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对精炼渣碳酸化效果机制研究∗

2022-12-07 14:02伊元荣张京辉艾尼瓦尔斯地克白书齐史星丽
关键词:碳酸电导率浆液

伊元荣,张京辉,艾尼瓦尔·斯地克,白书齐,史星丽

(1. 新疆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2. 新疆大学绿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3. 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0 引言

目前,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2030年CO2达到排放峰值[1],2060年争取实现碳中和[2],碳达峰和碳中和对实现CO2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一种有效途径[3],国内外学者以钢渣、粉煤灰、垃圾焚烧飞灰等[4−7]固体废弃物对CO2封存、捕集技术进行了研究,相比传统的植被固碳[8],该方式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9],同时减少了CO2的排放数量[10],也证实此类固体废弃物具备一定的固碳潜力[11].

精炼渣碳酸化反应的实质主要是Ca2+与CO2生成碳酸钙化合物的过程,钙浸出是精炼渣碳酸化反应的限速步骤,pH对Ca2+的浸出和CO2的溶解有着重要影响[12].唐辉[13]发现,pH>6.0时,溶液中Ca2+比例开始下降,同时发现当pH达到11.0以上,Ca2+比例下降至最低值,因此当溶液pH达到13.0以上再通入CO2,可以将溶液中绝大部分的Ca2+转化为CaCO3沉淀,且理论上碳酸化过程中Ca的溶解率较高.溶液中H2CO3、HCO−3和CO2−3的相对浓度取决于pH值,即在碳酸化过程中,CO2−3/Ca2+和HCO−3/Ca2+发生显著变化,HCO−3在pH值约为8.00时占主导地位[14].当pH保持在12.0左右,有利于钙矾石的形成和C3S、C2S水化速度的提高,从而激发精炼渣活性,提高利用率[15].其次在精炼渣的水溶液中,存在多种带电的粒子,即离子、水合离子、矿物颗粒和胶体粒子等,因此配制成一定比例的矿渣浆液具有一定的酸碱性.浆液的pH值对CO2的捕获影响较大,在湿法碳捕获过程中,pH越高释放的OH−的浓度越高,与CO2气体发生反应的可能性越大,碳酸化能力越强.随着时间的推移,浆液中的带电离子会增多,浆液中的pH值也会发生变化,碳化后pH值的降低可视为碳化程度的指标[16],因此通过测定浆液的pH值可以说明精炼渣粉末在浆液中的碳捕获速率.

本文采用固-液-气三相反应器在常温下对精炼渣进行单因素碳酸化(粒径、转速、通气量、液固比)实验,考察精炼渣碳酸化过程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探究pH在碳酸化过程中对离子迁移转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XRD、SEM-EDS、FT-IR、TG-DTG等测试方法分析不同pH缓冲溶液下精炼渣碳酸化后矿相成分变化,进一步分析碳酸化程度、CaCO3的质量和CO2吸收量,为深入探究碳酸化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实验原材料来自新疆某大型钢厂精炼炉,经过粉碎(德国Retsch鄂式粉碎机)成颗粒并研磨(德国Retsch RS200)过筛的精炼渣,采用荷兰帕纳科公司生产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PANalytical, XRF)测定其化学成分(表1).

表 1 精炼渣化学组成/w%

由表1可知,实验材料中CaO和Al2O3含量最多,总和占总量的80.96%;其次为SiO2和MgO,占比分别为8.42%和4.26%.CaO和MgO属于碱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这些成分的存在赋予精炼渣良好的碳酸化性能,在精炼渣碳酸化吸收CO2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1.2 实验方法

图 1 碳酸化实验系统装置示意图

本实验固-液-气三相反应系统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由CO2钢瓶、磁悬浮加热搅拌器、玻璃转子流量计、电子天平、pH计、电导率仪构成.实验通入气体时记为开始,质量守恒时即为碳捕获结束.通过单因素实验法改变不同的反应条件,即不同的液固比、精炼渣粒径、CO2通气量、转子搅拌速度,探究pH值和电导率在精炼渣碳酸化过程的变化规律.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工艺参数碳酸化pH和电导率变化规律

