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与创新研究
——以潮阳剪纸为例

2022-12-28 04:44肖明艳黄华明
文化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非遗剪纸文化遗产

肖明艳 黄华明

一、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

(一)非遗传承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一项重要举措,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并且是党根据我国社会矛盾发生新的变化后所实施的重要举措,其目的之一是为了协调乡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共同发展,以及推动经济发展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等。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多数都根植于乡村辽阔的土地当中,是建构乡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是中国乡土文化的载体。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物质文明发展方面,通过充分利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及售卖传统手工艺制品等方式进行营收,推动经济发展。非遗文化同时也是乡村建设文明乡风的精神动力,是人民群众建立感情链接的桥梁,是促进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国家文化自信的强心剂,所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解决非遗传承问题,使得非遗文化更好的地助力于乡村振兴建设。

(二)乡村振兴为非遗传承做战略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同时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反映出国家着重关注“三农问题”,急需加速农村发展(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 号,2018 年 1 月 2 日。。随着我国乡村战略布局的实施,非遗保护工作也在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安排为非遗的传承工作提供财力物力上的支持。非遗的传承工作单靠学者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国家进行整体的规划部署才能实现。非遗传承工作的可持续模式形成需要借助乡村振兴战略重心从经济建设向全面推进乡村发展的契机,为非遗传承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基础设施、物质条件等帮助,更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所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布局,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发展的可能性。

二、潮阳剪纸传承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潮阳剪纸

潮阳剪纸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是广东省潮阳地区民间三大艺术瑰宝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其保留了传统中原地区的剪纸文化,同时融入了海洋地域文化[1]。潮阳剪纸的用途与传统的北方地区有所不同,主要用于祭祀仪式中做礼品花等用途,图案主要以传统的吉祥图案为主,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美好的祝愿。潮阳剪纸起源于潮汕地区的民俗文化,承载着传统手工艺人的审美品位、艺术修养以及民族的情感寄托,是当地民众单纯而又强烈的精神追求,因此,无论是从精湛的技法还是从其内涵的民俗传统和文化底蕴来说,潮阳剪纸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进行传承[2]。

(二)潮阳剪纸的传承现状

潮阳剪纸在过去不仅仅只有装饰的作用,还赋予了人们精神上和心灵情感上的满足。基于当地的传统文化,在以前,女孩子自幼便开始学习剪纸,在当时能够剪出精美的剪纸代表着该女子心灵手巧,同时也会受到当地村民们的尊重和欣赏,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学习潮阳剪纸。潮阳剪纸不仅仅是一门手工艺,也是潮汕地区的人民群众精神支柱的一部分,能够让传统手工艺人加强自我认同感,体现当地的传统文化风俗,因此潮阳剪纸便一直代代相传,成为潮汕地区女子必会技能之一。但随着时代发展,剪纸所体现的经济价值较低,单靠精神支撑无法进行传承,如今学习潮阳剪纸的人越来越少,在乡村中的老手艺人已经渐渐老去,年轻人对于传统剪纸兴趣不高,并且无法实现经济收入,因此,潮阳剪纸濒临失传的困境。

(三)潮阳剪纸发展受限因素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信息化、经济化的发展,潮阳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本身具有经济价值低、装饰样式较为传统、实用性不高等自身局限性,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逐渐陷入困境。在传播方式上,单靠仅存的几个手艺人自己的力量难以进行大面积的推广,随着当地村民思想现代化,对于传统的民俗节日没有了以往的热情,传播工作更为艰难,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潮阳剪纸面对困境的原因之一还包括民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还有待加强,没有意识到非物质文化的不可再生性。在以前人们可以单纯地靠精神支撑花费一两个月准备用于祭祀活动的剪纸作品,而如今已经演变为简单使用机器激光切割制作的剪纸,已然没有神圣性和庄严感,村民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改变,用物质价值来衡量潮阳剪纸,漠视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先人智慧,最后将会演变为没有当地特色、文化内涵、同质化的作品,无法再为振兴乡村文化提供动力,因此,在打造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方面上仍需通过“非遗”助力。

(四)潮阳剪纸保护工作欠缺

近些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开展了诸多有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织工作,但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推广潮阳剪纸非物质文化的过程中,各单位都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也获得了很不错的效果,但商业化过于严重的问题也日愈明显,由于过于注重经济开发,常常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所须要保有的“原真性”。源于乡村的潮阳剪纸如今在乡村已经不见踪影,所剩下的几位传承人早已搬离乡村,通过潮阳剪纸打造的是个人名片,而并没有实际带动当地乡村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文明建设,这与当初的愿景背道而驰。其内在原因是由于潮阳剪纸本身没有太高的经济价值,如今传承人也不再花大量的时间用于制作关于当地民俗活动的剪纸作品上,导致产于当地民俗活动的潮阳剪纸却与传统民俗活动相脱节。在保护潮阳剪纸的工作过程中缺乏将潮阳剪纸与当地乡村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度融合,没有打造产业化发展,只是单一地将资源集中到少数的传承人身上,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形态。因此,潮阳剪纸很难作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动力。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潮阳剪纸传承与创新新路径

