说……”[2](P530-531)英印等国居心叵测,推波助澜,立即指示其驻藏人员承认非法“外交局”;尼泊尔政府也指示其在藏机构——“噶细办事处”与西藏所谓“外交局”进行交涉,他们相互勾结,相互承认其合法性。西藏地方当局的离心活动以及外国的有意唆使对中国主权造成了严重破坏。蒋介石国民政府对所谓的“外交局”进行了严加谴责,并坚决拒绝。国民党中央政府电令驻藏办事处:“此事与中国对藏主权有关,电令驻藏办事处仍照旧例接洽,不得与外交局发生任何关系,西藏既新设此局,以图无形转变中藏间旧有关系,自必坚持到底,虽陷僵局,亦不之顾。”[4](P71)面对国民党中央强硬的态度,噶厦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对中央的态度,恢复了对办事处的各项供应。1943年6月14日,噶厦复电中央,表示不再胁迫中央驻藏办事处与“外交局”接洽。但是非法的“外交局”并没有被取缔,依然在英国人的支持下从事分裂活动,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下,才逐步取缔了旧西藏地方政府的非法“外交局”和非法外交权,将外交权统一收归中央人民政府。

(二)西藏地方噶厦政府制造“驱汉事件”

1949年7月8日,在印度驻拉萨代表处代表黎吉生的蓄意策划下,西藏地方政府发动了“驱汉事件”。黎吉生造谎说:“拉萨有很多共产党的人,留他们在这里,将来就会充当内应,把共军引进来”,并编造了共产党人的名单,使比较封闭、不了解情况的西藏上层惊恐不安。黎吉生还向摄政达扎挑唆:“目前正值中国政局大变时期,你们要立即把汉人驱逐出拉萨,如不这样,势必会里应外合引进共产党。”[4](P47)噶厦经过密谋后,7月8日通知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代理处长陈锡璋,违规要求其全部人员及其眷属限期撤出西藏,并于9日,经印度噶伦堡发一封电报给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战争正在进行,凡中国政府官员及其政府所在地,亦即产生共产主义与动乱,……为中藏双方政府利益,并为西藏佛法领域长治久安计,吾人必须遣走一切可疑之共产党秘密工作人员。为检出可疑之共产党秘密工作人员,不使彼等任何一人乔装寄迹于西藏,西藏民众大会特请中国代表及其随员、无线电报员、学校教师、医院工作者及一切其他可疑之人,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各自回返其原籍,以免妨碍现存中国与西藏间之法主与檀樾关系。”[5](P237)之后,西藏地方当局断绝了与国民党中央政府的电报联系,反而与英国、印度等保持电讯联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人员被迫分三批撤离西藏。“西藏当局把‘驱汉事件’看成是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种新型关系之前、争取一些喘息时间的一种手段。”[6](P523)“而这一事件的发生也使汉藏关系倒退到了中华民国尚未派官员驻藏的1913-1914年时期的那种状态。”[6](P524)“驱汉事件”给中华民族共同体造成严重破坏,在国际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第三,帝国主义分子唆使西藏地方派出“亲善使团”。1949年到1950年之交,印度驻拉萨代表黎吉生一手策划了西藏地方噶厦政府派出所谓“亲善使团”,分赴英、美、印度、尼泊尔等四国,其目的是寻求对其“独立”的支持和军事援助。当获知西藏地方当局将派出所谓“亲善使团”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外交部发言人于1950年1月20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帝国主义及其侵略西藏的同谋们所导演的傀儡剧”,明确声明:“西藏人民的要求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大家庭的一员,是在我们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区域自治,而在人民政协的共同纲领上是已经规定了的。”[7]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坚决反对和严厉斥责,西藏地方赴英、美与尼泊尔的“使团”被迫夭折。

西藏和平解放前,西方侵略势力猖獗一时,西藏地方上层分裂势力暗流涌动,再加之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藏传佛教的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严重挑战,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集体敏锐地关注西藏地方局势的变化,审时度势,发挥集体智慧,采取断然措施,阻止了帝国主义及其西藏地方当局分裂阴谋,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进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二、以毛泽东为首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铸牢西藏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贡献

在西藏和平解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在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顺应历史客观需求,主动出击,采取果断措施,进行了艰苦的、积极的工作,扭转了当时分裂势力造成的不利局面。

