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实现路径

2022-12-17 10:07林姣姣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劳动者培育劳动

林姣姣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源。劳动与文化密不可分,人的劳动实践是劳动文化产生的基础,劳动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实践[1]。高校劳动教育被窄化为生产劳动、被泛化为社会实践、被异化为惩罚手段,核心原因是缺少劳动文化的浸润,大学生对自身的劳动者身份普遍缺少文化认同。新时代劳动文化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高度彰显劳动的本真价值和意义。根据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将劳动教育与劳动文化相结合,探寻劳动文化的育人价值和实现路径,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新时代劳动文化的主要内涵

新时代劳动文化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汲取我国社会发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民的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2],逐步形成的强调回归劳动的本体价值,高扬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塑造劳动者的劳动精神的文化形态。

(一)回归劳动的本体价值

劳动具有决定人存在和发展的本体价值[3]。首先,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外化的重要载体,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通过劳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而促进人自身的不断解放、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其次,劳动也是个人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个人在劳动中通过与他人的竞争与合作而产生社会关系,劳动为个人带来物质和精神的丰腴,使个人获得社会的认可。最后,劳动促进个体成事成人。回归劳动的本体价值能够引发人们思考“为什么要劳动”和“为了谁而劳动”等劳动教育的根本问题,引导人们平等看待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杜绝不劳而获等不良社会心态,培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人们真正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自觉锤炼自身的劳动技能,成为能胜任所从事工作的合格劳动者。

(二)高扬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劳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实践,是主体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劳动者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推动着生产力变革和社会历史的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劳动的不同形式,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分工不同,都为社会创造了财富,都是值得尊重的。新时代劳动文化强调尊重劳动者和劳动者的创造,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理想,劳动者自由体面的劳动能激发出自身强大的创造力,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劳动者是共享劳动成果的主体。劳动者创造了社会历史,理应共享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劳动者待遇,保障劳动者体面劳动、自由生活,是高扬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的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者、维护劳动者的尊严和权利的良好社会氛围,消除轻视或鄙视体力劳动的不良社会风气,让劳动者享受劳动创造的美好生活,体悟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三)塑造劳动者的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劳动文化的内核,也是价值引领和思想感召的重要因素[4]。新时代劳动文化引领劳动精神,通过纪录片、微电影等载体广泛宣传劳动者及其事迹,展示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奋勇争先、实现价值的伟岸形象,以及劳动者在劳动中呈现出来的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劳动精神,滋养和激励人们投身于劳动实践,承担社会赋予的职责和使命。劳动精神在人民群众中引发广泛认同,人们将对劳动的憧憬和热爱之情升华为高尚的劳动精神,从而以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劳动中,创造性劳动,不断提升劳动技能,拓展生存空间,提升生活质量,让劳动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让人们在劳动中收获幸福的生活。

二、新时代劳动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

新时代劳动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提升了劳动教育的文化温度,在提升劳动认同、重塑劳动观念、实现以美育劳、培育健康人格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一)根植文化基因,提升劳动认同

文化基因是深深植根于人们灵魂深处和自觉潜意识中的文化因素,一旦植入就会长期而持久地影响和制约着人的行为选择和自觉性[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人生价值和意义为核心,以心性修养为重点,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劳动文化,使新时代的劳动文化饱含东方智慧。新时代劳动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能提高大学生的劳动素养,涵养劳动情怀,培育成熟理性的劳动意识,进而体悟到劳动对个人成长的积极促进作用,提升大学生对劳动的认同。新时代劳动文化弘扬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地位、权利和荣誉,消除轻视和鄙视体力劳动者的不良社会心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待劳动者的态度。劳动伦理和劳动价值观,维护着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大学生在劳动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身心全面发展,提升了其对自身劳动者身份认同的基础。

(二)凝聚价值共识,重塑劳动观念

新时代劳动文化是劳动价值观生成的根源,凝聚了全社会对劳动的价值共识。劳动价值观是对劳动文化的高度凝练,是劳动文化的核心和内在本质,塑造着劳动者的劳动观念。新时代劳动文化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大学生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重视精神文化境界的提升,促进精神文化的丰富和自由,从而明晰劳动的价值和前进的方向,使大学生在劳动中教化自我。大学生厘清了“为了谁而劳动”这一劳动教育的根本问题,从而改变轻视体力劳动者以及不愿意成为体力劳动者的劳动观念,形成了愿意作为劳动者的文化价值观和愿意成长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文化理想。对劳动的完整认知,重塑了大学生的劳动观念,让大学生与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一起,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成长,最终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提升审美能力,实现以美育劳

从根本上讲,人类的审美产生于劳动,美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自由自觉的特性在生产实践、精神创作和文化表达上的生动体现[6]。劳动文化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可以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发挥以美育劳的独特育人价值。首先,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升华劳动情感。具备劳动审美能力的大学生,能够用审美的眼光重新审视劳动和劳动教育,体悟到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在共同创造世界,辛勤的劳动者是美的,使大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光荣和劳动者的伟大,升华了大学生的劳动情感。其次,审美能力促进自由劳动,提升劳动效率。对劳动的美感体验,会让大学生感到身心愉悦,使大学生从被动劳动转化为主动劳动,成为自由自觉的劳动者,劳动效率随之提高。最后,审美能力培育创新精神,铸造大国工匠。求真尚美是工匠精神的内核,创造性劳动,提升劳动产品的附加值,推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技术的优化升级,有助于大国工匠的培育。新时代劳动文化满足了年轻一代劳动者在劳动中对美的追求和体验,使人成为真善美的统一。

