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寄生汤治疗马臀股风湿症的效果观察

2022-12-11 17:47周银萍徐佳林买占海刘媛媛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病畜独活跛行

周银萍,徐佳林,赵 璐,买占海,刘媛媛

(1.新疆昌吉市六工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昌吉 831100;2.奎屯博润祥农牧有限公司,新疆奎屯833200;3.昌吉州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昌吉 831100;4.新疆农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5.新疆昌吉州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昌吉州,新疆昌吉 831100)

马臀股风湿症是属于中兽医痹症的范畴,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也属于在兽医临床上难医治的类型,如不及时对其进行治疗耽误最佳治疗时期将会失去役用价值或造成淘汰,对养殖户产生巨大损失,针对该病要尽早治疗,将损失降低到最小[1]。

痹症表示家畜体肌表经络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后,气血运行失衡引起的肢体、关节等各处疼痛、麻木、酸楚以及重着等的一种疾患,家畜出现运动障碍,严重着疼痛剧烈,关节肿大,卧地难起等[2]。另外,外界环境是引起此病的一种因素,有些地区常常在地圈饲养这些家畜,且环境阴暗潮湿,尤其是在多雨、寒冷气候发生突变时较为明显。独活寄生汤是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主要方剂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1 主要症状

病畜在初期发现两后肢呈间断性跛行,鼻镜有汗,精神尚好,其他身体均无异常变化,前期,病畜后肢出现明显的关节痛或者肌肉痛症状,腰硬背无法直立,转身不便;发展到后期会出现四肢僵硬、疼痛症状,无法正常站立和活动,症状维持较长时间而没有改善,食欲随之不断消退。

本症所处病畜身体位置的不同,具体的临床表现症状也有所差异,可能出现腰部风湿、肩关节风湿、肌肉风湿等。以往对其研究具有多样性,Liao F Y等[3]学者的研究介绍了依照属性进行分类,可分为风湿寒痹症和风湿热痹症;Yuan S等[4]学者的研究显示,依照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行痹、痛痹和着痹三种类型。行痹主要由风为缘由,多表现为病畜肢体关节出现游走性疼痛;若由受寒而导致疾病,则有固定疼痛位置,不会表现出游走性疼痛,并且疼痛位置无发热、肿胀表现;因为湿重而导致发病,同样不会表现出游走性疼痛,但是会对病畜的行动能力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局部位置如果存在肿胀表现,便为着痹。在临床上,此病易于其他疾病区分,但难以区分风寒湿以谁为胜,需要进行细致诊断。

2 治疗方法

临床针对风湿症主要采取中医治疗风湿,辨证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选取针对行较强的药物发挥特殊的作用,经过长期的选择,最终筛选出治疗有效率高、使用便利、疗效显著、价格低廉以及疗程短等优势的药物治疗。经临床长期研究显示,独活寄生汤是治疗风寒湿痹的有效方法[5]。

针对不同类型的痹症,在对其进行治疗时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病畜体内寒重的,应在治疗过程中将重点放在驱寒上,辅助祛风除湿治疗;病畜体内湿气过重的,治疗中应以利湿为主,辅助祛风散寒等方面的治疗;病畜体内如风湿较重,应积极给予祛风通络方面的针对性治疗,并配合散寒利湿。针对本症的中医治疗用药主要有:没药、草乌、杜仲、甘草、牛膝、羌活、川厚朴、川香、地龙、川芎、乳香、附片、当归、肉桂、南星、独活、桑寄生、陈皮、细辛等,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症状的不同而有所删减,并调整用量。主要使用方法为:水煎,候温,分2次灌服[6]。

上述方剂中包含了祛邪类药物和扶正类药物两种,分别起到祛风湿止痛和活血补血养血的功效。因此这一方剂在四肢麻痹疼痛、气质虚弱、气血不利等症状病畜的治疗中有着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7]。

针对部分无法站立、四肢僵硬、病情较为严重的病畜,可加川乌、制草,驱散经络中的寒湿;若家畜出现口干舌红的表现,且当地气温较高、牲畜体温较高的情况下,可结合实际情况添加适量的细辛、肉桂,对部分食欲较差的病畜,可以在用药过程中添加适量的白酒,从而更好地激发药力,全面提升治疗效果。

3 典型病例

3.1 例1

2021年春季,某某村李某家一头马,体重约380 kg,出现马臀股风湿症,四肢出现僵硬发冷,喜侧卧,头颈难伸直,起卧困难,经过当地医治4天后无显著效果,且病情加重,倒地不起。后服用独活寄生汤,并结合川乌、制草以通够驱散经络中的寒湿,每日每剂分两次灌服,服用后第二天有好转,能够自主站立,连服3剂,此病治愈。

3.2 例2

某某村谢某家黄牛1头,体重390 kg,病发于春季,牲畜圈内长时间潮湿,使得病畜表现出四肢无力、腰肢风湿的症状,经检查发现,病畜关节正常、略有同感,鼻镜有汗,体温正常,有食欲,整体病情较为轻微,因此仅使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水煎放温之后服用,经过两次用药后症状基本消失,病畜恢复健康。

