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2-12-07 07:40于广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22期
关键词:莫德艾拉甲氨蝶呤

于广荣

(滨海县中医院风湿免疫科,江苏 滨海 224500)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致病原因尚不明确。此病的病理改变主要以炎性滑膜炎为主,可损害人体的关节滑膜组织,使各个关节出现慢性严重性炎症,并对软骨、骨骼及肌腱造成破坏和侵蚀[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发展至晚期阶段会发生关节畸形,同时伴有剧烈的疼痛感,使其落下终身残疾,造成劳动力受损,影响其正常生活,对其本人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负担[2]。甲氨蝶呤是传统的抗风湿类药物,为细胞毒性药物,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有着良好的效果。但单用一种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长期疗效不理想[3-4]。研究指出,将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联合应用,能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结果,快速缓解其各种症状,降低其炎性因子的水平[5]。我院现抽取60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对照试验,通过分组研究来观察甲氨蝶呤单用以及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以2019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期间我院接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常模组中有患者29 例,讨论组中有患者31 例。常模组中有男性10 例,女性19 例;年龄最小35 岁,最大58 岁,平均年龄(45.49±3.82)岁;病程最短1 年,最长12 年,平均病程(6.44±1.62)年;其中合并高血压者19 例,合并糖尿病者17 例,合并冠心病者13 例。讨论组中有男性9 例,女性22 例;年龄最小37 岁,最大60 岁,平均年龄(45.60±3.79)岁;病程最短1.5 年,最长14 年,平均病程(6.57±1.60)年;其中合并高血压者16 例,合并糖尿病者18 例,合并冠心病者12 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此次研究,且入组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病例纳入标准:1)病情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年龄小于60 岁;3)临床资料完整;4)精神状态正常,意识清晰;5)无恶性肿瘤;6)主动加入研究。病例排除标准:1)处于妊娠期;2)处于哺乳期;3)肝功能严重受损;4)有严重药物过敏史;5)合并活动性消化性溃疡;6)依从性较差。

1.3 方法

常模组患者单独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甲氨蝶呤片(生产企业: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3205 ;规格:2.5mg×16s/ 盒)的用法是:口服,每次服7.5 ~10mg,每周服1 次,连续服用6 个月。讨论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艾拉莫德治疗。艾拉莫德片(生产企业: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0084 ;规格:25mg×14s/盒)的用法是:口服,25mg/ 次,2 次/d,分别于早餐、晚餐后服用,连续服用6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 关节状态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状态,包括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关节晨僵时间。

1.4.2 疼痛及关节活动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疼痛程度。VAS 的分值为0 ~10 分,0 分表示无痛,1 ~3 分表示存在轻度疼痛,4 ~6 分表示存在中度疼痛,7 ~10 分表示存在重度疼痛。采用28 个关节活动度(DAS28)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度。DAS28 的评分标准:<2.6 分:疾病缓解;2.6 ~3.2 分,轻微疾病活动;3.3 ~5.1 分,中度疾病活动;>5.1 分,重度疾病活动。

1.4.3 炎性因子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6、IL-8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方法: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经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上述炎性因子的水平。

1.4.4 不良反应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感染、肝功能异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文中的各项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当P<0.05 时,提示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状态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关节晨僵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讨论组患者的关节肿胀数和关节压痛数均少于常模组患者,其关节晨僵时间短于常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状态的比较(± 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状态的比较(± s)

组别 关节肿胀数(个) 关节压痛数(个) 关节晨僵时间(h)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讨论组(n=31) 14.17±2.55 4.07±1.38 12.15±2.76 3.27±1.15 3.28±1.40 1.00±0.21常模组(n=29) 14.28±2.73 8.98±1.53 12.34±2.53 8.89±1.43 3.33±1.54 2.55±0.44 t 值 0.1614 13.2681 0.2825 17.0518 0.1338 17.7010 P 值 0.8724 <0.0001 0.7785 <0.0001 0.8940 <0.000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 评分及DAS28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及DAS28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及6 个月后,讨论组患者的VAS 评分均低于常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后,讨论组患者的DAS28 评分低于常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 评分及DAS28 评分的比较(分,±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 评分及DAS28 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 VAS 评分 DAS28 评分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 治疗6 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6 个月后讨论组(n=31) 6.08±1.17 3.37±0.58 1.46±0.05 7.30±0.17 2.21±0.26常模组(n=29) 6.20±1.21 5.06±0.54 2.57±1.34 7.25±0.18 5.57±0.33 t 值 0.3905 11.8737 4.6089 1.1244 44.5295 P 值 0.6976 <0.0001 <0.0001 0.2653 <0.0001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 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讨论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 的水平均低于常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s)

组别 IL-6 IL-8 TNF-α治疗前 治疗6 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6 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6 个月后讨论组(n=31) 6.30±1.45 2.07±0.23 147.54±8.84 81.01±5.25 9.67±1.32 5.15±1.02常模组(n=29) 6.66±1.29 4.56±0.30 147.12±8.51 120.06±6.17 9.45±1.13 7.44±1.18 t 值 1.0134 36.6745 0.1906 26.8377 0.7049 8.1745 P 值 0.3151 <0.0001 0.8495 <0.0001 0.4836 <0.0001

2.4 用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用药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用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症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约为1%,女性患者的数量是男性患者的2 倍左右[6-7]。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疾病,其中30 ~50 岁的中年人是此病的高发群体。类风湿关节炎的致病因素复杂,目前临床上尚未阐明其确切病因,但有研究指出,自身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均可能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此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有超过30% 的患者在患病10 年后会因关节变形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此外,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系统性炎症及多种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较为常见[8]。目前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上无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病情。甲氨蝶呤是抗叶酸类抗肿瘤药物,对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起到免疫抑制和抗炎的作用。此药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阻止四氢叶酸的形成,抑制体液免疫及T 淋巴细胞的活性,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减少LI-6 和TNF-α 的释放,并提高抗炎细胞因子的水平[9-10]。现阶段,甲氨蝶呤在临床上仍然是维持和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但长期服用此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会有所减弱,此时可联用其他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艾拉莫德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经口服给药后可抑制LI-6、IL-8、TNF-α 等炎性因子的释放,还可直接作用于B 淋巴细胞,延缓免疫球蛋白产生的速度。研究指出,艾拉莫德可极大限度地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被破坏及侵蚀的速度,有效控制其病情的发展[11-12]。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在药理机制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用甲氨蝶呤治疗效果不理想时,联用艾拉莫德可提高其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讨论组患者的关节肿胀数和关节压痛数均少于常模组患者,其关节晨僵时间短于常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及6 个月后,讨论组患者的VAS 评分均低于常模组患者,治疗6 个月后讨论组患者的DAS28 评分低于常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关节肿胀、疼痛、晨僵等症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 个月后讨论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 的水平均低于常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减轻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用药后均出现了胃肠道反应和肝功能异常,提示治疗期间需加强对患者进行用药监测。另外,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单用甲安蝶呤相比,将甲安蝶呤与艾拉莫德联用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这与相关文献[13-14]报道的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各种症状,减轻其机体的炎症反应,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莫德艾拉甲氨蝶呤
太仓艾拉德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艾拉的任务
一张白纸, 一个故事
食药总局公告:匹多莫德,3岁以下儿童禁用!
绿山墙的安妮(四)
绿山墙的安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