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纤维蛋白原、铁蛋白、GM2AP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2022-12-26 12:08许加恒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入选者胃癌黏膜

许加恒

早期胃癌通常是癌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或者黏膜下层以及和淋巴结转移不具有相关性的胃癌[1]。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能够反应血清高凝血状态,而恶性肿瘤出现转移的前倾状态时,机体往往存在于一种高凝状态[2]。铁蛋白(ferritin,SF)是铁结合蛋白,分布于人体的肝脏和骨髓内。有大量研究发现,铁蛋白与肿瘤术后的复发存在关系[3]。GM2神经鞘脂激活蛋白(GM2 sphingolipid activating protein,GM2AP)作为糖蛋白的一种,在肿瘤侵袭和增殖中发挥着作用[4]。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胃癌患者和62例同期正常胃粘膜入选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研究术前FIB、SF、GM2AP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2例胃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62例同期正常胃粘膜入选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男性32例,女性30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5.32±5.14)岁,对照组62例,男性33例,女性29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5.98±5.4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①实验组患者符合《胃癌》[5]中早期胃癌诊断标准;②实验组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符合胃癌诊断标准;③患者于我院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④实验组患者TNM分期为Ⅰ~Ⅱ期;排除标准:①实验组患者入院前已接受化疗治疗;②实验组患者既往已存在肿瘤病史;③入选者临床资料不完整;④实验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

1.2 方法

随访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展开为期1年的随访,每3个月进行一次复查,期间需要展开血常规、肿瘤标志物、CT、MRI以及胃镜等,记录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并对其进行分组。

血清学检查:两组入选者均于入选当天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选取广州吉迪仪器有限公司的医用高速离心机,以3000 r/min速率15 min进行离心,获取上清液送至检验科。FIB水平选用上海原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FIB检测试剂盒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检测;SF选取武汉博尔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SF检测试剂盒并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GM2AP选取美国 R&D公司的GM2AP检测试剂盒,操作步骤完全按照说明书进行,在450 nm处对各个孔的吸收度A值进行检测,并以绘制标准曲线对GM2AP含量进行计算。

1.3 临床指标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血清FIB、SF以及GM2AP水平;对实验组展开1年随访;对比分析复发和未复发组术前血清FIB、SF、GM2AP水平以及患者临床特征(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MN分期),并分析影响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术前FIB、SF以及GM2AP水平联合检测对于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血清FIB、SF以及GM2AP水平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前血清FIB、SF以及GM2A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血清FIB、SF以及GM2AP水平对比

2.2 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术前血清FIB、SF以及GM2AP水平对比

与未复发组患者相比,复发患者术前血清FIB、SF以及GM2A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比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TNM分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低分化以及黏膜下浸润比例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术前血清FIB、SF以及GM2AP对比

表3 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比(例,%)

2.4 影响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经过logstic回归方程分析发现,术前血清FIB、SF、GM2AP、分化程度以及浸润程度均是影响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影响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2.5 术前FIB、SF以及GM2AP水平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分析

由ROC曲线分析发现:术前FIB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预测灵敏度为75.83%,特异度为81.7%;术前SF对于胃癌患者术后复发预测灵敏度为87.1%,特异度为82.3%;术前GM2AP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预测灵敏度为74.2%,特异度为71.0%;三项联合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预测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87.1%,可见三项联合联合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各项单独检(P<0.05)。见表5,图1。

表5 术前FIB、SF以及GM2AP水平联合检测对于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分析

图1 ROC曲线图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上消化内科中较为多见的肿瘤,接受及时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五年存活率高达90%以上[6]。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患者在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出现复发的情况,对患者的预后生存造成一定影响[7-8]。因此本研究为此展开讨论,以为临床上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提供基础。

FIB是球蛋白的一种,与凝血过程以及血小板的堆积存在密切的相关性。FIB在肿瘤细胞膜表面也有所表达,可促进肿瘤细胞与相邻细胞的进行沟通,从而影响肿瘤的繁殖和生长[9]。恶性肿瘤多存在异常的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入选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前血清FIB水平显著更高。可见,胃癌患者术前FIB存在明显升高。有研究发现,FIB可促进肿瘤的形成以及循环肿瘤细胞黏附在靶器官血管壁上,促进肿瘤细胞转移以及复发[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未复发组患者相比,复发患者术前血清FIB水平显著更高义,且术前血清FIB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是因为,FIB能够与血小板以及肿瘤混合物融合为微血栓并隐藏于靶器官中,避免造成免疫系统的攻击,同时与相邻细胞的沟通,从而出现复发的情况。SF在人体炎性反应和恶性肿瘤中均存在明显的升高,这可能是因为肿瘤细胞的生长会损伤胃细胞,促进SF流入血液内[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入选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前血清SF水平显著更高。胃癌手术会对网状内皮系统造成刺激,造成肝和脾分泌SF的水平升高。SF的升高,能够对植物血凝素诱导混合淋巴细胞作用进行抑制,是重要的免疫抑制因子[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未复发组患者相比,复发患者术前血清SF水平显著更高义,且术前血清SF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胃癌患者术后复发与SF存在明显的关系。GM2AP为GM2辅因子的一种,能够被溶酶体作用为GM3,与肿瘤相关神经节苷脂障碍存在关系[13]。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入选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前血清GM2AP水平显著更高。可见,胃癌患者存在明显的GM2AP增加。GM2AP能够将血小板活化因子水解,抑制炎性反应次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逃逸[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未复发组患者相比,复发患者术前血清GM2AP水平显著更高义,且术前血清GM2AP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是因为,GM2AP能够对胰岛素信号通路进行抑制,从而降低正常细胞的对糖的摄取以及促进癌细胞摄糖,进而提供肿瘤细胞复发所需要的能量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FIB、SF以及GM2AP三项联合联合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提示,三种指标的联测检测能够弥补各项检测的不足之处。本研究结果显示,分化程度以及浸润程度均是影响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既往文献研究结果一致[15]。本研究运用术前FIB、SF以及GM2AP对胃癌术后复发和未复发患者分析,发现其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预测价值,运用效果较高。但本次研究也存在不足指点,包括未检测炎性指标,这类指标对FIB、SF尚存在一定影响。因此,以后应弥补次不足,以为本次研究提供更有效的理论参考。

综上所述,术前FIB、SF、GM2AP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入选者胃癌黏膜
从青年人才的发展起伏勘察改善人才发展的环境问题
——基于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计划的早期入选者跟踪分析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多学科交融为生态政策把脉——记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杨武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辣烫”出来的口腔癌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