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生八笺》“清静养神”养生思想探析

2022-12-14 00:43王竟一王宏利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8期
关键词:养神养生学形体

王竟一,王宏利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需求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需求之一。2016年国家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明确提出“国家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要求。形神俱养是养生的基本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1]养神在中国古代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养生学》明确提出“形神共养,养神为先”和“静以养神”的养生原则[2]。

目前,专门研究或论述养神的相关文献并不多见,更多的是散见于一些养生研究的文章中,多数学者认为“养神必先养心”,强调“养神务必先求静”,故“静以养神”为养神的主流思想[3-4]。此外,“清静养神”也是重要的养生思想。如胡岱平[5]在研究嵇康的养生经验时提到,养神之法有清虚静泰、音乐怡神;何怡等[6]在分析王冰的养生思想时谈到,清静无为可养神;赵瑞占等[7]在研究《老老恒言》时谈到“虚静养生”的养神思想,指出“虚静”即使心保持“清静虚无”的状态;席崇程等[8]在研究庄子养生思想时,指出《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等具体的养神方法是在“清静无为”养神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的。

笔者认为,对养神思想的进一步研究是中医养生学研究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古至今,养神之法多为“儒释道”成就“圣佛仙”所涉及,适合普通大众的养神专论较少。笔者通过对古代养生专著进行研究发现,明·高濂所著《遵生八笺》对“养神”的论述是最为完备的,其中涉及的关于养神的养生思想与方法,虽是高濂摘录“儒释道”中的养神内容,但已脱离了“儒释道”成就“圣佛仙”的范畴。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道人,又号湖上桃花渔,其在文学、养生、医药等领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在养生学方面,其著作《遵生八笺》集明代以前养生学之大成,全书共分为“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起居安乐笺”“延年却病笺”“燕闲清赏笺”“饮馔服食笺”“灵秘丹药笺”“尘外遐举笺”8个部分,从身心调养、情操陶冶、疾病防治、气功修炼、艺术鉴赏等8个方面介绍了诸多易于掌握及推广的养生理论与实践方法。

“清静养神”的养生思想是《遵生八笺》中重要的养生思想之一,也是养生学精神养生的重要内容。现今学者对于书中“养神”的内容研究较少,如杨益萍[9]对高濂“修德”以养性进行论述时,仅对其养神的思想作了简要论述;孙艳艳[10]仅提及高濂养神主要思想是“清心寡欲”,并未展开探讨;马岱[11]则从摄生理论架构的角度谈到《遵生八笺》中蕴含的“情志怡养”养生思想,强调通过怡养情志养神。对于书中“清静养神”这一思想的专门研究,无人开展。笔者通过探讨《遵生八笺》中汇集的养生理论与技法发现,高濂比较重视养生理论中的“养神”之法,又以“清静养神”为其主要的养神思想。

1 清静之源,源于静养

“清静养神”源于“静以养神”。早在战国时期,“静以养神”的思想就已经萌芽,该思想指出人要保持思想的纯粹,让心保持在虚和静的至极、至笃状态。《庄子·刻意》载:“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此养神之道也。”[12]“清静养神”则是将“静以养神”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划分,将笼统的“静”划分成“清”和“静”。在春秋战国时期,“清静”即指“静”,是对老子学说中“清静无为”哲学思想的概述,而学术思想的百家争鸣促进了养生学的发展,人们将“清静无为”纳入养生范畴,推崇思想清静、道法自然的养生方法。至东汉,清静之意开始细化,如《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就有“人神好清”和“人心好静”的记载。这个时期,养生家将清静定义为心神的清静,清是指神清,静是指心静。

