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一定喜欢“被信任”吗

2022-12-08 06:43王红丽
领导文萃 2022年22期
关键词:刘备诸葛亮信任

王红丽

组织最佳的管理策略莫过于让员工知道组织对他的信任。然而员工是否一定喜欢“被信任”?“鞭打快牛”“能者多劳”的故事在现实中屡见不鲜。现实工作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小李深得领导信任,公司里不管大事小事,领导都要带上小李,小李经常忙得团团转——“小李,这个项目你跟进一下”“小李,这儿有个客户你见一下”“小李,这个文件你处理一下”……小李终于被折磨得精疲力尽,向领导抱怨:“领导,我太累了,这些事都交给我,我实在忙不过来啊!”领导的回答往往是:“小李,这是公司对你的信任,能者多劳嘛,只有交给你我才放心。好好干,未来是你的!”

历史上类似的案例也有很多。例如,诸葛亮——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刘备弥留之际,刘备向诸葛亮安排后事:“如果刘禅可以辅佐,便辅佐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取而代之。”为了报答刘备的信任,诸葛亮“敢竭肱骨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死后,诸葛亮尽心辅佐刘禅。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诸葛亮多次北伐,由于太过操劳,积劳成疾,最终病死五丈原。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诚然对下属赋予信任能帮助下属建立积极的归属感,产生更好的绩效,然而,为了回报领导的信任,下属会承担更多的工作和压力。于是,日复一日,那些组织中曾经的“能者”“快牛”“顶梁柱”,慢慢因为劳累过度,出现情绪耗竭、绩效下滑等先好后差的现象,甚至其自身身心健康状况也受到了不良影响。

这种现象隐藏了“被信任”背后的一个重要问题——管理者有意或无意地将那些具备高实用价值的“能者”筛选为信任对象——一段时间之后,“能者”开始进入对信任的负面体验中,抱怨上级不断交代更多的任务。员工极有可能从“舒适区”走向“非舒适区”,被信任不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而是变得不受欢迎,会产生压力甚至导致情绪耗竭,致使信任策略的效果与信任的初衷背道而驰。

那么,管理者该如何做才能避免上述情况呢?在有重要任务时,管理者可以适时提醒员工,他们的能力和声誉不会随着工作业绩的起伏而受到影响,这样会减轻员工很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此外,管理者可以定期给被信任的员工一份工作反馈。领导对员工具体的反馈,更容易被员工记住且接受,可以真正帮助员工、指导员工,改善他们的工作。这种反馈既可以增强员工的信任感,让员工产生自己与工作的连接感,提高对工作的投入,也可以帮助员工正确处理工作内容,减轻因犯错或工作探索而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损失,从而减少工作负荷。

管理者要做好对员工的授权。如果员工能够感受到对自己工作的控制感,既可以使员工在面临较大的工作负荷时,能够自主、合理地安排自身工作计划,减弱工作负荷对他们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培养员工独立且客观地处理工作任务的能力,减弱小集团意识对员工思维的限制,使其保持客观,或者说重拾客观。

管理者切忌仅对极少数下属赋予信任。一方面,信任以稀为贵,这种倚重所带来的额外任务,会造成少数被信任的下属角色负担增加;另一方面,对极少数下属赋予信任,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被信任的下属会因为信任的独特性、稀缺性而形成膨胀的自我认知,进而产生较高的心理权利感。这种“自己应该获得更多特殊优待”的感觉,可能在下属的期望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强其反生产行为,从而损害组织利益。与此相反,如果上级普遍对组织中的员工赋予信任,员工就不会认为领导的信任是稀缺的,进而会降低他们产生不切实际心理权利感的可能性。

總之,管理者应当注意,自己出于好意的信任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管理者要对信任的阴暗面进行探究,厘清其产生的原因和作用条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员工的信任,发挥信任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最大限度发挥信任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摘自《清华管理评论》)

猜你喜欢
刘备诸葛亮信任
读懂刘备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刘备与徐州
诸葛亮喂鸡求学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信任
刘备的爱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