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助手”:共青团初心的生成与百年功能演进

2022-12-29 01:17孔祥成刘浩霆
青年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助手共青团

孔祥成 刘浩霆

中国共青团是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与我国青年运动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自1922年成立以来,中国共青团协助中国共产党教育青年、组织青年和引领青年。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十八届团中央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团的所有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1]无论是党的领导人讲话,还是团的章程文件,以及中国共青团百年实际行动都证明,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最忠实的助手。

一、引论:“助手”的历史与历史中的“助手”

共青团成立之初,党就给予了团“助手和后备军”的定位与期望。“助手与后备军”常常出现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共青团历次重要会议发言中,并数次写入大会决议。1920年10月,李大钊筹备建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将其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1928年6月,中共六大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决议案中称“共青团是青年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组织,在革命运动中他是党很有力的助手”[2]。1949年4月,朱德在共青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作团结教育广大青年的核心,作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工作中的助手和后备军”[3]。1953年6月,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致辞,充分评价了共青团工作成绩,要求共青团继续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4]。本次会议修改了团章,“助手和后备军”的表述第一次出现在团章总则中。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在党章中恢复了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完整表述[5]。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广大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就是初心”[6]。

助手是“学校、助手以及后备军”三个基本职能之一,助手表明了共青团是帮助党办事的组织,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的一切事务都可以作为其助手职能的体现。“助手”的理论外延十分丰富,总的来说可以从政治、社会、经济与文化四方面概括。正如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历史使命一样,中国共青团“助手”的功能在不同时期也是不一样的,党的历史使命的推演决定了团助手功能的变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助手职能的酝酿提出与早期实践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标志着中国共青团的正式成立。而在更早之前,陈独秀在上海筹建共产党早期组织时提出的四项工作中,其三就是关于青年工作“需要用各种形式来组织更广泛的青年,使他们参加多方面的工作”[7]“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的条件不可太严,以期能够吸收较多的青年”[8]。中共早期领导人成立共青团,就是要把更多青年团结在共产党周围,领导青年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是共青团助手功能政治性、革命性的根本体现。

(一)在政治实践中完善自身,逐渐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

从文本角度出发,共青团在成立之初没有在组织构架中明确自身是共产党助手的定位,还不能建立一种符合马列主义和中国现实的党团关系和工作方法。1922年4月青年团一大通过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指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对于各种运动,当协同中国各种青年团体共同工作”[9]。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案没有突出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没有写明党与团的关系。1922年7月,中共二大上通过的《关于少年运动问题的决议案》中强调在青年群体利益方面,共青团是独立的团体;在普遍政治运动方面,共青团应当约束在他与中国共产党协定之下[10]。在实践层面上,从共青团建立开始,就在发挥着党的助手功能,这一时期党是秘密的,团是公开或半公开的。中共很多时候以团的名义开展活动,或很多党不方便为之的事务,由团起到主要作用。这些事务往往以政治性、革命性为主,例如投身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参与帮助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参加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共青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自身的组织架构和理论建设,更好地起到共产党助手的作用。

1925年党的四大决议案指出:“青年运动是共产主义运动中一部分重要的工作”[11]。1926年7月共青团三届三次扩大会议指出团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获得青年工农、学生及一切被压迫的青年群众,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去领导他们从自己的利益斗争去参加党所领导的一切政治运动”[12]。经过这两次会议,党团关系走向成熟,团意识到了自身为党获得更多青年支持的历史使命。1927年党的五大决议案强调:“在革命运动发展中,中国的青年们有很大的作用。”[13]1928年7月,共青团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苏兆征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致贺词,贺词中指出:“现阶段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是争取群众,共青团应该完成自己的任务——争取青年工人群众。”[14]党对于团在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时表现出的政治先进性以及协助共产党清除右倾措施的作用表示肯定,并再次提出了共青团一以贯之的任务是争取更多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与其他青年政治组织开展斗争,为中国共产党争取广泛的青年支持

五四运动之后,青年这一群体所蕴含的巨大力量与潜力逐渐被共产党以外的一些政治力量发现,各党派纷纷成立自己的青年组织,以期吸引青年群体加入,进而向他们灌输本党派的政治思想与纲领,把他们作为未来党派的主体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青年政治团体除共青团外还有国家主义共青团、三民主义共青团,前者是中国青年党的别名,后者是中国国民党的青年组织。共青团坚决与这些青年组织斗争,并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以报纸刊物为载体,发扬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批判其他青年组织的反动舆论,吸引广大青年向中国共产党、共青团靠拢。