(一)和平解放西藏,把西藏纳入到中华民族现代国家统一管理的体制

“驱汉事件”和“亲善使团”发生后,毛泽东高度警觉,一直关注和研究世界形势与西藏局势的变化,在访问苏联途中,针对西藏少数上层分裂分子所表现出的分裂倾向以及帝国主义的阴谋干涉和暗箱操作,立即从宏观上调整了完成国家统一的战略部署,制定了优先和平解放西藏的战略决策。并立刻电示西北第一野战军总司令彭德怀,调研从青海进军西藏的可能性,在得到彭德怀的答复困难较大时,即刻决定由二野刘伯承、邓小平组建十八军,进军西藏,完成国家统一、守卫国防的任务,并指示了一些具体的办法。同时,从青海、四川派人入藏劝和;在兰州、西宁通过广播电台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希望西藏地方政府噶厦派代表与中央人民政府和平谈判;中国驻印度使馆人员与西藏地方政府官员接触,传递中央意图;发动昌都战役,促使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等,这些措施阻止了帝国主义与西藏分裂势力破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阴谋。

(二)为加强西藏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群策群力

在西藏和平解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集体,集体参与,群策群力,极大地发挥了集体智慧,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彭德怀、习仲勋等从解放西藏政策、政治为主和军事为辅的策略、部署十八军及其军事保障、入藏劝和、修筑川藏和青藏公路、昌都战役、和西藏地方政府谈判的条件等各个方面,团结协作,以高超的集体智慧,终于促使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成功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办法的协议》(以下简称《十七条协议》),实现了西藏和平解放,解决了西藏历史遗留的十三世达赖和九世班禅不团结和西藏有边无防的问题,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

(三)执行和维护《十七条协议》时期,努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十七条协议》签订后,确定了西藏各族人民国家认同的法理基础,但执行和维护《十七条协议》任务艰巨,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积极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

1、积极进行西藏上层统战工作,培养上层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七条协议》签订后,派出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张经武,带着毛泽东主席的亲笔信,从印度入藏。张经武在亚东劝归达赖回到拉萨,十八军与其独立支队进军拉萨,并驻守西藏边防和各战略要地,全面执行和维护《十七条协议》工作。张经武领导的西藏工委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宣传和模范示范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奋力修建川藏、青藏公路,开展以达赖、班禅为代表的上层统战工作,并努力地进行各种影响群众工作,团结和壮大了西藏上层和基层群众爱国力量,增进了西藏各族人民与中国共产党、解放军将士的亲和关系,西藏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祖国的认同进一步加强,为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取缔伪“人民会议”,排除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干扰。取缔伪“人民会议”是执行和维护《十七条协议》阶段,西藏工委与西藏地方分裂势力进行的一次激烈交锋。西藏工委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站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高度,通过有礼有节的斗争,迫使十四世达赖撤销了鲁康娃等的职务,取缔了伪“人民会议”非法组织,教育了西藏爱国上层人士和人民群众,从政治上沉重地打击了西藏上层反动势力,有力地支持了爱国力量,使许多中间人士向爱国势力靠拢,从而赢得了西藏数年相对稳定的局势,为贯彻协议和开展各项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西藏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加强。

