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合作社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12-26 04:42姚晓燕李杨戴若岚向超霞湖南农业大学
农场经济管理 2022年12期
关键词:种养成员农户

姚晓燕 李杨 戴若岚 向超霞(湖南农业大学)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我国主要依靠化肥、农药的高投入来维持农业持续增长。种植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板结、面源污染。与此同时,养殖业每年产生的大部分畜禽粪污未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绿色种养循环方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发展模式,能够成为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的桥梁。2021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为重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种养结合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宏观层面的战略统筹,更需要微观层面的实施推进,农户作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微观主体,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对象[1]。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户自愿联合形成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这决定了其将在助力农业绿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哪些因素会影响合作社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哪些因素具有正相关性,哪些因素具有负相关性。本文将基于湖南省安化县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合作社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的影响因素。试图为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扩大绿色农业建设主体等现实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支持以合作社为主体发展绿色种养循环方式这一新思路的加快实施提出现实依据和政策建议。

二、影响因素分析

合作社采用新的生产模式或生产技术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关联且具有个体差异的过程,其中农户以合作社社员的身份在合作社整体决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农户以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为驱动力,产生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及相关技术采纳的意愿,意愿能否转化为实际生产行动,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内部因素

个体特征。主要包括农户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社会关系及社会经历等。男性从事户外农业生产劳动的时间较多,对不同农业生产技术信息了解的机会较多,因此男性户主对技术的采纳意愿会更高一些[2]。在农业生产领域,年龄较大的农户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能对现有的农业信息做出更准确的判断。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户对生产资源及资源环境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进而影响农户行为决策的能力[3]。同时,社会网络也可能对技术采纳行为具有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不同的社会网络中,通过交流对信息扩散有促进作用,且拥有特殊社会经历的农户拥有更多采用农业技术的机会[2]。

合作社整体特征。这包括合作社资金来源、合作社规模,创立合作社的资金来源将对合作社的抗风险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抗风险能力较高的合作社可能具有较强的技术采纳意愿。发展新生产模式会提高生产成本,规模较大的合作社易形成规模经济,且其绿色生产经营方式的可持续性较强。

价格及风险认识。价格认知是指社员对绿色农产品价格的认知水平。利润是生产的驱动力,农产品价格左右着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生产风险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技术的采用,社员认为生产模式风险越高,则采用意愿越低。

(二)外部因素

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推广提高了农户对新型农业技术的认知,更有利于其采用该技术。王奇[4]等认为随着培训次数的增加,将进一步提高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的认知,采用意愿程度也会随之提高。

信息获取能力。农业信息对农户进行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褚彩红[5]等认为技术信息及时准确的传播有利于消除农户对技术的疑虑,从而加快对其采用。

信贷条件。良好的信贷条件及环境对新技术的采用有一定激励作用。满明俊[6]等认为在农户采用技术需要极大资金投入而农户本身缺少自有资金时,信贷条件是影响采用新技术的重要因素。

政府补贴。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生产成本,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经营风险。政府补贴能作为面对生产风险的缓冲,成为合作社持续性生产经营的有力支撑。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本次调研向安化县合作社发放134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34份。本文将安化县合作社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的影响因素分为:合作社成员个人特征,合作社整体特征、价格及风险认知、信贷条件、农业技术推广、政府补贴、农业信息的获取能力等。具体变量说明及赋值如表1所示。

通过分析样本的基本特征可知(如表1所示),参与问卷调查的合作社成员中男性居多,约占总调研人数的90%。在年龄方面,可以观察到合作社成员年龄结构处于中年阶段。其中,年龄在40~50岁的样本人数最多,占样本总数的54.4%。在文化水平方面,大多数合作社成员受教育程度较低,存有差异(标准差为1.025)。在社会经历方面,曾外出务工的合作社成员较多。种养结合类合作社较多,且合作社运行资金多以自筹为主要来源。参与调查的合作社规模大小不一,具有较大差异(标准差为1.059)。在价格及风险认知方面,合作社成员认为绿色农产品价格高,绿色生产风险较大(均值都大于3),但风险认知标准差为1.076,具有较大差异。此外,大多数合作社表示1年能接受1~3次技术指导,且效果满意,其对农业生产信息重视却不易得。与此同时,大部分合作社表示不清楚当地农业技术资金状况,申请农业贷款困难,政府虽对农业新技术进行了宣传,但其农业补贴力度较小。

表1 变量赋值与描述性分析

(二) logistic回归分析

本研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将合作社是否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设为因变量Y,即0~1型因变量,将“已经采用”定义为Y=1,将“没有采用”定义为Y=0。同时,设定自变量为:合作社成员年龄(X1)、合作社成员性别(X2)、合作社成员文化程度(X3)、合作社成员社会经历(X4)、合作社规模(X5)、价格认知(X6)、风险认知(X7)、信贷条件(X8)、农业技术指导次数(X9)、政府规制(X10)、获取农业信息的能力(X11)。合作社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相应的回归模型为:

上式中:Y为合作社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技术的结果,Xkt表示影响合作社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的因素,P表示合作社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技术的概率,α为常数项,为待估参数。

本文采用Homsmer指标对合作社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做拟合优度检验,并利用Omnibus指标检验全部自变量的作用是否显著。

本文用SPSS24统计软件来完成数据处理及分析,具体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Logistic回归模型测算结果

本研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Homsmer检验,P=0.518。统计检验不显著,表示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数据。在模型的Omnibus似然比检验中,P=0.00,因此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拒绝了原假设,说明模型总体拟合效果较好。

模型测算结果表明,合作社成员年龄、风险认知、价格认知及合作社规模等因素对合作社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有显著影响。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合作社成员年龄对是否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有显著影响。成员年龄对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具有正向影响,显著性为0.048。与年龄较小的成员相比,年龄较大的成员拥有更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对新型农业技术与实际生产的适配度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也更加愿意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进行绿色生产。

2.合作社规模对是否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有显著影响。合作社规模对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具有正向影响,显著性为0.071。与规模小的合作社相比,规模较大的合作社人力、物力、财力较丰富,承担风险能力较强,因此在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上意愿程度较高。

3.价格认知对是否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有显著影响。价格认知对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具有正向影响,显著性为0.031。高的农产品价格往往带来高生产收益,对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认可绿色农产品价格比普通农产品价格高的成员也更愿意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

4.风险认知对是否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有显著影响。风险认知对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具有负向影响,显著性为0.023。作为厌恶风险的小农,对风险较高的生产经营方式避之不及。若合作社成员认为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风险较高,其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的意愿程度也就较低。

四、启示

(一)多方支持降低合作社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的风险

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的风险会影响行为选择,对合作社生产而言,降低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的风险对采用该生产技术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的风险来源于短期内的生产成本骤升,收益却没有明显提升,甚至入不敷出。政府可通过为合作社提供财政补贴的方式,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生产风险。另一方面,绿色种养循环方式的风险来源于生产技术的不易操作性。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相关企业的技术支持与指导,“合作社+企业”的合作发展模式以技术型企业为支撑,为合作社提供新型农业技术,并能在合作社后续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生产目标进行调适。

(二)加快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2017年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新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这一条例,为扩大合作社规模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方面,采用合作社联合社这一组织形式有利于规模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机械利用率,且可在联合社内进行社与社之间的资源互补、交换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合作社联合社的组织形式为种植类合作社与养殖类合作社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方式提供了渠道。

猜你喜欢
种养成员农户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