在这之中最具有代表性,最能体现共青团青年运动特点的是与中国青年党的斗争。中国青年党于1923年底由旅欧青年中的激进分子曾琦创立,他们的政党早期存在秘密性质,一直以“国家主义共青团”的名义开展活动。周恩来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与中国青年党的斗争于1923底至1924年初在法国拉开序幕。中国青年党以“内除国贼,外争国权”为口号,但随即暴露出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拥护革命性独裁的性质。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中国的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共和共青团与之斗争的主要阵地也逐渐转移到国内。1924年秋,中国青年党在上海创办党刊《醒狮》,并通过《自强》《独立青年》等多种刊物宣传政治思想。他们以中华书局、东南大学、政法大学为据点进行教育集会活动,以“国家”和“民族”作为欺骗性的政治口号,获得了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的响应。为争取受中国青年党蒙骗的青年学生,巩固中共对中国青年运动的领导地位,共青团通过《中国青年》开展了斗争。从1925年至1926年,《中国青年》共发表了四十余篇批判中国青年党的文章。这些文章使用大量的事实材料揭露中国青年党的反动本质,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呼吁广大革命青年与中国青年党划清界限。例如萧楚女的《显微镜下之醒狮派》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分析中国青年党的反动历史,指出中国青年党投靠军阀、攻击苏联、构陷共产党人的大量言行。至1926年底,中国青年党在舆论斗争中全面败退。在与中国青年党的斗争中,共青团通过机关刊物《中国青年》进一步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维护了中国共产党在青年运动中的领导地位。

(三)引领青年投身革命事业

在共青团创建的过程中,共青团早期组织就已经开始协助共产党开展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在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提出“常和工人农人接近、谈话”“每个团员,至少要担任唤醒三四个工人或农人,来加入本团”的任务[15]。在非基督运动中,临时团中央机关报《先驱》发表“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宣言”[16],号召青年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以宗教为旗帜的文化侵略。而在共青团正式成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后,团更加有组织地领导或协助党开展学生运动、工人运动。1922年8月,《先驱》报全文刊登了《劳动法大纲》,指出资本家剥削青年工人更甚,青年工人要联合起来反抗,深远影响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开展。1924年8月,《中国青年》配合党刊《向导》发表大量反宗教文章,再次将矛头指向外国宗教组织,要求收回教会教育权、取缔宗教学校。

在五卅运动中,共青团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对于五卅运动能够迅速席卷全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25年5月,顾正红案发生后,时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的恽代英召开针对上海各高校的宣传动员会,要求与会的共青团员们“每一委员带一工人代表,赴各学校报告日人虐待工人之经过”[17]。5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发动学生举行反帝游行与示威后,团中央立刻在上海作出部署,号召学生参加大游行。5月30日,大约两千名学生在上海租界游行讲演。工部局下属警署对赤手空拳的青年学生肆意殴打、扣留甚至残杀,共有13人死亡和数百人受伤。这激起了社会各界的愤怒,抗议活动逐渐向整个社会扩散,而共青团此时成为联系各方力量的中枢。6月1日,在党和团的领导下,上海20万工人罢工,5万学生罢课,大部分商人罢市。团中央通过全国学联和上海学联,组织了8支学生宣传队,分赴全国各地宣传五卅惨案真相,发动群众开展反帝运动,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反帝高潮。在此后的斗争中,参与运动的主要群体由青年学生为主转变为以工人为主,运动的领导核心也逐渐变为共产党。据不完全统计,在“五卅”运动期间,全国约有200余位共青团员被帝国主义杀害,共青团在“五卅”运动中的革命性与助手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全国各地出现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情况。在白色恐怖的严峻形势下,1927年5月,共青团四大的宣言中提出“共青团应当在党的领导之下,吸引广大的劳动青年群众,参加革命斗争”[18],这表明共青团没有因革命遭受挫折而放弃做党的助手。1927年6月,团中央把《政治意见书》递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评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共青团认清形势,同党内右倾错误作斗争,是党最忠实的助手。党的“八七会议”对这一时期团的助手作用高度肯定,“青年团以其中央委员会为代表,证明自己最近期间在政治上的坚决性,比党的中央还高些”[19]。抗日战争爆发后,共青团组织改组为“青年救国会”,受中国共产党青年部领导,在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继续发挥党的助手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集中凸显了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的革命本色与政治功能。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青团助手功能内涵的转变与拓展

