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我效能为核心的护理路径对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12-27 09:49刘小平童辉群汪红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24期
关键词:肠造口造口效能

刘小平,姜 萍,童辉群,汪红英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西九江 332001

胃肠肿瘤作为临床较为多见的肿瘤类型,在我国的患病率呈现日渐升高趋势,早期患者并无典型症状,一旦发展至中晚期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发热等症状,直接危及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1]。近几年,随着医疗水平与低位吻合技术的完善发展,腹腔镜被广泛运用于胃肠肿瘤的治疗中,例如低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大部分患者可成功保肛,但仍有部分患者需携带永久性肠造口,其主要改变粪便排泄的出口,直接增加患者精神压力,并降低日常生活质量,导致预后不良[2-3]。对此,临床认为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对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稳定患者情绪,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其中以自我效能为核心的护理路径作为新型护理方式,自我效能表示人在特定情境下对自身能否成功完成某项行为的主观判断,对患者思维模式及应对术后并发症问题的影响极大。自我效能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且是患者对机体健康所展现的信念与具备的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健康行为,并对治疗及康复效果造成极大影响[4-5]。若能够对胃肠肿瘤手术患者进行以自我效能为核心的护理路径,可显著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对病情恢复提供保障[6]。对此本研究展开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8~72岁,平均(50.69±2.34)岁;病程1~7年,平均(4.26±1.05)年;体质量指数在21~25 kg/m2,平均(23.57±0.58)kg/m2;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36~74岁,平均(50.77±2.56)岁;病程1~9年,平均(4.93±1.12)年,体质量指数在20~25 kg/m2,平均(23.90±0.44)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7]:(1)符合疾病诊断标准,经病理检验确诊者;(2)初次接受胃肠肿瘤手术且同时进行肠造口者;(3)患者及亲属签署同意书者;(4)生活可自理者;(5)小学及以上文化者,存在一定理解、配合能力;(6)出院后可定期来院复查者;(7)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排除标准:(1)存在手术禁忌证者;(2)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影响研究者;(3)存在精神异常或者情感异常等精神疾病者;(4)中途退出试验者。

1.2方法 研究组:选择以自我效能为核心的护理路径。(1)制作并发放《肠造口护理手册》,并定期组织学习课堂,为患者及亲属普及造口相关知识。组织成立线上学习小组,每周定期发送造口护理基础知识,并指导患者亲自参与造口护理工作,如造口袋的选择、清理、更换,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2)指导患者建立造口护理日记,每日记录造口情况(形式包含文字、图片等),及时与专家组成员沟通,以便获得专业指导。(3)间隔2周开展1次护理心得交流会,鼓励患者及时提出自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组织大家积极探讨解决。鼓励康复情况好、经验丰富的患者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其他患者弥补不足,增加经验和自信心。(4)间隔2周进行1次一对一交流,形式包含线上或者线下面对面的方式,以患者实际情况及意愿选择交流方式。对于自我护理能力较差者予以针对性指导,通过言语的建议、引导、解释使患者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了解患者心理感受及疑问,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解答患者疑问,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学习造口护理知识,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自信心。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其中包含对患者进行肠造口常规护理,并定时查房,提供日常护理等。

1.3观察指标 (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程度,<50分为无抑郁、焦虑;50~<60分为轻度抑郁、焦虑;60~<70分为中度抑郁、焦虑;>70分为重度抑郁、焦虑[8]。(2)护理前后进行自我效能评分,包含沟通能力、角色功能、症状管理、情绪控制4项,每项满分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强[9]。该量表总体Cronbach′s系数为0.942,4个维度的α系数值均>0.85,折半信度系数为0.928,信度和效度较好。(3)统计两组并发症(造口缺血、造口水肿、造口回缩、造口出血)情况。(4)护理前后进行自尊评分,包含外表自尊、行为自尊、社会自尊、自尊总分4项,满分在20~80分,分值越高自尊感越强[10]。该量表总体Cronbach′s系数为0.926,4个项目的α系数值均>0.85,折半信度系数为0.915,信度和效度较好。(5)引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含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各项满分为100分,分值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差[11]。

2 结 果

2.1两组SDS、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分)

2.2两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2.3两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n(%)]

2.4两组自尊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自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自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自尊评分比较分)

2.5两组SF-36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

组别n情感职能护理前护理后精神健康护理前护理后活力护理前护理后社会功能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4073.45±5.2893.05±1.0271.06±5.4992.01±1.3470.59±5.3191.04±1.4567.45±5.7092.21±1.13对照组4073.10±5.4985.77±2.1671.68±5.1184.39±2.0170.88±5.2085.69±2.0267.23±5.6182.69±2.50t0.29119.2750.52319.9500.24713.6080.17421.946P0.7720.0010.6030.0010.8060.0010.8620.001

3 讨 论

近些年,虽然我国对肠造口护理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但对于肠造口患者的自理能力仍未重视,通常是由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承担大部分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工作,而患者自身对其肠造口的护理机会较少,从而导致出院后出现自我护理能力较差的现象,加上大部分患者缺少对自我护理的了解,无法有效应对造口护理中存在的问题[12-13]。有研究指出,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在1年之内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但在一年后随着时间推移而趋于稳定[14]。另外有报道显示,对出院后的肠造口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其自我护理能力较差,尤其是自我护理知识与技巧方面评分较低[15]。由此可见,尽早选择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至关重要,在促进患者病情快速康复上意义重大。

以往临床多选择常规护理进行干预,仅包含造口管理、定期查房及日常护理等,效果较为局限,难以发挥显著效果[16]。随着临床不断深入研究,发现以自我效能为核心的护理路径效果更好,其中认为自理能力是个人通过有目的的行为得到保证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由于大部分肠造口患者的粪便排泄出口发生变化,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可能提升其精神压力,直接限制其社会活动,最终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7-18]。若患者自我效能较差,其容易过度担忧排泄物渗漏、大便异位等情况,给患者社会交往带来极大影响。除此之外,自我护理能力较差的患者,出现肠造口及周边皮肤的并发症风险较高[19]。对此,若能够在自我效能的基础上开展护理路径,可显著提升护理水平,稳定患者情绪,提升其自我效能感,纠正错误行为与认知,为病情早日好转提供指导。但目前临床以自我效能为核心的护理路径与胃肠肿瘤相关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此展开试验,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SDS、SAS、自我效能、自尊、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以自我效能为核心的护理路径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并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自尊及自我效能感,以此提升生活质量。在以自我效能为核心的护理路径中,主要通过健康教育方式提升患者认识能力,使其熟练掌握造口护理的相关知识。同时经过心理疏导,有效稳定患者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护理,并增强其信心,有助于自我效能感提升,为术后自我护理及病情快速恢复提供保障[20]。由此可见,以自我效能为核心的护理路径的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以自我效能为核心的护理路径效果突出,可促进负性情绪消失,提升自我效能感及自尊感,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肠造口造口效能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肠造口病人早期造口并发症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初中阅读教学互动效能的提升策略
尿道造口患者宜多饮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