(四)强化责任担当,培育健康人格

新时代劳动文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在劳动中塑造阳光心态,提升人格修养,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养成。一方面,新时代劳动文化培育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劳动过程中的艰辛和疲惫,需要大学生调动自身的意志力才能完成。大学生通过艰苦奋斗克服劳动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实现劳动的预期目标,收获丰硕的劳动成果,养成做事善始善终的良好品质,提升对自身的内在认同,自信心和意志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新时代劳动文化培育大学生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劳动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明确了大学生在团队中的责任,提升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大学生在劳动中投入大量的时间、体力、精力和情感,切实体会到劳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明晰自身的目标和方向,对社会事业产生强烈的热情。在劳动中的责任和担当,让大学生收获了幸福感和归属感,促进了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三、新时代劳动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劳动文化是劳动教育的有力抓手,将新时代劳动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需要高校拓展教育维度、注重文化浸润、依托实践锤炼等路径进行科学设计,最终实现劳动文化的知行合一。

(一)拓展教育维度,提升劳动文化培育力度

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加强教育引导,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形式三个维度,提升劳动文化培育力度,是完成这一重要使命的前提。一是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明确高校劳动文化培育目标,对大学生劳动文化的培育不仅要通过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进行系统的劳动文化教育,而且要以课程思政为契机,以三全育人为抓手,将劳动文化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二是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校要建立一支热爱劳动教育、文化素养高、教学能力强、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力,聘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非遗传承人等为兼职教师,不断加强对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提升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进而更新和调整劳动文化的教学内容,使其契合大学生的文化接受话语场域[7],增强劳动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丰富劳动教育教学形式。结合劳动教育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以及新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特点,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用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通过劳模故事、劳动技能培训、劳动成果展示等,深化大学生对劳动文化的直观感受,提升劳动文化教育实效。

(二)注重文化浸润,增强劳动文化教育引领

和谐、开放、包容的劳动文化生态环境增强了劳动文化的教育引领功能,是劳动教育育人目标实现的基础,也是提升劳动教育质量的关键。一是将劳动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建设。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创设特殊的劳动教育情境,融入劳动文化,让大学生在劳动中进一步深化劳动价值观。同时,要强化校园精神文化生态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凸显人文气息,定期开展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进校园活动,提升学校劳动文化育人水平。依托社团、学生会等组织,开展劳动文化主题演讲、辩论赛、电影观摩等,培育大学生的劳动情感,实现劳动文化生态育人目的。二是营造崇尚劳动的文化舆论氛围。用正向积极的舆论引导大学生,全面推进向上向善的劳动教育文化生态圈建设[8],主动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开辟劳动文化教育版块,展示劳动文化的起源、发展与传承,在全网营造尊重劳动和劳动者,以及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针对网络上出现的贬低和轻视劳动和劳动者的负面舆论,及时进行引导,形成尊重劳动者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网络舆论氛围和价值导向,让大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劳动幸福、创造伟大。三是构筑契合大学生的劳动文化话语体系。“不劳而获”“劳而无功”“好逸恶劳”等反向话语,正在侵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体系[9]。“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等正向话语体系能引导大学生自强不息、奉献担当,激发出大学生的劳动热情和斗志,是当代劳动教育生发的关键,激发了大学生对劳动本质的思考和对劳动的重新定位。

(三)依托实践锤炼,促进劳动文化知行合一

实践是检验劳动文化培育成效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劳动文化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劳动文化培育的落脚点是用劳动文化促进劳动教育、指导劳动实践,让劳动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劳动文化教育蕴涵了知与行的耦合,充分挖掘学校资源、连通企业资源、利用社会资源,在实践中提升劳动文化的厚度,改变高校有劳动无教育或者有教育无劳动的问题,进而实现知行合一。一是挖掘学校资源,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依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校内种植园等,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悟劳动创造世界,转变逃避劳动等不良心态,提升劳动自觉,培育劳动习惯,进一步认同和维护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二是连通企业资源,用企业特有的劳动文化感染大学生,促进劳动文化的成果转化。大学生在专业实践、顶岗实习中的职业生活体验,感受不同职业的劳动内涵和企业的劳动文化,改变因为缺乏劳动实践而对劳动产生的歧视和误解,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规范劳动行为方式,学习企业劳动文化,企业中的劳动模范所具备的劳动精神以及劳模精神、创业精神,能激发大学生建设祖国的豪情。大学生将自身习得的劳动文化渗透到劳动实践中,能够显著提高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技能水平,激发创新创造能力,促进劳动文化的成果转化。三是利用社会资源,共享综合实践基地,在奉献中升华劳动精神。组织大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将大学生的劳动认知、劳动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劳动行为,让大学生在奉献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自身的价值,从而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良好劳动行为的养成。

新时代劳动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提升了劳动教育的育人高度和育人实效,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大学生的心灵,引导大学生不断内化优秀的劳动文化资源,并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对象化的劳动实践[10],提升大学生劳动创造的能力,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劳动者培育劳动
致敬劳动者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热爱劳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蟑螂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