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助力企业ESG 绩效提升探讨

2022-12-09 06:50周卫东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供应商利益绿色

周卫东

(富邦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8)

ESG是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该理念首次出现在2004年联合国发布的《在乎者即赢家》(《Who Cares Wins》)报告中,指出在投资中要考虑环境、社会和治理等因素,谁能率先意识到ESG 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动,谁就能抢占先机。

经过不断演进,如今ESG理念已成普遍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并加强ESG建设。保险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在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管理ESG 相关风险中,也必将发挥新的积极作用。

一、ESG兴起及其理论支撑

(一)ESG兴起

ESG 发展虽只有数十年,但已形成不可逆转的趋势,受到投资者、监管和企业管理者的广泛认可。

在投资端,2006 年联合国成立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该组织提出将ESG 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并获广泛认同。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球共有3826 家机构加入UNPRI,管理资产总规模超过121.3万亿美元①。

在企业经营领域,2019年美国181家顶级公司CEO 签署了《公司宗旨宣言书》,宣称股东利益已不再是一个公司最重要的追求目标,“每个利益相关者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承诺为他们提供价值,为我们的公司、我们的社区和我们的国家未来的成功做出贡献”②。2022 年中国的一项调查显示,约九成受访的家族企业认为,其企业盈利模式与社会和环境使命感有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③。

在政府层面,各国政府出台政策来引导和推动本国ESG发展。在ESG信息披露上,全球已有26家证券交易所强制要求披露ESG 信息,60 家证券交易所发布了ESG 报告指南,积极引导发行人进行ESG 信息披露④。我国近年来更是把“双碳”目标、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列入国家战略,出台绿色金融政策支持绿色发展,ESG 理念正不断深入包括私企、央企在内的不同所有制企业。

(二)ESG理论支撑

ESG 理念之所以能得到广泛认可,是因为其背后有相应的理论支撑,按黄世忠(2021)[1]的梳理,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及经济外部性理论。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最早由联合国提出,其核心思想是要求统筹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的共同未来》,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015年通过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旨在指导各成员国解决2015年至2030年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消除贫困、优质教育、廉价和清洁能源、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气候行动、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等。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投资者开展ESG投资提供了理论基础。

2.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核心思想是阐明企业应当对谁负责、应承担什么社会责任,大体可分为股东至上和利益攸关者两大流派。股东至上流派认为,企业只对股东负责,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实践证明,这容易导致劳资关系紧张、贫富差距扩大和生态环境恶化。利益攸关者流派则认为,企业必须兼顾股东及其他利益攸关者(包括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社区、政府等)的利益,因为没有利益攸关者的支持,单靠股东的资本投入,企业是不可能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开展ESG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3.经济外部性理论

经济外部性理论核心思想是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政府适度的介入是必要的。该理论的典型代表庇古认为,当边际私人部门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时,会存在负外部性,政府应向私人部门征税;反之,则应实施补贴政策。当前,广泛存在的排污费征收、碳排放额度管理等,就是此理论的应用。经济外部性理论为政府推行ESG、实行ESG 信息披露制度等提供理论依据。

二、ESG视角下的企业经营及ESG披露

(一)ESG视角下企业经营的主要变化

综上所述,与传统企业相比,ESG视角下的企业经营主要存在两个变化[2]。

1.企业经营导向的变化

传统企业追求单一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ESG视角下,企业要兼顾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攸关者的利益均衡。

2.企业价值衡量的变化

传统理念下,衡量企业价值的唯一指标是企业的财务价值,因此企业追求短期的经济价值创造;ESG 视角下,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不仅包括其财务价值,还包括环境、社会及治理等影响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因此企业还应追求ESG 绩效提升,以实现永续经营。

(二)企业ESG披露

企业ESG 绩效评估主要依赖ESG 披露报告。在各国政府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披露其ESG 信息。如,中国A 股市场披露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数量,由2011年的565家增长至2021 年的1191 家⑤(截至2022 年4 月30 日)。同时,为实现ESG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可比性,各国政府也在努力完善披露指南。2021年4月,欧盟发布了《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征求意见稿。2022年6月,中国首个企业ESG披露标准——《企业ESG披露指南》开始实施。

在ESG 披露指南上,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编写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以下简称GRI标准)。以GRI标准2016为例,其指南⑥包括通用标准以及由经济、环境和社会议题组成的专项标准两部分。对于经济、环境、社会议题,又分别列明需报告的具体事项。表1是经整理的该指南框架,如在社会议题方面,涉及的利益攸关者分雇员、客户、供应商、社区四个方面。

