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微写作”实践研究

2022-12-17 11:27吴淑兰
名师在线 2022年33期
关键词:微写作古诗文文本

文 /吴淑兰

引 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开始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渗透。在微博的影响下,“微写作”作为一种新文学形态快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现代人的重要阅读领域之一[1]。“微写作”具有字数精简、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等特点,相较于长篇文学著作来说,更能在时间有限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且“微写作”字数少、写作压力小、内容集中等特点也更易被初中生所接受[2]。为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微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来探讨如何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微写作”的结合。

一、“微写作”的概念及特征

(一)“微写作”的概念

“微写作”的概念源于微博,最初指的是在微博上发表的微型文章,这类文章通常具有篇幅短小、主题明确、形式自由多样等特点[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主要是指根据阅读问题提出话题,然后完成150 字左右的“微作文”练习的教学活动。相较于传统写作教学,“微写作”练习的切入口小,目标明确,字数少,难度系数相对较低,且贴合教材内容,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微写作”的融入,深入解读文本,挖掘其中蕴含的读写结合点,可以为学生搭建“读”与“写”的桥梁,实现读写教学的有效融合,并启迪学生跳出教材,从细处着手,在“微写作”中表达自我,通过“微写作”来培养独立思维能力,从而逐步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4]。

(二)“微写作”的特征

虽然“微写作”源于微博,但纵观初中语文教学,我们可以发现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有随笔练习、片段作文、小作文等写作训练形式,这些训练形式在一定意义上也属于“微写作”的范畴。所以对初中语文而言,“微写作”并非全新概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微写作”也在原有的片段作文训练、小作文训练的基础上不断地调整,是一种以“微写作”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式,其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下述两点。

第一,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生动。从“微写作”的“微”字可以初步了解这类写作形式的特点,即篇幅短小。通常来说,“微写作”的字数一般在150 字左右,如新浪微博字数不能超过140 字,字数限制也决定了“微写作”具有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练的特点。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应用“微写作”时,必须能够通过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完整的内容。所以,“微写作”练习可以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文字表达能力的锻炼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第二,写作主题明确,形式灵活自由。“微”并不意味着“微小”,而是蕴藏着极为深刻的内涵。一方面,“微写作”的文体形式灵活多样,如微散文、微剧本、微小说等,均为“微写作”的创作形式,这也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及创作空间,可以让学生在无字数约束的基础上接触更多的文体创作形式。另一方面,“微写作”的应用方法也更灵活,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可以通过仿写、续写、补写等多样化的方式来实现阅读和写作的结合,锻炼学生的“微写作”能力。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种灵活多样的写作方式,既给学生提供了写作平台和锻炼机会,又不会带给学生过大的心理负担,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其大作文的写作奠定基础[5]。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微写作”的实践策略

(一)重视写前分析,明确写作角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微写作”,其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因此,“微写作”教学应与教材文本内容进行紧密结合。在进行写作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文本,了解文章内容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文中用到的精彩绝伦的语句、修辞技巧等内容,都是可以供学生欣赏和借鉴的,是对学生写作能力、写作技巧提升有积极帮助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分析文本内容,然后从文本内容出发寻找写作角度,帮助学生实现从“读”到“写”的转化,从而明确“微写作”的写作角度。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时,这篇文章中运用到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写作技巧。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些论证方法的应用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论证方法,为议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帮助学生明确“微写作”的角度,教师就可以将教材内容与《爱莲说》这篇古文进行关联,让学生在阅读两篇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对象征和托物言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然后以象征为切入点,指导学生进行“微写作”练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思考如何进行象征的写作。例如,蜡烛多象征奉献精神;梅花多象征高洁、顽强的品格;菊花多象征高洁、隐士……通过与生活的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象征手法的内涵,并逐步梳理写作要求,即选取生活中的某些事物,通过象征手法赋予其寓意、情感,写一篇200 字左右的小短文。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文本中写作手法的理解,又在分析中实现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将原本抽象的写作手法以“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出来,更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在此基础上,“微写作”练习的要求和目标也逐渐明晰起来,不仅为学生指明了写作方向,还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让学生在“微写作”练习中对教材文本中的象征手法进行实践练习,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切实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6]。

