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实践性教学模式探究

2022-12-27 23:19张坤山东省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山东省济宁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实践性历史探究

■ 张坤(山东省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山东省济宁市)

学习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能使我们避免重蹈覆辙,与此同时,学习历史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学阶段的历史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中学阶段历史学科的教学,采取实践性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课的实践性教学是指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历史的认识、对历史的辩证看待,来对历史进行分析。实践的历史教学法,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因此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师既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又要对传统的历史作业进行优化。加强历史教学中实践性等方面的训练。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产生与特点

1.实践教学模式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各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科技的进步使工业的生产有了新的局面。知识密集程度的提升,知识的更新速度大幅度提高,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美国政府感到苏联在技术和军事实力上的压力,在这段时间里,美国的教育重心转向了培养能够解决问题的创新人才。一些一线的专家和学者针对传统的数学、物理教学内容过时、不符合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对中小学进行课改的要求。二十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和教授Joseph Schwab在1961的一篇名为《科学实践性教学》的报告中,提出了一种研究性的教学方式。实践性教学始终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发端于希腊的苏格拉底,是指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使学生在自身的知识系统之外,实践未知的领域。美国杰出的教育工作者约翰·杜威认为,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方式应侧重于获取实际知识,也就是直接体验。他把学习者放在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让他们在未知的环境中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而新的知识的产生是实践的基础,因此所获取的知识是有效和持续的。杜威的实用教育观为实践性教学理论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特征

实践性教学是指学生自主、合作、创新,主动探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实践性教学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向导、以个人兴趣为导向的主动学习。在此过程中,同学们能够进行大胆的假设、主动的思考,并能通过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来获取不同的知识。由于经验、知识背景和思考方法的差异,学生对事情的认识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实践性教学中,不能忽略学生的经验,而应把知识经验当作新知识的“生长点”,以指导新知识的建构。合作探究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而实践性教学模式能拓宽学生的眼界,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批判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而获得新的、深刻的认识,并能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发展的历程,然而传统对于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能被动获得知识,而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如果只是一味要求学生通过记忆来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特征和意义,会使他们丧失对历史的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方式。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多媒体,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而非仅仅依靠教师的言语和行动来使他们记忆。在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时,教师应先查阅有关资料,并将声像与影像相结合,再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够从具体的画面中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就某个事件或问题进行讨论,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讨论,又能改变传统“一个人的讲堂”的教学模式。课堂讨论让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掌握问题的发展趋势。在课堂上,同学们会不断探究真相,并询问原因,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课堂讨论教学模式既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让他们在阅读中不断思考,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2.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亲身体验,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构建和谐的、移情的教学氛围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除了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融洽的气氛。比如,当中学教师在讲述一位历史英雄人物时,可以带同学到纪念馆中,让同学们对英雄的生存环境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时代的历史事件。教师在讲授时,要有节奏、有感情地讲,使学生能体会到当时的情景,加深印象,并能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在预习阶段,教师要预先公布研究主题,提出目标、要求、所需要的参考材料,以及进行启发式思考。就算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搜集资料,为有效的课堂探究做好思想和物质准备。另外,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针对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在中学历史课上,教师要善于创造问题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不断探究新的知识。教师要努力营造师生和谐、自由的氛围。在和谐的氛围中,同学们可以自由地进行探究,教师要鼓励他们敢于说话,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沟通,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的自信。

其次,课堂讨论是实践性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把同学们分为若干组,每个组都会对所提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比如,在对日军侵华战争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同学进行讨论:是否了解最近几年发生的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的事件?是否了解参拜靖国神社带来了哪些恶劣影响?这样学生们就可以以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使课堂气氛热烈,让学生思想活跃,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能增加学生对于历史的研究与探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指导与引导,以热情感染学生,把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灵活地使用教学主题

历史教科书在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在编写历史课本时,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方法,每一单元都探讨一种宏观的历史问题,但是各个学科之间又有联系,构成完整的历史。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常常只讲一个单元,让学生死记硬背,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不能很好地衔接和充分利用教科书的功能。教师要合理、灵活地运用教材,注意找出教材的要点,对不合理的地方作恰当的调整,并参考有关材料来补充。

比如,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就出现了许多变化。教师可以对过渡时期总路线、总方针的主要内容进行补充,使学生对中国“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以及中国社会主义体制的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调整教材的先后次序,使教学更有弹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资源的分配上进行灵活掌握,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预习,及时发现不懂的地方。在教室里,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上台演讲,并且让他们彼此之间相互讨论。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探讨中,一起得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知识架构。在这种框架结构下,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历史事件的线索和明晰的知识点。另外,教师还可以把学习的内容转换成现实问题,并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针对历史教科书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设计,以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动力。其次,问题的内涵要深刻,在教科书里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在回答问题之前,学生要认真地阅读,熟悉教材,重组、补充、综合考虑。最后,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在问题清晰之后,教师要根据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种类和范畴,逐级分析、启发、引导、明晰问题的重点,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经验,还可以矫正学生的错误思维倾向,从而使他们在思考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方向感和控制力,并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机械性的知识教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缺少主动深入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根据自我认知进行知识学习,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其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在探究的过程中,这种学习方式作为结果式的操作学习,不同于教师灌输教学的应答性学习。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以自身的思维认知为基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在对于知识的深入了解中,通过归纳和总结,完成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为启发思路。另一方面,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输入学习和输出实践,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促进双方的信息反馈,学生应根据相应的信息反馈来优化学习,教师可以针对问题设计进行启发,发挥在探究学习中对学生的专项引导,构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5.拓展探究途径,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历史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增强民族责任感,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历史教育中,教师要使学生充分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魅力,使他们在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影响下,不断学习和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以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去感染学生,这样能够在不知不觉中磨砺学生的意志,培育他们的高尚情操,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伟大的理想。教师们可以通过看历史影片、电视等方式,让他们自己去网上寻找资料,并培养他们的求知精神。

在实践性历史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人,并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流、协作,让他们在探究式的历史学习中学会讨论,进而促进他们健康的发展。“创新教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引导他们领悟与积累,并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

课外活动的拓展和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要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多样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有效。其次,要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历史文献,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必须把课外阅读与历史课本、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让他们积极地、愉快地阅读。第三,要鼓励学生扩大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的人生更加开阔。比如,教师们可以指导学生参与社团组织的各类活动,做一系列的采访和社会调查。探究是新课程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但是不一定要了解每一种学习的过程和内容。所以,探究课的教学不能只是单纯从课本中得到简单的解答,而是要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和发现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意识。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会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造各种不同的教学环境,通过实验、调查、讨论等方式进行实践性教学。在复习课程中,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回顾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同样,在复习课程中,实践性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实践性教学,可以使得复习课程事半功倍,让学生在加强对知识点记忆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对于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

总之,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历史学习的目标在于从宏观上对历史发展与演化进行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当下的人生,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从狭义上说,能够对学生的素质进行提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新一轮的课改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勇于实践,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使历史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在这种环境下,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与人的交流和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唯有如此,才能够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中学阶段历史学科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实践性历史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新历史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