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共青团由革命党的助手转变为执政党的助手[20]。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的功能产生了扩展与变化,一方面由于党的历史使命变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共青团的历史使命也随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由于新中国百废待兴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极度匮乏,共青团在多个层面上协助党和政府开展各项社会恢复与社会改造的具体工作。助手的功能范围不再局限于政治的、革命的,而是延伸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的各个方面。

(一)共青团帮助稳固党的政权,支援国家抗美援朝战争

新中国刚刚成立,正处于经济恢复的重要时期。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兵朝鲜,直逼我国边境鸭绿江。严峻的战争局势让中共中央应朝鲜人民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周恩来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一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当前全国人民的政治任务是抗美援朝、加强国防建设力量、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和思想改造运动。他号召共青团员要在这些任务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有力的助手[21]。

共青团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将党和国家的意志内化为青年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团自发地组织青年开展有利于抗美援朝的活动。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引导青年们热爱党和国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历史教育,通过宣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艰苦卓绝的斗争,让青年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二是国际教育,通过播放纪录片与组织报告会,揭露美帝国主义的邪恶本质,唤起青年群体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和对朝鲜人民的同情;三是前线宣传,通过传扬前线的捷报与人民军队的光荣榜样,组织学习前线战士的来信[22],鼓励青年群体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共青团号召青年群体报名参军及参加军事干校工作。1950年12月,团中央发表《为号召共青团员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告全体共青团员书》,呼吁青年群体投身国防建设。三天后,《中共中央关于动员近十二万青年学生、工人投考军事干部学校的通知》中指出各级党委应成立当地的“招生委员会”并“以团委负责实际工作”[23]。在两次由团中央直接负责的动员活动中,报名的青年人数达70万,其中团员占了大部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地区团委号召捐款捐物,共青团上海市委曾在1951年11月开展过相关活动,号召青年“捐赠飞机大炮支援前线”[24]。而在朝鲜战场上,共青团员为保卫国家前仆后继,涌现出一批先进榜样,例如黄继光、邱少云。

(二)共青团组织青年参加社会主义建设,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布局

中国共产党从国民政府那里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社会各领域的生产实践活动百废待兴。中国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响应党的号召,组织青年投入国民经济恢复的生产建设当中。刘少奇在1953年6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代表中共中央致辞,阐述了进入有计划经济建设时期全国人民新的历史任务,要求共青团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站在为国家工业化而斗争的最前列[25]。1953年12月团中央印发《关于学习和宣传国家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示》[26],文件指出各级团组织要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引领青年群体组织好全体团员和全国青年坚守宣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出这是共青团当前和今后长时期最根本的思想建设任务。

为了落实党和政府的经济生产计划,共青团采用多种形式将青年群体组织起来,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青年突击队是各类生产组织中贡献最突出的,在北京苏联展览馆建筑工地上最先建立起来,1954年广泛传播到各行各业和国家的其他地区[27]。1955年2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基本建设部门中发展青年突击队的组织向中央的报告》[28],指出这是一种很好的经验与生产方式。截至1956年,仅上海地区就有青年突击队3528个,人员数量6万以上[29]。在1957冬至1958春的生产高潮中,全国各地区总共组织了95万个青年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员们充分发挥了青年群体有创造性的特点,改进工作方法,保质保量、提前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而在农业方面,团中央要求各地方团支部组织广大青年投入农业生产活动,并在其中充分发挥青年的创造性。团员们学习农业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活动中推广科学的农业种植方法,打破旧农村的恶俗陋习。

在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布局方面,共青团以参与组织开展知青上山下乡的方式协助国家调整城乡人口和地区人口比例。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仍面临粮食缺乏的基本安全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粮食年消耗量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城镇人口的增加,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增长率低于农业人口的增长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50年城镇人口数量为6169万人,1955年城镇人口数量已经增长到918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1.1%增长到14.6%,城镇人口就业也面临一定压力。1960年初,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决定调整农村和城镇人口比例,进一步提出知青上山下乡的政策。1962年7月,团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给走向农业战线的团员和青年的一封信》[30],表达了团中央对城市下乡青年的殷切期望,并对青年提出正确把握形势与努力学习工作的要求。周恩来在1963年10月纪念《中国青年》创刊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后城市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主要依靠共青团来做。从1962年秋至1966年夏,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下乡的有129万人[31]。城镇青年上山下乡活动中,共青团充分完成党的助手的任务,知识青年放弃自身的优越条件和个人、家庭利益,为实现调整国民经济、战胜经济困难、城乡互助以及“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共青团教育引领青年,宣传党的指导思想