图 2 不同工艺参数碳酸化pH及电导率的变化

由图2(a)可知,不同粒径精炼渣在碳酸化过程中pH和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趋势相似.反应开始前,精炼渣的溶解过程占主导,溶液中集聚大量的离子,使电导率前一段呈明显上升趋势,粒径越大其pH和电导率变化越迅速,80目精炼渣的pH在20 min内由11.60降低到6.17,电导率由1 360 μs/cm升至1 667 μs/cm后迅速下降并维持稳定;400目精炼渣在碳酸化过程中pH和电导率变化均很缓慢,碳酸化时间长达230 min.粒径小的精炼渣在研磨过程中由于机械化学反应,导致颗粒表层结构缺损,部分发生非晶化反应,且粒径小的渣表面积增大,表面能也增大,溶解度变大[17].实验发现粒径越小,溶液中离子反应越完全、碳酸化效果越好.

固液比对精炼渣碳酸化三相体系有较大影响,气-液-固三相接触会影响三相之间的反应[18].不同固液比精炼渣碳酸化能力不同,由图2(b)可知,随着固液比增大,碳酸化固定CO2的量随之增加,这是因为液体含量增多致使精炼渣颗粒在溶液中的扩散加快,同时CO2溶于水形成碳酸的量增多,使更多有效成分反应完全.CO2的扩散性和反应性会使浆液中pH和电导率发生变化,对固体材料的碳酸化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由图2(b)可知,未通入CO2之前精炼渣各反应体系初始pH在12∼13之间,随着精炼渣碳酸化反应进行,精炼渣浆液的pH呈整体下降的趋势(最终降为6.00左右);固液比不同,pH下降速率不同,固液比为1︰5的pH变化曲线下降缓慢,这是因为精炼渣中不断溶出碱性矿物与浆液中CO2转化的HCO−3、CO2−3离子及时反应,pH达到稳定所需时间较长,溶液中离子反应完全.

由图2(c)可知,CO2不同通气量pH的曲线变化趋势相同.pH由初始的11∼12左右降为6.00左右.pH下降主要是由于通入的CO2溶解于浆液中形成弱酸性的碳酸后,CO2−3、HCO−3和浆液中的OH−充分反应至使pH迅速下降,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浆液中的碱性物质逐渐被消耗,精炼渣吸附CO2的能力下降,CO2溶于水后电离出的H+增多也是导致pH降低的原因之一.当浆液中的碱性物质消耗殆尽,CO2的溶解也达到饱和状态,pH不再发生改变.电导率曲线呈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最大电导率达1 442 μs/cm.当通气量过大时,反应前期H2CO3电离出HCO−3、CO2−3速度较快,导致CO2还未完全进入体系中就溢出[19].

由图2(d)可知,搅拌速度为500 rpm、700 rpm、900 rpm、1 000 rpm时,浆液起始pH值分别为11.48、11.60、11.41、11.51,反应10 min浆液pH分别达到6.14、6.15、6.00、6.03,pH降低的幅度大致相当.pH降低是由于随着CO2的通入,浆液中的OH−不断被消耗.由图2(d)可知,搅拌速度为700 rpm、反应时间为5 min时,电导率达到了1 442 μs/cm,说明此时浆液中离子浓度最高,搅拌速度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矿物颗粒与溶液的接触,减弱矿物沉淀的抑制作用,促进碳酸化反应的进行.

2.2 pH对碳酸化离子迁移转化的影响

图3(a)为精炼渣碳酸化不同阶段液相离子含量和pH变化曲线.精炼渣碳酸化反应实质是CO2溶于水形成的H2CO3与精炼渣中的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并沉淀出碳酸盐[20].CaCO3生成主要受溶液过饱和度、pH条件和离子掺杂的影响[21].溶液中H2CO3、HCO−3、CO23−的相对含量依赖于pH值,反应开始前,精炼渣的溶解过程占主导,结合图3(b),发现固相中fCaO和Ca(OH)2增加的同时Ca2+离子浓度相对增加,随着CO2的持续通入,pH呈逐渐下降的趋势,HCO−3在pH值约为8.00时占主导地位[14],碳酸化后最终pH显示HCO−3占据主导.碳酸化反应结束,固相fCaO和Ca(OH)2含量降低且CaCO3百分含量上升,说明碳酸化反应过程CO2与fCaO和Ca(OH)2的反应解决了因为fCaO造成精炼渣稳定性差、安定性不良的问题.

