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血浆TNF基因微卫星多态性及与其预后的关系

2022-12-26 12:08师智勇张振世刘圣武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微卫星等位基因多态性

师智勇 张振世 刘圣武

食管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病死风险较高,且该病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2]。食管癌早期予以治疗可获得良好的预后,对于早中期食管癌,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方式。胸腔镜手术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现已在临床大范围使用,且手术适应症得到不断扩大,部分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亦得到有效控制[3-4]。然而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会对呼吸肌造成损伤,若术后排痰不充分、呼吸锻炼不足,则肺部感染发生风险较高,继而给术后恢复造成影响。既往临床关于肺部感染与预后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预后的危险因素相关研究报道较多,而关于基因层面的研究较少。多项研究表明,肺部感染以及疾病的进展可能与基因多态性存在血相关性[5]。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决定机体的TNF释放水平,具有微卫星多态性,不同的等位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肺部感染的易感程度与预后情况[6]。基于此,本研究以2016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30例食管癌术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为对象,探究TNF基因微卫星多态性及其与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联系。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30例食管癌术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食管癌术后未发生感染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纳入标准:食管癌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肺部感染经影像学检查及病原菌培养等综合检查确诊;患者病历有关资料齐全。排除标准:存有其他恶性肿瘤者;预计生存期<6个月;行手术前存有感染;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存在免疫系统疾病者;精神障碍或难以进行正常交流者;存有严重的脑器质性疾病者。同时依据肺部感染患者预后情况(住院28 d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n=25)与死亡组(n=5)。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与观察组一般资料对比见表1,生存组与死亡组一般资料对比见表2。

1.2 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临床分期、血液高凝状态、有无糖尿病史、低蛋白血症等一般资料。TNFc基因多态性分析:收集全部患者的2 ml静脉血,以酚-氯仿法提取白细胞DNA,于-20 ℃环境下保存待检;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行DNA扩增,PCR扩增仪(Bio-Rad公司,型号:CFX96 Deep Well,批准文号:20193220316)与其配套试剂盒,同时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施以微卫星分型。

1.3 观察指标

(1)对照组与观察组一般资料对比。(2)肺部感染患者生存组与死亡组一般资料对比。(3)对照组与观察组TNFc微卫星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4)肺部感染患者生存组与死亡组TNFc微卫星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5)肺部感染患者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6 h、糖尿病史、吞咽困难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例,%)

2.2 生存组与死亡组一般资料对比

生存组与死亡组性别、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糖尿病史、吞咽困难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年龄≥60岁、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血液高凝状态占比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照组与观察组TNFc微卫星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

观察组携带TNFc1/1基因型与TNFc1等位基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肺部感染患者生存组与死亡组TNFc微卫星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

肺部感染患者中死亡组携带TNFc1/1基因型与TNFc1等位基因比例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肺部感染患者生存组与死亡组一般资料对比(例,%)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TNFc微卫星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例,%)

表4 肺部感染患者生存组与死亡组TNFc微卫星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例,%)

2.5 肺部感染患者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液高凝状态、低蛋白血症以及携带TNFc1/1基因型为造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5。

表5 肺部感染患者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肺部感染为食管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会影响术区恢复,增加患者痛苦,若肺部感染控制不良,会诱发多种严重情况,甚至造成患者死亡[7-8]。临床相关研究表明,食管癌肺部感染患者内能够检测到血浆TNF-α水平明显提升,TNF-α水平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9-10]。TNF-α为常见的炎症介质,若失控性分泌,且患者机体内源性抗炎症反应代偿缺乏,易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至会造成多器官功能损害,继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及时明晰TNF基因的微卫星多态性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对于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防范措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意义重大。

微卫星DNA序列短,存在遗传上的较高保守性,在染色体内分散均匀,且数量较多,常被作为重要的遗传记号[11-12]。TNF基因的多态性与TNF信使RNA表达及蛋白质水平具有相关性,TNF基因多态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个体TNF释放水平,而TNF的水平与个体对严重全身感染的易感性与预后联系紧密[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携带TNFc1/1基因型与TNFc1等位基因比例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患者中死亡组携带TNFc1/1基因型与TNFc1等位基因比例高于生存组。提示携带TNFc1/1基因与TNFc1等位基因的患者更易发生肺部感染。原因在于当患者经历病原菌入侵、感染、机体炎症反应时,携带TNFc1等位基因的患者因自身TNF-α分泌缺乏,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发展更快,且更易失控,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预后更差[15]。本研究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液高凝状态、低蛋白血症及携带TNFc1/1基因型为造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提示对于存在以上状况的食管患者术后更易出现肺部感染,且预后更差。因此,临床需对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低蛋白血症及携带TNFc1/1基因型的食管癌患者进行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以最大程度控制病情,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TNF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可依据患者的TNFc基因分型预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尽早采取预防措施,以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微卫星等位基因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和扩散峰度成像评估子宫内膜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
绿鳍马面鲀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转录组西施舌微卫星标记开发及隐种鉴定
花斑无须鲶(Ageneiosus marmoratus)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研究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在昆明汉族T2DM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
CLOCK基因rs4580704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用数学思维分析遗传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