共青团时刻关注青年的思想文化。1954年初,根据一些地方团委反应,小部分青年存在道德败坏、越轨甚至犯罪的现象,这极大地破坏了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团中央认为有必要在全国大中城市比较集中地进行一次“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宣传教育活动。1954年11月团中央向中共中央报送了《关于加强对青年的道德教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请示报告》[32]。报告检讨了共青团工作中的失误与缺点,并分析了我国青年的思想道德现状,提出共青团的根本任务是协助党培养年轻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人。据统计,有135个大中城市开展了这项活动,在这些城市中活动的覆盖率少则达70%,多则达90%[33]。这次活动极大地调动了青年群体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符合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让团干部切实认识到他们是在做“人”的工作,也为后续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铺平了道路。但这次活动仍存在有失偏颇之处,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活动过于强调阶级斗争的属性;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各地区地方团委进行情况参差不齐。

在引领青年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与指导思想方面,1958年8月共青团三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组织广大青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决议》[34]。决议公布后,各级团组织纷纷响应,号召青年群体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共青团通过举办毛泽东著作讲座、组织青年读书小组、开展学校思政课等形式,在全国范围推广活动。截至1958年底,全国就有约1000万青年参加了学习[35]。1960年3月,团三届六中全会发表的公报中指出当前全团的中心任务是:在党的密切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继续加强青年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更大地提高全团和全国青年的共产主义觉悟[36]。公报还指出此次活动已经形成全国性的规模,并对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提出了进一步部署。但该活动形成全国性的热潮背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少部分活动的具体开展中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没有因材施教、没有结合经典著作等。总体层面上,学习毛泽东著作的活动深化了青年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充分提高了青年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

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共青团助手功能的回归与转型

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共青团的组织体系受到了极大的破坏。1976年10月,在党的领导下,团中央成立临时领导小组,调整工作方针,改革工作机制,由此团的各项工作逐渐重回正轨。

(一)共青团助手功能的转型与任务的回归

1978年8月,党的十一大强调在本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37]。1978年10月,李先念在团的十次大会上致辞,动员全国青年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8]。1979年2月,团中央在北京召开省、市、自治区委书记会议。会议贯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研究了在新时期如何实现团的工作中心转移,并指出为适应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共青团一定要以四化为中心把全团工作活跃起来[39]。1981年,李先念会见出席共青团十届三中全会的同志时提出,殷切希望广大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奋勇前进[40]。1982年12月,王兆国在团的十一大上作工作报告,指出团“跟随党在伟大的历史转变中前进”“我国青年不愧为建设四化和保卫四化的一支值得信赖的英勇突击力量”[41]。他在团的十二大的工作报告中再一次指出,共青团要团结全国各族青年,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青年群体以其易于接受新思想、善于学习新知识、敢于尝试新改革、乐于传播新风气的特点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勇当先驱者和弄潮儿,紧跟党和国家战略中心的调整,共青团号召、组织、带领青年群体将助手的功能回归到党的中心任务上——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共青团调动青年积极性,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大显身手

共青团举办多种活动,引领青年投入经济建设当中。1979年3月,共青团发出《关于在全国青年中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决定》,号召广大青年做一名光荣的新长征突击手,在祖国的现代化事业中奉献青春与才智[42]。1983年8月,共青团发出《关于继续深入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意见》,号召各级团组织进一步动员、组织广大青年更加积极踊跃地投入“争当新长征突击手”的活动中去。1985年5月,时任团中央书记胡锦涛在全国新长征突击手表彰大会上,回顾了活动六年来的历程,指出新长征突击手活动是共青团和中国青年建设国家现代化的伟大实践[43]。通过这几项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青年群体参加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在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技术进步、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88年5月,团的十二大以后,各级团组织按照《关于共青团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的要求,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办团属经济实体。这种经济实体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共青团经费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团十三大报告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我国青年工作战略发展规划》文本都把大力发展团办经济实体写进其中[44]。团属经济实体的出现使得共青团直接进入经济建设的领域,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更好地助力国家经济发展。