3、促成十四世达赖、十世班禅联袂带领西藏各族代表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现西藏各族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央人民政府通过西藏工委,在与十四世达赖、十世班禅的协商基础上,十四世达赖、十世班禅出席这次大会,实现了各民族齐聚祖国首都共商国是,体现了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西藏工委和西藏上层爱国人士力排干扰,实现达赖与班禅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件事,中央高兴,西藏人民高兴,也把《十七条协议》签订后西藏的形势和西藏民族内部的团结向前推进了一步。”[8](P291)十四世达赖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西藏三年来执行《十七条协议》所取得的成绩,中国各兄弟民族、特别是汉藏民族正在日益亲密团结之中。……达赖表示要在汉族的帮助下,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逐步帮助西藏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幸福的地方。”[8](P294)十世班禅发言说:“三年多来,活生生的具体事实,使我们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毛主席的民族政策是稳定的、正确的,全国各兄弟民族对西藏人民是热爱和帮助的”。[9](P212)西藏宗教领袖及各界代表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一步加强了西藏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劝归赴印参加释迦牟尼诞辰2500周年纪念会的十四世达赖回国。1956年底到1957年初,受印度政府邀请,十四世达赖、十世班禅应邀参加在印度举行的释迦牟尼诞辰2500周年纪念活动,中央经慎重考虑,同意他们以宗教领袖身份参加活动。期间,十世班禅参加活动结束即行回国。而十四世达赖受帝国主义和在印度的分裂势力影响,思想动摇,并滞留不归。为此,周恩来访印期间,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三次会见十四世达赖,申明利害,警告和规劝其回国,十四世达赖于1957年2月回国。“达赖回到拉萨,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统战工作和坚决进行反分裂斗争的结果,是爱国进步势力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中又一次胜利,也是美帝国主义支持西藏反动势力搞分裂活动的又一次失败。”[8(P336)十四世达赖经劝回国,使帝国主义和西藏分裂势力遭到沉重打击,是中国共产党与西藏爱国进步力量维护国家统一斗争的胜利。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利于加强西藏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发展实际相结合,创造性提出了符合我国民族发展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即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发展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它改变了历史上的民族歧视政策,促进了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对伟大祖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事实上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毛泽东在考虑西藏问题时,就关注到西藏的民族与宗教比较特殊,需要慎重面对。在西柏坡与米高扬的谈话中,毛泽东就提到西藏问题解决比较麻烦,主要是地理、民族和宗教问题。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兰州时,毛泽东就指示彭德怀:“班禅现在兰州,你们攻兰州时请注意保护并尊重班禅及甘青境内的西藏人,以为解决西藏问题的准备。”[10](P1)西藏和平解放的整个过程中,毛泽东在百忙中,给予西藏更多关注,仅在1950-1959年,他给西藏的指示、电报、通信就有60多件,这在国内各民族中是比较罕见的。毛泽东、朱德对十八军和川藏、青藏公路修建多次指示和题词。周恩来、邓小平考虑西藏民族、宗教实际对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和平谈判的条件多次修订。习仲勋对十世班禅入藏一直指导,并亲自护送至西宁,二人建立了一生友谊,等等。这些历史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是西藏和平解放时期民族政策的研究者、制定者、践行者,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者。

西藏和平解放过程中,西藏工委就特别重视民族宗教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政策,赢得西藏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十八军在进军西藏之前,成立了以李安宅为首的政策研究室,先后编写了《进军守则》《进军西藏应注意和准备的事项》《藏人的风俗与习惯》等等,开始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西藏各族人民中传播和宣传。在和平解放过程中,十八军模范遵守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藏族的风俗习惯,尊重藏族的宗教信仰,帮助西藏各族人民生活、生产,给各族人民治病,得到了西藏人民的认可和信任,十八军将士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行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实践的典范。

在《十七条协议》中明确规定了达赖与班禅的团结问题,解决了历史上达赖与班禅的隔阂,促使西藏内部达到团结和睦,为西藏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扫清了障碍,也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以后的民族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以及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互相离不开,团结一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改变了历史上的历代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利用宗教统治人民的政策,促使各少数民族向近现代社会转化和进步,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加强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和平解放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加强奠定了西藏以后稳定发展的基础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中重要内容之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来是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过程中,西藏和平解放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节点,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及时地在这个节点把握住了历史机遇,以集体的智慧和符合实际的民族宗教政策实践,阻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进一步铸牢了西藏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藏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西藏各族人民开始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其影响深远、历史功绩至伟。

第一,在军事上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家安全屏障。国家边疆安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西藏和平解放前,我国在西藏的边境地区处于“有边无防”状态。西藏和平解放时期,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集体克服地理、民族、宗教等各种困难因素,进军西藏,守卫国家边防,改变了西藏边境“有边无防”的历史,为西藏的未来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进步撑起了国防安全屏障。“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巩固边防,外防侵略,内护稳定,西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屏障。”[11](P60)

第二,西藏和平解放逐渐剔除民族压迫,维护了各民族之间和藏族内部的团结,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藏和平解放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集体,促成了西藏藏族内部达赖与班禅间的团结,制定和贯彻民族团结平等的政策,使西藏各族人民深切地体会到民族平等团结的事实,改变了历史上民族歧视的现象,使西藏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第三,和平解放为以后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了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和法理基础,开辟了西藏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广阔道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集体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全面帮助和推动了西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为西藏迈向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发展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

[注 释]

①本文认同学术界一般认为1950-1959年为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参见“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理论与实践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共产党西藏政策的内涵和决策模式研究[J].中国藏学,2011(2);徐万发,赵娜娜.论西藏和平解放过程中藏族爱国力量的贡献[J].西藏研究,2021(3).

猜你喜欢
西藏地方领导集体班禅
西藏地方辣椒栽培模式探究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摭谈优秀班集体形成的有效途径
我给十世班禅大师当翻译
蕃物志
西藏往事
领导集体的凝聚力创造机构人事改革的和谐稳定
大枣巧治班禅活佛
西藏和平解放
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执政思想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