(二)深化阅读教学,贯通写作思路

学生只有具备了深度阅读的能力、较高的文本理解能力,才能在阅读中更好地感知文本内容,并快速找出文本中最精彩的片段,然后从精彩片段出发构建“微写作”思路。在学生明确了“微写作”思路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再次深入阅读文本内容,通过深度阅读来寻找可以借鉴的写法技巧,或在阅读中进行类比联想,触发写作构思,从而达到贯通写作思路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时,阅读文本内容后可以发现,作者通过“寄情于景”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优美、静谧的小石潭,抓住小石潭的特点进行细致描写,文章之美溢于言表。此时,教师就可以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微写作”来表达自己阅读文章后的所思所想。学生可通过写景类“微写作”练习来加深对文章之美的体会。而为了更好地完成“微写作”练习,学生需要反复阅读文中精彩之处,深入体会文本的内在韵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结合文中的信息点,发散思维,贯通写作思路,最终完成写作。在完成写作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朗读自己的写作内容,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阅读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思维的拓展,同时体会到“写”的乐趣,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三)活用古诗文,提升“微写作”水平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许多古诗文的文辞表达十分工整,并且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趣及文化品位。在写作中合理运用古诗词可以让学生的语言文字情感更加充沛,更具有可读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在教学古诗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古诗文内容出发进行相应的“微写作”练习,实现古诗文与写作的有机结合[7]。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时,“月”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事物,可以拉近古诗文学习和学生生活的距离,同时可以为学生“微写作”练习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切入点。为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剖析、引申古典诗词中“月”的常见意象,加深学生对“月”及诗文内容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不同诗人笔下的“月”,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陈与义的“长沟流月去无声”,苏轼的“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等,通过比较不同诗人笔下的诗作,让学生对古诗文中“月”的意象形成更深刻的感知。之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补充与“月”相关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月”所代表的精神文化的了解。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意象来完成“微写作”。例如,有的学生写道:“皎皎月光下,我不禁与‘李杜’一起思乡怀亲,怀念远方的外婆……”

再者,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出一些自己喜欢的古诗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去分析古诗文所应用的写作手法,并尝试进行借鉴写作。例如,有的学生列出了“情寄于景”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有的学生列出了对偶句“与天地并寿,同日月齐光”。在结合这些诗文进行“微写作”时,有的学生写道:“我想成为一只鸟儿,在广阔的天空中,和风儿共舞,和白云齐肩……”在写作中,学生用到了对偶句,不仅让文字更加工整,还更加朗朗上口,更具可读性,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微写作”质量,锻炼了学生对古诗文的应用与迁移能力。

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诗文教学及“微写作”练习,巧妙地实现了写作和诗文的融合。在诗文的支撑下,学生写出的文字更有文化底蕴,进一步提升了思辨能力及写作水平。

(四)学会有效迁移,锻炼“微写作”能力

“微写作”和阅读教学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其并非独立存在的形式,要求学生从阅读文本出发合理地进行写作角度及内容选取,从而发散思维,展开写作,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有效迁移阅读文本中的知识与写作技能。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理解与认知,从而通过有效的迁移来完成写作。例如,在学了九年级(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如何利用文章中的意象来让自己的表达更加生动?是否能够从文章的角度出发,写一写关于父母或周围熟悉的人?像这样,教师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利用文章中的描写方法来展开写作,实现了知识的有效迁移,锻炼了学生的“微写作”能力。

结 语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读与写的结合点,通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通过“微写作”来实现对知识的迁移与灵活应用,从而达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微写作古诗文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活动的整合研究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