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组织中PD1表达的临床价值

2022-12-26 12:08余洁丽陈火国刘志良胡继龙银天骄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淋巴细胞研究者胃癌

余洁丽 陈火国 刘志良 胡继龙 黄 灿 银天骄

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位于胃黏膜上皮,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男性患者[1]。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西北地区比南方要高。胃癌的发病原因主要与饮食结构、工作原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原因具有一定的关系[2]。胃癌在任何胃部都有可能发病,大多数发病于胃窦部和胃大、小弯处。大多数的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任何的表现症状,与胃炎、胃溃疡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3]。由于现在生活方式的加快,胃癌发病趋于年轻化,且大多数患者发现确诊时病灶已经转移,5年生存率为20%左右,因此我们要早期诊断来提高预后[4]。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可以与配体相互作用诱发T细胞的凋亡,具有调控效应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对胃癌患者的PD1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2月到2022年3月到本院就诊的胃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择相同时间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2~55岁,平均(45.2±1.8)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35~53岁,平均(49.3±1.6)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5]:①未进行任何化疗药物治疗的患者;②未合并其他肿瘤和恶性疾病的患者;③资料健全的患者;④病灶无深部转移的患者;⑤知情同意,自愿参加;⑥配合良好的患者。排除标准[6]:①有接受化疗药物治疗的患者;②合并其他肿瘤或恶性疾病的患者;③合并有其他慢性病或心脏病、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3 方法[7]

分别采集研究组癌组织和对照组的正常组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标本组织进行染色并检测PD1的表达。将标本进行制备成4 μm的切片,脱蜡和水化,在温室内滴入3%的过氧化氢并放置10 min,再用PBS冲洗3次,每次5 min,并用pH值为6.0的柠檬酸盐缓冲液用微波炉加热20 min进行抗原修复,待冷却后再用PBS进行冲洗3次,每次5 min,滴入PD1抗体并放置于4 ℃温度下进行孵化过夜,再次使用PBS进行冲洗3次,每次5 min,在标本切片上滴入50 μl二抗试剂并放置室温下进行孵化大约20 min,并用PBS进行冲洗3次,每次5 min,在标本切片上加入100 μl DAB显色剂在显微镜下进行显色3~5 min后,用蒸馏水进行终止显色,最后进行封片。

1.4 结果判定

PD1阳性表现为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出现黄色到黄褐色颗粒。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PD1表达率对比

对照组为健康人群,在胃黏膜组织中PD1无表达;研究组胃癌组织中,PD1表达阳性有26例,阳性表达率为86.7%,2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5.882,P<0.05)。

2.2 PD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通过数值分析,发现PD1与临床病理特征没有直接的相关性(P>0.05)。见表1。

3 讨论

胃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浸润性和转移能力较强,以手术治疗和化疗为主,治疗虽可以改善患者一定的生存期,但是晚期胃癌预后仍然不理想。目前对胃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没办法研制出治疗胃癌特异性的药物[8-9],因此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恶性肿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提升癌症的治疗效果。

表1 胃癌患者PD1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例

PD1是一种免疫抑制的分子,可以在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进行表达。有研究指出PD1在抗肿瘤、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PD1可以调解CD4和CD8细胞分子的功能,可以使活化的细胞凋亡,在免疫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nti-PD1或anti-PDL1抗体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以达到增强抗肿瘤活性。有研究者指出[10],PD1的抗体能够对T淋巴细胞的功能有一定的恢复作用,进而对肿瘤细胞进行识别和增强免疫。也有研究者表明PD1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具有一定的关系,PD1更广泛地负调节免疫应答,其表达上调可增强肿瘤的免疫逃逸[11]。也有研究者认为PD1在恶性实体瘤和血液恶性肿瘤中的水平也会升高,如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等[12]。PD1是细胞表面受体亚家族的成员之一,在T淋巴细胞上进行表达,具有一定的负向调节,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因子的产生,降低T淋巴细胞的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停滞细胞周期。有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PD1的免疫功能可以通过酪氨酸磷脂酶2的介导抑制[13]。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与PD1结合对淋巴细胞有一定的抑制效果,PD-L1表达水平与T细胞的活性有直接关系,与PD1结合继而影响在肿瘤环境中的T细胞活性,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PD1的信号通路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对于PD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诊断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PD1的表达水平在黑色素瘤组织中的TILs具有较高的水平,会对T细胞造成一定的阻碍,耗竭T细胞的效应,对肿瘤免疫具有一定的拮抗。也有文献说明[14-15],PD1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可以通过阻断通路实现。国外研究者指出,PD1在免疫细胞上能够表达,也能在异种移植物受体小鼠上表达,我们通过对胃癌患者进行PD1的检测,可以发现PD1在胃癌细胞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情况。

在此次研究中,我们通过对胃癌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PD1水平检测,结果发现健康人群胃黏膜组织中PD1无表达,胃癌患者癌组织中PD1阳性表达率为86.7%,两者结果纳入统计标准(P<0.05)。通过数值分析,发现PD1与临床病理特征未有直接的相关性(P>0.05)。这说明PD1对胃癌具有很高的检测价值,与多重研究结果一致。但也有学者对少量的胃癌患者进行PD1水平检测,但选择样本较少,未能得到很好的结果。因此,对于PD1表达在胃癌中的更深入的临床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PD1表达水平可作为胃癌组织的诊断指标,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淋巴细胞研究者胃癌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