图 3 碳酸化不同阶段液相与固相离子含量变化

2.3 不同pH下精炼渣碳酸化XRD规律分析

图4 为不同pH条件下精炼渣碳酸化XRD图谱.由图4可知,精炼渣主要矿物相为CS(CaSiO3)、C2S(Ca2SiO4)、C3S(Ca3SiO5)、CaO、Ca(OH)2、Mg2SiO4、SiO2,除此之外,在2θ为28.04˚、30.00˚、33.66˚、36.94˚的精炼渣原样中发现一种钙铝石(Ca12Al14O33,七铝酸十二钙),Ca12Al14O33在d值为3.18 nm、2.98 nm、2.66 nm、2.43 nm处的衍射峰较强,且这些衍射峰与Ca12Al14O33的拟合较好,七铝酸十二钙(C12A7)是高铝水泥水化产物的一种典型晶相,具有较低的水硬性,它的存在不仅使渣系具有较高的碱度,还具有较好的脱氧脱硫能力[22].通过研究发现pH对钙的浸出和CO2的溶解有着重要影响,当浆液pH为6.00时,矿相成分发生改变,钙基化合物(CS、C2S、C3S、CaO、Ca(OH)2)的衍射峰基本消失,并且精炼渣中出现明显的(CaCO3·H2O)晶相,CaCO3·H2O与2θ为16.91˚、20.65˚、29.19˚、36.15˚、47.20˚处相符合的特征峰的衍射峰较强.在pH=6.00的矿相中,还发现了CaAl2O4,AlO−2可对CO2的捕获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在2θ为29.49˚、39.51˚、47.11˚、48.73˚处发现大量的C-S-H凝胶的衍射峰,在碳酸化过程中C-S-H凝胶可以释放出大量Ca2+以维持自身碱度[23],浆液中游离态的Ca2+与CO2反应生成稳定的CaCO3(方解石晶型),从XRD图谱中分析发现,在2θ为29.51˚、36.08˚、39.53˚、43.31˚处与CaCO3(方解石)特征峰相符合的衍射峰强且尖锐.当浆液pH为10.00和12.46时,矿相成分以CaCO3为主体,晶相明显衍射峰强[24],这是因为碱性pH导致Ca2+的更高溶解,且当pH>8.00时,浆液中CO23−占据主导地位[14],促进Ca2+与CO23−的结合从而产生大量的CaCO3.

图 4 不同pH条件下XRD图谱

2.4 不同pH下精炼渣碳酸化SEM规律分析

图5 为精炼渣在不同pH条件下碳酸化后样品的微观结构.精炼渣原样中颗粒分布疏松、结构不紧凑,当pH为6.00时,碳酸化后试样出现大量的棱面体和棒状颗粒结合在一起,根据XRD可以确定该晶体颗粒为单水方解石以及C-S-H类物质[25].当pH为8.00和9.18时,出现了大量的絮状、棒状、立方体晶型,其中以絮状晶体为主,通过前文XRD分析可知精炼渣矿相成分中含有大量的CS、C2S、C3S,在该pH下,碳酸化加速了CS、C2S、C3S矿相中钙离子的溶解,溶出的Ca2+与溶液中的CO2−3结合形成絮状沉淀,絮状沉淀包裹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凝胶产物层,使其结构更加紧密.当pH为12.46时,碳酸化反应后,颗粒的微观形貌呈现出大量的CaCO3(方解石)晶体,这与Beer等[26]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图 5 不同pH条件下试样的SEM图谱

2.5 不同pH下精炼渣碳酸化FT-IR规律分析

图6为精炼渣在不同pH条件下的碳酸化FT-IR图谱.进一步证实碳酸化过程中精炼渣的物理化学特征变化.不同pH条件下,碳酸化后样品在1 425.26 cm−1有明显的特征峰,该峰为C-O-H的面内弯曲振动峰和CO2−3的强峰,反应前后的FT-IR有明显吸收峰变化,判定为C-S-H和碳酸盐的产生,与XRD图谱的识别相符.在521.49 cm−1发现不同pH条件下的吸收峰强有明显差异,pH为6.00的吸收峰向左偏移,pH为8.00、9.18、12.46的吸收峰减弱,但pH为10.00的吸收峰变化不大.874.03 cm−1为碳酸盐基团的弯曲震动,521.49 cm−1为[SiO4]基团的不对称伸缩震动和面外弯曲震动,碳酸化反应后碳酸盐基团的弯曲震动明显增强,[SiO4]基团的弯曲震动消失,说明含钙类硅酸盐全部转化成碳酸盐,与XRD分析结果一致.