由于历朝历代对于庄子学说的推崇,养生家们不断研究和拓展庄子的思想,根据庄子讲求“清心”和“忘身”而提出的“心斋”与“坐忘”。汉代以后,“静心”与“静身”相结合以养神的养生思想初见雏形。至宋金元时期,养神正式从单一的“静神”发展为“静神”与“静身”相结合。北宋文学家苏轼便是通过静坐的方式养神,他在《司命宫杨道士息轩》一诗中写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养神思想也可分为“修心”与“养气”两个方面,即“存天理,灭人欲”以修心养神,“顺时调息,静坐收心”以养气宜神。到了明代,高濂汇集各家思想之精华,更为重视清静养神。这里的“清”和“静”意指“静心”和“静身”。高濂引《真仙直指》曰:“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13]“心源澄清”要求人们不受外物诱惑,抑制欲念以安神定志。“气海宁静”则要求人们安静不动,宁静身体以安宁心神。人要达到清静的状态,就要做到内在真心的无欲念和外在身体行为的安宁无躁动。

2 清静之本,统归于心

现代学者多推崇养心之于养神的重要性。邓铁涛在言及养生时便提到“养神必先养心”[3],王延群也认为“百病始于心,养生先关心”[14]。清静养神作为养生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以养心为先。达摩之言:“心不缘境,住在本源。”心神不攀缘外境,自然平静安详,清心自在,而这样的清心自在的状态便是心神的本源状态。专注精力,保养精神,使本应宁静的心不被外界的杂物扰乱,是为“清”;让体内的气更好地周流,形体安静而不妄动,使神返回心中,是为“静”。清为静之体,而静为清之用。在体用关系中,“体”是第一性的,“用”是第二性的。有了内在真心的清静,才能延伸出外在形体的清静。清静的根本在于心的静。

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引《关尹子》载:“无静心,万化密移。”[13]心若无法宁静,各种变化就会隐秘地扰乱心境,所以心不可不静。神敛藏于心,心不安宁,神也会变得疲惫,受到损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论》载:“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15]故此,“清心源”即是静心。《遵生八笺》中引《胎息经》云“心是气之主”[13]。心中如果动荡不安,心所主宰的气也不再平静。反之,如果心所主宰的气平静,也可令心平静。因神藏于心,而气是神的物质基础,又是神的具体体现,受神的支配和主宰,即“神用气养,气因神住”[13]。这也说明“静气海”是为了让心静。从形和神的角度讲“气合而有形”[13],气的相合、相聚构成了万物的形体,如果气不安稳,形体也就无法安定舒适。“全生之术,形气贵乎安”[13],外在的形体和气的运动都安稳有序,神才能不受损伤,人才能“全生”。人的形体能安稳的基础正是“气”的稳定平静。所以说,“静气海”亦是静心。

因此,静心是养生延年、防病保健的先决条件。道家认为,心若平静,可以形神兼养以修真得道,与天地合德;儒家认为,心若平静,可以修身养性,以仁与礼成就自己和万物;佛家认为,心若平静,可以修炼真心,从而明心见性,与自己和解;医家则认为,心若平静或心神得以养护,可以使五脏安定。

