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占位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2-12-26 12:08王艳丽秦文宇王国鹏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良性恶性影像学

王艳丽 秦文宇 王国鹏

肝脏占位病变种类繁多,影像学表现多样,而早期准确诊断并积极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点所在。目前磁共振成像(MRI)作为诊断肝脏占位病变最为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能够为肝脏良恶性占位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1-2]。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是目前对活体水分子进行观察的唯一方法,能够对活体组织内无规则水分子运动进行探测,进而对组织结构及细胞密度等进行评估,而b值的选择对DWI图像质量及诊断具有较大影响[3-4]。鉴于此,本研究将多b值DWI对肝脏占位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期为肝脏良恶性占位鉴别诊断方法的选取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于鹤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36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7.82±4.39)岁;体质量指数(BMI)18.5~26.8 kg/m2,平均BMI(22.83±1.06)kg/m2;病灶直径1.5~8 cm,平均病灶直径(3.94±1.13)cm。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均进行穿刺细胞学或手术病理检查;③均为单个病灶;④入院前未接受过相关治疗,均为初次就诊。排除标准:①合并结缔组织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③肝脏继发性肿瘤;④无法耐受MRI检查;⑤具有肝脏手术史。

1.3 方法

94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多b值DWI检查,患者取仰卧位,采用SIGNA Explorer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美国GE公司提供)及原装ADW 4.6后处理工作站,32通道相控阵表面线圈,将前正中线与剑突交界处设定为定位中心,扫描范围为整个肝脏组织,下至肝脏下缘水平以下,上达膈肌以上,首先进行常规扫描,T1WI轴位采用屏气相双回波扰相梯度回波,TR/TE为196 ms/5 ms,层厚0.5 cm,矩阵320×256;T2WI轴位、冠状位均采用脂肪抑制快速恢复自旋回波,TR/TE为668 ms/95 ms,层厚0.5 cm,矩阵320×256;随后进行DWI检查,TR/TE为6000 ms/57.9 ms,层厚6.5 mm,矩阵128×160,激励次数=2,b=600、1000、2000 s/mm2,扫描完成后,向ADW 4.6后处理工作站传输数据,对常规MRI平扫及DWI图像进行观察;DWI图像采用diffusion软件分析,重建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图,测定不同b值下病灶ADC值,选择面积为20 mm2的圆形感兴趣区,测量3次,取平均值。

1.4 评价指标

(1)统计病理检查结果。(2)比较肝脏良性与恶性占位患者不同b值下ADC值。(3)计算MRI平扫、不同b值下DWI诊断肝脏良恶性占位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

94例肝脏占位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肝脏良性占位、肝脏恶性占位各有50例、44例。见表1。

表1 病理检查结果

2.2 肝脏良性与恶性占位患者不同b值下的ADC值比较

b=600 s/mm2下肝脏良性与恶性占位的AD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1000、2000 s/mm2下肝脏恶性占位的ADC值低于肝脏良性占位,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肝脏良性与恶性占位患者不同b值下的ADC值比较

2.3 MRI平扫、不同b值下DWI诊断肝脏良恶性占位结果

b=2000 s/mm2下DWI诊断敏感度高于b=600 s/mm2下DWI、MRI平扫诊断结果,诊断特异度高于MRI平扫,诊断准确率高于b=600、1000 s/mm2下DWI及MRI平扫,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5。

3 讨论

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治疗方法差异较大,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进行准确定性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影像学检查为诊断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重要方法,MRI凭借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够多参数多序列成像,对病变内部成分特征准确评估,诊断效能较高[5-6]。但常规MRI平扫诊断可能会出现误诊或漏诊,诊断结果极易混淆。

表3 MRI平扫诊断结果/例

表4 不同b值下DWI诊断结果/例

近年来影像学技术及新的功能检查方法不断丰富,DWI在肝脏占位病变检查中不断应用,DWI属于功能性MRI,为观察活体组织微观扩散运动最佳检查技术[7-8]。DWI检查是使用特殊成像方式,反映组织内水分子运动情况,自由水、结合水信号特征不同,采用DWI检查中随着水分子运动受限的增加,其信号强度不断增强,有利于区分细胞区域、肿瘤囊性区域等细胞结构变化[9-10]。b值作为影响DWI检查最为重要参数,可对弥散敏感梯度脉冲程度进行反映[11]。在MRI检查中,选择b值时需要同时考虑对ADC及图像质量的影响,b值降低,DWI图像质量明显改善,但受到毛细血管灌注的影响,对ADC影响较大[12-13]。反之b值增加,会影响DWI图像质量,但对ADC值影响小,更有利于对组织弥散受限进行评估[14-1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600 s/mm2下肝脏良性与恶性占位的ADC值比较相近;b=1000、2000 s/mm2下肝脏恶性占位的ADC值低于肝脏良性占位。提示出b=1000、2000 s/mm2下,DWI检查肝脏良恶性占位ADC值差异明显,能够通过对比肝脏良恶性占位的ADC值变化,对肝脏良恶性占位鉴别诊断提供线索。同时研究结果显示,b=2000 s/mm2下DWI诊断敏感度高于b=600 s/mm2下DWI、MRI平扫诊断结果,诊断特异度高于MRI平扫,诊断准确率高于b=600、1000 s/mm2下DWI及MRI平扫。由此可见,b=2000 s/mm2下DWI检查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占位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较高,有利于提高肝脏良恶性占位鉴别诊断效能,区分肝脏良恶性占位。虽然随着b值的增高,DWI对肝脏良恶性占位诊断效能越高,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必要时可与其他MRI序列联合检查以提高对肝脏良恶性占位鉴别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更为确切的参考。

表5 MRI平扫、不同b值下DWI诊断结果比较/%

综上所述,b=2000 s/mm2下DWI检查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占位准确率较高,有利于提高肝脏恶性占位检出率,进而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良性恶性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Bp-MRI灰度直方图在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