图 6 不同pH条件下试样的FT-IR图谱

2.6 不同pH下精炼渣碳酸化TG-DTG规律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地说明不同pH条件下精炼渣碳酸化反应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对其进行综合热分析,图7为不同pH条件下精炼渣碳酸化前后的TG-DTG图,综合分析了试样在25∼1 000 ℃范围内的热量损失.从DTG曲线可以看出,样品的失重主要分为4个部分,100∼200 ℃的失重是由于精炼渣中的物理结合水分解所致;200∼300℃的失重是由于C-S-H脱水引起的;400∼500 ℃的失重是由于Ca、Mg的氢氧化物热分解所致;600∼800 ℃范围内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失重峰,这是精炼渣中的CaCO3分解为CaO和CO2引起的,因为CaCO3热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27].超过800 ℃后,不同碳酸化pH值下的精炼渣DTG不再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发生改变,表明精炼渣中不再含有可被高温分解的水分和其它物质,通过C-S-H凝胶和Ca(OH)2脱水以及碳酸盐的脱碳引起的损失可以计算出总失重率[28],如式(1):

图 7 不同pH条件下试样的TG-DTG图谱

热重分析以碳酸盐的重量损失来评估精炼渣的碳酸化程度.600∼800 ℃范围内的重量损失主要是基于碳酸钙分解引起的,∆mCaCO3以干重∆m105℃为基础用(ω(CO2),%)表示,如式(2);钙是碳酸化反应过程中的主要成分,用Ca的转化率(ζCa%)来表示碳酸化程度,如式(3).其中CaOtotal用来表示精炼渣碳酸化前CaO的质量分数,可通过XRF测量得到.MWCO2(kg/mol)与MWCaO(kg/mol)为CO2和CaO的摩尔质量.计算结果见表2.

表 2 不同pH条件下精炼渣碳酸化程度、总失重、CaCO3失重

在pH=6.00时,总失重率达到最大为30.10%,其中CaCO3失重率占12.89%,随着pH的增加,CaCO3失重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pH加速了C2S、C3S发生水化反应从而生成C-S-H凝胶,碱性pH会促进Ca2+的更高溶解,使C-S-H凝胶在碳酸化的作用下发生脱钙最终生成CaCO3.当pH=12.46时,碳酸化程度达到最高为40.48%.

3 结论

(1)常温常压下,探究精炼渣以不同粒径、液固比、CO2通气量以及搅拌速度在碳酸化过程中pH和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得出精炼渣碳酸化的最优参数组合:粒径400目、固液比1︰5、CO2通气量500 mL/min、搅拌速度700 rpm.

(2)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碳酸化过程,pH值变化规律不同.浆液pH值随CO2通入发生改变,浆液pH变化影响CO2的溶解平衡和碱金属离子的浸出,pH值的改变会影响其捕获速率,进而影响精炼渣碳酸化效果.

(3)电导率的变化反映出对应时间浆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变化.精炼渣的水溶液中存在多种带电的粒子,即离子、水合离子、矿物颗粒和胶体粒子等,所以配制出的精炼渣浆液呈现出一定的导电性,电导率会随着精炼渣吸附CO2的过程而发生改变.当粒径为400目、固液比为1︰5时,反应150 min其电导率均达到最大,说明此时离子浓度最大,并且在该时间左右电导率变化比较显著.

(4)利用XRD、SEM-EDS、FT-IR和TG-DTG表征方法分析不同pH条件下矿相成分结构和形貌的变化,得出碱性pH导致Ca2+的更高溶解,矿相成分以CaCO3(方解石)为主体,晶相明显衍射峰强,微观结构致密,碳酸化程度高达40.48%,经过碳酸化后的精炼渣降低了原料中游离CaO的影响,为后续精炼渣资源化利用以及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碳酸电导率浆液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脱硫系统用浆液循环泵汽蚀分析
废弃混凝土碳酸化再生利用技术进展
冒泡的可乐
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例
基于比较测量法的冷却循环水系统电导率检测仪研究
低温胁迫葡萄新梢电导率和LT50值的研究
辽阳市地下水电导率特性研究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镧石型碳酸镨钕向碱式碳酸镨钕的相转变反应特征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