表1 “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2016”主要框架

可见,依披露指南发表的企业ESG 报告规范完整,有利于各方对企业ESG 绩效进行评估。同时,该披露指南也可为企业的ESG 建设提供具体指导,企业可逐项对照,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ESG建设。

三、保险助力企业提升ESG建设

保险是企业转移风险的有效管理工具,ESG视角下企业的保险规划,已不再局限于保障自身的财务目标,而是将自身与主要利益攸关者的财务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责任目标一并纳入。以下将对照GRI 标准在环境、社会、治理层面的具体披露要求,探讨企业如何运用保险工具,管理来自社会、环境和治理层面的风险,提升绩效。

(一)保险助力企业改善社会责任层面的ESG绩效

依GRI 标准2016,企业在社会议题方面需报告19 个子类别,主要是披露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性别歧视、工伤事故、使用童工、强制劳动、社区关系紧张、劣质商品、侵犯客户隐私、与社会及环境不友好的供应商合作等,这些负面影响可能导致企业声誉受损、员工士气下降、社区关系恶化并招来监管处罚等,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将按涉及的主要利益攸关者,分雇员、客户、供应商和社区四大类,探讨保险如何助力企业提升社会责任层面的ESG绩效。

1.雇员方面的改善

员工是企业重要的资产,GRI标准要求企业首先需报告员工在受雇期间的基本权益状况,如是否存在童工、强迫劳动、平等发展机会等情况;其次是工作环境的安全健康方面的情况;最后是职场幸福感,如培训、晋升机会等。

在如何借助保险改善雇员方面的ESG 绩效上,企业可考虑:

(1)购买基本类保险保障,如雇主责任险、安全生产责任险。传统企业购买此类保险,目的是符合法规基本要求,因此通常按最低保障标准采购。而ESG 视角下的企业,目的是更好地保障雇员的安全与健康,因此通常采购高于法定标准的保障。此外,企业可邀请保险公司对生产环境进行安全检查,组织开展员工安全技能培训或应急演练,以提高生产安全水平和雇员安全操作技能,减少雇员发生意外伤害的概率。

(2)购买扩展类保险保障,如失能保险、团体意外健康险以及扩展至雇员家庭的综合保险。传统企业为高管及核心技术雇员提供此类福利保障,目的是留住企业高管和核心技术雇员。ESG视角下的企业,则为更多的雇员提供此类福利保障,目的是营造幸福职场,以达企业永续经营之目的。

2.顾客方面的改善

顾客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GRI 标准要求报告的内容,包括企业在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存储、维修、回收等生产周期,如何保障顾客健康与安全地使用该产品,如何让顾客了解使用该产品对社会、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如何保护顾客隐私等。

在如何借助保险改善企业顾客的ESG 绩效上,企业可考虑:

(1)购买产品类保险,如质量保证险、产品责任险及产品召回险,来更好地保障因产品缺陷可能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借助向保险公司投保,进一步加强对产品安全的评估,建立产品回收制度,从而更好地保障顾客的健康与安全。

(2)购买网络信息安全类保险,保障企业在个人信息泄露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借助投保,加强安全检查,建立紧急应变制度,加强对顾客隐私的保护。

3.供应商方面的改善

供应商是企业重要的合作伙伴。GRI 标准要求企业对供应商进行尽职调查,包括使用童工或强制劳动、工资和报酬、工作时间等,以防止和减轻供应链中的负面社会影响。

在如何借助保险改善供应商的ESG 绩效方面,企业可考虑在与供应商签约合作时,激励或要求供应商购买相关保险,借助保险改善供应商社会责任方面的ESG绩效。对于当地法规要求购买的保险类产品,如雇主险、安全生产责任险等,可要求供应商必须提供保险证明。对于为其产品、顾客、社区购买了诸如产品责任险、知识产权保险、公众责任险等有利于改善其社会责任的保险的供应商,企业可以在采购竞价评定时予以加分激励。

4.社区方面的改善

社区为企业提供生产的基础环境、劳动力等,同时也为企业的员工提供生活环境。GRI 标准要求企业需报告其生产活动对当地的社会、人员和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影响的规模。

在如何借助保险改善社区的ESG 绩效上,企业可考虑:

(1)购买环境污染责任类保险,以保障生产经营意外事故发生时对社区环境带来的损害。对于某些高能耗企业,可购买节能设备损坏碳汇损失保险,以保障其节能设备损坏期间,企业因能耗增加而间接增加碳排放,以该碳排放量换算为碳汇值的损失。

(2)购买公众责任类保险,以保障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给社区带来的损害,如企业的生产意外事故造成的公共设施损失。企业开展慈善活动,或为社区捐献某种公益设施,也应考虑投保此类保险,以保障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二)保险助力企业改善环境层面的ESG绩效

在披露环境影响方面,GRI标准要求企业披露可能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水电料等资源是否过度使用,生产及排放对环境及周边生态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合作供应商对环境的友好程度,等等。

在借助保险改善企业环境方面的ESG 绩效上,企业可考虑:

1.购买环境污染类或节能设备损坏碳汇损失类保险,以保障企业的意外事故对环境,以及节能设备的损坏对环境带来的损害。

2.购买野生动物责任类保险,保护由于野生动物的活动造成的财产损失或人身意外,以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人类活动已极大程度地限制野生动物生存空间,导致此类意外事件频频发生,如2021年云南野生大象意外迁移,沿途给农地、城镇造成损害,该保险可较好补偿相应损失。

3.将企业借助保险改善环境层面ESG 绩效的有益做法传递给供应商,激励或要求合作供应商购买相应保险。

(三)保险助力企业改善治理层面的ESG绩效

企业制定ESG 战略并定期对外披露ESG 报告。企业购买董监高责任类保险,可保障董事、监事及高管在披露ESG 报告的履责过程中,因工作疏失给第三方造成的损失,同时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为企业ESG报告增信。

四、ESG浪潮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推出,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 年3 月提出“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绿色金融发展政策,相继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及2 000 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货币政策。中国银保监会于2022年6月1日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3],要求金融机构大力推进绿色金融、防范ESG 风险、提升自身ESG 表现等。该指引的出台,将之前对绿色金融发展要求,从侧重环境一个维度提升至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同时,也将倒逼融资主体加强ESG建设,加速金融业自身ESG建设。

借绿色金融发展和ESG 政策之东风,我国保险业一方面要提升自身ESG 绩效,另一方面要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优势,主动将保险纳入我国ESG 体系建设,在创新服务ESG 建设中取得保险业新发展。

(一)保险业要主动融入和参与我国ESG 体系建设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ESG 体系,主要包括信息披露和评价体系建设。一是规范ESG 披露指南。目前我国尚缺少权威和统一的指南,以2020年度A 股上市公司ESG 报告指南为例,采用的标准多达11种,其中采用GRI 标准的居首位,占比59.6%;采用上交所指南的占比37.7%,居第二位⑦。二是完善ESG披露制度⑧。对于哪些信息需要强制披露,哪些信息可自愿披露,哪些信息行业需进行披露等,做出统一规定。三是制定科学的ESG评价体系。发达国家已形成诸如MSCI ESG指数、FTSE4Good 指数、The Dow Jones 可持续发展系列指数等权威的评价指标,我国亟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评价体系。

我国保险业要积极主动介入ESG 体系建设。一是深入了解ESG 披露和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利于保险业产品和服务的配套创新。二是与政府部门及评级机构沟通,在政策设计层面,将企业借助保险工具对其环境、社会、治理层面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举措,纳入ESG 披露指南和ESG 评级评分,从而激励企业借助保险改善ESG绩效。

(二)保险业要创新商品与服务,丰富绿色保险范畴

2016 年8 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把绿色金融定义为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项目的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⑨。其后,中国银保监会多次要求大力发展绿色保险,但绿色保险尚未有明确定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21 年发布的《保险业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绿色发展蓝皮书》,列举了十大绿色保险领域,包括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农业、巨灾保险等⑩。在人保财险发布的绿色保险产品中,包括环境损害风险保障类、绿色资源风险保障类、绿色产业风险保障类、绿色金融信用风险保障类、巨灾或天气风险保障类、鼓励实施环境友好行为类、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类等七大类[4]。

保险业可依前述对GRI 标准框架与逐项内容的分析,加大研发力度,推出助力企业降低其环境、社会和治理等方面风险的保险产品与服务,以丰富现有绿色保险产品。

(三)保险业要适时开展理论再研究

理论的研究和突破,可更好地指导实践与创新。保险利益原则[5]是保险经营的四大基本原则之一,要求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法律认可的经济利益,该利益必须是“合法”“可确定”“可货币计量”的,目的是防止发生道德风险。王和(2022)提出,在当今经济关系日益多元、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需要对主体与风险之间的合法关系,即可保利益的“泛化”再探索⑪。