共青团在发动农村青年团员助推农村改革开放、实现农业现代化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为协助党和国家在农村地区推进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共青团中央转发《全国农村青年工作座谈会议纪要》,要求农村团组织贯彻党和团的各项政策,引领农村青年“艰苦奋斗,为农业现代化贡献青春”。1987年共青团开展“青年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农业新技术”活动[45],旨在建立青年农村农业技术普及队伍。1988年,共青团推出“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计划于1991至1995年期间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30万名。共青团在农村的各项活动,把农村青年的生产潜力激发了出来,为国家农业现代化作了贡献。

(三)共青团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助力科学技术现代化

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46]。1979年10月,共青团联合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体委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1982年5月,共青团、国家农业委员会召开了“全国农村青年学科学、用科学经验交流会”。1990年12月,共青团举办“三新”成果交易会[47],“三新”即新技术、新产品、新设计,活动旨在将青年的科技创造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共青团已经认识到了青年群体在科学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力量。

进入90年代后,中共中央提出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方针[48]。共青团积极响应党关于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号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1991年6月,共青团举办全国“青年科技与未来发展”学术研讨会,聂荣臻同志为大会题词:“青年应努力钻研科学技术,为建设先进富强的祖国做出新贡献!”[49]1992年2月,共青团开展“中国青年科技行动”[50],活动围绕党和国家关于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鼓励广大青年树立科技意识,积极学习科技知识,参加科技实践与科技服务。作为“中国青年科技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全国学联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共收到600多所高校申报的学生科技成果1800多项。这些科技成果涉及领域广,既有改进生产的小创新,例如天津大学学生申报的“新型金属清洗剂”,也有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先进技术,例如复旦大学学生申报的“酶法生产抗艾滋病药物”。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组织“青年科技服务团”的安排意见》的通知,组织青年科技服务团,将科学技术深入国家重点贫困地区[51]。1992年6月,共青团联合多部门发出通知,决定在青年职工中开展技术能手示范表演活动,并组织“百名全国青工技术能手示范表演团”赴全国各地巡回表演。1994年4月共青团中央联合全国青联、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评选“中国青年科技创业奖”,表彰青年科技创业先进典型[52]。1996年12月,江泽民给获得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及提名奖的二十位青年回信,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投身科技兴农大业[53]。1999年7月、2000年3月,共青团、全国青联先后建立了两批58个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教育基地和85个示范基地。2004年5月4日,共青团、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共同设立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54]。共青团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在青年学生、工人、农民和科技工作者当中完成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宣传与组织工作,调动了广大青年群体学习与实践科学技术的热情,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青团助手功能的守正与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共青团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和战略部署[55]。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要求共青团“必须时刻把为党和人民培养人的工作摆在首位、贯穿始终”[56]。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十八届团中央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团的所有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57]。由此可见,新时代共青团依然是党最忠实的助手,团要回归服务青年的本质,为党和国家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青年发展与党和国家的事业一致。

(一)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共青团的助手工作面临新挑战

新时代的青年群体展现出了与以往任何时期都不相同的特点。青年群体在国家富强、生活富裕的时代环境中成长,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价值的认同总体展现出积极的态度。另一方面,中国随着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社会中出现多元化的价值观。新时代的青年面对新科技、新媒体、新思潮的接受能力更强,同时他们比父辈更充满自信。但在面临多极化的世界和多元化的选择中,当代青少年由于自身成长环境的安逸和缺乏对历史演进感同身受的体验,对新鲜事物的甄别和判断往往不够深入和正确。例如在香港“修例风波”中,部分香港青年否认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发挥了极为负面的作用。

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青年群体特征的改变,共青团的助手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58]。但新时代青年群体的特征决定了共青团的助手工作的具体方法应与以往任何时期都有所不同。《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中强调“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要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这一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59]。共青团需要深刻融入青年群体,既要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宏大叙事的方法教育青年,也要用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引领青年。

(二)共青团坚守助手本色,在党的帮助下创新发展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群团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共青团自成立那天起就与中国共产党休戚与共,在新时代,作为群团组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共青团将继续发挥党的助手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但进入新时代,共青团的助手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面临了一系列问题。2018年7月,在与团中央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中,习近平明确指出共青团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保持和增强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积极推动共青团“回归青年”。习近平深刻把握了共青团在新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团组织的行政化倾向明显,团组织与青年群体的距离感拉大。共青团没有与青年融入一起,工作表面化,难以发挥共青团的作用。2018年6月,王沪宁代表中共中央在团的十八大作致辞,指出“事实充分证明,共青团是党的忠实助手和忠诚后备军”“共青团在新时代要增强三性,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0]。这就是要求共青团在当好党的助手的同时要回归青年,将这两者在实践中相统一。