(一)基于潮阳剪纸发展乡村产业特色

充分发挥潮阳剪纸在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要以活态形式进行传承和创新,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形成与当地特色相融合的乡村产业特色发展模式。首先,潮阳剪纸的发展需要本地人进行传承,吸引新一代的年轻人加入保护潮阳剪纸的队伍行列,需要体现潮阳剪纸的内在价值,体现潮阳剪纸所蕴含的传统民俗文化和精神力量,唤醒本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其次,发展潮阳剪纸乡村特色产业需要当地政府对本地民俗活动举办、剪纸作品展览等活动进行大力支持,提供相关的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以遵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原则为前提,坚持守正创新,尊重非遗基本文化内涵,弘扬非遗当代价值,推动非遗在人民群众的当代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3]。发展当地乡村产业特色通过以民俗活动为载体,呈现潮阳剪纸作品以及相关的衍生产品,带动当地的就业情况,以及拉动乡村的旅游业发展。

(二)潮阳剪纸传承模式创新

在潮阳剪纸传承人认定以及传承模式上,同样需要新的突破口。相关政策《“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提出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计划中认定了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实践基地”,从而来推动相关院校设立非遗保护专业。在此政策的基础上,潮阳剪纸传承人可以与高校进行科研合作,突破原有的传统家族传承模式,让非遗走入课堂不仅能够有效传播传统文化,还能起到教育作用。对于潮阳剪纸传承人来说,也能够通过与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合作,使非遗文化呈现更多的可能性。将潮阳剪纸面向广大社会进行普及教育,可以挖掘一批适合对潮阳剪纸传承、管理、开发、保护研究的一批潜在优秀人才,更好地实现非遗传承的可持续模式。在学校开设非遗传承人的大师工作室,对潮阳剪纸感兴趣的同学通过与传承人的合作可以设计一系列文创产品以及新的传播形式。例如笔者将潮阳剪纸与AR技术结合起来,设计出了一款AR剪纸立体书,通过AR技术将潮阳剪纸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出来,获得了不错的反馈。通过高校学生与非遗传承人进行合作设计产品,再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生产售卖的传承模式,突破原有传统传承模式中只是注重手工艺技法的教授,没有根据新时代的新需求进行创新和改革的缺点,将潮阳剪纸以一种发展的形式,符合当下时代审美和年轻人对国潮产品的需求进行创新,既能实现推广潮阳剪纸的作用,同时又赋予了潮阳剪纸更高的价值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潮阳剪纸的可持续传承模式[4]。

(三)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为依托促进潮阳剪纸传承创新

潮阳剪纸来源于乡村文化生活,要进行潮阳剪纸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脱离不开乡村的文化生活,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证。通过举办民俗的传统节日以及比赛活动,例如潮汕地区中秋烧塔、新年烧龙等习俗,尤其是传统的祭祀祖先等仪式,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示潮阳剪纸作品,增强当地民众对潮阳剪纸的保护意识,以及达到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加强民族团结等作用,更好地建设乡村文明。其次可以通过社区形式,对村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进行潮阳剪纸技能培训,通过学习潮阳剪纸一方面可以促进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在形成文旅产业化发展后村民们可以将剪纸作品进行出售或者参加展览来获得营收,另一方面对于老人和小孩儿可以通过剪纸锻炼动手能力、丰富精神生活和排解孤独感,通过潮阳剪纸帮助村民过上丰富的乡村文化生活。

非遗走进乡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需要走进校园,创建新的传承机制,需要相关部门构建更全面更系统的潮阳剪纸传承模式,不仅需要丰富乡村的文化生活,与此同时也要进行对于潮阳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传承。在面对中小学非遗普及教育时,虽然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人,但能够让中小学生参与到潮阳剪纸的创作过程,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有利于增强中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出现断层现象,导致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衰落速度加快。例如早时期的潮阳剪纸,过于商业化并且脱离乡村的生活环境进行保护使其失去了原有的原真性,由此可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有很大的区别,需要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才能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不同的乡村生态环境所孕育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不同,其发展方式也不同,所以,需要提供适合其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供其发展,维护潮阳剪纸的生命力。

四、结语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只有唤醒乡村中沉睡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讲好乡村故事才能够更好地凸显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所在。对于潮阳剪纸艺术性的消解、过于商业化而牺牲原真性原则、本地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意识弱等问题急需解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潮阳剪纸转化为乡村中的文化资源,通过可持续的创新传承模式进行产业化特色发展,助力与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为非物质文化发展提供了沃土和机遇,因此应充分发挥潮阳剪纸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实现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机制,延续乡村的文化血脉,为建设丰富的乡村文化生活助力。

猜你喜欢
非遗剪纸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剪纸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剪纸
剪纸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