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溪流性鱼养殖与产业发展趋势(一)

2022-12-14 06:10郑善坚胡金春李明郑荣泉
科学养鱼 2022年11期
关键词:马口溪流池塘

郑善坚,胡金春,李明,郑荣泉

(1.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2.衢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衢州 324003;3.金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 金华 321013)

浙江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浙江的西南山区有着广袤森林,溪流众多,而在这溪水中孕育着小型的特色鱼,也称溪流性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的体色艳丽、色彩斑斓,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部分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已从常规的大宗淡水鱼转向新奇、特色、味美的小众化溪流性鱼。浙江省溪流性鱼种类繁多,而且紧邻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市场需求巨大。目前,浙江已养殖成功的溪流性鱼包括光唇鱼、马口鱼、宽鳍鱲、斑鳜、唇䱻等,还有一些正在养殖试验的包括似鮈、蛇鮈、棒花鱼等。迄今为止,浙江省年养殖的溪流性鱼2 000吨以上,带动了农家乐、溪鱼馆等特色餐饮及观赏鱼消费需求。目前全省溪流性鱼的一、二、三产产值在5亿元以上,形成了一个极具特色的养殖产业。溪流性鱼已成为浙江省“十四五”水产养殖十大主推品种之一,目前,全省建有溪流性鱼光唇鱼原种场1家,各类溪流性鱼繁育基地50多家。

一、主要溪流性鱼的生物学特性

1.光唇鱼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属鲤形目、鲃亚科、光唇鱼属(图1),主要分布于我国浙江、安徽、福建等山区溪流中。光唇鱼属的种类较多,包括光唇鱼、温州光唇鱼、克氏光唇鱼、武夷光唇鱼等,其中尤以光唇鱼广受消费者的欢迎。光唇鱼肉质细嫩、鲜美,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吕耀平等,2010),市场价格高达120~160元/千克,现已形成较为健全的养殖体系和一定规模的溪流性鱼。光唇鱼具有明显的两性异形现象,雌鱼生长快,6~7龄的雌性个体可达400~500克。光唇鱼的繁殖期在4-7月,高峰期为5-6月。目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技术已成熟,主要为人工诱导自然产卵。亲鱼繁殖期的损耗小,甚至可以连续繁殖7年以上,基本实现500千克亲鱼年繁育夏花鱼种300万尾。光唇鱼杂食性,以水中苔藓等藻类植物为食,也喜食水中昆虫,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光唇鱼适应性强,主要在山区流水坑塘中养殖,也可适应盐度在5以下的池塘静水养殖。近年来在平原地区的静水池塘养殖试验表明,光唇鱼在池塘养殖生长速度更快,养殖效果也更好。

图1 光唇鱼

2.马口鱼

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属鲤形目、鲤科、马口鱼属(图2),多栖息于底质为沙砾的溪流或湖泊水库中,早期一直被认为是敌害鱼之一。但其肉质鲜嫩、可口,营养价值高,因而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价格高达60~70元/千克。马口鱼早期以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为主,3厘米以后可吞食其他鱼的卵、仔幼鱼,其主要在水体的中上层,极易通过浮性膨化饲料进行驯化。马口鱼生长较快,养殖10个月的个体可达20~30克的商品规格。其适应性强,可以在水库网箱、静水池塘及低盐度肥水池塘中养殖。马口鱼养殖产量高,静水池塘养殖年产可达1 000千克/亩以上,浙江省丽水市十里荷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马口鱼池塘循环流水养殖,两条跑道养殖面积共220米2,年产量达到4 000千克以上。马口鱼雄鱼繁殖期体色艳丽,喜咬钩,也可作为观赏和垂钓的休闲渔业进行开发。

图2 马口鱼

马口鱼1冬龄鱼就达到性成熟,并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1次产卵量在500~5 000粒/尾。马口鱼在浙江于2012年前后繁殖试验成功,至今已实现了苗种规模化繁育与人工养殖技术的突破,成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1个溪流性养殖鱼品种,市场前景广阔。

3.宽鳍鱲

宽鳍鱲(Siniperca scherzeriSteindachner)属鲤形目、鲤科、鱲属(图3),喜在沙石底质、水流较急的山区溪流中生活,在珠江、长江、黄河流域均有分布。宽鳍鱲侧扁体长,口端位且吻钝,无口须,口裂向下倾斜,眼小。宽鳍鱲体形与马口鱼相似,个体相对马口鱼要小。马口鱼的口较大,上颚有缺刻,而宽鳍鱲无此特征。另外宽鳍鱲雄鱼的体色较马口鱼鲜艳,其体侧的亮蓝色垂直条纹呈斑块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浙江山区溪流中宽鳍鱲也有鉴定为棘颊鱲(Zacco acanthogenys),因此,在分类上还存在一些争议。

图3 宽鳍鱲

宽鳍鱲对水体溶氧要求高,养殖水体溶氧一般要达5毫克/升以上。宽鳍鱲虽是一种适温性较广的鱼,可抗高温、耐低寒,但2022年高温期间养殖水温达到35℃时,造成养殖池宽鳍鱲大批量死亡。建议最高水温以不超过32℃为佳。

宽鳍鱲在浙江地区的繁殖时间为4-7月,绝对繁殖力为663~4 713粒/尾,平均值为(2 404±1 369.26)粒/尾;体长相对繁殖力为(228.17±95.25)粒/厘米;体重相对繁殖力为(171±50.15)粒/克。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宽鳍鱲的繁殖时间比马口鱼要迟半个月以上。

4.斑鳜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属鲈形目、鮨科、鳜属(图4)。分布于我国的长江、珠江、辽河、鸭绿江等水系,为典型的肉食性底层鱼。斑鳜形状同翘嘴鳜(S.chuatsi),体色暗褐色,体表具有较多的大黑斑或古铜钱状斑,环斑周边色深、中间色淡。斑鳜喜栖息于水质清澈、水草茂盛的溪流浅水区域,斑鳜摄食小鱼、小虾等,属凶猛肉食性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素有“淡水石斑”的美誉。一般150~200克/尾以上即可上市销售,市场价格高达200元/千克以上。

图4 斑鳜

斑鳜具有抗病力较强、病害少、易捕捞等特点,适合池塘、帆布桶等养殖,也适合在水库、溪流、湖泊中进行增殖放流。斑鳜对溶氧要求较高,26℃时鱼苗的窒息点为1.73毫克/升。其开口饵料及人工养殖饲料主要为团头鲂、赤眼鳟、草鱼、鲫鱼、麦鲮鱼等鱼苗,经驯化也可摄食冰鲜及人工软颗粒饲料。斑鳜1冬龄性腺可发育成熟,繁殖水温在20~26℃,怀卵量在2万~10万粒/尾。斑鳜生长速度相对翘嘴鳜要慢,当年最快可长到150~200克/尾,翌年4-6月繁殖期的生长几乎停滞,养至年底可达到400~600克/尾。斑鳜目前养殖量还不多,但市场认可度极高。

猜你喜欢
马口溪流池塘
溪流到了大海
溪流到了大海
热闹的池塘
非遗视野下湖北马口窑的保护、继承与开发
担当
溪流小熊的烦恼
春钓马口正当时
对话马口窑
马口煤矿分层开采工作面上覆采空区自燃治理技术研究
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