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方法探究

2022-12-27 23:19张丽娜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葛石镇石集小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班级

■ 张丽娜(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葛石镇石集小学)

小学是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奠基阶段。毋庸置疑,小学生是社会与国家的未来,所以小学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有基础性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而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德育逐渐成为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学生面临的不良因素较多,所以使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从实际情况来看,在现阶段的小学德育活动中,教师进行了一定的积极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小学德育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当前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与突出问题,明确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并加强德育活动与不同教育环节、教育环境以及教育因素之间的融合。在此基础上,要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组织策略。这样一来,有利于逐步优化德育过程,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一、小学德育的现状

大量教育实践研究表明,在当前的小学德育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具体来讲,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德育观念比较淡薄

首先,教师的德育认知仍不健全,尽管我国当前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也将立德树人放在教育活动的首要位置。但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在当前小学教育工作中依然普遍存在。而现有的德育工作,通常也会表现出形式化的问题。这些现象都可以反映出教师对德育工作是比较忽视的。其次,学校制度建设的观念比较落后。一方面,学校片面追求德育活动的制度化,所开展的德育活动通常是为了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德育活动只是为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而并不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目标。最后,对德育目标的理解比较刻板。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片面地将德育视为培养“好孩子”,并且认为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听话、老实、顺从,而达不到这些标准就不是好孩子。而这种刻板的德育目标,必然会使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大打折扣。

第二,德育内容不全面。首先,德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现脱节,导致德育活动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具体来讲,在德育工作中,德育内容通常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忽视了德育内容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所以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其次,德育内容的着眼点不够全面。通常来讲,大部分教师都比较重视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内容,而对于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教育的内容则是比较忽视的。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甚至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第三,德育方式比较单一。有效的德育策略有利于提高德育质量。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的小学德育仍然以单一的讲授式理论教育为主,从而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说教式德育模式。在这样的德育形式中,学生无法参与其中,只能被动接受和理解。对于学生来说,这一过程无疑是比较枯燥的。同时,在传统的德育方式当中,教师一直牢牢占据整个德育过程的主导权,学生则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尽管这样的德育方式能够提高德育知识传授的速度,但并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教育融合背景下,采用多元化的德育方法是极为必要的。

二、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小学德育作为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深刻的教育意义。具体来讲,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贯彻“素质教育,德育为先”方针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四有”新人,这是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曾经多次强调我国教育发展的中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就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坚持德育为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以外,更要切实推进政治、品德、纪律、法治等方面的教育。也就是说,只有密切关注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将德育工作纳入小学教育体系当中,才能切实满足新时期的教育要求。

第二,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的内在要求。开展小学德育,提升德育工作有效性是新时期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在要求。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只要通过德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可以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思想最初的产生是和人们的物质活动以及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的。所以小学德育工作要求引导学生在和人的交往中更加准确地体会道德情感,从而帮助学生准确体会道德情感。

第三,应对社会不良环境的要求。当前出现了一些对学生发展有不利影响的思想因素,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由于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薄弱,所以比较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而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小学德育的有效策略

1.注重榜样作用,教师以身作则

榜样示范是德育中的重要方法,其基本教育方法是通过榜样人物的思想与言行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这种方法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使德育内容以一种更加形象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学生通过观察,有利于将相应的道德品质内化于心。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无疑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以教师为榜样,能够起到直接示范的作用,这是取得良好德育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班主任应该遵循以身作则的原则,利用自身的言行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一来,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教育融合的角度来看,这一方法能够使学生的成长与教师专业的发展同步实现,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德育模式。

以“劳动教育”为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我会经常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劳动,比如班级大扫除。在组织这些工作时,我除了会给学生安排任务之外,自己也会参与到劳动当中。相对于单一的语言讲授,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无疑可以使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通过我的带头示范,逐渐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劳动当中,从而形成一种热火朝天的劳动氛围。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学生逐渐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此外,在集体劳动当中,学生为了更快完成劳动任务,往往需要划分区域、相互配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养成无疑具有积极作用。总之,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当中班主任以身作则是极为必要的。

2.营造德育环境,优化德育体验

从身心特点来看,小学生比较容易出现心理波动,所以其思想言行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基于这一特点,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以此来将德育要素与外部环境加以融合。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学生优化德育体验,而且有利于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通常来讲,班级是日常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班级氛围是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环境要素。如结合德育内容,我对班级中的环境布置进行了优化,比如在理想的教育中,我会在班级中张贴一些与人生理想有关的名人故事、字画、名言警句等。这样既可以使教室充满书香气息,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理想教育。同时,我还会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会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一些与理想教育有关的黑板报。除了教室的布置之外,教室的卫生、座位的排列等同样是班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会对班级环境进行全面设计,以此来营造一种更加和谐的班级环境。毋庸置疑,在一种窗明几净、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中,更加有利于促进德育的开展。在优化班级显性环境的基础上,我还会着力优化班级的隐性环境,即班级“软文化”。比如制度文化是班级“软文化”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固定的行为规范,我在德育中所采用的是一种弹性的德育制度。并且在德育制度的制定中,我还会充分听取学生的想法。利用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建设了良好的“班风”,这对于德育工作的进行同样会产生积极影响。

3.依托学科教学,注重全面发展

文化课教学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不同学科当中,通常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要素,所以学科教学无疑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为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德育和学科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并深入挖掘不同学科中蕴含的德育资源。这样一来,可以将德育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能够通过德育和智育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语文学科当中,引入一些英雄故事和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文章。利用这些文本资料,能够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促进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的发展。再如,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科学小实验,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很多看似难以理解的现象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这样一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产生迷信意识。从长远来看,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由此可见,德育和学科教学的融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4.组织实践活动,提升德育实效

教师应该明白,单一的理论知识很难真正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只有使学生亲身参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才能深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感悟。因此,在融合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德育主题组织一些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以此来将德育和丰富的实践融合起来。利用这些活动,有利于将德育知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

德育实践的方式通常包括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种形式,在德育实践中,需要将这两种方式进行有机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在校内活动中,我组织了一系列的班级主题活动。如:故事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内容,所以我在班级中组织学生进行“讲红色英雄故事”的活动。在不断讲述和聆听中,能够使学生体会爱国主义情感。而在校外活动中,我会充分利用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开展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参观。通过直接接触历史文物与文献资料,再加上工作人员对真实历史的讲解,能够使学生了解革命先烈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的巨大贡献,或者直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利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5.借助现代媒介,拓展德育范围

现代媒体的发展有效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而这些信息中无疑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因此,教师应该对现代媒介充分加以利用,并将其与德育活动进行融合。这样一来,有利于拓展德育范围,并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生态教育中,我除了用语言讲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之外,还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搜集一些视频资源。简单来说,这些视频出自一些与地球环境有关的纪录片。利用这些视频,使学生直观感受了地球环境被破坏之后的悲惨景象。相对于语言讲授,这样的教育方式无疑可以使学生受到更大震撼,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生态意识的发展,而生态观念则是一种良好的思想观念。

6.实行家校合作,深化德育感悟

小学德育是一种系统性的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而家长的言行必然会影响学生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的融合,有意识地开展家校合作,以此来构建更加完善的德育体系。

在家校合作中,首先需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以此来向家长解释学校的教育方针,从而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同时,要请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互动。其次,要指导家长学习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家庭教育方法,以此来优化家庭教育的环境。最后,及时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使班主任与家长逐渐对德育工作达成一致,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社会环境与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小学德育工作更是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在教育融合背景下,教师应该全面分析德育工作的影响因素,并将德育工作和其他教育活动进行融合,以此来丰富德育工作的载体。这样一来,有利于保障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从而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