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47、AQP1和PD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2-12-07 07:40赵京京郭君丽钱宇佳李园春郭君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22期
关键词:异位症异位内膜

赵京京,郭君丽★,钱宇佳,李园春,郭君红

(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南京 210004 ;2.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陕西 宝鸡721000 ;3. 开封市妇产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 是指具有侵袭生长能力的子宫内膜的基质及腺体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以外的部位,从而引起月经异常、慢性盆腔痛、性交困难和不孕等[1],给育龄女性带来生活和健康上的困扰和影响[2-3]。但EMs 发病机制复杂,病灶多样,且具有易侵袭和易复发的恶性生物学特性,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检测EMs 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EMs 组:2018 年1 月 至2019 年5 月 因EMs 在我院行手术的患者60 例,年龄26 ~40 岁,平均年龄(36.54±3.15)岁;卵巢型34 例,腹膜型21 例,会阴型5 例。均符合EMs 的诊断标准。对照组:同期其他原因就诊的非EMs 患者30 例,年龄30 ~43岁,平均年龄(37.41±2.10)岁。其中黏膜下子宫肌瘤12 例,子宫纵膈9 例,子宫内膜息肉9 例。两组的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3 个月内未曾使用曼月乐环或服用任何激素类药物,且无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为避免体内激素水平在不同月经周期中的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均选择卵泡期。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1)患者有规律月经周期;2)年龄<45 岁;3)符合卵巢型、腹膜型及会阴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标准;4)对照组患者自愿参与病理组织学检测。本研究已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并得到批准。

1.2 标本处理

所有标本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均以10% 甲醛固定,行石蜡包埋,连续切片(3μm),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47、AQP1 及PDGF 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并计算阳性表达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 软件进行数据的χ² 检验和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EMs 组及对照组中CD147、AQP1 及PDGF的表达

EMs 组CD147、AQP1 及PDGF 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D147、AQP1 及PDGF 在不同组别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例(%)]

2.2 在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中CD147、AQP1、PDGF表达的相关性

分 析 显 示, 在EMs 组 织 中,CD147 与AQP1的 表 达 呈 正 相 关(r=0.991,P<0.05);CD147 与PDGF 的表达呈正相关(r=0.983,P<0.05);AQP1与PDGF 相对表达量无相关性(r=0.198,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一种与细胞因子诱发的过度炎症反应、激素水平紊乱、机体免疫异常等相关的良性疾病,表现为异位子宫内膜良性增殖的生长[4],但却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5]。其发病的关键环节是异位内膜的黏附-侵袭-血管形成,此过程是多因素参与的交联式、多步骤的复杂反应过程。

CD147 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6],可通过诱导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来促进肿瘤血管增生,诱导成纤维细胞产生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水解Ⅳ型胶原蛋白,破坏肿瘤细胞周围基质,抗失巢凋亡[7],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和转移。目前临床上对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不足。Wang C 等[8]报道CD147 广泛表达在人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上皮中,且在月经周期增生期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 CD147 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的调控。金爱红等[9]研究发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中CD147 的表达明显增高,研究证明在体外子宫内膜细胞中加入CD147 抗体后,可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迁移,加速细胞的凋亡。本研究同样显示,CD147 在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且使异位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活性增加,提示其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部分研究报道,VEGF 和 MMPs 抑制剂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而CD147 作为其上游主要调节分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相信通过阻断其表达或抑制其功能,将可有效阻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为我们更有效地遏制子宫内膜异位症进展提供新思路、新靶点。

AQP1 是一种高选择性水转运蛋白,具有调节跨膜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及血管形成等重要作用[10],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生殖系统。正常情况下AQP1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间质的微血管和小血管。李莹莹等[11]的研究显示,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AQP1的mRNA 及其蛋白质表达水平要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及在位内膜,提示 AQP1 可通过增加血管的渗透性和组织间隙压力差,促进大量子宫内膜细胞的外移、迁徙及新生血管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EMs 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同样提示:异位内膜组织中AQP1 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推测AQP1 在EMs 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国内鲜见相关报道。阻断AQP1 有望成为EMs 治疗的新策略。

PDGF 能在体外诱导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而且在促进外周血管细胞重建以及细胞增殖、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12]。有研究表明,异位病灶中内膜的血管化作用不仅仅由VEGF 调控,而且依赖于PDGF、VEGF、FGF 等多种分子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13],并证实EMs 的发生、发展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PDGF 不仅能明显诱导异位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分裂增殖,同时也加速了平滑肌细胞迁移,这与既往严玲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异位内膜组织中CD147、AQP1 及PDGF 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三者在EMs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证 实CD147、AQP1 及PDGF 可 能 参 与 了EMs 的发生发展。且本研究还表明,CD147 表达和AQP1 和PDGF 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提示CD147 可能通过某种传导通路促进AQP1 和PDGF 表达,从而在EMs 的发生发展中存在互相协同的作用,共同促进异位内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EMs 的进展。当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总之,CD147、AQP1及PDGF 在EMs 中的过表达可参与EMs 的发生发展,这可能与它们能够促进细胞增殖、转移及新生血管形成有关,但具体的调控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异位症异位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体外高频热疗仪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腰椎椎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miRNA-145负向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OCT4的表达
子宫内膜病变超声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