传统视角下的企业,经营目标是为股东创造最大化的经济价值,保险更多的是保障自身经济利益,转嫁因天灾或意外事故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ESG 视角下,企业从关注自身利益扩展到兼顾利益攸关者的利益,从创造经济价值扩展到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此时,企业在保险的“保什么”“保多少”方面,将发生改变。一是保什么,即风险保障对象的考量将从企业自身扩展到员工、顾客、社区、供应商等主要利益攸关者。二是保多少,即保险价值的考量将从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扩展到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

以前述节能设备损坏的碳汇价值损失保险为例。传统视角下,该类设备的损坏,影响企业的是设备修复的经济损失。ESG 视角下,该损失不再仅是修复的费用损失,还包括因设备损坏带来能耗增加、间接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价值”损失。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在现有碳交易条件下可采用碳汇值计量计价,因此具备了可保利益。可见,可保利益“泛化”的再探索十分必要,其突破将扩大保险业的发展空间。

(四)保险公司要加强自身ESG建设

加快加强自身ESG 建设,既是我国监管部门要求,也符合保险机构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监管层面,《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除了提出保险机构要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的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外,还明确要求保险机构强化环境、社会、治理的信息披露和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流互动,建立绿色金融考核评价体系。

在保险机构层面,强化自身ESG 建设可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在ESG 全球浪潮下,企业不仅自身要履行环境和社会责任,同时也要将之传导给合作供应商。如沃尔玛把对供应商的ESG 要求列入采购协议,一再违反规定的供应商将被剔除供应商名单。可见,ESG 表现优秀的公司,可在竞争中赢得更多合作客户。目前,中国平安、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已签署《可持续保险原则》,并宣布其碳中和时间表。

如今,我国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从绿色发展到ESG 建设,充满挑战和机遇。保险企业要大力培养ESG 专门人才,进行ESG 产品开发和投资管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期待我国保险业能顺应潮流,开拓思想,勇于创新,在服务ESG建设中取得新发展。

[注 释]

①UNPRI 官网.https://www.unpri.org/about-us/about-the-pri

②美国2019年《公司宗旨宣言书》全文翻译及最新公司名单.2021 年3 月25日,https://xueqiu.com/1145329483/175454398

③王鹏.报告:九成中国家族企业盈利模式与ESG 有关.2022 年5 月7日,http://www.eeo.com.cn/2022/0507/533474.shtml

④张锦,曾文婉.ESG 专题报告:详解ESG 信息披露,描绘ESG 数据全貌.2022 年5 月5日,https://k.sina.com.cn/article_7426890874_1baad5c7a001012vkk.htm

⑤1191 家A 股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环保”“公益”成重要指标.2022年5月6日,https://finance.sina.cn/2022-05-06/detail-imcwiwst5812694.d.html

⑥GRI.可持续发展报告2016.https://www.globalre⁃porting.org/how-to-use-the-gri-standards/gri-stan⁃dards-simplified-chinese-translations/.

⑦商道纵横.A股上市公司2020年度ESG信息披露统计研究报告.(2021-07-15).http://www.syntao.com/newsinfo/1705674.html.

⑧平安数字经济研究院.ESG在中国信息披露和投资的应用与挑战.(2020-06-15),http://www.pingan.com/app_upload/images/info/upload/abca57e2-1e7d-47ba-9cce-7833c47224fe.pdf

⑨中诚信绿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发布的重要意义和解读.(2022-06-03).https://mp.weixin.qq.com/s/MJ-JO6CKSH0nl7gPYATrKw.

⑩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保险业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绿色发展蓝皮书.(2021-06-15).http://www.iachina.cn/art/2021/6/15/art_8573_105129.html

⑪ 王和.保险新思考(1)中国保险学(2022-03-31).https://mp.weixin.qq.com/s/nLN-OD-MaSVxTGMxN⁃JfmYg

猜你喜欢
供应商利益绿色
绿色低碳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供应商和客户是否可以抑制企业在职消费?
配偶短线交易利益返还责任的解释论展开
I Love You, Dear China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2016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
沃尔玛再曝供应商货款纠纷
推荐供应商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