(三)共青团助手能力与时俱进,在融入青年中引领方向

共青团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新时代青年群体的特点相结合,具体做法是更加贴近青年群体,关注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方位融入青年实际生活。共青团将学校工作作为融入青年实际生活的重点领域,不仅在学校中建立多级团组织,参与日常管理工作,还在学校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在学习、思想上教育青年。自2014年起,共青团每年开展两次“彩虹人生——奋斗青春最美丽活动”讲述职业院校学生和优秀青工成长故事,弘扬“工匠精神”。2014年,共青团启动“知行”计划,旨在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018年,共青团印发 《全国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规范(试行)》 的通知[61],要求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为即将或刚刚年满18周岁的适龄学生举行成人礼,并规范了相关流程,以期起到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作用。

新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共青团发挥助手功能的方法也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共青团于2016年启动全国“智慧团建”系统建设[61],经过小范围试点后,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智慧团建”是一种团组织管理系统,可以建立各级团组织的组织树,并录入团员信息,进行高效的团组织管理。共青团中央与各级团组织在各大网络平台上都建设并运营了账号,以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教育先进榜样、理论知识等。自2018年起,共青团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通过网络平台,采用“答题闯关”等生动活泼的方式,组织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到学习行动之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年中入耳入心。另一方面共青团开始关注青年群体的情感世界,例如共青团中央在官方微信号上开辟了“青听”栏目,关注青年生活中的细节。

面临新时期的急难危重问题,共青团始终与党同频共振。在近年来的一些重要事件中,共青团充分组织动员青年,以新方式方法发挥党的助手作用。面对香港“修例风波”,2019年8月中旬,由共青团中央发起的“街舞青年守护香港”街舞快闪活动,以《我的中国心》为背景音乐,通过街舞这种富有新时代青年特点的艺术形式,表达对中共中央、香港政府的支持,对乱港分子、西方势力的愤慨,呼吁更多人加入“守护香港声援祖国”的行动中来。在2019年末开始的新冠疫情中,各级团组织统一指挥、统筹协调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各级团组织按照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部署,广泛动员志愿者组织和青年志愿者,坚持“本地化、社区化、组织化、安全第一”的原则,务实开展志愿服务,涌现出一大批先进的团支部、团员。

六、变与不变:百年团史彰显“助手”初心与时代主题的辩证统一

推动历史发展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多维历史合力。在共青团助手职能嬗变的动力中,有历史主流的大势、社会潜流的趋势、时代潮流的推势,青少年群体与时俱进、因势而化,在历次转折关头和变革大潮中富于创新争先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党的“时代之问”发生了改变,共青团的助手职能特征也随之而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团是党的革命助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青团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助手转变,职能由单一向多维度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团的助手职能从社会革命与建设并重转变为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新时代,团的助手职能在回归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重点在服务青年和培育青年。可见,共青团助手职能的结构内涵随时代主题的变迁而嬗变。

尽管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的内涵与方式因时而变,但其初心与使命却未曾改变。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青团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最忠实的助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百年来共青团将做党最忠实的助手作为自己的初心,将党的初心使命作为自身的使命,帮党办事、替党分忧、为党育人。一方面,共青团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国家所交予的职责与任务;另一方面,共青团自觉地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构建自身的职能体系。这是共青团百年嬗变中的“不变”。

概而言之,共青团百年发展史是一部初心坚守与内涵创新相辅相成、双维互动与辩证统一的实践史,是一部助手功能从初心形成到拓展、升级、转型、深化再到守正与创新螺旋式发展的成长史,是一部紧跟党的步伐与节奏、以配合实现党的中心任务为己任、补位而不越位、定位而不缺位的党团关系同频共振的历史,更是一部从革命到建设、从改革到开放、从现代化建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宏观历史进程与共青团发展相呼应、相影响的一部大历史,在上述立体多维的历史坐标中,演绎了“助手的历史”和“历史中的助手”相统一的百年轨迹及其时代特点。

猜你喜欢
助手共青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关于油田企业共青团建设的思考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探讨如何开展好建筑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小助手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二)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一)