3 清静之法,内外兼修

在清静养神的养生思想指导下,其养生法可分为修养内在心神和外在形体两个方面。

3.1 心源清澄,神明和悦 张景岳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16]神属阳,阳从阴生,故以静养之。这里的“以静养之”,是指神要静而不思、养而不用,即使劳神也要防止损耗太过。心明理、少思、寡欲、专注不为外物扰、与道相合,才能使心不受外界干扰,从而保持平静安详。内心清静,则外物不能扰,人也会因心性定而神自明。①清虚静泰,少思寡欲。现代医家对于“少思”的养生思想也是推崇的。如刘海涛[17]、朱德珍[18]都认为“少思”是养生的一大秘诀。人的本心多数时候应是凝然不动的,但如果受到物欲的诱惑,就容易躁动。高濂引张伯端之言:“心牵于事,火动于中。”[13]心中牵挂的事情太多,思虑过重,心火就会在体内浮动,扰乱神明。所以人要放空自己的心,收敛自己的欲念。孙思邈所推崇的“十二少”养生思想中就有“少思”,力求“思无邪”,以此修养心性[10]。如果思考太多、思虑过重,情绪也会产生剧烈的波动。五志过极、七情内伤均是情志为病。现代研究表明,情志病是威胁人类心身健康的隐患[19]。情志失调可直接损伤脏腑,耗伤气血,扰乱气机。有欲望,心就容易疲惫,气也会运行不畅,邪淫就易入侵。正如《理论要记》言:“性耽玄虚,情寡嗜好。”[13]强调人要经常保持清虚泰然的心境,既少思虑、少有欲念。②止念令静,观理令明。现代对于“止念令静,观理令明”养生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朱熹养生思想的研究上。如余天泰[20]、梁丽萍[21]在研究朱熹的养生思想时谈到,欲望需“以理控之”,没有过多的欲望才能心静。高濂引《道院集》曰:“止念令静,观理令明。”[13]“念”是“欲念”,制止欲念可使心宁静;“理”是“义理”,观察义理可使心清明。人的心本应寂静不生波澜,但是欲念却总是去打扰心的平静。为了使内心不被外物引出太多的欲念妄想,就须明晰其中的道理。这也是高濂对于“程朱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继承。人的心很容易被外物引动,就像平静的湖面总容易泛起波澜,过度的欲望于人是有害的。《道德经》载:“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22]明·李梴提出“以理求静”的原则,主张“正思虑,以养神”,认为“主于理,则人欲消亡而心清神悦”。③其志唯一,心清神明。对于“其志唯一”养生思想的研究尚未有人开展。高濂引晁文元之言:“心无二想,名曰一志。”[13]指出心里没有其他的想法,只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可让心沉静。用心专一不分散,才能使精神集中。“志”不唯一,心就会产生过多的“思”,如此心便不得安宁。心不宁静,神也无法得到安静的休养。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讲佛学时曾谈到,“其志唯一”即佛家所言“心一境性”,令心处于一种较为自然、无杂念的状态中,心中只有一念,一心则不乱。令心专注于“一念”,每一念都是纯善,流注不停,相互续接,形成纯粹清澄的心。故此,志专一,则心源可清,神才能够清澄。

