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感染孕妇应用国产与进口替诺福韦酯进行阻断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对比

2022-12-07 07:40李淑玲曾晓岚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22期
关键词:诺福韦载量乙肝

李淑玲,曾晓岚,王 瑞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产科,广东 佛山 528200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4 亿人携带有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其中育龄女性约占8%,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仅会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炎,也会引发肝硬化、肝细胞癌、肝功能衰竭等相关并发症。HBV 的感染途径已被证实有性传播、血液传播与母婴传播,其中母婴传播是引发HBV 感染的重要途径[1]。母体HBV 载量高,是引发乙肝母婴传播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新生儿免疫预防的成功率。相关的研究表明,HBV 高载量的母体,乙肝的母婴传播率甚至可达32%。在足够的新生儿免疫预防下,母体HBV 载量为6log 拷贝/mL 时母婴传播率较低,母体HBV 载量处于6 ~9log 拷贝/mL 时,母婴传播率逐步升高[2-3]。替诺福韦是一种新型的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含有磷酸基,可快速激活核苷类似物,不需要依赖病毒诱导激酶发挥抗病毒作用,同时与病毒DNA 聚合酶的亲和力较高,对机体细胞核DNA 合成的干扰小。替诺福韦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胎盘转移能力,在脐带血与母体血浆中的浓度比约为1,目前已被安全用于HBV 感染孕妇的治疗中[4]。本研究通过比较HBV 感染孕妇应用国产与进口替诺福韦酯进行阻断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旨在为临床HBV 感染孕妇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收治的107 例HBV 感染孕妇。病例纳入标准:1)病情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 年版)》中关于HBV 感染的诊断标准[5];2)单胎妊娠;3)HBsAg呈阳性,HBV 载量≥106IU/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4)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1)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2)存在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或遗传性肝病;3)合并恶性肿瘤;4)经彩色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异常;5)伴有严重妊娠期并发症;6)接受其他抗病毒治疗或免疫调节治疗;7)ALT 水平超出正常值5 倍及以上;8)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存在禁忌证;9)伴有精神障碍,无法配合完成此次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3 例,观察组54 例。两组的年龄、孕周、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 评分、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替诺福韦酯治疗。对照组予以国产替诺福韦酯(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73185 ;规格:0.3g)治疗,观察组予以进口替诺福韦酯﹝生产厂家: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53090 ;规格300mg ﹞治疗。两组的用药方案均为每次服300mg,每天服1 次,由孕28 周开始用药至分娩当日。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尽快(12h 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U,并根据新生儿出生时的情况,决定是否全程接种重组乙肝疫苗(10μg)进行阻断治疗。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结束后,在婴儿7 ~12 月龄时检测HBsAg 及乙肝表面抗体,了解乙肝母婴传播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孕30 周、孕32 周及孕34 周时的ALT 复常率与HBV-DNA 转阴率,ALT 复常为ALT水 平 降 至40U/L 以 下,HBV-DNA 转 阴 为HBV 载量<500IU/mL。指标采集方法:采集孕妇的肱静脉血5mL,在3000r/min 下离心3min,分离血清,取上层血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LT,试剂盒购于上海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试剂盒购于深圳匹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2)比较两组的母婴阻断效果:记录新生儿出生后7 ~12 个月时的HBsAg。指标采集方法:取新生儿静脉血5mL,在300r/min 下离心5min,分离血清,取上层血清液,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试剂盒购于北京万泰生物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3)比较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研究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头痛、腹泻等。4)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成本效果[6]。成本-效果性分析(△C/△E,ICER),确定成本,成本是某种药物治疗方案中所投入的财力与人力资源,主要包含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与隐性成本,本研究计算的是直接成本,计算方式为ICER=(C1-C2)/(E1-E2),其中C 为两组治疗成本,E 为两组治疗有效率。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以ICER 与意愿支付阈值(Willing-to-pay,WTP)进行成本效果性评价。本研究将2021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设定为WTP,即806976 元。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s表示,计数资料行χ² 或Fisher 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ALT 复常率及HBV-DNA 转阴率的比较

两组孕30 周、孕32 周及孕34 周时的ALT 复常率、HBV-DNA 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ALT 复常率及HBV-DNA 转阴率的比较[例(%)]

2.2 两组乙肝母婴阻断效果的分析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7 ~2 个月时查HbsAg 均为阴性。