3.3 例3

某某村张某家饲养一匹6岁公马,2021年7月份就诊。主诉:病畜后肢迫连续两周跛行,病情在气温下降后有所严重。经过检查之后发现,病畜左侧前肢跛行明显,已经出现明显的僵硬症状,触诊过程中发现患肢肌肉有一定疼痛感;舌微红.苔白腻,脉弦滑,结合经验诊断为前肢风痹。

治疗:用独活寄生汤给予治疗,适当增加桑寄生、秦艽、防风用量,独活40 g、秦艽35 g、桑寄生40 g、防风30 g、羌活30 g、当归40 g、川芎20 g、桃仁20 g、党参35 g、桂枝25 g、牛膝30 g、白药25 g、茯苓30 g、甘草10 g、川乌15 g、制草25 g、细辛8 g,温开水冲服,用药4次之后基本治愈。

3.4 例4

某村王某家饲养一匹黑色母马,2021年5月份来我院就诊,主诉:此马病约10 d,晨起下槽时后肢疼痛行走困难,走一会会有所好转,尤其在阴雨天气加重,到几家兽医站治疗3次均无效。临症见,牵走时腰背发硬,精神沉郁,后肢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小心,行走困难步行缓慢,疲倦无力,食欲大大下降,舌质暗红,苔薄白而腻,脉沉细滑。触诊时发现:腰脊背反应迟缓,四肢肿疼伸曲 不灵,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前期(肾督亏虚,寒湿痹阻症),治以补肾益督、散寒除湿,通络。方剂:独活40 g、桑寄生40 g、秦艽35 g、防风30 g、羌活30 g、细辛8 g、当归45 g、川芎20 g、桃仁20 g、牛膝30 g、党参35 g、桂枝25 g、白药25 g、茯苓30 g、甘草10 g、川乌15 g、制草20 g,水煎,1日1剂,煮2次合并服用,连服8剂,治愈出院,精神回复正常。

3.5 例5

2020年5月,某某村赵某家1头马患病就诊。主诉:2020年5月12日该马食欲减退,日渐消瘦,四肢交替跛行,经本村兽医治疗,食欲稍有增进,但跛行不减,且日益加重,至5月18日瘫痪卧地。

检查:马圈阴暗潮湿,通风不良,该马久卧湿地。毛焦体瘦,瘫痪在地,四肢及身躯僵冷无温,人工提耳、尾助站,亦不能站立,并且疼痛呻吟。诊为臀股风湿症。

治疗:独活40 g、秦艽35 g、桑寄生40 g、防风30 g、羌活30 g、当归40 g、川芎20 g、桃仁20 g、党参35 g、桂枝25 g、牛膝30 g、白药25 g、茯苓30 g、甘草10 g、川乌15 g、制草25 g、细辛8 g,水煎服,每天煎服2次,每剂煎服2 d。结合当归注射液12 rnl、灯盏细辛注射液12 rnl,混合,分别在白会、尾根、大胯、后三里、涌泉、蹄叉、抢风等穴位每穴分别注射3 ml,1次/2 d,同时用温酒淋浴四肢,用手反复搓揉以助温通经络,祛风寒,除湿邪,1次/d。针药合用,连用4d。至6月26日病马基本能站立行走,但跛行明显。继续治疗至7月20日,行走正常。

4 治疗体会

细辛和独活是独活寄生汤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两位药物,为血脉的疏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方剂中所使用的秦艽、防风则具有补充阳气、疏通经络的作用,兼具补正祛邪的作用,针对腿脚疼痛无力、腰膝酸软等表现的顽固痹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8]。对不同类型的痹症,治疗方法略有差异。如患肢表现出明显的僵硬、无法正常站立的情形,使用本方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草乌、没药等药,从而强化寄生汤本身的活络通痹、祛风除湿的作用,使得疗效更为确切[9]。

在应用独活寄生汤时,应依据气候的变化以及病畜的气色和体温变化进行增减。风湿症在临床上有着非常复杂的外在表现形式,由于病情、季节、病程、家畜身体情况和种类等因素的不同,所采用的具体用药量、药物种类等也同样有着较大的差异。

临床多年研究显示[10],急性的较慢性的好治,四肢较全身好治,年龄小者较老年者好治,初次发病者较复发者好治,发病时间在春秋季节较冬季好治。对于严重者还可结合西药或者针灸等治疗手段。如果体温较高,口色红干,天气炎热,肉桂和细辛的用量可以减少,甚至不用;如果病畜口水增多并且口色呈现淡白色,而且天气气温下降,应适当增加这两位药的用量,并少量增加附片的用量;如果病畜表现出食欲消减、消化困难的症状,则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健胃药物促进消化。

猜你喜欢
病畜独活跛行
独活寄生汤与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价值观察
等风来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家畜疾病的合理辅助疗法分析
间歇性跛行是怎么回事?
通过对病畜运动机能的检查进行临床诊断
病畜的食饵疗法
独活入味
Liu limps off to a trail of tears刘翔腿伤退出比赛 众人惋惜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痛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