3.2 静身养形,神返于心 张景岳云:“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形属阴,阴从阳生,故以动养之。“以动养之”并不是说要让身体一直运动,而是让体内的气血循环畅通而不至瘀滞。人活动但不太多,安逸但不闲散,这是修养外在形体令气海平静的根本。①心息相依,息调心静。现代学者多赞同通过静坐的方式以养生。如康健[23]以郭沫若为例,强调静坐的好处。徐翔[24]认为适当的静坐休息,可使人心平气和。亦有临床研究表明,适当的静坐休息有助于预防和减轻孕妇抑郁及焦虑症状[25]。高濂引白玉蟾之言:“静坐以调息。”[13]断绝思虑的安静端坐可以调养气息。这里是说,心与气息相互依存,气息调养得好,心也就宁静。“心”可以指代“神”,“息”亦有“气”的含义,故心与气息相互依存意指神与气相互依存。神属阴,气属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1]阴居于内,镇守、统摄、支配着阳;阳居于外,显示、表达、呈现着阴。所以,息为心之外相,气为神所支配,气息调匀,神志安定,气息和缓,神气祥和。调理气息就是让气自然、轻松、缓慢地流动,让呼吸变得细、柔、慢、长、匀。静坐时,人盘腿而坐,双腿叠加,五心(双侧手心、双侧脚心、头顶百会穴)朝天,然后排空脑中思虑杂念,闭目安坐。此时人的心身皆处于放松状态,呼吸平缓均匀。②静身损物,调而养之。现代医学对于“静身损物”并没有专门的研究,只是散见在养生文章中,如刘姿含[26]谈到“五劳伤身”。另有研究表明,过劳会产生诸多疾病,比如过劳肥[27]。保持形体安静不劳累,并施以适当的养护措施,气就能够规律有序地在体内运行。高濂引扁鹊之言:“大劳则形疲也。”[13]大量劳动会使形体疲倦,形体疲倦不堪时人的气就会受损,神也不能得到濡养。高濂引《真人大计》言:“处士少疾,游子多患。”[13]隐居的读书人少有疾病,游子却多患病,这就是事物繁简的差异。故高濂倡导人们不单要宁静自己的内心,还要宁静自己的身形。人减少奔波劳碌,气就不易损耗,神也就不易离散。人不可能断绝与外界的接触,也就不可能没有欲望,但是应该让内心有所克制,并尽量减少物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有规律、有节制是保养脾胃的有效方法。进食太多会导致胃过度胀满,胃胀满则会阻碍气的运行。嗜食肥甘厚味易产生痰湿之邪,阻碍中焦气机,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气也就无法正常运行。养护脾胃是保养身体的一个重要途径。现代学者也很重视脾胃的调养,比如林敏等[28]以闽南为例,谈到通过饮食养生之法调整脾胃;又如杨敏春等[29]认为,夏季应温补脾胃以养阳气,祛病延年。③寡言少语,元气不伤。现代医学关于“寡言养气”的研究鲜少,有学者认为长期高声说话,容易消耗肺气,导致体内元气不足[30]。高濂引《唐书》云:“多语耗气。”[13]气受损,则精神也会受损。孙思邈也有“多言则气乏”的论述,认为少说话会让人体的气得到充养,反之就会耗散。汉·杨雄在《法言·问神》中言:“故言,心声也。”一个人的言语是其心中思想的体现,如言语过多则代表其思虑过多,就会疲惫。再者,声音的发出全赖于气的推动。气属阳,阳的特性是升散、宣发。人在说话时加快了气的散发,言语过多,会使气耗伤。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是忍而少言,“敏”是机敏、积极。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讷言”常常可铸就诚信的品格。《中庸》曰:“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达到“至诚”,可与天地万物性命相通,生生不息。佛家认为,少言语就是“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少言语可以避免争端,避免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避免犯破“六和敬”。争端一起,人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怒则气上”,影响肝之疏泄,导致气机逆乱。高濂引《坐忘铭》云:“常默元气不伤。”[13]认为常常沉默不易损伤元气,心也更容易专注于一件事情而不被外物引动,慧心就会使内明。

4 小结

侯善渊注本《清静经》载:“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清”与“浊”相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浊气在上,则生胀。”[1]心气郁结,闭阻胸中,则人情志不畅,耗伤心神。日久则气郁化火,心火亢盛同样会扰乱神明。“静”与“动”相对,过量运动伴随大量流汗。《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心为汗。”[1]汗出过多会损耗心阴。心受到损伤,神也无法保全。此外,过量的“动”还会耗气,而“神用气养”,如此神亦难以修养。可见,养神应是以“清”和“静”为基本准则,通过内外兼修的方法达到养神的目的。于内要少思寡欲、明理止念、专心致志,以此使内心清澄,思绪不杂乱,心境平稳,七情调和,心神也宁静安和;于外要调理气息、静身损虑、寡言沉默,以此安宁身形,身体不疲劳,气也不会被过度耗损,形全而气海平静,神也就不被扰动损害。这就是《遵生八笺》中所说的“清心源”和“静气海”,当人的内心平静且无嗜欲妄念,外在的行为安静且不过劳,内心不会产生过极的情志以耗神,形体不妄动就不会拨乱原本运行有序的气而损害神,这样神才不会受伤,且在身体内外皆安宁有序的状态下,神才能得到安养。正如《清静经》言:“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猜你喜欢
养神养生学形体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的变化与统一法则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学发展的路径抉择
基础版几何形体变化在服装创意立裁中的应用
论深入研究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必要性
养神为先助长寿
简述庄子破解生死问题的方法
论《太一生水》的“生命生成论图式”特征
形神在我
由摄生到卫生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