2.3 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用药后头晕、恶心、头痛、腹泻及其他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两组均未发现婴儿出现先天性异常。

表3 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例(%)]

2.4 两组的成本效果分析

经计算得出,对照组的C/E 为0.33,低于观察组的11.58,说明单位疗效对照组成本低于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参照,△C/ △E 为113.14,代表有效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观察组要多花费113.14 元,即增加一名成功治疗患者所需增加的成本为11314.0 元,但仍小于WTP,说明虽观察组成本过高,但依然是药物经济学优势方案。详见表4。

表4 两组的成本效果分析

3 讨论

HBV 感染可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炎的发生,同时会引发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全球每年约有78 万人因此而死亡[7]。母婴垂直传播是引发HBV 感染的重要途径,亦是儿童发生慢性HBV 感染的主要因素。HBV 感染慢性化与年龄密切相关,围生期感染HBV的孕妇中有90% 孕妇会发生慢性感染,婴幼儿感染HBV 后其中约有30% 会发展为慢性感染。一旦发展为慢性感染,HBV 就不易被消除[8]。相关的研究指出,需对HBsAg 阳性孕妇娩出的新生儿在出生12h 内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接种乙肝疫苗,这种主动与被动的联合免疫阻断方案可使大部分新生儿避免发生HBV 感染,但仍有部分新生儿会在应用联合免疫阻断方案后发生HBV 感染,这类新生儿的母体多为HBV高载量孕妇,因此母体亦需要予以抗病毒治疗[9-10]。替诺福韦酯是一种非环状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被认为是妊娠B 级药物,即对胚胎无危害,具有抗病毒作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较高的病毒学应答[11]。

ALT 于肝细胞内含量最高,其他细胞内含量相对较低。肝脏疾病可导致肝细胞损害,使血清中ALT的水平显著升高,甚至升高数百倍。ALT 是肝脏相关疾病诊疗中的重要参考指标。病毒性肝炎急性期患者ATL 上升较为明显,慢性病毒感染者因免疫耐受不同,ALT 水平也不同,普遍表现为升高,治疗起效后ALT水平会恢复正常,因此ALT 复常率常用来判断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好转的程度。HBV-DNA 是可高度反映HBV 复制活跃性的指标,HBV-DNA 载量的高低与病毒复制活跃性呈正相关,且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其新生儿感染率普遍偏高[12]。本研究通过对ALT 复常率与HBV-DNA 转阴率进行分析,发行两组孕30 周、孕32 周与孕34 周时的ALT 复常率、HBV-DNA 转阴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进口与国产替诺福韦酯均可有效治疗HBV 感染。同时我们对新生儿感染HBV的情况进行观察发现,新生儿出生后7 ~2 个月时查HbsAg 均为阴性。提示替诺福韦酯在乙肝母婴阻断中可发挥显著作用,且国产与进口药物的直接疗效无差异,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研究证明,HBV-DNA 水平≤106kIU/L(即IU/mL)的孕妇其新生儿经及时、正规的免疫预防后,几乎不会发生母婴传播[13]。分析原因可能是替诺福韦酯可抑制HBV 的复制,有效降低母体HBV-DNA 的水平,从而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同时可有效改善孕妇的肝功能。在HBV 感染孕妇孕期的治疗方案中,胎儿的安全是首先考虑的问题,关于孕期对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及是否会导致新生儿畸形,目前尚无确切研究[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头晕、恶心、头痛、腹泻及其他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且两组均未发现婴儿出现先天性异常。除了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外,药物的经济性也是影响患者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因素。对抗病毒药物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对HBV 感染患者临床用药及减轻其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对照组的C/E 为0.33,低于观察组的11.58,说明单位疗效对照组成本低于观察组,△C/ △E 为113.14。但通过与WTP 进行比较,发现进口药物的ICER 仍小于世界卫生组织的WTP,说明具有一定的药物经济学优势,这可能与大量采购下进口药品的价格降低有关[15]。

综上所述,国产与进口替诺福韦酯均可治疗HBV感染孕妇,且均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安全性良好,其中进口药物成本较高,但仍存在药物经济学优势。

猜你喜欢
诺福韦载量乙肝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中植被指数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关系研究*
肝衰竭患者HBV-DNA载量与炎性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与免疫学标志物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替诺福韦可降低慢性HBV感染者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
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新研究进展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